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81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能够同时进行多个洗衣机内桶的搬运,且相互独立的运作也不干涉,符合现代化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包括机架装置、滑轨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夹取装置;所诉机架装置包括支撑座和固定在支撑脚上的机架,所述滑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的滑轨,在所述夹取装置上对应设有滑块,所述夹取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滑动配合在所述机架上滑动;所设皮带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皮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皮带和驱动所述输送皮带运行的驱动电机,所述夹取装置上设置有皮带卡扣与所述输送皮带固定连接。
【专利说明】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内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洗衣机内桶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洗衣机是一种利用机械能带动水流清洗衣物等织物的家用电器,根据转动方式分有波轮旋转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洗衣机的内桶是全自动洗衣机的核心零件。现有的全自动洗衣机内桶的桶壁上,或者设置有许多竖向、倾斜的压筋,在这些竖向的压筋之间,设置有许多整齐排列的排水孔。
[0003]在洗衣机的内桶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生产线进行制造,一般是将金属薄板按照要求剪切成需要的宽度和长度,根据冲压不同的孔洞和滚筋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模具工作平台,完成折边、扣模、滚筋、包边等工序,制成符合要求的洗衣机内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搬运装置,搬运装置通过夹取机构夹取洗衣机内桶将洗衣机内桶冲上一工序的工作平台移动到下一工序的工作平台上。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同一工序的可能存在多个设备在同时工作,现有的搬运设备只能实现单独洗衣机内桶的搬运,如需同时实现多个洗衣机内桶的搬运则需要多个搬运设备,增加了设备投入也增加了占地面积。不符合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能够同时进行多个洗衣机内桶的搬运,且相互独立的运作也不干涉,符合现代化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装置、滑轨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夹取装置;所述机架装置包括支撑座和固定在支撑脚上的机架,所述滑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的滑轨,在所述夹取装置上对应设有滑块,所述夹取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滑动配合在所述机架上滑动;所述皮带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皮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皮带和驱动所述输送皮带运行的驱动电机,所述夹取装置上设置有皮带卡扣与所述输送皮带固定连接。
[0006]为了夹取装置运行的更为平稳,所述机架包括若干相对平行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之间相互间隔并通过横杆连接;每个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滑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两端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分别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质检通过所述输送皮带连接;所述横杆上设有可供所述输送皮带穿过的通孔。
[0008]进一步的,为了加强结构减少振动,在安装有驱动电机侧的支撑座上还设有加强筋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提供一个具有双工位的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结构,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两个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通过设置在所述夹取装置上的滑块和设置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滑轨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分别设有皮带轮并分别套装有第一输送皮带、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第一轴承座连接的皮带轮的最高点和所述第二轴承座的皮带轮的最低点的水平高度保持一致,使得第一夹取装置通过皮带卡扣固定连接第一输送皮带的下半层皮带、所述第二夹取装置通过皮带卡扣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皮带的上半层皮带。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生产需求设置数个夹取装置在机架上,且只需设置一个滑轨用于夹取装置的运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工作的夹取装置的个数来确定机架上可供运行的滑轨的长度,每个夹取装置分别由不同的驱动电机带动皮带驱动,同时进行多个洗衣机内桶的搬运,每个夹取装置也相互独立的运作也不干涉,符合现代化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的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的的第三视角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的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的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包括机架装置、滑轨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夹取装置47。
[0018]为了夹取装置运行的更为平稳,所诉机架装置包括支撑座4和固定在支撑座4上的机架5。
[0019]所述滑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5的滑轨6,在夹取装置47上对应设有滑块7,夹取装置47通过滑块7和滑轨6滑动配合在机架5上滑动;皮带输送装置设置在机架5上,皮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皮带8和驱动输送皮带8运行的驱动电机9,夹取装置47上设置有皮带卡扣10与输送皮带8固定连接。
[0020]机架5包括若干相对平行设置的支架31,支架31之间相互间隔并通过横杆32连接;每个支架31上分别设有滑轨6 ;皮带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架31两端的轴承座33,轴承座33上分别设有皮带轮34,皮带轮34之间通过输送皮带8连接;横杆32上设有可供输送皮带8穿过的通孔35。
[0021]为了加强结构减少振动,在安装有驱动电机9侧的支撑座4上还设有加强筋板36与支架31固定连接。
[0022]见图5,机架5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38,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设置3上设有两个夹取装置:第一夹取装置39、第二夹取装置40,夹取装置通过设置在夹取装置上的滑块7和设置在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38上的滑轨6滑动配合在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38上滑动,所述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38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座48、第二轴承座49,所述第一轴承座48、第二轴承座49上分别设有第一皮带轮45、第二皮带轮46并分别套装有第一输送皮带41、第二输送皮带42,所述第一轴承座48连接的第一皮带轮45的最高点和所述第二轴承座49的第二皮带轮46的最低点的高度保持一致,使得第一夹取装置39通过皮带卡扣10固定连接第一输送皮带41的上半层皮带43、所述第二夹取装置40通过皮带卡扣10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皮带的下半层皮带44,实施例一是一个双工位的洗衣机内桶的夹取运送装置,包括了两个由不同的驱动电机带动皮带驱动的夹取装置,且只需设置一个滑轨用于夹取装置的运动,同时两个夹取装置的运作也不干涉。
[002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生产需求设置数个夹取装置在机架5上,且只需设置一个滑轨用于夹取装置的运动,同根据需要同时工作的夹取装置的个数来确定机架上可供运行的滑轨的长度,每个夹取装置分别由不同的驱动电机带动皮带驱动,每个夹取装置也相互独立的运作也不干涉,符合现代化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
[0024]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装置、滑轨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夹取装置; 所述机架装置包括支撑座和固定在支撑脚上的机架, 所述滑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的滑轨,在所述夹取装置上对应设有滑块,所述夹取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滑动配合在所述机架上滑动; 所述皮带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皮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皮带和驱动所述输送皮带运行的驱动电机,所述夹取装置上设置有皮带卡扣与所述输送皮带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若干相对平行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之间相互间隔并通过横杆连接,每个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滑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两端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分别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质检通过所述输送皮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设有可供所述输送皮带穿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有驱动电机侧的支撑座上还设有加强筋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的运送装置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两个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通过设置在所述夹取装置上的滑块和设置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滑轨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分别设有皮带轮并分别套装有第一输送皮带、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第一轴承座连接的皮带轮的最高点和所述第二轴承座的皮带轮的最低点的水平高度保持一致,使得第一夹取装置通过皮带卡扣固定连接第一输送皮带的下半层皮带、所述第二夹取装置通过皮带卡扣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皮带的上半层皮带。
【文档编号】D06F37/30GK204000323SQ20142027811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周利锋, 张宁峰, 沈伟健 申请人:江苏尚诚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