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式烫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3593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烫平机,尤其涉及一种熨烫布不易产生皱纹的新型平式烫平机。



背景技术:

烫平机(也称熨平机)是一种工业洗涤机械,主要用于床单、桌布、窗饰等布料的去水和烫平。现有的烫平机主要有滚筒烫平机和槽式烫平机两种,目前这两种烫平机都存在熨烫布容易产生皱纹的弊端,具体原因如下:

滚筒烫平机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条件就是传送带与滚筒圆周表面必须以相同的线速度运行,为了避免滚筒通过布草(也就是熨烫的各种布料)给传送带传送动力而导致较厚的布草(如被套)被搓出皱纹,一般会设计独立的传送带驱动装置,由于各级滚筒存在差速,如果不能将每一个模块的滚筒速度与传送带驱动速度协调一致,就很容易导致横向皱纹的产生,导致熨烫质量差。

槽式烫平机常常通过调节两级辊筒的速度来拉伸布草以消除皱纹,但如果两级辊筒的差速过大,则会导致布草变形,也容易导致布草燕尾和纵向皱纹,在高速时尤为明显,这是因为烫平机的辊筒烫毡对布草的压力一般是中间大两端小,压力较小的部分会在高速差时产生滞后现象,导致变形和皱纹的产生。对于槽式烫平机来说,布草的运行速度由后缀辊筒决定,导向带的速度由前级辊筒决定,如果速查过大将会使布草与导向带产生相对滑移,在导向带旁边拉出较大的纹路和压痕;另外,因为槽式烫平机需要高温,所以蒸汽压力会增大,造成熨烫槽容易变形,熨烫质量不稳定。

综上,传统的滚筒烫平机和槽式烫平机,因为其滚筒或辊筒与布草呈圆周面形接触挤压实现去水功能的结构,使其都存在熨烫布即布草易于产生皱纹的弊端。

另外,传统的滚筒烫平机和槽式烫平机一般采用蒸汽作为热源,蒸汽系统需要监控进口和疏水温度差,以及采用强制吸、排风措施,这些因素都导致其能耗较高,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易产生皱纹的新型平式烫平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新型平式烫平机,包括熨烫箱体、剥离带、剥离轮、金属传送带、传送轮、烫毡、压簧和下压箱体,上表面平整的所述熨烫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空气加热器连接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环形且下表面为平面的所述剥离带置于所述熨烫箱体的上方,两个所述剥离轮分别设于所述剥离带的两端,环形且下表面为平面的所述金属传送带通过分布于所述金属传送带两端的两个所述传送轮驱动,环形的所述烫毡包覆于所述金属传送带外,整体呈环形的所述压簧安装于所述金属传送带与所述烫毡之间,多条所述剥离带包覆于所述烫毡外且其下部带体平行排列于所述烫毡的下部毡体的外表面,所述剥离带的两端向外侧延伸脱离所述烫毡,所述下压箱体置于所述金属传送带的环形空间内并压住所述金属传送带的下部带体,所述下压箱体的底板上和所述金属传送带上分别设有多个气流通孔,所述下压箱体的侧板上设有多个排湿通孔。

进一步,抽湿机置于所述下压箱体内并用于将所述下压箱体内的湿气从所述排湿通孔排出;所述熨烫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环形且上表面为平面的导向带,所述导向带通过分布于所述指向带两端的两个导向轮驱动。

上述熨烫布即布草,也就是待熨烫或正在熨烫的布料;上述传送轮和导向轮均包括一个主动轮和一个从动轮,其主动轮均通过电机驱动,为常规结构,所以未作具体说明;上述剥离轮采用一般滑轮即可,可以有驱动轮,也可以没有驱动轮,由烫毡带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将熨烫布被挤压路径设计为平面形,相当于把传统的滚筒或辊筒拉伸为平板即金属传送带,同时通过传送轮驱动旋转,在配合烫毡和剥离带带动熨烫布移动的同时对熨烫布进行平板式挤压去水,所以熨烫布没有或极少皱纹产生;通以热空气作为热源,不再使用蒸汽系统,显著降低了能耗,利于环保;通过设置气流通孔、排湿通孔和抽湿机,将熨烫布在高温挤压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抽出排至空气中,达到去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新型平式烫平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内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新型平式烫平机包括熨烫箱体13、剥离轮3、剥离带4、金属传送带7、传送轮8、烫毡5、压簧6、下压箱体10和抽湿机(图中未示),上表面平整的熨烫箱体1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空气加热器(图中未示出)连接的进气口14和出气口11,环形且下表面为平面的剥离带4置于熨烫箱体13的上方,两个剥离轮3分别设于剥离带4的两端,环形且下表面为平面的金属传送带7通过分布于金属传送带7两端的两个传送轮8驱动,环形的烫毡5包覆于金属传送带7外,整体呈环形的压簧6安装于金属传送带7与烫毡5之间,多条剥离带4包覆于烫毡5外且其下部带体平行排列于烫毡5的下部毡体的外表面,剥离带4的两端向外侧延伸脱离烫毡5,下压箱体10置于金属传送带7的环形空间内并压住金属传送带7的下部带体,下压箱体10的底板上和金属传送带7上分别设有多个气流通孔,下压箱体10的侧板上设有多个排湿通孔9;熨烫箱体13的两端分别设有环形且上表面为平面的导向带2,导向带2通过分布于导向带2两端的两个导向轮1驱动。上述烫毡5为现有烫平机采用的烫毡。图1还示出了本新型平式烫平机的整机箱体15,除两端的两个导向轮1和两端的剥离轮3外,其它部件均置于整机箱体15内,形成整个烫平机。上述压簧6可以为一个整体结构的压簧,也可以是若干压簧组装在一起,无论哪种结构,其整体都呈环形。

如图1所示,应用时,将熨烫布12从图1中的右侧通过右端的导向带2导入,在金属传送带7、烫毡5和剥离带4的旋转带动作用下,熨烫布12被带动向左移动,压簧6对金属传送带7产生压力使金属传送带7紧紧地将熨烫布12挤压在剥离带4/烫毡5和熨烫箱体13之间(熨烫布12的上面会同时与剥离带4和烫毡5接触,因为宽度很小的剥离带4是间隔排列于烫毡5的外表面的),因为是平板式挤压结构,所以熨烫布12不易产生皱纹;当熨烫布12到达图1中的左端即出布端后,由于剥离带4与烫毡5分离,所以熨烫布12会与烫毡5分离,而熨烫布12与剥离带4之间没有粘性,所以熨烫布12会在出布平台上继续移动。熨烫箱体13内的高温空气对熨烫布12加热,使其水份快速蒸发并依次通过烫毡5的孔隙、金属传送带7的气流通孔、下压箱体10的底板上的气流通孔后进入下压箱体10内,在抽湿机的作用下,将水蒸气从排湿通孔9排出至外接空气中。图1中用箭头示出了熨烫布12的移动方向。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