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筒机座缝纫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453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针筒机座缝纫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其不会产生如下问题,即,被供给到进给机构的润滑油不会通过针板的进给齿用槽孔而飞散,弄脏针板上的布料,另外纤维屑等尘埃不会混入润滑油,或者附着在进给机构的滑动接触部上。本发明的针筒机座缝纫机由针筒主体和能够开闭地安装在该针筒主体的前面上的前面罩构成针筒部,被收纳在针筒主体内而被供油的进给机构,提供进给齿的进给台从针筒主体经截油装置向由针筒主体和前面罩包围的空间内突出,并且,由配置在缝纫机机座内的弯针驱动机构转动,在轴向进退的弯针轴向上述空间内突出,在突出部分上安装了弯针。针板的进给齿嵌合的进给齿用槽孔与上述空间连通地开口,与针筒主体不连通,将针筒主体做成密闭结构。
【专利说明】针筒机座缝纫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为了缝制筒状的布料所使用的针筒机座缝纫机。
[0002]在本发明中,前后是指布进给方向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是指从正面观看缝纫机时的左右方向。另外上下是指缝纫机的上下方向。
【背景技术】
[0003]此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具有从机座向左侧方延伸的针筒部,在该针筒部上,在针筒部上面安装了针板,并且内置了进给机构和弯针,进给机构贯穿针板地设置,并且在使配置在形成于机针上下移动的错脚孔的前后左右的进给齿用槽孔(进给齿孔)内的前进给齿及后进给齿(主及差动进给齿)从针板出没的同时使该前进给齿及后进给齿前后移动而进行布进给,弯针成为与上下移动的机针协作而在盖上且插入针筒部的筒状的布料上形成针迹,这种针筒机座缝纫机的代表例之一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
[0004]公知针筒机座缝纫机在针筒部还具备护针器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已知的此护针器机构中,在针筒部内的机针的跟前侧配置了第一针保护片(前护针器),在机针的后侧配置了第二针保护片(后护针器),各保护片(护针器)被安装在固定座(杆)上,各固定座被分别安装在轴(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上。而且各轴分别与水平配置在机座上的驱动轴(主轴)经传动机构连结,与驱动轴的一方向转动同步地在前后方向进行绕轴的摆动。根据这样的护针器机构,第一针保护片、第二针保护片一起在机针下降时相互与机针接近地对它进行引导,在机针上升时相互从机针离开。另外,公知配置在机针的跟前侧的护针器(前护针器)为固定式。
[0005]另外,公知具有专利文献I公开的针板、前进给齿及后进给齿,并且具备上述的护针器机构的针筒机座缝纫机。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8-112471号
[0009][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6515号(第6页,图1、2)

【发明内容】

[0010]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针板的进给齿用槽孔在前后(进给)方向形成得长,以便能够容许进给齿的前后移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在进给齿用槽孔上总是产生与针筒部的内外相通地开口的间隙,向配置在针筒部内的进给齿或者护针器的驱动机构供油的润滑油容易通过此进给齿用槽孔的间隙向针板上泄漏,泄漏的油弄脏布料。另外也存在如下问题,即,由缝制的布料产生的纤维屑等尘埃从此进给齿用槽孔侵入针筒部内,混入润滑油而对上述进给齿或者护针器的驱动机构的动作带来障碍。
[0012]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其由进行供油的密闭结构的针筒主体和能够开闭地安装在该针筒主体的前面上的前面罩构成针筒部,避免针板的进给齿用槽孔与针筒主体连通地开口,虽然将进给齿、护针器配置在针筒主体外,但是能实现针筒部的小型化。
[0013]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技术方案I的发明是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具有从机座向侧方突出,盖上且插入筒状的布料的针筒部,该针筒部在上面上安装了针板,该针板在机针贯穿地上下移动的错脚孔的前后形成了进给齿用槽孔,并且该针筒部内置了使配置在上述进给齿用槽孔内的进给齿出没的同时使进给齿前后移动的进给机构和与贯穿上述错脚孔地上下移动的机针协作而形成针迹的弯针,其特征在于,上述针筒部由针筒主体和能够开闭地安装在该针筒主体的前面上的前面罩构成,收纳在针筒主体内而被供油的进给机构具有进给台,该进给台,其一部分从针筒主体通过截油装置截油,向针筒主体和前面罩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突出,在向该空间内突出的进给台的突出部分上安装上述进给齿,并且将与设置在机座内的弯针驱动机构连结的弯针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另外上述进给齿用槽孔形成在针筒主体的前面和前面罩之间,并且与配置了上述进给齿和弯针的空间连通地开口,与针筒主体不连通,将针筒主体做成密闭结构。
[0015]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I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一端安装了弯针的弯针轴,能够转动且在轴向滑动地被轴支承在安装于机座的侧壁的衬套内,而且从上述机座向上述空间内与针筒部的突出方向平行地突出地配置
[0016]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轴支承上述弯针轴的衬套的前端安装了油封。
[0017]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具有从机座向侧方突出,盖上且插入筒状的布料的针筒部,该针筒部在上面上安装了针板,该针板在机针贯穿地上下移动的错脚孔的前后形成了进给齿用槽孔,并且该针筒部内置了使配置在上述进给齿用槽孔内的进给齿出没的同时使进给齿前后移动的进给机构和与贯穿上述错脚孔地上下移动的上述机针同步地向前后方向摆动,在上述机针下降到针板下时与该机针接近地弓丨导该机针的上下移动的前后的护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针筒部由针筒主体和能够开闭地安装在该针筒主体的前面上的前面罩构成,收纳在针筒主体内而被供油的进给机构具有进给台,该进给台,其一部分从针筒主体通过截油装置而被截油,向形成在针筒主体和前面罩之间的空间内突出,在向该空间内突出的进给台的突出部分上安装了上述进给齿,另外上述进给齿用槽孔与针筒主体的前面和前面罩之间的配置了上述进给齿的空间连通地开口,与针筒主体不连通,将针筒主体做成密闭结构,上述前后的护针器被配置在上述空间内,使各护针器分别向前后方向摆动的前护针器用摆动轴和后护针器用摆动轴,与针筒部的突出方向平行且能够绕轴转动地被轴支承在向上述针筒主体的前面鼓出地形成的鼓出部,并且在上述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之中,某一方的护针器用摆动轴形成为空心的筒状,另一方的护针器用摆动轴被嵌插并被轴支承在形成为空心的筒状的上述一方的护针器用摆动轴,两护针器用摆动轴做成二重轴结构。
[0018]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与上述上下移动的机针协作而形成针迹的弯针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将该弯针安装在一端的弯针轴,能够转动且在轴向滑动地被轴支承在安装于机座侧壁的衬套上,并且,该弯针轴做成与针筒主体的突出方向平行并且做成与成为上述二重轴结构的护针器用摆动轴在上下方向平行地从上述机座向上述空间内突出。
[0019]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或者5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做成二重轴结构的上述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其一端分别从上述针筒主体前面的鼓出部的侧面向上述空间内突出,在该突出部分上分别安装了上述前后的护针器,在上述鼓出部的侧面附近的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上,在外周外插了油封。
[0020]发明的效果
[0021]根据技术方案I的发明,在从针筒主体的前面向由针筒主体和前面罩包围的空间内突出的进给台、安装在该进给台的突出部分的进给齿及弯针上没有需要供油的部位,在上述空间内不进行供油,所以即使进给齿用槽孔与上述空间连通,成为该空间的开口部,润滑油也不会从上述进给齿用槽孔泄漏出而弄脏布料。在针筒主体内进行供油,但因为针筒主体是密闭结构,与进给齿用槽孔不连通,所以润滑油不会泄漏出来。另外即使存在纤维屑等尘埃从进给齿用槽孔进入上述空间内那样的情况,也不会对进给齿、弯针的动作带来障碍。而且,因为弯针的驱动机构不设置在针筒部内,而被设置在缝纫机机座内,所以能够与此相应地将针筒部小型化。
[0022]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因为在上述空间内的弯针及弯针轴上没有需要供油的部位,所以润滑油不会通过针板的进给齿用槽孔泄漏到针板上,而且与弯针轴在针筒主体内在前后方向(布进给方向)配置的以往例相比,弯针轴与针筒主体平行地配置,将弯针的驱动机构设置在缝纫机机座内,所以能够实现针筒部的小型化。
[0023]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I的发明的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可靠地防止附着在弯针轴上的润滑油通过弯针轴的轴向的进退而被带出到上述空间内。
[0024]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因为在由针筒主体和前面罩包围的空间内不需要向从针筒主体的前面突出的进给台、前后的护针器等供油,不进行向上述空间内供油,所以即使进给齿用槽孔与上述空间连通,成为该空间的开口部,润滑油也不会从上述进给齿用槽孔泄漏出而弄脏布料。虽然在针筒主体内进行供油,但因为针筒主体是密闭结构,与进给齿用槽孔不连通,所以润滑油不会泄漏出来。另外使配置在上述空间内的前后的护针器摆动的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成为一方的轴形成为筒状,另一方的轴嵌插在一方的轴内的二重轴结构,所以护针器用摆动轴只需要与一根轴相应的量的空间。因此,对针筒主体进行密闭化,即使将护针器配置在针筒主体外也能够将针筒部的周长抑制得小,针筒部的小型化成为可能。
[0025]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因为驱动弯针的弯针轴在上述空间内与针筒主体的突出方向平行地配置,并且上述护针器用摆动轴与弯针轴在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所以不会产生上述空间的宽大化,能够将针筒部小型化。
[0026]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因为在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的外周分别外插了油封,所以能够可靠地阻止润滑油通过护针器用摆动轴向上述空间内泄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针筒机座缝纫机的立体图。
[0028]图2是该缝纫机的针筒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0029]图3是拆下了针板和前面罩的针筒机座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30]图4是拆下了前面罩和针板的针筒部的俯视图。
[0031]图5是其主视图。
[0032]图6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0033]图7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0034]图8是护针器机构的立体图。
[0035]图9是护针器机构的俯视图。
[0036]图10是装入在针筒主体内的护针器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37]图11是护针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是表示具备从缝纫机机座I向侧方突出的针筒部2的双重链式线迹用的针筒机座缝纫机3的图,针筒部2由针筒主体4和前面罩6构成,该前面罩6由铰链5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该针筒主体4的前面而进行开闭。此前面罩6由上面罩部6a和侧面罩部6b构成,该上面罩部6a在针板8的左右做成与针板8齐平面,覆盖后述的空间S的上面,该侧面罩部6b覆盖针筒主体4的前面,与上述上面罩部6a —体地形成,覆盖后述的空间S的前面。
[0039]在图2中,9是贯穿针板8地形成的、机针10上下移动的错脚孔,11是在错脚孔9的前后左右的两侧沿着进给方向形成的进给齿用槽孔,12是配置在错脚孔9的后侧的进给齿用槽孔11内的主进给齿,13是配置在错脚孔9的跟前侧的进给齿用槽孔11内的差动进给齿,各进给齿12及13,无论哪一个都由后述的进给机构在进给齿用槽孔11中从针板8出没的同时前后移动,使盖上针筒部2地插入的布料向与针筒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送出。在图中,14是针筒主体4的上面罩,针筒主体4的侧端面由图1及后述的图3所示的端面罩15堵塞固定。针板8由止动螺钉7、7固定在针板托架26的上面上,针板托架26安装在上面罩14的上面上。另外,上述前面罩6,也可以能拆下地进行安装,代替通过以铰链5为支点地转动进行开闭。
[0040]图3是从缝纫机机座I向侧方突出,拆下前面罩6和针板8的针筒机座缝纫机3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拆下前面罩6和针板8的针筒部2的俯视图,图5是其主视图,图6是图2的B-B线上的剖视图,图7是其A-A线上的剖视图,进给机构具有主进给台16和与该主进给台16并列设置的差动进给台17 (参照图4),各进给台16及17分别通过安装在针筒主体4的前壁4a上的截油装置18并被截油,从针筒主体4内向该针筒主体4的跟前侧突出,成为前后移动且上下移动,在各进给台16、17的突出部分端部分别安装了上述的主进给齿12和差动进给齿13。
[0041]包含主进给台16及差动进给台17在内的进给机构,与从缝纫机机座I内朝向针筒主体4内配置的未图示的主轴连结而被驱动,针筒主体4内的进给机构,在密闭结构的针筒主体4内进行供油,但此进给机构自身是已知的结构,由于不是本发明的特征部分,所以省略图示,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0042]如果对截油装置18进行概要说明,则由导向板21 ;盖到该导向板21的前面上,与导向板21 —起由止动螺钉19止动地固定在图3所示的上述针筒主体4的前壁4a上的栈框22 ;配置在导向板21和栈框22之间,由两者限制前后的动作,仅能够上下移动的一对密封板23构成,在导向板21和栈框22上形成了上述主进给台16和差动进给台17能够个别地前后移动地通过,并且容许各进给台16、17的上下移动的纵孔24,另外在一对密封板23上形成了主进给台16和差动进给台17个别地仅能够前后移动地通过的纵孔25。图7仅表示了主进给台用的纵孔24和25,没有表示差动进给台用的纵孔,但差动进给台用的纵孔在主进给台用的纵孔24及25的里侧(缝纫机机座侧)与纵孔24及25平行地形成。
[0043]根据本装置18,如果通过省略图示的上述主轴的旋转驱动,主进给台16和差动进给台17在前后移动的同时上下移动,则导向板21和栈框22之间的一对密封板23在由导向板21和栈框22夹着而限制前后的动作的状态下伴随进给台16及17的上下移动而仅进行上下移动,擦去在各进给台16、17通过密封板23时附着的润滑油而进行截油,不会向上述空间内漏出润滑油。
[0044]在从缝纫机机座I的左侧壁的侧面Ia向左侧方与针筒主体4平行地突出设置的衬套27上,弯针轴28能够转动且在轴向即针筒主体4的突出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滑动地被轴支承,弯针轴28成为基部在缝纫机机座I内与未图示的弯针驱动机构连结,由该弯针驱动机构转动,同时在轴向进退,在弯针轴28的前端经弯针安装台31安装了弯针29,弯针29成为如众所周知的那样,与机针10协作而形成双重链式线迹。图中,32是安装在衬套27的前端部并进行弯针轴28的截油的油封。
[0045]在本实施方式的针筒机座缝纫机中,如图2、图6及图7所示,针板8的进给齿用槽孔11由针筒主体4和前面罩6包围且成为与配设了上述弯针29、护针器33的空间S连通的开口,但不与由上面罩14和端面罩15及截油装置18堵塞而成为密闭结构的针筒主体4连通,在针筒主体4上不进行开口。由此针筒主体4成为密闭结构。
[0046]图3、图7所示的33是护针器机构,图8是该护针器机构的立体图,图9是该护针器机构的俯视图,图10是该护针器机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1是构成该护针器机构的零件的分解立体图。构成护针器机构的前后一对护针器35、36在针板8的下方,配置在贯穿错脚孔9地进行上下移动的机针10的前后。
[0047]在护针器35、36之中,前侧的前护针器35由图11所示的螺钉53固定在前护针器用安装台37的前端,该前护针器用安装台37的基端由图11所示的螺钉55固定在前护针器用摆动轴41的一端。前护针器用摆动轴41,如图10所示,能够绕轴转动地嵌插轴支承在形成为空心的筒状的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内而与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形成二重轴结构,其右端从该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向右方突出,在该右端由螺钉57固定着前护针器用杆43的基端。在前护针器用摆动轴41的一端(左端)安装了挡圈39,以避免前护针器35的安装台37从前护针器用摆动轴41的轴端脱落。
[0048]如图10所示,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左右并设地形成了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该小直径部分能够绕轴转动地被轴支承在衬套48内。衬套48被固定在向针筒主体4的前面鼓出的鼓出部4b (参照图3)。另外,在衬套48上形成了油孔48a,向针筒主体4内供给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此油孔48a向衬套48和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的滑动部供给。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的左端从此鼓出部4b的左侧面向左方突出,在该左端由图11所示的螺钉56固定后护针器用安装台38的基端。在后护针器用安装台38的前端由图11所示的螺钉54安装后护针器36。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的右端从衬套48向右方突出,在该右端由螺钉58固定后护针器用杆44的基端。[0049]如上所述,前后的护针器35、36、前后的护针器用安装台37、38及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41、42的左端从针筒主体4的鼓出部4b的左侧面突出而配置在空间S内,但在上述鼓出部4b的附近在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41、42之间及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和衬套48之间分别设置了油封51、49,避免介于各轴间的润滑油向上述空间S泄漏。另外,向后护针器用摆动轴42和衬套48的滑动部供给的润滑油,其剩余量通过设置在针筒主体4上的图10所示的槽4c回流到针筒主体4内。
[0050]如图8及图11所示,在主轴34上由螺钉52、52固定偏心轮47,在此偏心轮47的偏心部上分别能够转动地连结了前护针器用杆45及后护针器用杆46的基端。前护针器用杆45及后护针器用杆46的前端分别能够转动地与前护针器用杆43及后护针器用杆44的前端连结。而且如果主轴34向一方向旋转,则图10所示的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41、42绕轴摆动,前后的护针器35、36向前后摆动。此前后的护针器35、36的摆动,在机针10贯穿针板8的错脚孔9地下降时前后的护针器35、36与机针10接近地引导机针10的上下运动,在机针10向针板8上上升时离开机针10。另外,如图3、图10所示,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41、42被轴支承在上述鼓出部4b,前护针器用杆43及后护针器用杆44的基端收容在鼓出部4b内,前护针器用杆43及后护针器用杆44的前端侧与前护针器用杆45及后护针器用杆46—起收容在针筒主体4内。因此,不存在润滑油通过前后的护针器用杆43、44及前后的护针器用杆45、46向空间S泄漏的情况。
[0051]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因为使前后的护针器35、36前后摆动的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41、42,成为一方的轴嵌插在另一方的轴内的二重轴结构,所以只需要与一根轴相应的量的空间,因而即使将前后的护针器配置在针筒主体4之外,也能够抑制在针筒主体4和前面罩6之间形成的空间S的宽大化,能够实现针筒部2的小型化。
[0052]另外,因为弯针轴28和上述二重轴结构的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41、42,在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而且各轴与针筒主体4的延伸方向(左右方向)平行地配置,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空间S的宽大化,能够减小针筒部2的周长,能将针筒部2做成小型。
[005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针筒机座缝纫机,进行供油的进给机构及护针器驱动机构收纳在密闭结构的针筒主体4内,另外同样供油的弯针驱动机构配置在缝纫机机座I内,向由针筒主体4和前面罩6包围的空间S内突出的进给机构的进给台16、17、弯针轴28及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41、42被截油,所以不会产生如下问题,S卩,润滑油通过与上述空间S连通的进给齿用槽孔11而飞散,弄脏针板上的布料。
[0054]虽然存在纤维屑等尘埃从进给齿用槽孔11,特别是进给齿12、13前后的槽孔部分进入上述空间S内的危险,但即使尘埃进入,因为空间S内没有润滑油,也没有进给机构、弯针29及护针器33的滑动接触部位,所以也没有问题,不会对进给齿12、13、弯针29及护针器35、36的动作带来障碍。另外,如上所述,因为针筒主体4成为密闭结构,所以也没有进入了上述空间S的尘埃侵入针筒主体4内,阻碍配置在该针筒主体4内的各机构的驱动的危险。
[0055]另外,因为弯针29的驱动机构配置在缝纫机机座I内,没有设置在针筒部内,所以能够与此相应地使针筒部2小型化。进而,因为弯针轴28和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41、42在上述空间S内与针筒主体4的延伸方向平行,而且上下地配置,所以也能够一边使针筒主体4密闭化一边使针筒部2小型化。[0056]符号说明:
[0057]1:缝纫机机座
[0058]2:针筒部
[0059]3:针筒机座缝纫机
[0060]4:针筒主体
[0061]6:前面罩
[0062]8:针板
[0063]9:错脚孔
[0064]10:机针
[0065]11:进给齿用槽孔
[0066]12:主进给齿
[0067]13:差动进给齿
[0068]16:主进给台
[0069]17:差动进给台
[0070]18:截油装置
[0071]28:弯针轴
[0072]29:弯针
[0073]33:护针器机构
[0074]35:前护针器
[0075]36:后护针器
[0076]41:前护针器用摆动轴
[0077]42:后护针器用摆动轴
[0078]48:衬套
[0079]49、51:油封
[0080]S: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具有从机座向侧方突出,盖上且插入筒状的布料的针筒部,该针筒部在上面上安装了针板,该针板在机针贯穿地上下移动的错脚孔的前后形成了进给齿用槽孔,并且该针筒部内置了使配置在上述进给齿用槽孔内的进给齿出没的同时使进给齿前后移动的进给机构和与贯穿上述错脚孔地上下移动的机针协作而形成针迹的弯针,其特征在于, 上述针筒部由针筒主体和能够开闭地安装在该针筒主体的前面上的前面罩构成,收纳在针筒主体内而被供油的进给机构具有进给台,该进给台,其一部分从针筒主体通过截油装置截油,向针筒主体和前面罩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突出,在向该空间内突出的进给台的突出部分上安装上述进给齿,并且将与设置在机座内的弯针驱动机构连结的弯针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另外上述进给齿用槽孔形成在针筒主体的前面和前面罩之间,并且与配置了上述进给齿和弯针的空间连通地开口,与针筒主体不连通,将针筒主体做成密闭结构。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针筒机座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一端安装了弯针的弯针轴,能够转动且在轴向滑动地被轴支承在安装于机座的侧壁的衬套内,而且从上述机座向上述空间内与针筒主体的突出方向平行地突出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针筒机座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轴支承上述弯针轴的衬套的前端安装了油封。
4.一种针筒机座缝纫机,具有从机座向侧方突出,盖上且插入筒状的布料的针筒部,该针筒部在上面上安装了针板,该针板在机针贯穿地上下移动的错脚孔的前后形成了进给齿用槽孔,并且该针筒部内置了使配置在上述进给齿用槽孔内的进给齿出没的同时使进给齿前后移动的进给机构和与贯穿上述错脚孔地上下移动的上述机针同步地向前后方向摆动,在上述机针下降到针板下时与该机针接近地引导该机针的上下移动的前后的护针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针筒部由针筒主体和能够 开闭地安装在该针筒主体的前面上的前面罩构成,收纳在针筒主体内而被供油的进给机构具有进给台,该进给台,其一部分从针筒主体通过截油装置而被截油,向形成在针筒主体和前面罩之间的空间内突出,在向该空间内突出的进给台的突出部分上安装了上述进给齿,另外上述进给齿用槽孔与针筒主体的前面和前面罩之间的配置了上述进给齿的空间连通地开口,与针筒主体不连通,将针筒主体做成密闭结构,上述前后的护针器被配置在上述空间内,使各护针器分别向前后方向摆动的前护针器用摆动轴和后护针器用摆动轴,与针筒部的突出方向平行且能够绕轴转动地被轴支承在向上述针筒主体的前面鼓出地形成的鼓出部,并且在上述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之中,某一方的护针器用摆动轴形成为空心的筒状,另一方的护针器用摆动轴被嵌插并被轴支承在形成为空心的筒状的上述一方的护针器用摆动轴,两护针器用摆动轴做成二重轴结构。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针筒机座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上下移动的机针协作而形成针迹的弯针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将该弯针安装在一端的弯针轴,能够转动且在轴向滑动地被轴支承在安装于机座侧壁的衬套上,并且,该弯针轴做成与针筒主体的突出方向平行并且做成与成为上述二重轴结构的护针器用摆动轴在上下方向平行地从上述机座向上述空间内突出。
6.如权利要求4或者5记载的针筒机座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做成二重轴结构的上述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其一端分别从上述针筒主体前面的鼓出部的侧面向上述空间内突出, 在该突出部分上分别安装了上述前后的护针器,在上述鼓出部的侧面附近的前后的护针器用摆动轴上,在外周外插了油封。
【文档编号】D05B69/30GK103668813SQ20131030125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山中正巳, 久原俊雄 申请人: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