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074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所述机头为两个,两个底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机头底部并与排针板连接,底板上设有行针槽并开有四个滑块滑槽,每个机头的底板上设置有两组针控系统,每组针控系统由两套针控系统装置组成,每套针控系统装置均由电机、涡轮、固定架、摆动板、滑块、滑座组成,涡轮开有涡轮槽,涡轮与电机连接,滑座套在滑块滑槽上,滑座与滑块固定连接,摆动板上设有摆动轴孔、摆动板销子、摆动座、摆动板滑槽,摆动板销子套入摆动轴孔,摆动板通过摆动板销子转动安装在底板、固定架上,固定架安装在底板上,滑座套装在摆动板滑槽内,摆动座套入涡轮槽,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本发明结构简洁合理,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专利说明】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行业的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0002]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有单机头和双机头,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是在同一台针织横机中,安装两台机头,所以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在针织加工过程中,技术要求高,工作效率高。本发明所设计的是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是在一个机头内安装两个针控系统,在操作中控制钩针在工艺制造中进针和退针过程,保证机头在左右摆动中纱线与钩针有规律的运行。现有技术的双机头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内只有一个系统,用一个电机控制两块相对称的滑块上下移动,控制钩针在工艺制造中进针和退针过程,消除机头左右摆动过程中的间隙;一个机头只能操作一个相同花型的针织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洁,效率高的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包括机头、排针板,机头与排针板配合,其特征是所述机头为两个,两个底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机头的底部并与排针板连接,底板上设有行针槽并开有四个滑块滑槽,每个机头的底板上设置有两组针控系统,每组针控系统由两套针控系统装置组成,每套针控系统装置均由电机、涡轮、固定架、摆动板、滑块、滑座组成,涡轮开有涡轮槽,涡轮与电机连接,滑座套在滑块滑槽上,滑座与滑块固定连接,摆动板上设有摆动轴孔、摆动板销子、摆动座、摆动板滑槽,摆动板销子套入摆动轴孔,摆动板通过摆动板销子转动安装在底板、固定架上,固定架安装在底板上,滑座套装在摆动板滑槽内,摆动座套入涡轮槽,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
[0005]本发明一个机头内的两组针控系统对应安装,即第一针控系统中的两套针控系统装置分别与第二针控系统中的两套针控系统装置对应。
[0006]本发明结构简洁合理,通过在一个机头上安装两个针控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个机头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3为图2所示机头的两组针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图3所示针控系统反面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11]图5为图4所示一组针控系统控制其中两个左侧滑块下移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2]图6为图4所示另一组针控系统装置控制其中两个右侧滑块下移时的的状态示意图。
[001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机、涡轮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座、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图8,本发明实施例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设有现有技术的机头2、排针板3,机头2与排针板3吻合连接可以左右摆动(参见图1);其结构特点是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设有两个机头2,底板4用螺栓固定在机头2的底部并与排针板3连接,底板4上设有行针槽1,底板4开有相对称的两组共四个滑块滑槽17,每个机头2的底板4上设置有两组针控系统,每组针控系统由两套针控系统装置组成,每套针控系统装置均设置有电机5、涡轮6、固定架8、摆动板10、滑块15、滑座16 ;涡轮6开有涡轮槽7,涡轮6卡入电机5轴用销子固定;滑座16套在滑块滑槽17上,滑座16与滑块15用螺栓固定连接;摆动板10上设有摆动轴孔11、摆动板销子12、摆动座13、摆动板滑槽14,摆动板销子12套入摆动轴孔11后两端卡入底板4和固定架8,固定架8用螺栓固定在底板4上,摆动板10可以转动,摆动板滑槽14恰好套入滑座16可以滑动;摆动座13套入涡轮槽7,电机5用螺栓固定在固定架8上。由于每个机头2有两组针控系统共四套针控系统装置,故每块底板4上的电机5、涡轮6、固定架8、摆动板10、滑块15、滑座16均为四个。
[0016]本实施例一组针控系统装置用两个电机5控制两块滑块15上下移动,每个机头2可以同步进入四根纱线,每个机头2可以同步操作两个相同花型的针织品,两个机头2可以同步操作四个相同花型的针织品。
[0017]作为一种特例,本实施例在一个机头2内安装两组针控系统,在另一个机头2内安装另外两组针控系统,且同一个机头2中的两组针控系统(即第一针控系统1、第二针控系统II)对应安装。参见图4、图5,第一针控系统1、第二针控系统II分别安装在机头2的对应位置上,一个在左一个在右。第一针控系统I具有相同的两套针控系统装置即第一针控系统装置一 1-1和第一针控系统装置二 I _2,第二针控系统II具有相同的两套针控系统装置即第二针控系统装置一 I1-1和第二针控系统装置二 I1-2。第一针控系统装置一 1-1控制第一左侧滑块151,第一针控系统装置二 1-2控制第二左侧滑块153 ;第二针控系统装置一 I1-1控制第一右侧滑块152,第二针控系统装置二 I1-2控制第二右侧滑块154。
[0018]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机头2内安装两组针控系统(第一针控系统1、第二针控系统II ),两组针控系统安装在针织横机机头2的底部,与排针板3装置连接;其功能是针织横机在操作中机头2左右摆动,针织钩针恰好排列在行针槽I内,机头2在左右滑动中,使针织钩针在行针槽I内有规律的运行,形成在工艺制造中进针和退针过程,确保针织钩针将纱线形成织物。
[0019]本实施例的针织系统的行针槽I的技术设计、安装、工艺方法是:启动电机5带动涡轮6旋转,涡轮6带动摆动板10上下摆动,摆动板10带动滑座16摆动,滑座16摆动带动滑块15在滑块滑槽17内上下滑动。参见图4、图5,第一针控系统I控制机头2的第一左侧滑块151和第二左侧滑块153,第二针控系统II控制机头2的第一右侧滑块152和第二右侧滑块154,即第一针控系统1、第二针控系统II分别控制机头2的左侧滑块、右侧滑块,且第一针控系统I控制的第一左侧滑块151、第二左侧滑块153同步工作;第二针控系统II控制的第一右侧滑块152、第二右侧滑块154同步工作)互相对称上下滑动中使行针槽I发生变化,其功能是:
①.控制针织钩针进针和退针的距离,使针织钩针在工艺制造中掌握织物的密度,确保针织钩针在工艺技术织造中提花绞花的技术加工。
[0020]②.消除机头2在左右滑动中与排针板3的间隙。当机头2向左摆动截止后需要向右摆动时,针织钩针的伸缩与排针板3存在一定的间隙,第一左侧滑块151、第二左侧滑块153均向下滑动(图5),使针织钩针与排针板3消除间隙;反之当机头2向右摆动后需要向右摆动时,第一右侧滑块152、第二右侧滑块154均向下滑动(图6),使针织钩针与排针板3消除间隙;保证机头2在左右摆动中纱线与钩针有规律的运行。
[0021]本发明在一个机头2内安装两个针控系统,一个针控系统用两个电机5控制两块滑块15上下滑动,一个针控系统可以进入2根纱线,可以操作I个花型的针织品;一个机头2安装两个针控系统,可以同步进入四根纱线,一个机头2可以同步操作两件相同花型的针织品;两个机头2可以同步操作四个相同花型的针织品(小件针织品)。极大地通过了本实施例在织造中的工作效率。
[0022]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现有的程控技术,使得两个机头2共四个针控系统有序的运行,结构的设计合理,实现针织工艺技术在织造中全自动提花绞花的技术加工。
[0023]本发明技术特征或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形和组合,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包括机头、排针板,机头与排针板配合,其特征是:所述机头为两个,两个底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机头的底部并与排针板连接,底板上设有行针槽并开有四个滑块滑槽,每个机头的底板上设置有两组针控系统,每组针控系统由两套针控系统装置组成,每套针控系统装置均由电机、涡轮、固定架、摆动板、滑块、滑座组成,涡轮开有涡轮槽,涡轮与电机连接,滑座套在滑块滑槽上,滑座与滑块固定连接,摆动板上设有摆动轴孔、摆动板销子、摆动座、摆动板滑槽,摆动板销子套入摆动轴孔,摆动板通过摆动板销子转动安装在底板、固定架上,固定架安装在底板上,滑座套装在摆动板滑槽内,摆动座套入涡轮槽,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机头四系统电脑针织横机,其特征是:一个机头内的两组针控系统对应安装。
【文档编号】D04B7/24GK103668741SQ20131074777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郑文政 申请人: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