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397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实施例涉及晾晒架(Laundry hanger)。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一次性晾干大量洗好的晾晒物而使用多种方式的晾晒架,以往的所有晾晒架均为,将洗好的晾晒物挂于晾晒杆,使两侧下垂来实施晾晒的方式,或者将洗好的晾晒物的一部分利用晾晒夹等弹性体压迫把持,并使剩余部分只是下垂来晾晒晾晒物的方式。

图1、图2、图3以及图4表示现有的晾晒架,图1为将晾晒框架55固定于顶棚,用手动或电动方式使晾晒杆51向顶棚侧上升或从顶棚下降的顶棚晾晒架中的、以手动方式拽拉把手53来调节晾晒杆51使其上升或下降的顶棚晾晒架。随着由与连接于顶棚的晾晒框架55结合的X连杆构成的又名伸缩杆的X连杆组合装置52的伸缩,晾晒杆51上升或下降。

图2表示立于地面将洗好的晾晒物挂于晾晒杆并使晾晒物的两侧下垂来晾晒的方式的晾晒架。图1的顶棚晾晒架或图2的立于地面的晾晒架,均是为了一次性地晾干大量的晾晒物而只是将洗好的晾晒物挂于拉开间隔排列的多个晾晒杆51使晾晒物向晾晒杆51的两侧下垂的状态来晾晒的方式。

然而,这样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如图所示,由于支撑晾晒杆51的晾晒杆支撑框架50形成于与晾晒杆51几乎相同的平面,而在将洗好的晾晒物挂于晾晒杆51时,由于受晾晒杆支撑框架50的阻碍,使用者在用双手将洗好的晾晒物向两侧抻开抓取的状态下无法立即挂于晾晒杆51并向晾晒杆51那一侧拽拉,只能将洗好的晾晒物暂时性地挂于晾晒杆51之后,先腾出双手,之后再次抓取越过晾晒杆51的部分实施拽拉,因此存在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此外,由于需要将洗好的晾晒物一个一个地从晾晒杆51彼此之间的间隙向上方推升挂于晾晒杆51之后再次向下方拽拉晾晒物而使晾晒物在晾晒杆51两侧的下垂程度相近,因此存在晾晒时产生不便及耗时的问题。

另外,在将已晾干的晾晒物收取时,需要将晾晒物一个一个地抓取向晾晒杆51上方拽拉或者拽拉晾晒物的一侧直至晾晒物的末端越过晾晒杆51,因此在收取晾晒物时,也无法一次性地收取,存在一个一个地单独收取的不便,从而存在耗时的问题。

图2的放大部分详细示出晾晒杆支撑框架50和晾晒杆51形成于几乎相同的平面上的情况。参照图2的放大部分,由于存在与晾晒杆51成直角地结合于该晾晒杆51的端部的晾晒杆支撑框架50,使用者在用双手将洗好的晾晒物向两侧抻开抓起的状态下无法立即挂于晾晒杆51并向晾晒杆51那一侧拽拉,因此存在只能暂时性地将晾晒物挂于晾晒杆51之后,先腾出双手,之后再次抓取越过晾晒杆51的部分进行拽拉的问题。这种晾晒杆支撑框架50,虽然具有支撑晾晒杆51的重要的功能,但从晾晒杆51收取晾晒物时成为引发不变的障碍物。

图3和图4表示将洗好的晾晒物的一部分利用晾晒夹等弹性体压迫来抓取,剩余的部分只是使其下垂来晾干晾晒物的方式。图3及图4所示出的晾晒物干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在晾晒夹框架56结合有多个晾晒夹54,因此需要将欲晾干的各个晾晒物的一部分利用晾晒夹54夹持,晾晒物的另一侧部分需要用另外的晾晒夹54夹持来悬挂晾晒物,因此在晾晒时非常耗费体力而存在不便及耗时的问题。另外,在收取已晾干的晾晒物时,由于需要松开抓住各晾晒物的上侧部分的一侧的晾晒夹54,抽出晾晒物之后,再次松开抓住同一晾晒物的上侧部分的另一侧的另一晾晒夹54,来抽出晾晒物,因此在收取晾晒物时,也存在不便及非常耗时的问题。

尤其在晾晒晾晒物时,由于需要以被水弄湿的沉重的晾晒物不掉落的程度牢固地抓取晾晒物,晾晒夹54的弹力需要相当大,因此为了晾晒或收取晾晒物而松开晾晒夹54时存在非常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为了一次性地晾晒大量的晾晒物而将晾晒物挂于晾晒架时,通过使使用者的手或晾晒物不被晾晒杆支撑框架卡挂,而使得使用者将晾晒物用双手向两侧抻开并抓取的状态下挂于晾晒挂而使其立即展开的晾晒架。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晾干的晾晒物从晾晒架收取时,无需将晾晒物一个一个地抓取后向晾晒杆的上侧拽拉或将晾晒物的一侧拽拉直至晾晒物的末端越过晾晒杆来收取晾晒物,而是能够一次性地容易收取多个晾晒物,并且无需为了防止晾晒物的脱离而用很强的弹力抓取晾晒物,而是使晾晒物的晾晒及收取容易,从而便于使用的晾晒架。

尤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卡挂突起和滑动颚,使晾晒物易于挂在卡挂突起而不滑落,在收取晾晒物的过程中,使晾晒物不被卡挂突起卡挂,通过引导晾晒物使其对应于使用者的收取动作自然地与卡挂突起分离的滑动颚,而能够从晾晒挂容易收取晾晒物的晾晒架。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晾晒架,该晾晒架包括:晾晒挂及支撑上述晾晒挂的主体,上述晾晒挂包括第一框架;与上述第一框架分开配置的第二框架;至少两个第一挂杆,配置为从上述第一框架突出,相互间分开并沿上述第一框架纵向排列;至少两个第二挂杆,配置为从上述第二框架突出,相互间分开并沿上述第二框架纵向排列;以及连接杆,连接上述第一框架和上述第二框架以使上述第一挂杆和上述第二挂杆沿横向整齐排列,上述主体包括支柱部、和与上述支柱部的下端连接的支撑部。

优选为,上述第一挂杆及上述第二挂杆可以分别包括:形成于端部的末端尖锐的边缘形态的卡挂突起;和配置于上述第一挂杆的上表面与上述卡挂突起之间以及上述第二挂杆的上表面与上述卡挂突起之间的滑动颚。

优选为,在上述第一挂杆的上表面及上述第二挂杆的上表面可以分别配置有凹凸部。

优选为,可以以使表示上述第一挂杆的长度方向的基准线、与表示上述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的基准线的夹角形成锐角的方式,上述第一挂杆从上述第一框架朝向上方突出。

优选为,上述卡挂突起可以为末端向上侧弯曲的锯齿形状。

优选为,在上述第一框架的侧面及上述第二框架的侧面,可以配置有供上述连接杆插入的槽和孔这两者中的任一个。

优选为,可以包括连接于上述支柱部且连接于上述第一框架及上述第二框架的结合部。

优选为,上述结合部可以将上述第一框架及上述第二框架支撑为V字形态。

优选为,上述结合部可以配置成能够沿上述支柱部移动。

优选为,多个上述第一框架中的任一个可以通过突出而与上述结合部的任一侧能够滑动地结合。

优选为,多个上述第二框架中的任一个可以通过突出而与上述结合部的另一侧能够滑动地结合。

优选为,上述结合部可以包括长孔形狭槽,上述第一框架及上述第二框架分别包括插入于上述狭槽的突起。

根据实施例,提供如下有利效果:通过排除晾晒或收取晾晒物的过程中成为妨碍的晾晒杆支撑框架之类的结构,使使用者的手或晾晒物在晾晒或收取晾晒物的过程中不被卡挂,使得使用者能够将晾晒物的上侧部分的两侧用双手向两侧抻开并抓取的状态下挂于晾晒挂而使得其立即展开。

根据实施例,提供如下有利效果:与将挂于每个晾晒杆的晾晒物一个一个地拽拉来收取晾晒物、或者在松开夹子或者被夹子夹住的状态拽拉晾晒物来收取的现有技术不同,由于在收取晾晒物的方向不会产生晾晒物的卡挂,因此能够一次性地将多个晾晒物容易且迅速的收取。

尤其,根据实施例,提供如下有利效果:通过在挂杆的上表面具备凹凸部,提高对晾晒物的固定力。

另外,提供如下优点:考虑在将晾晒物的上端两末端挂于沿横向整齐排列的晾晒挂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时,在用于晾晒晾晒物的过程中,只要使用者用双手将晾晒物的两侧抻开抓取的状态下挂于晾晒挂,则晾晒物因自重自然地向下侧展开。这一点简化晾晒晾晒物的过程,从而能够更迅速地晾晒晾晒物。

根据实施例,具备调节晾晒挂的高度的结合部,从而提供便利性。

根据实施例,提供如下优点:通过具备将晾晒挂支撑为V字形态的结合部,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现有的顶棚晾晒架的图。

图2为表示现有的置于地面的晾晒架的图。

图3及图4为表示现有的利用晾晒夹的晾晒架的图。

图5为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晾晒架的图。

图6为表示图5所示的晾晒挂的图。

图7为表示第二框架的图。

图8为表示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的图。

图9为表示晾晒物挂于晾晒挂的状态的图。

图10为图5所示的晾晒架的侧视图。

图11为表示结合部和第一框架的图。

图12为表示结合部的图。

图13为表示锁定杆的图。

图14为表示结合部的内部的剖视图。

图15为表示结合部和第一框架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16为表示包含接头结合部的第一框架的图。

图17为表示将多个晾晒物同时收取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晾晒挂;110…第一框架;111…接头结合部;120…第二框架;130…第一挂杆;131、141…卡挂突起;132、142…滑动颚;133、143…凹凸部;134、144…摩擦材料层;140…第二挂杆;150…连接杆;200…主体;210…支柱部;220…支撑部;230…结合部;231…主体;232…接头;234a…加压突起;300…辅助晾晒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定优点以及新特征,从有关附图的以下所述的详细说明及优选实施例得以进一步明确。另外,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用语或单词,不应该被限定地解释为通俗的或词典上的含义,从实用新型人为了将自身的实用新型用最佳的方法进行说明而能够适当地定义用语的概念的原则考虑,应该被解释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及概念。另外,在说明本实用新型时,对有可能混淆本实用新型要旨的相关公知技术,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本申请所使用的用语仅仅是为了说明特定的实施例而使用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单数表现形式,只要在文脉上不明确表示区分的含义,则包含复数表现形式。在本申请中,“包含”或者“具有”等用语,意在指定记载于说明书中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存在,应该理解成不事先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图5为实施例所涉及的晾晒架的图。这样的图5,为了在概念上明确理解本实用新型,只明确示出了主要特征部分,其结果,可以预想到图解的多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被附图所示的特定形状所限定。

参照图5,实施例所涉及的晾晒架,可包含晾晒挂100、和支撑晾晒挂100的主体200。

图6为表示图5所示的晾晒挂的图。

参照图5及图6,晾晒挂100可包括第一框架110、第二框架120、第一挂杆130、第二挂杆140以及连接杆150。

首先,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以下,将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纵向(图6的y轴方向)。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可在横向分开配置(图6的x轴方向)。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可具备多个。以横向为准,第一框架110可相对配置于外侧,第二框架120可相对配置于内侧。

第一挂杆130配置为从第一框架110突出。多个第一挂杆130可沿着第一框架110按照一定间隔配置。第一挂杆130为供要晾干的晾晒物挂住的地方。

第二挂杆140配置为从第二框架120突出。多个第二挂杆140可沿着第二框架120拉开一定间隔配置。此时,多个第二挂杆140可以按照与第一挂杆130所被配置的间隔相同的间隔配置。这种第二挂杆140也是供要晾干的晾晒物挂住的地方。

连接杆150可以以使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沿横向整齐排列的方式连接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连接杆150可以为棒形态。

根据晾晒物的宽度或设置位置,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的分离距离及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的个数可进行各种设定。

这种晾晒挂100,供晾晒物的上端的两侧分别挂于沿横向整齐排列的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使晾晒物以展开的状态挂于晾晒挂100。

图7为表示第二框架的图。

参照图6及图7,第二框架120可包括多个第二挂杆140。第二挂杆140可以从第二框架120的下表面120a突出。此时,第二挂杆140可从第二框架120朝向上方倾斜地突出。即,可以以使表示第二框架120的长度方向的基准线L1与表示第二挂杆140的长度方向的基准线L2的夹角R成为锐角的方式,第二挂杆140从第二框架120突出。虽然所有第二挂杆140的夹角R均可以形成为相同,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根据晾晒架的大小、设置位置及用途,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第一框架110的第一挂杆130也可以与上述的第二挂杆140的结构相同。另外,在第二框架120可以配置供连接杆150插入的孔121。

图8为表示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的图。

参照图8,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可分别包括卡挂突起131、141和滑动颚132、142。卡挂突起131、141可以分别配置于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的末端。卡挂突起131、141可形成为末端尖锐的边缘形态。例如,卡挂突起131、141可以是锯齿形态。具体而言,卡挂突起131、141可以具有末端向上侧弯曲的锯齿形状。这种卡挂突起131、141起到固定晾晒物使其不从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滑落的作用。

具体而言,多个卡挂突起131、141可沿着第一挂杆130及第二挂杆140的圆弧形态的末端部形成。这种卡挂突起131、141由于末端尖锐的边缘部分抓获晾晒物,因此与晾晒物的接触部位窄。其结果,能够更容易地晾晒或收取晾晒物。

然而,在收取晾晒物的过程中,这种末端尖锐的边缘形态的卡挂突起131、141有可能作为障碍物发挥作用。即,由于晾晒物被收取的方向和卡挂突起131、141的末端尖锐的边缘方向相反,因此晾晒物在被收取的过程中有可能被卡挂突起131、141卡挂。

为了防止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晾晒挂100包括滑动颚132、142。滑动颚132、142配置为与卡挂突起131、141邻接。这种滑动颚132、142在晾晒物被收取的过程中引导晾晒物使其不被卡挂突起131、141卡挂。

这种滑动颚132、142可以在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的上表面U连续地形成。尤其,滑动颚132、142应该形成为比卡挂突起131、141高。即,以从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的上表面U延伸的假想的基准线P为准,滑动颚132、142的高度H1应该形成为比卡挂突起131、141的高度H2高。此时,与滑动颚132、142被对比的卡挂突起131、141可以是最接近滑动颚132、142的卡挂突起131、141。在卡挂突起131、141的大小一定并且在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的圆弧形态的末端分别配置卡挂突起131、141的情况下,晾晒物有可能被最接近滑动颚132、142的卡挂突起131、141卡挂,因此为了避免被拽拉的晾晒物卡挂,将最接近滑动颚132、142的卡挂突起131、141的高度H2设为比滑动颚132、142的高度H1低。

另一方面,在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可分别形成摩擦材料层134、144。尤其在卡挂突起131、141和滑动颚132、142可形成薄薄的摩擦材料层134、144,这种摩擦材料层134、144起到进一步提高晾晒挂100与晾晒物的结合力的作用。

在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的上表面可形成凹凸部133、143。凹凸部133、143可由多个锯齿形态的突起沿着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的上表面形成而成。这种凹凸部133、143起到在晾晒物挂于第一挂杆130和第二挂杆140时提高固定力的作用。

图9为表示晾晒物挂于晾晒挂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9,在晾晒物2的上端的两侧挂于晾晒挂100的状态下,晾晒物因自重而以自然下垂的状态被晾晒。

图10为图5所示的晾晒架的侧视图。

参照图5及图10,主体200可包括支柱部210、支撑部220和结合部230。

一对支柱部210从上向下配置。支撑部220支撑一对支柱部210的下部。在支撑部220的下端可具备轮子221。结合部230连接于支柱部210。结合部230沿着支柱部210移动。支柱部210可以是多个支柱并排配置的形态。例如,可以准备分别包含两个支柱的一对支柱部210,而一共配置四个支柱。

另外,结合部230与晾晒挂100结合。在结合部230的两侧可分别结合两个晾晒挂100。因此,随着结合部230上下移动,晾晒挂100也可以上下移动。结合部230将两个晾晒挂100支撑为V字形态。

另一方面,在支柱部210可以配置辅助晾晒挂300。

图11为表示结合部和第一框架的图。

参照图5及图11,结合部230可以连接于配置于外侧的第一框架110。结合部230将两个第一框架110支撑为V字形态。

图12为表示结合部的图。

参照图12,结合部230可包括圆筒形主体231和配置于主体231的两侧的接头232。支柱部210向主体231的内侧贯通。接头232为供第一框架110连接的地方。形成向接头232的内侧插入第一框架110的空间。接头232可包括长孔形狭槽233。狭槽233沿水平方向长长地形成。

图13为表示锁定杆的图,图14为表示结合部的内部的剖视图。

参照图12~图14,在主体231可设置有锁定杆234。锁定杆234能够旋转地结合于主体231。另外,在锁定杆234的前面可突出地配置有加压突起234a。加压突起234a构成为,与锁定杆234的旋转联动,进入主体231的内部,而加压支柱部210。这种锁定杆234起到加压在主体231内部贯通的支柱部210而将结合部230固定于支柱部210的作用。另外,锁定杆234在加压支柱部210的状态下,按照使用者的操作,解除对支柱部210的加压,而将结合部230转换为可移动的状态。

图15为表示结合部和第一框架的连接状态的图,图16为表示包含接头结合部的第一框架的图。

参照图15及图16,第一框架110可包含接头结合部111。接头结合部111可配置为从第一框架110的上部侧突出。接头结合部111被插入于结合部230的接头232。另外,配置于接头结合部111的端部的突起111a被插入于结合部230的狭槽233。

图17为表示将多个晾晒物同时收取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7,将在晾晒挂100倾斜的状态下第一挂杆130及第二挂杆140所突出的方向称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后方时,在将挂于晾晒挂100的晾晒物从后方向前方同时拽拉的情况下,由于晾晒物依次从晾晒挂100分离,因此能够用一次的动作,将多个晾晒物迅速且容易地收取。此时,滑动颚132、142对从晾晒挂100脱离的晾晒物的移动进行引导以使晾晒物不被卡挂突起131、141卡挂。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晾晒架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应该理解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仅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该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而非由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限定。另外,应该解释为本实用新型的请求范围的含义及范围,显然包含从等同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可变形的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