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894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除去过滤器上附着的尘埃的过滤器清扫装置,以及具备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的衣服烘干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过滤器清扫装置,其设置有捕集尘埃的过滤器,用于除去所述过滤器上附着的尘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过滤器清扫装置包括:第一通风部,流通烘干用空气;第一过滤器部,从导入第一通风部的烘干用空气捕捉棉绒;第二通风部,设置在第一通风部的侧方;第二过滤器部,设置于第二通风部;开口部,使导入第一通风部的烘干用空气的一部分流向第二通风部;开闭件,开闭开口部;以及棉绒除去装置,刮取由第一过滤器部和第二过滤器部捕捉的棉绒,开闭件开设有开口部,以便使棉绒除去装置刮取的棉绒向第二通风部移动(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130786号

可是,按照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棉绒除去装置,使刮板转动至挡块来清扫过滤器,由于烘干机的棉绒(尘埃)堆积成薄片状,并且因通风而被压缩,所以清扫过滤器时存在刮板滑到棉绒上方而在棉绒表面上打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用于解决所述现有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使构成清扫件的刮板不会在尘埃表面上打滑而可靠地将尘埃向上刮起并除去的过滤器清扫装置和具备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烘干机。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问题,在方式1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发明中,过滤器清扫装置包括:清扫装置主体;过滤件,能从通风捕集尘埃;以及清扫件,具备刮板,并且沿着所述过滤件可动,将所述过滤件上附着的尘埃除去,所述刮板在侧部形成有用于向上刮起尘埃的突起,从所述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的长度长于从所述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面的最短距离,所述清扫装置主体具备凹部,在所述刮板不与所述过滤件滑动接触的所述清扫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凹部收容所述刮板的顶端部,所述突起与所述过滤件上堆积的尘埃的一个端部抵接而向上刮起。

按照方式1的发明,清扫装置主体具备凹部,在刮板不与过滤件滑动接触的清扫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凹部收容刮板的顶端部,且使从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的长度长于从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过滤件的过滤面的最短距离。因此,在清扫件抵接于尘埃时,可以使刮板的突起从过滤件上堆积的尘埃的一个端部的下侧以抬起的方式抵接并向上刮起。利用这种结构,能可靠地创造出开始剥起尘埃的契机,防止在尘埃上打滑,其中,尘埃因通风压力而被强力按压于过滤件并堆积成薄片状。此外,通过使从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的长度长于从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过滤件的过滤面的最短距离,由于形成有突起的刮板在屈曲或弯曲的状态下抵接于过滤件,所以能够利用刮板的复原力来弹除尘埃并抑制尘埃残留在刮板的顶端。

在方式2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发明中,过滤器清扫装置包括:清扫装置主体;过滤件,能从通风捕集尘埃;以及清扫件,具备刮板,并且沿着所述过滤件可动,将所述过滤件上附着的尘埃除去,所述刮板在侧部形成有用于向上刮起尘埃的突起,从所述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的长度长于从所述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面的最短距离,所述清扫装置主体具备凹部,在所述刮板不与所述过滤件滑动接触的所述清扫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凹部收容所述刮板的顶端部,并且在所述刮板的顶端部收容于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突起形成在与所述过滤面相同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刮板的侧部至所述刮板的顶端之间。

按照方式2的发明,清扫装置主体具备凹部,在刮板不与过滤件滑动接触的清扫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凹部收容刮板的顶端部,且从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的长度长于从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过滤件的过滤面的最短距离。此外,在刮板的顶端部收容于所述凹部的状态下,突起形成在与所述过滤面相同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刮板的侧部至所述刮板的顶端之间。利用这种结构,在清扫件越过凹部时,可以使刮板的突起从过滤件上堆积的尘埃的下侧以抬起的方式抵接而向上刮起。此时,通过将用于向上刮起尘埃的突起在侧部上形成在与所述过滤面相同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刮板的侧部至所述刮板的顶端之间,在突起抵接于尘埃时,可以使突起从尘埃的下侧进入,从而可靠地将尘埃向上刮起。此外,通过使从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的长度长于从清扫件的一个端部至过滤件的过滤面的最短距离,由于形成有突起的刮板在屈曲或弯曲的状态下抵接于过滤件,所以利用刮板的复原力,可以弹除尘埃并能够抑制尘埃残留在刮板的顶端。

方式3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发明在方式1或2的发明的基础上,在清扫过滤面时,形成在刮板侧部的突起的顶端部抵接于所述过滤面,并且所述顶端部先于所述突起的根部抵接于尘埃。因此,突起的顶端部可以进入过滤面与尘埃之间,像刮刀那样剥取尘埃。

方式4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发明在方式1~3中任意一项的发明的基础上,清扫件转动或旋转。因此,转动或旋转的清扫件可以将过滤件上附着的尘埃向上刮起并除去。

方式5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发明在方式4的发明的基础上,清扫装置主体具备可动机构,所述可动机构包括:操作杆,能在与清扫件的转动轴垂直的方向上往返移动;以及运动转换机构,把从所述操作杆传递来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因此,相比于将可动机构与清扫件的转动轴同轴状设置的情况,可以使过滤器清扫装置小型化。

在方式6的烘干机的发明中,旋转滚筒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槽体内并收容被烘干物,由送风机构和加热机构产生的暖风经过循环管道循环供给到所述旋转滚筒内而能对被烘干物进行烘干,并且在所述循环管道的从所述槽体排气的一侧具备方式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装置。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如下的烘干机:刮板不会在堆积成薄片状的尘埃上打滑,能够可靠地除尘,并且能够使刮板的突起的顶端部进入过滤面与尘埃之间,像刮刀那样剥取尘埃,而且可以手动除去过滤件上附着的尘埃,可以使过滤器清扫装置小型化。

根据方式1和2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发明,刮板不会在堆积成薄片状的尘埃上打滑,能够可靠地除尘,能够提高刮板刮取过滤件上附着的尘埃的效果,并且可以抑制尘埃残留在刮板的顶端。按照方式3的发明,可以使突起的顶端部进入过滤面和尘埃之间,像刮刀那样剥取尘埃。按照方式4的发明,由于转动或旋转的清扫件将过滤件上附着的尘埃向上刮起并除去,所以结构不会变得复杂,可以成为小型廉价的过滤器清扫装置。按照方式5的发明,可以使过滤器清扫装置小型化。

此外,按照方式6的烘干机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如下的烘干机:刮板不会在堆积成薄片状的尘埃上打滑,能够可靠地除尘,并且可以使刮板的突起的顶端部进入过滤面和尘埃之间,像刮刀那样剥取尘埃,而且能够手动除去过滤件上附着的尘埃,可以使过滤器清扫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烘干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3的(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的(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的(a)~(c)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可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清扫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清扫动作的说明图。

图7的(a)~(c)是表示刮板抵接于尘埃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的(a)和(b)是表示凹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另一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0的(a)和(b)是表示刮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过滤件

2、2a清扫装置主体

2a外侧面

3、11清扫件

3a转动轴

3b、11b、13b、14b刮板

3c、11c基台

3d、11d清扫件的另一个端部

3e、11e支撑部

3f、11f清扫件的一个端部

3g、11g、13g、14g突起

4、4a、4b、4c、4d凹部

5尘埃排出口

6尘埃排出抑制件

6a、6b长板

6c按压部

6d挡板

7可动机构

7a操作杆

7b运动转换机构

8转动轴

9尘埃

10、10a过滤器清扫装置

12过滤面

13d刮板的端部

20烘干机

20a门

20b旋转滚筒

20c电机

20d槽体

21a、21b、21c循环管道

22加热机构

23送风机构(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烘干机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同一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断面图。采用上述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烘干机。本发明的烘干机20在前表面具备门20a,旋转滚筒20b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槽体20d内并收容衣物等被烘干物,由送风机构(风扇)23和加热机构22产生的暖风经过循环管道21a、21b、21c循环供给到旋转滚筒20b内而能够对被烘干物进行烘干,并且过滤器清扫装置10设置在循环管道21a、21b、21c的从槽体20d排气的一侧。

附图标记20c是使旋转滚筒20b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20c在烘干处理、洗涤处理、漂洗处理和脱水处理等各种处理期间使旋转滚筒20b旋转。此外,作为一例,加热机构22可以使用热交换器。另外,作为热交换器的方式,可以采用热泵式和加热器式等各种方式。此外,烘干机20为滚筒式,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纵型等各种方式。

图3的(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的(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以下采用图3说明本发明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过滤器清扫装置10具有清扫装置主体2和一部分为圆弧状的过滤件1,过滤件1能从通风捕集尘埃。此外,过滤器清扫装置10具有清扫件3,清扫件3具备转动轴3a、刮板3b和基台3c,刮板3b在侧部形成有用于向上刮起尘埃的突起3g,基台3c使所述刮板3b转动,清扫件3沿着过滤件1可动(往返转动),将过滤件1上附着的尘埃除去。

而且,从清扫件3的一个端部3f至清扫件的另一个端部3d的长度长于从清扫件3的一个端部3f至过滤件1的过滤面12的最短距离,在基台3c的顶端形成有支撑部3e,所述支撑部3e在去程中的清扫件1的行进方向上抵接于刮板3b的后方侧,在去程中,刮板3b在向后方屈曲或弯曲的状态下抵接于过滤件1。此外,刮板3b的材质使用弹性体,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橡胶、软质树脂、发泡树脂、无纺布等,此外还可以是上述材料的复合材料。

此外,刮板3b构成为通过在去程的终端附近离开过滤件1而从屈曲或弯曲的状态释放(返回初始状态)。在这种结构的过滤器清扫装置10中,通过使从清扫件3的一个端部3f至清扫件的另一个端部3d的长度长于从清扫件3的一个端部3f至过滤件1的过滤面12的最短距离,从而刮板3b在去程中在向行进方向后方屈曲或弯曲的状态下抵接于过滤件1,因此在去程的终端附近可以利用刮板3b的复原力来弹除尘埃,并且能够抑制尘埃残留在刮板的顶端。此外,由于形成有与去程中的刮板3b的行进方向后方侧抵接的支撑部3e,所以能够提高刮板3b刮取过滤件1上附着的尘埃的效果。

此外,在图3的(b)中,清扫装置主体2具备凹部4,在刮板3b不与过滤件1滑动接触的清扫件3的初始位置处,所述凹部4收容刮板3b的顶端部。因此,在清扫件3抵接于尘埃9时,刮板3b的突起3g可以从过滤件1上堆积的尘埃9的一个端部的下侧、即过滤件1侧以抬起的方式抵接并向上刮起。利用这种结构,能可靠地创造出开始剥起尘埃9的契机,防止在尘埃上打滑,其中,所述尘埃9因通风压力而被强力按压于过滤件1并堆积成薄片状。

此外,清扫装置主体2具备用于排出尘埃的尘埃排出口5。所述尘埃排出口5设有尘埃排出抑制件6,尘埃排出抑制件6用于防止过滤件1上捕集的尘埃向外部排出且可动地开闭。为了防止尘埃向外部排出,所述尘埃排出抑制件6具备设置成格子状的长板6a、6b。由此,在使用者从烘干机20取下过滤器清扫装置10并运送到垃圾箱等规定的废弃场所时,可以抑制尘埃洒落。此外,尘埃排出抑制件6具备挡板6d。所述挡板6d将气流向下方引导,以便使尘埃不会附着于清扫件3的转动轴3a。

此外,清扫装置主体2具备可动机构7,所述可动机构7与清扫件3连接而使清扫件3可动,所述可动机构7设置于过滤器清扫装置10的外侧面2a。

接下来,采用图4的(a)~(c),说明构成本发明的过滤器清扫装置10的可动机构7的动作。如上所述,可动机构7设置于过滤器清扫装置10的外侧面2a,其包括:操作杆7a,能在与清扫件3的转动轴3a垂直的方向上往返移动;以及运动转换机构7b,把从所述操作杆7a传递来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具体而言,操作杆7a由齿条构成,运动转换机构7b由平齿轮构成。而且,转动轴3a的转动中心形成为与平齿轮的旋转中心一致,传递到平齿轮的动力通过转动轴3a使清扫件3转动。而且,将操作杆7a从图4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向图中左侧按压时,与操作杆7a的顶端接触的尘埃排出抑制件6的按压部6c被朝向图中左侧按压,围绕与尘埃排出抑制件6的一个端部连接的转动轴8转动而成为图4的(b)所示的状态。

而且,通过使尘埃排出抑制件6从图4的(b)所示的状态在图中顺时针旋转,从而图4的(c)所示的按压部6c成为与操作杆7a的顶端接触的状态,进而由按压部6c按压操作杆7a而返回图4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

图5表示去程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清扫动作。在去程中的初始位置处,清扫件3的刮板3b收容于凹部4。而且,通过使清扫件3在图中顺时针旋转,刮板3b从凹部4移动并抵接于过滤件1。另外,当刮板3b收容于凹部4时,可动机构7处于图4的(a)的状态,随着将操作杆7a向图中左侧推入,清扫件3转动并清扫过滤件1。

处在与过滤件1抵接的状态的刮板3b成为朝向行进方向上的后方侧屈曲或弯曲的状态。而且,刮板3b通过在去程的终端附近离开过滤件1而从屈曲或弯曲的状态释放,并且尘埃9被从尘埃排出口5向外部弹出。此时,可动机构7处于图4的(b)的状态,尘埃排出抑制件6打开。利用这种结构,使用者在垃圾箱等规定的废弃场所丢弃尘埃时,由于利用刮板3b的复原力来弹除尘埃,所以能可靠地把尘埃移送到废弃场所。

图6表示返程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清扫动作,此时,可动机构7从图4的(c)的状态返回图4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在返程中,清扫件3通过使刮板3b以从屈曲或弯曲的状态释放的状态抵接于过滤件1,从而成为以刮板3b的根部附近为支点,向行进方向上的后方侧平缓地屈曲或弯曲的状态。这是因为,清扫件3具备在返程中的行进方向上与刮板3b的前方侧抵接的支撑部3e,而在后方侧未形成支撑部3e。此外,刮板3b的一个端部固定于基台3c,但是未固定于支撑部3e。因此,在去程和返程中,处在与过滤件1抵接的状态的刮板3b的屈曲方向及屈曲的支点和角度不同。因此,刮板3b在去程中以支撑部3e的顶端为支点,呈大致l状以较大的角度屈曲或弯曲,刮板3b对过滤件1的触碰变强。因此,除尘效率提高且能够加强在去程的终端附近弹除尘埃9的力。

此外,通过使返程中处于弯曲状态的刮板3b位于凹部4,消除了弯曲,可以返回原始状态。如果没有形成凹部4,则在从返程向去程切换时,刮板3b需要从返程中朝向行进方向的后方侧屈曲的状态成为向前方侧屈曲的状态。因此,使用者在按压操作杆7a时需要较大的力,并且刮板3b和过滤件1会承受较大的负荷。因此,通过在初始位置处形成凹部4,能够以较小的力进行从返程向去程的切换,并且提高了刮板3b和过滤件1的耐久性。

图7是表示刮板抵接于尘埃的动作的说明图。如图7的(a)所示,在初始位置处,清扫件3的刮板3b的顶端部收容于凹部4,所述刮板3b在侧部形成有用于向上刮起尘埃的突起3g。接下来,如图7的(b)所示,刮板3b边越过凹部4边与成为薄片状的块的尘埃9的一个端部抵接。而后,如图7的(c)所示,在清扫件3中,突起3g的顶端部先于根部与尘埃9抵接,并且刮板3b的突起3g边将尘埃9向上刮起边向前方移动。

此外,在刮板3b的顶端部收容于凹部4的状态下,突起3g的一部分形成在与过滤面相同高度位置处的刮板3b的侧部至刮板3b的顶端3d之间。利用这种结构,在清扫件3抵接于尘埃9时,刮板的突起3g可以从过滤件1上堆积的尘埃9的一个端部的下侧、即过滤件1侧以抬起的方式抵接而向上刮起。此时,通过将用于向上刮起尘埃9的突起3g在侧部上形成在与过滤面相同高度位置处的刮板3b的侧部至刮板3b的顶端之间,在突起抵接于尘埃9时,突起从尘埃9的下侧进入,能可靠地将尘埃9向上刮起。

图8是表示凹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在图8的(a)中,凹部4a未设置台阶,而是形成为平缓的曲面状。此外,在图8的(b)中,凹部4b形成得较浅,成为与刮板3b抵接的状态。与抵接于过滤件1的状态相比,上述状态的刮板3b的屈曲或弯曲的状态减轻,在从返程向去程切换时,可以减轻对刮板3b施加的阻力。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说明图。图9所示的过滤器清扫装置10a具备:清扫装置主体2a;过滤件1a,能从通风捕集尘埃;以及清扫件11,具有刮板11b,并且沿着过滤件1a可动,将过滤件1a上附着的尘埃9除去,所述刮板11b在侧部形成有用于向上刮起尘埃的突起11g。

此外,从清扫件11的一个端部11f至另一个端部11d的长度长于从清扫件11的一个端部11f至过滤件1a的过滤面12的最短距离。此外,在基台11c的顶端形成有支撑部11e,所述支撑部11e在去程中的清扫件11的行进方向上抵接于刮板11b的后方侧,在去程中,刮板11b在向行进方向后方屈曲或弯曲的状态下抵接于过滤件1a。

而且,清扫装置主体2a具备凹部4c,在刮板11b不与过滤件1a滑动接触的清扫件11的初始位置处,所述凹部4c收容刮板11b的顶端部,并且在刮板11b的顶端部收容于凹部4c的状态下,突起11g的一部分形成在与过滤面12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刮板11b的侧部至刮板11b的顶端11d之间。此外,清扫装置主体2a具备凹部4d,在刮板11b不与过滤件1a滑动接触的清扫件11的去程终点位置处,所述凹部4d收容刮板11b的顶端部。利用所述凹部4d,能使刮板11b从屈曲或弯曲的状态释放,因此能够将尘埃9弹除并从尘埃排出口5排出。

图10的(a)和(b)是表示刮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0的(a)所示的刮板13b中,在刮板13b的一个侧面形成有多个突起13g、13g,由于所述突起13g、13g起到与尘埃9的一个端部抵接并将其向上刮起的功能,因此在刮板的端部13d侧未形成突起13g。此外,图10的(b)所示的刮板14b中,在刮板14b的双方的侧面形成有多个突起14g、14g。由于形成在刮板14b的两面上的所述突起14g、14g在去程和返程中与过滤件1抵接,因此能够将去程中未能除去的尘埃9在返程中除去。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用于除去过滤器上附着的尘埃。此外,本发明的烘干机用作具备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烘干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