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08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圆织机所使用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编织袋圆织机所使用的凸轮,无论是传统的老式凸轮,或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节能小凸轮,在其上工作的滚轮,使用一段时间后,拆卸更换极不方便,严重影响该设备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小凸轮上 工作的滚轮,使用一段时间后,拆卸更换极不方便,严重影响该设备的使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法兰盘连接上凸筋和下凸筋,法兰盘与上凸筋、下凸筋之间均形成有空腔。进一步,法兰盘连接环状的第一圆筒,第一圆筒与上凸筋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一筋板,第一圆筒和上凸筋之间形成有空腔。优选的,第一筋板为T型筋板。进一步,下凸筋内连接有第二圆筒,第二圆筒与下凸筋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二筋板,第二圆筒和下凸筋之间形成有空腔。优选的,第二筋板为T型筋板。进一步,第一圆筒上设有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圆筒上设有第二内螺纹孔,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实现上凸筋和下凸筋的固定连接。优选的,上凸筋和下凸筋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进一步,法兰盘连接环状的第三圆筒,第三圆筒与上凸筋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三筋板,第三圆筒与下凸筋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四筋板,第三圆筒与上凸筋和下凸筋之间形成有空腔。优选的,第三筋板为T型筋板。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因在小凸轮中有空腔通风透气,可以延长滚轮的使用寿命;2、通过空腔可以便于滚轮安装更换,维修简便;3、与小凸轮连接的前滚轮和后滚轮为同轴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噪音;4、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班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实用性强。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应用在圆织机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上凸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下凸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中小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的实施例一,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I连接上凸筋2和下凸筋3,上凸筋2和下凸筋3都是,其高度及倾角,随着绕轴心旋转360度而变化的封闭曲线,上凸筋2的下曲面与前滚轮91相切,下凸筋3的上曲面与后滚轮92相切,法兰盘I与上凸筋2、下凸筋3之间均形成有空腔4。法兰盘I通过连接筋板14连接环状的第一圆筒11,第一圆筒11与上凸筋2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一筋板12,第一筋板12为T型筋板,第一圆筒11和上凸筋2之间形成有空腔4。下凸筋3内连接有第二圆筒31,第二圆筒31与下凸筋3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二筋板32,第二筋板32为T型筋板,第二圆筒31和下凸筋3之间形成有空腔4。第一圆筒11上设有第一内螺纹孔13,第二圆筒31上设有第二内螺纹孔33,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31之间通过螺栓5连接第一内螺纹孔13和第二内螺纹孔33,实现上凸筋2和下凸筋3的固定连接。当前滚轮91和后滚轮92磨损更换时,卸去滚轮前的锁紧螺母93,即可取出损坏的滚轮,装入新滚轮,安装更换简便。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的实施例二,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I连接上凸筋2和下凸筋3,上凸筋2和下凸筋3都是,其高度及倾角,随着绕轴心旋转360度而变化的封闭曲线,上凸筋2的下曲面与前滚轮91相切,下凸筋3的上曲面与后滚轮92相切,法兰盘I与上凸筋2、下凸筋3之间均形成有空腔4,上凸筋2和下凸筋3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法兰盘I通过连接筋板14连接环状的第三圆筒6,第三圆筒6与上凸筋2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三筋板61,第三筋板61为T型筋板,第三圆筒6与下凸筋3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四筋板62,第三圆筒6与上凸筋2和下凸筋3之间形成有空腔4。当前滚轮91和后滚轮92磨损更换时,卸去滚轮前的锁紧螺母93,即可取出损坏的滚轮,装入新滚轮,安装更换简便。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1),所述法兰盘(I)连接上凸筋(2)和下凸筋(3),所述法兰盘(I)与所述上凸筋(2)、所述下凸筋(3)之间均形成有空腔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I)连接环状的第一圆筒(11),所述第一圆筒(11)与所述上凸筋(2)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一筋板(12),所述第一圆筒(11)和所述上凸筋(2)之间形成有所述空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12)为T型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筋(3)内连接有第二圆筒(31),所述第二圆筒(31)与下凸筋(3)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二筋板(32),所述第二圆筒(31)和所述下凸筋(3)之间形成有所述空腔(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板(32)为T型筋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11)上设有第一内螺纹孔(13),所述第二圆筒(31)上设有第二内螺纹孔(33),所述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31)之间通过螺栓(5)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孔(13)和第二内螺纹孔(33),实现所述上凸筋(2)和下凸筋(3)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筋(2)和下凸筋(3)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I)连接环状的第三圆筒¢),所述第三圆筒(6)与所述上凸筋(2)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三筋板(61),所述第三圆筒(6)与所述下凸筋(3)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四筋板(62),所述第三圆筒(6)与所述上凸筋⑵和下凸筋(3)之间形成有所述空腔(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筋板(61)为T型筋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凸筋内曲线小凸轮,包括法兰盘,法兰盘连接上凸筋和下凸筋,法兰盘与上凸筋、下凸筋之间均形成有空腔,法兰盘连接环状的第一圆筒,第一圆筒与上凸筋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一筋板,第一圆筒和上凸筋之间形成有空腔,下凸筋内连接有第二圆筒,第二圆筒与下凸筋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用第二筋板,第二圆筒和下凸筋之间形成有空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因在小凸轮中有空腔通风透气,可以延长滚轮的使用寿命;2、通过空腔可以便于滚轮安装更换,维修简便;3、与小凸轮连接的前滚轮和后滚轮为同轴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噪音;4、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班产。
文档编号D03D51/00GK202415860SQ2011205387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金传党, 颜国库, 颜国胜 申请人:浙江群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邱克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