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8474阅读:8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的整理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纺织品功能多样化,可以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需求,因此多功能整理成了当今纺织品的一个趋势。

如:春秋季节患花粉症的人数越来越多,花粉症使身体产生过敏反应,容易出現眼睛发痒、打喷嚏或流鼻涕等症狀,因此,如何研制出一种防止花粉与人体接触的面料成为该行业的当务之急。

中国专利CN 101225600A披露了一种防紫外、抗静电、防花粉、防水织物整理方法,其特征是先对织物进行防紫外、抗静电整理,后防水、防花粉整理,步骤为:按组分为防紫外剂10-60g/L、抗静电剂10-40g/L,调节整理剂的PH为5-6;将织物在上述整理液中进行一浸一轧,轧液率为30%-80%;在160-195℃条件下烘焙30-90s;按照组分为防水剂10-60g/L、防花粉60-80g/L,调节整理的PH为5-6;将织物在上述整理液中进行一浸一轧,轧液率为30%-80%;在160-195℃条件下烘焙30-90s。该技术方案披露的一种防紫外、抗静电、防花粉、防水织物整理方法,一定程度降低了能源损耗、简化了工艺;另外采用先抗静电后防水的整理顺序,可以达到抗静电。防水效果同时达到,2道工艺流程赋予织物4种功能,且使各种功能互不影响。但是该技术方案披露的一种防紫外、抗静电、防花粉、防水织物整理方法没有具体披露防花粉的配方。

又如中国专利CN102704263A披露了一种纺织品用溶胶-凝胶防花粉剂,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0.1~45%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基硅烷、0~78%的乙醇,其余为盐酸水溶液。一种纺织品用溶胶-凝胶防花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基硅烷和乙醇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在搅拌下加入盐酸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陈化12-36小时,即可,具体方法包括:将纺织品在溶胶-凝胶防花粉剂中二浸二轧,压力2~3kg/cm2,带液率50~60%,得到整理后的纺织品,然后将整理后的纺织品在80℃~130℃预烘2~3分钟,最后在130℃~180℃焙烘2~3分钟,即可。该技术方案披露的溶胶-凝胶防花粉剂中凝胶粒子和纤维有很强的结合力,织物多次水洗后,仍然具有优良的防花粉性能;合成简单、成本低廉,环保节能;焙烘温度低,只需要在100~180℃焙烘,比溶胶凝胶工艺的焙烘温度低200~600℃,采用传统的纺织后整理工艺,操作简单,设备易得。但是,该技术方案采用浸轧工艺,整理剂不易全面覆盖面料,且不易控制覆盖的均匀度,不能全面起到防花粉附着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整理液覆盖均匀、保持面料柔软、耐洗的防花粉附着整理剂及其在织物中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有机酸溶液调整所述整理剂的PH值至6-6.5,制得整理液;

S2:向整理液中加入粘合剂及增稠剂,制得整理剂涂料;

S3:将面料进行预烘处理及定形处理;

S4:将预烘干及定形处理后的面料正面朝上通过轧槽,在面料上方轧槽内添加整理液;

S5:利用轧槽一侧的刮刀将整理液刮涂至面料表面;

S6:将附着有整理液的面料送入烘箱烘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染色酸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向整理剂中加入有机酸溶液,在加入有机酸溶液的过程中边搅拌,其搅拌过程持续15min-25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整理液与所述粘合剂及增稠剂混合,制得的所述整理剂涂料中,所述整理剂涂料中整理计的浓度为20-30g/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在对面料进行预烘处理的过程中,控制预烘温度在100℃-120℃,预烘时间持续2min-3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在对面料进行定形处理的过程中,控制温度保持在160℃-17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轧槽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分别为刮涂机刮刀、固定于刮刀两端的两侧侧挡板,及连接两个侧挡板的主挡板,所述刮刀、两侧侧挡板及主挡板守尾相连,形成所述轧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将面料正面朝上,从所述轧槽下方通过,并且在所述轧槽内面料上方添加所述步骤S2制得的整理剂涂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中,启动刮涂机,使刮刀向所述主挡板方向移动,将所述整理剂涂料涂于面料表面,在刮涂处理的过程中,使所述整理剂涂料附着厚度为0.5mm-1.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6中,在烘焙过程中,控制烘箱温度在150℃-170℃对面料进行烘焙,且烘焙时间控制在2-3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通过微粒子化技术开发的防花粉附着整理剂,主要成分为有机酯类化合物,pH值中性,非离子性,无毒、不燃、不爆、使用安全、不污染环境。通过在面料上将花粉防止附着整理剂工作液均匀分布而形成柔软且坚固的树脂薄膜层,并将面料纤维交织点处的微孔填平,达到有效的减少花粉、尘土在面料上的沾附,从而达到减少户外进的花粉飘入室内,并且对已附着的花粉、尘土可轻易脱落去除,从而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其整理剂可以和抗菌防臭整理剂、防水剂、日晒牢度提升剂、光催化整理剂等功能性助剂混合并用。另外花粉附着整理剂组成中加入含纳米分散型聚硅氧衍生物亲水基团成份提高了面料的耐洗性,同时不会引起织物手感变硬,不影响织物原有的吸水性,不产生热黄变。加工处理后,能够使整理剂渗透到面料纤维之中形成坚韧且有弹性、光滑的树脂膜层,确保面料经多次洗涤后仍有防花粉附着功效。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其采用刮涂法,工艺简单,同时使整理剂全面且均匀涂覆于面料表面,并将面料纤维交织点处的微孔填平,修复原有结构,达到有效的减少花粉、尘土在面料上的沾附,同时使表面更加均匀,增加面料强度。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其采用刮涂法,其使面料表面有效成份可控,同时提高面料的带液量及面料表面整理剂的附着均匀性。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其采用刮涂法,与浸轧法相比,由于没有了轧车压力的轧压,从而保证了其整理剂中相关成份的包壁不被破坏,保证相关成份的微胶囊体的完成性。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其采用刮涂法,因此,仅需单面涂覆,大大减小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其使用的整理剂为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聚硅氧烷衍生物的通式为:

-[B-A-B-(C-D)n-C]P-

上述通式中,

A为两末端带有含活泼氢基团的具有10-95个硅氧烷键的有机聚硅氧烷化合物,可以是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酰胺基(—CONH2)等;

B为具有2个能够与活泼氢反应的官能团的双官能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及杂环族化合物;

C为具有2个含活泼氢基团的双官能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及杂环族化合物;

D为具有2个能够与活泼氢反应的官能团的双官能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及杂环族化合物。

上述通式中,n为1-20,P为1-20。

本发明披露的聚硅氧烷衍生物,由两末端带有含活泼氢基团的具有10-95个硅氧烷键的有机聚硅氧烷化合物A与具有2个能够与活泼氢反应的官能团的双官能性有机化合物B反应的第1反应工序,以及,使该第1反应工序中获取的反应生成物与具有2个含活泼氢基团的双官能性有机化合物C和具有2个能够与活泼氢反应的官能团的双官能性有机化合物D的混合物反应的第2反应工序构成。

实施例2:

本发明披露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结合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有机酸溶液调整上述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PH至6,制得整理液。

具体的,其中,有机酸为:柠檬酸、染色酸中的一种,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采用柠檬酸作为有机酸。其采用柠檬酸作为有机酸来调整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的PH值得具体步骤为:向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中加入柠檬酸溶液,在向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中加入有机酸溶液的过程中边搅拌,其搅拌时间持续15min,以制得制得整理液。

S2:向步骤S1制得的整理液中加入粘合剂及增稠剂,制得整理剂涂料;

具体的,在步骤S1制得的整理液中加入粘合剂及增稠剂后,使整理剂涂料中包含整理剂的浓度为20g/L。

S3:将面料进行预烘处理及定形处理;

具体的,在对面料进行预烘处理的过程中,控制预烘温度在100℃,预烘时间持续2min,预烘完毕后,对面料进行定形处理,在对面料进行定形处理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在160℃。

S4:将预烘干及定形处理后的面料正面朝上通过轧槽,在面料上方轧槽内添加整理液;

具体的,将面料正面朝上通过刮涂机,将整理剂涂料涂覆于面料正面表面。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由于整理剂涂料较为稀薄,为了防护整理剂涂料无规则流淌,对传统的刮涂机做了改进,即在传统的刮涂机上添加轧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轧槽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分别为刮涂机刮刀、固定于刮刀两端的两侧侧挡板,及连接两个侧挡板的主挡板,所述刮刀、两侧侧挡板及主挡板守尾相连,形成所述轧槽。将面料正面朝上,从轧槽下方通过,并且在轧槽内面料上方添加所述步骤S2制得的整理剂涂料。

S5:利利用轧槽一侧的刮刀将整理液刮涂至面料表面;

具体的,启动刮涂机,使刮刀向所述主挡板方向移动,将所述整理剂涂料涂于面料表面。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在刮涂处理过程中,使整理液附着厚度为0.5mm,以使整理液均匀附着于面料表面。

S6:将附着有整理液的面料送入烘箱烘焙;

具体的,在烘焙的过程中,控制烘箱温度在150℃对面料进行烘焙,且烘焙时间控制在2min。

实施例3:

本发明披露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结合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有机酸溶液调整上述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PH至6.5,制得整理液。

具体的,其中,有机酸为:柠檬酸、染色酸中的一种,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采用柠檬酸作为有机酸。其采用柠檬酸作为有机酸来调整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的PH值得具体步骤为:向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中加入柠檬酸溶液,在向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中加入有机酸溶液的过程中边搅拌,其搅拌时间持续25min,以制得制得整理液。

S2:向步骤S1制得的整理液中加入粘合剂及增稠剂,制得整理剂涂料;

具体的,在步骤S1制得的整理液中加入粘合剂及增稠剂后,使整理剂涂料中包含整理剂的浓度为30g/L。

S3:将面料进行预烘处理及定形处理;

具体的,在对面料进行预烘处理的过程中,控制预烘温度在120℃,预烘时间持续3min,预烘完毕后,对面料进行定形处理,在对面料进行定形处理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在170℃。

S4:将预烘干及定形处理后的面料正面朝上通过轧槽,在面料上方轧槽内添加整理液;

具体的,将面料正面朝上通过刮涂机,将整理剂涂料涂覆于面料正面表面。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由于整理剂涂料较为稀薄,为了防护整理剂涂料无规则流淌,对传统的刮涂机做了改进,即在传统的刮涂机上添加轧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轧槽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分别为刮涂机刮刀、固定于刮刀两端的两侧侧挡板,及连接两个侧挡板的主挡板,所述刮刀、两侧侧挡板及主挡板守尾相连,形成所述轧槽。将面料正面朝上,从轧槽下方通过,并且在轧槽内面料上方添加所述步骤S2制得的整理剂涂料。

S5:利利用轧槽一侧的刮刀将整理液刮涂至面料表面;

具体的,启动刮涂机,使刮刀向所述主挡板方向移动,将所述整理剂涂料涂于面料表面。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在刮涂处理过程中,使整理液附着厚度为1.5mm,以使整理液均匀附着于面料表面。

S6:将附着有整理液的面料送入烘箱烘焙;

具体的,在烘焙的过程中,控制烘箱温度在170℃对面料进行烘焙,且烘焙时间控制在3min。

实施例4:

本发明披露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结合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有机酸溶液调整上述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PH至6.2,制得整理液。

具体的,其中,有机酸为:柠檬酸、染色酸中的一种,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采用柠檬酸作为有机酸。其采用柠檬酸作为有机酸来调整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的PH值得具体步骤为:向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中加入柠檬酸溶液,在向微胶囊型纳米分散型聚硅氧烷衍生物整理剂中加入有机酸溶液的过程中边搅拌,其搅拌时间持续20min,以制得制得整理液。

S2:向步骤S1制得的整理液中加入粘合剂及增稠剂,制得整理剂涂料;

具体的,在步骤S1制得的整理液中加入粘合剂及增稠剂后,使整理剂涂料中包含整理剂的浓度为25g/L。

S3:将面料进行预烘处理及定形处理;

具体的,在对面料进行预烘处理的过程中,控制预烘温度在110℃,预烘时间持续2.5min,预烘完毕后,对面料进行定形处理,在对面料进行定形处理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在165℃。

S4:将预烘干及定形处理后的面料正面朝上通过轧槽,在面料上方轧槽内添加整理液;

具体的,将面料正面朝上通过刮涂机,将整理剂涂料涂覆于面料正面表面。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由于整理剂涂料较为稀薄,为了防护整理剂涂料无规则流淌,对传统的刮涂机做了改进,即在传统的刮涂机上添加轧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轧槽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分别为刮涂机刮刀、固定于刮刀两端的两侧侧挡板,及连接两个侧挡板的主挡板,所述刮刀、两侧侧挡板及主挡板守尾相连,形成所述轧槽。将面料正面朝上,从轧槽下方通过,并且在轧槽内面料上方添加所述步骤S2制得的整理剂涂料。

S5:利利用轧槽一侧的刮刀将整理液刮涂至面料表面;

具体的,启动刮涂机,使刮刀向所述主挡板方向移动,将所述整理剂涂料涂于面料表面。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在刮涂处理过程中,使整理液附着厚度为1mm,以使整理液均匀附着于面料表面。

S6:将附着有整理液的面料送入烘箱烘焙;

具体的,在烘焙的过程中,控制烘箱温度在170℃对面料进行烘焙,且烘焙时间控制在2.5min。

本发明实施例2至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适用于各种材质的面料,尤其适用于棉料及涤纶面料,同时对特别轻薄丝滑面料作用效果更佳,能够重新排列修复原有结构,固着于纤维表面及缝隙,分布而形成柔软且坚固的树脂薄膜层,并将面料纤维交织点处的微孔填平,达到有效的减少花粉、尘土在面料上的沾附,并且对已附着的花粉、尘土可轻易脱落去除,从而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采用刮涂法,提高了面料的强度,使面料强增大至340LBS-370LBS,并且其使面料表面有效成份可控,同时提高面料的带液量及面料表面整理剂残留量。其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花粉附着整理剂的应用方法采用刮涂法,因此仅需单面涂覆,大大减小了生产成本。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