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6672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包括机织右斜纱卡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纱、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40~60S的棉粘70D氨纶包芯纱,所述经纱的密度为23~58根/厘米,所述纬纱的密度为23~44根/厘米。大大提高了丝光和染色的效率,提高了面料质量,优化组合了棉、粘胶、氨纶纤维的特性,布面平整光洁、色泽匀透,手感滑爽有悬垂质感、抗起毛起球性好、丰满弹性回复性能好,穿着舒适时尚。
【专利说明】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及其整理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主要针对在先申请201110116267.3的进一步改进。
【背景技术】[000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116267.3,公开了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面料是机织2/1右斜纱卡,经向40/2棉粘70D氨纶包芯纱,纬向40/2棉粘70D氨纶包芯纱,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52-60%棉/35-42%粘胶/4-6%氨纶,克服了粘胶纤维特性加之经纬双弹引起的印染加工难题,优化组合了棉、粘胶、氨纶纤维的特性,布面平整光洁、色泽匀透,手感滑爽有悬垂质感、抗起毛起球性好、丰满弹性回复性能好,穿着舒适时尚。其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粘胶纤维遇水溶涨易产生压痕、折皱且不易去除,湿强低不耐强碱,染色深度达不到易染花等问题,但其由于面料中粘胶纤维特性使得布铗丝光效果不理想,对后续的染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影响了产品的生产质量,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面料生产质量,并且提高染色成功率的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的技术关键在于改变布铗丝光的工艺方法,对出布铗后的面料进行再升温,然后经过保持一定时间后自然降温后平洗,大大提高了丝光的质量,使后续的染色更容易完成,提高染色质量,并且在染色液中加入亚硝酸钠,使其更容易上色,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包括机织右斜纱卡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纱、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4(T60S的棉粘70D氨纶包芯纱,所述经纱的密度为23~58根/厘米,所述纬纱的密度为23~44根/厘米。
[0005]作为优选,面料本体表面包覆有竹炭纤维膜。
[0006]一种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55飞8%棉/37~40%粘胶/5%氨纶采用环锭纺纺纱出40s精梳棉粘混纺纱,再用70D氨纶制成40s双股包芯纱,经织造成坯布,然后经过紧式退浆、烧毛冷堆、紧式氧漂、过水拉幅、丝光、干拉幅、染色、加软整理以及定型、预缩后得成品,其特征在在染色工序中,黑色处方的染色液中加入亚硝酸钠1(T15 g/L,所述丝光采用布铗丝光,过程中将碱液浓度控制为160±5g/l,绷布时间为90-120秒,车速90米/分,丝光过程中经向张力为4kg,关闭冲吸泵,不停车喷淋,出布铗后将温度升高至150°C,保持3飞分钟,然后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平洗,最后进行醋酸中和以及干燥。所述的冷堆液成份为:Na0H32±2g/L,精炼剂 8±2 cc/min, CPB 14±2 g/L,螯合剂 3±1 g/L,氧漂稳定剂 PL 3±1 g/L。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大大提高了丝光和染色的效率,提高了面料质量,优化组合了棉、粘胶、氨纶纤维的特性,布面平整光洁、色泽匀透,手感滑爽有悬
垂质感、抗起毛起球性好、丰满弹性回复性能好,穿着舒适时尚。【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包括机织右斜纱卡面料本体00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纱011、纬纱012交织而成,所述经纱011和纬纱012均为4(T60S的棉粘70D氨纶包芯纱,所述经纱011的密度为23?58根/厘米,所述纬纱012的密度为23?44根/厘米。
[0011]作为优选,面料本体001表面包覆有竹炭纤维膜002。
[0012]实施例2:—种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55%棉/37%粘胶/5%氨纶采用环锭纺纺纱出40s精梳棉粘混纺纱,再用70D氨纶制成40s双股包芯纱,经织造成坯布,然后经过紧式退浆、烧毛冷堆、紧式氧漂、过水拉幅、丝光、干拉幅、染色、加软整理以及定型、预缩后得成品,其特征在在染色工序中,黑色处方的染色液中加入亚硝酸钠10g/L,所述丝光采用布铗丝光,过程中将碱液浓度控制为160±5g/l,绷布时间为90秒,车速90米/分,丝光过程中经向张力为4kg,关闭冲吸泵,不停车喷淋,出布铗后将温度升高至150°C,保持3分钟,然后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平洗,最后进行醋酸中和以及干燥。所述的冷堆液成份为:Na0H32±2 g/L,精炼剂8±2 cc/min, CPB 14±2 g/L,螯合剂 3±1 g/L,氧漂稳定剂 PL 3±1 g/L。
[0013]实施例3:—种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58%棉/40%粘胶/5%氨纶采用环锭纺纺纱出40s精梳棉粘混纺纱,再用70D氨纶制成40s双股包芯纱,经织造成坯布,然后经过紧式退浆、烧毛冷堆、紧式氧漂、过水拉幅、丝光、干拉幅、染色、加软整理以及定型、预缩后得成品,其特征在在染色工序中,黑色处方的染色液中加入亚硝酸钠15 g/L,所述丝光采用布铗丝光,过程中将碱液浓度控制为160±5g/l,绷布时间为120秒,车速90米/分,丝光过程中经向张力为4kg,关闭冲吸泵,不停车喷淋,出布铗后将温度升高至150°C,保持5分钟,然后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平洗,最后进行醋酸中和以及干燥。所述的冷堆液成份为:Na0H32±2 g/L,精炼齐[J 8±2 cc/min, CPB 14±2 g/L,螯合剂 3±1 g/L,氧漂稳定剂 PL 3±1 g/L。
【权利要求】
1.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包括机织右斜纱卡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纱、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4(T60S的棉粘70D氨纶包芯纱,所述经纱的密度为23~58根/厘米,所述纬纱的密度为23~44根/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本体表面包覆有竹炭纤维膜。
3.—种如权利要求广2之一所述的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55飞8%棉/37~40%粘胶/5%氨纶采用环锭纺纺纱出40s精梳棉粘混纺纱,再用70D氨纶制成40s双股包芯纱,经织造成坯布,然后经过紧式退浆、烧毛冷堆、紧式氧漂、过水拉幅、丝光、干拉幅、染色、加软整理以及定型、预缩后得成品,其特征在在染色工序中,黑色处方的染色液中加入亚硝酸钠1(T15 g/L,所述丝光采用布铗丝光,过程中将碱液浓度控制为160±5g/l,绷布时间为90-120秒,车速90米/分,丝光过程中经向张力为4kg,关闭冲吸泵,不停车喷淋,出布铗后将温度升高至150°C,保持3飞分钟,然后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平洗,最后进行醋酸中和以及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厚重棉粘混纺双弹纱卡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堆液成份为:NaOH32±2 g/L,精炼剂8±2 cc/min, CPB 14±2 g/L,螯合剂3±1 g/L,氧漂稳定剂P L 3±1 g/L。
【文档编号】D06P1/673GK103556348SQ201310441075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甄峤源, 潘文英, 徐小峰 申请人:宜兴新乐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