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晾衣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603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晾衣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晾衣绳,包括一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向下凹陷成可放入衣架的V型凹槽,所述V型凹槽的侧边上设置有可夹持衣架的突起,所述突起呈锯齿状或半球形状,所述V型凹槽的底部之间通过一根底部连接铁丝连接,所述铁丝的直径是底部连接铁丝的直径的两倍以上,所述铁丝和底部连接铁丝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铁质支撑杆;所述铁丝两端设置有可悬挂在挂钩上的挂板,所述挂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自上而下包括顶部弧形开口、中间连接开口和底部弧形开口,所述底部弧形开口的半径大于顶部弧形开口的半径。方便使用者将衣架放入或拿出晾衣绳,而且可有效防止衣服滑动、下坠。
【专利说明】一种防滑晾衣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晾衣绳。
【背景技术】
[0002]最早的晾衣绳就是一根非常简单、光滑的绳子,晾晒衣服的时候,由于衣服自身具有重量,所以衣服会自然而然的向晾衣绳中间滑动、下坠,如此不仅使得晾衣绳的受力不均匀,而且衣服紧贴在一起也不容易晾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设计的晾衣绳多是在晾衣绳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圆环结构,只需将衣架插入圆环中即可,但此种结构,不方便将衣架插入或拿出圆环中,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晾衣绳,既防止晾衣绳受力不均匀、衣服不容易晾干,也方便使用者将衣架放入或拿出晾衣绳。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防滑晾衣绳,包括一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向下凹陷成可放入衣架的V形凹槽,所述V形凹槽的侧边上设置有可夹持衣架的突起,所述突起呈锯齿状或半球形状,所述V形凹槽的底部之间通过一根底部连接铁丝连接,所述铁丝的直径是底部连接铁丝的直径的2倍以上,所述铁丝和底部连接铁丝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铁质支撑杆;所述铁丝两端设置有可悬挂在挂钩上的挂板,所述挂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自上而下包括顶部弧形开口、中间连接开口和底部弧形开口,所述底部弧形开口的半径大于顶部弧形开口的半径。
[0006]晾晒衣服时直接将衣架放入V形凹槽中,突起可以将衣架夹持固定住,比较稳固,跟圆环相比,V形凹槽是非封闭结构,且容腔自开口处向下递减,方便使用者将衣架放入或拿出晾衣绳,而且可有效防止衣服滑动、下坠。底部连接铁丝增加了晾衣绳整体的承载能力,而且此时晾衣绳可以有两种使用方法,第一种是:铁丝在上、底部连接铁丝在下的使用状态,可以将衣架放入V形凹槽中;第二种是:底部连接铁丝在上、铁丝在下的使用状态,可以将衣架放入底部连接铁丝和铁丝之间的空隙中,而且由于V形凹槽的阻隔作用,衣服仍然不会滑动、下坠。使用更灵活。在铁丝和底部连接铁丝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铁质支撑杆。这种结构的晾衣绳承载能力更强,也更不容易变形,增加使用寿命。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防止晾衣绳受力不均匀、衣服不容易晾干,也方便使用者将衣架放入或拿出晾衣绳。进一步的,使用更灵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晾衣绳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晾衣绳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晾衣绳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晾衣绳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实用新型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0014]1:铁丝;2:V形凹槽;3:锯齿状突起;4:底部连接铁丝;5:空隙;6:支撑杆;7:挂板;8:顶部弧形开口 ;9:底部弧形开口 ; 10:中间连接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6]如图1所示,一种防滑晾衣绳,包括一铁丝1,所述铁丝I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向下凹陷成可放入衣架的V形凹槽2,,V形凹槽2之间的距离为5-15cm之间,铁丝I总长是2_4m。图1中V形凹槽2的两个侧边均是光滑的,这种结构对衣架的夹持稳固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V形凹槽2的侧边上设置有突起,如图2所示,V形凹槽2的侧边上是锯齿状突起3,当然也可以是半球形形状或其他类似形状,可夹持、稳固衣架,防止衣架被风吹落下来。晾晒衣服时直接将衣架放入V形凹槽2中,突起可以将衣架夹持固定住,比较稳固,跟圆环相比,V形凹槽2是非封闭结构,且容腔自开口处向下递减,方便使用者将衣架放入或拿出晾衣绳,而且可有效防止衣服滑动、下坠,优选V形凹槽的底部呈弧形(图中未示出)。
[001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晾衣绳上的V形凹槽2的底部之间通过一根铁丝连接,为了便于区别,将此铁丝命名为底部连接铁丝4,其实际上同上述的铁丝I材质完全一样,只是没有V形凹槽2且直径不同而已,铁丝I的直径是底部连接铁丝4的直径的2倍以上,因为V形凹槽2会降低铁丝I的强度。优选在铁丝I和底部连接铁丝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铁质支撑杆6,晾衣绳承载能力更强,也更不容易变形,增加使用寿命。当然也可以在铁丝I和底部连接铁丝4之间填充成实心,即铁丝I和底部连接铁丝4连接为一体并呈板状,但此种结构耗材多、结构比较笨重,不适宜家庭用。底部连接铁丝4和铁质支撑杆6增加了晾衣绳整体的承载能力,而且此时晾衣绳可以有两种使用方法,第一种如图3所示:铁丝I在上、底部连接铁丝4在下的使用状态,可以将衣架放入V形凹槽2中;第二种如图4所示:底部连接铁丝4在上、铁丝I在下的使用状态,可以将一个或多个衣架放入底部连接铁丝4和铁丝I之间的空隙5中,而且由于V形凹槽2的阻隔作用,各个空隙5之间不会滑动、下坠,此种结构更适用于服装店悬挂衣服,一条晾衣绳上可以悬挂比较多的衣服而且每间隔一定距离还留有分割的空白处(即颠倒的V形凹槽2),方便查找衣服或将衣服分类放置,使用更灵活,但需注意的是,为了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的使用方法,此时需要在挂板7上设置两个互相颠倒的开口,为了便于区别,分别称作开口和颠倒开口,其中开口和颠倒开口形状相同,只是上下方向颠倒而已,方便任何一种使用方法都方便将晾衣绳挂在挂钩上。
[0018]挂板7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黑色部分代表实心,挂板7设置在铁丝I两端,用于方便将晾衣绳挂在挂钩上,挂板7上设置有开口,开口自上而下包括顶部弧形开口
8、中间连接开口 10和底部弧形开口 9,底部弧形开口 9的半径大于顶部弧形开口 8的半径,优选底部弧形开口 9的半径是顶部弧形开口 8的半径的3倍以上。中间连接开口 10呈梯形,用于连接顶部弧形开口 8和底部弧形开口 9,挂在挂钩上,由于衣物的重力作用,顶部弧形开口 8会和挂钩卡合在一起,很稳固。
[001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滑晾衣绳,包括一铁丝(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I)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向下凹陷成可放入衣架的V形凹槽(2),所述V形凹槽(2)的侧边上设置有可夹持衣架的突起,所述突起呈锯齿状或半球形状,所述V形凹槽(2)的底部之间通过一根底部连接铁丝(4)连接,所述铁丝(I)的直径是底部连接铁丝(4)的直径的2倍以上,所述铁丝(I)和底部连接铁丝(4 )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铁质支撑杆(6 );所述铁丝(I)两端设置有可悬挂在挂钩上的挂板(7),所述挂板(7)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自上而下包括顶部弧形开口(8)、中间连接开口(10)和底部弧形开口(9),所述底部弧形开口(9)的半径大于顶部弧形开口(8)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晾衣绳,其特征在于,V形凹槽(2)之间的距离为5_15cm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晾衣绳,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凹槽(2)的底部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晾衣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I)总长是2-4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晾衣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弧形开口(9)的半径是顶部弧形开口(8)的半径的3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晾衣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7)上还设置有一个与开口上下相反的颠倒开口。
【文档编号】D06F53/02GK203755042SQ201420136541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倪传华 申请人:倪传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