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料机构及袖叉缝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7145发布日期:2018-09-08 02:3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料机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有上述移料机构的袖叉缝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缝制袖叉时,先将小裁片放置在袖叉缝制设备的折边机构处进行折边,之后将大裁片放置在小裁片上,再由袖叉缝制设备中的移料机构将大裁片和小裁片一起移送至袖叉缝制设备中的缝纫头处进行缝制。目前,移料机构一般都是由一整块压板构成,压板由机械手驱动移动,但是,由于袖叉缝制时走针轨迹(即袖叉线迹)的特殊性,故整体式结构的压板不适用于袖叉的缝制;另外,若将压板做的过大,其虽然能够带动面积较大的大裁片移动,但是在移动过程中,小裁片容易出现褶皱,进而影响袖叉线迹的美观性;若将压板做的过小,其虽然能够避免小裁片出现褶皱,但容易出现不能带动大裁片移动的现象,最终也会导致袖叉线迹的美观性。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移料机构不能较好地移动大裁片和小裁片、以及不利于袖叉线迹的形成,故不适用于袖叉缝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缝制袖叉的移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料机构,包括可移动的外压料板和安装于外压料板的内压料板,所述外压料板的下端和内压料板的下端都具有用于和裁片相接触的压料面,所述外压料板中开设有收容腔,所述内压料板安置在收容腔中、并与外压料板之间形成有走针间隙,所述走针间隙允许裁片露出、以及允许机针穿过,所述内压料板能够向远离收容腔的方向向前移动、以及向远离裁片的方向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能够绕固定摆动支点上下摆动的上翘驱动板,所述内压料板上固定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上翘驱动板中固定有与第一滑轨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块。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外压料板的上翘驱动气缸、以及上翘连接件,所述上翘连接件具有与上翘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相铰接的第一连接部、与外压料板相铰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上翘驱动板相固定的第三连接部,所述上翘连接件与外压料板的铰接点构成上翘驱动板的固定摆动支点。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外压料板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螺纹连接有上翘限位螺钉,所述上翘限位螺钉的下端位于上翘驱动板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外压料板的后退驱动气缸、后退驱动块、以及后退连接板,所述后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后退驱动块相连接,所述后退驱动块和后退连接板相固定,所述后退连接板与内压料板相固定。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后退驱动块且前后延伸的第二滑轨、以及固定于外压料板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二导向块相配合;所述外压料板上开设有前后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后退驱动块上设有位于导向槽中且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后退连接板通过螺钉相固定。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外压料板的接近传感器、以及固定于后退驱动块的感应片;当接近传感器感应到感应片时,所述后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停止动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的x向驱动电机、由x向驱动电机驱动沿左右方向移动的x向移动板、固定安装于x向移动板的y向驱动电机、由y向驱动电机驱动沿前后方向移动的y向移动板、压料驱动气缸、调节板、以及固定于外压料板的压料驱动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与y向移动板铰接、另一端与外压料板相连接,所述压料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活塞杆分别与y向移动板和压料驱动板相铰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调节板相连接的第一调节连接块、与y向移动板相固定的第二调节连接块、以及用于锁紧第一调节连接块和第二调节连接块的上下调节螺钉,所述第一调节连接块中开设有上下延伸的调节槽,所述上下调节螺钉穿设在调节槽中、并能够沿调节槽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外压料板在收容腔的外周侧还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外压料板与调节板相铰接、以及通过螺钉锁紧连接,所述外压料板能够绕外压料板与调节板的铰接中心左右摆动、使所述凹槽的左侧槽壁或右侧槽壁沿y向平直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的左右两侧都开设有左右延伸的螺纹孔、以及前后延伸的调节孔,所述螺纹孔与调节孔相连通,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左右调节螺钉,所述调节孔中穿设有调节柱,所述左右调节螺钉的内端具有第一锥面,所述调节柱的内端具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相抵接,所述调节柱的外端与外压料板的外周面相抵接;当左右调节螺钉沿螺纹孔左右移动时,所述调节柱沿调节孔前后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机架且左右延伸的第一导轨、固定在x向移动板上端面上的第一滑块、固定在x向移动板下端面上的第二导轨、以及固定在y向移动板上端面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一滑块相配合,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二滑块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压料板的左右两侧都设有辅助压料板。

优选地,所述走针间隙的宽度为2.2mm~2.5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袖叉缝制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的折边机构、缝纫头和如上所述的移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能够在折边机构和缝纫头之间移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移料机构及袖叉缝制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移料机构压料时,内压料板主要用于压贴在小裁片上方侧的大裁片上,外压料板主要用于压贴在小裁片外周侧的大裁片上、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移料机构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将大裁片和小裁片一起从折边机构处移送至缝纫头处,在此过程中,小裁片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不会出现褶皱;且在缝纫头上的机针缝纫裁片、形成袖叉线迹的过程中,内压料板和外压料板始终压贴着裁片,极大地保证了袖叉线迹的美观度,故本申请非常适用于袖叉缝制。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申请中移料机构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申请中内压料板、外压料板、上翘驱动板、调节板和y向移动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外压料板与内压料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左右调节螺钉、调节柱和外压料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8为本申请中袖叉线迹形成的流程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外压料板16接近传感器

101收容腔17感应片

102导向槽18机架

103凹槽19x向驱动电机

104压料主板部20x向移动板

105压料底板部21y向驱动电机

2内压料板22y向移动板

3走针间隙23压料驱动气缸

301走针起始点24调节板

302走针拐弯点241螺纹孔

4上翘驱动板242调节孔

5第一滑轨25压料驱动板

6第一导向块26第一调节连接块

7上翘驱动气缸261调节槽

8上翘连接件27第二调节连接块

801第一连接部28上下调节螺钉

802第二连接部29左右调节螺钉

803第三连接部30调节柱

9固定块31第一导轨

10上翘限位螺钉32第一滑块

11后退驱动气缸33第二导轨

12后退驱动块34第二滑块

121导向部35辅助压料板

13后退连接板36机针

14第二滑轨37支撑块

15第二导向块38袖叉线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实施例中,各方向的定义如下:将x轴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y轴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z轴的延伸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并且,前方向为袖叉缝制设备面向操作工的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料机构,主要用于袖叉缝制设备。如图1至图4所示,移料机构包括外压料板1和安装于外压料板1的内压料板2,外压料板1能够在袖叉缝制设备的折边机构和缝纫头之间移动,所述外压料板1的下端和内压料板2的下端都具有用于和裁片相接触的压料面,所述外压料板1中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收容腔101,所述内压料板2安置在收容腔101中、并与外压料板1之间形成有走针间隙3,所述走针间隙3允许被移料机构压贴的裁片露出、以及允许缝纫头上的机针36穿过,所述内压料板2能够向远离收容腔101的方向向前移动、以及向远离裁片的方向向上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走针间隙3的宽度为2.2mm~2.5mm。

在初始状态下,移料机构远离于袖叉缝制设备的折边机构。当小裁片由折边机构折边好、且将大裁片放置到小裁片的上方后,移料机构移动至大裁片的上方侧、且外压料板1带动内压料板2下压,进而将裁片压贴在袖叉缝制设备的台板上,并且,内压料板2主要用于压贴在小裁片上方侧的大裁片上,外压料板1主要用于压贴在小裁片外周侧的大裁片上,故外压料板1和大裁片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之后,移料机构移动至缝纫头处,进而将大裁片和小裁片一起移送至缝纫头处;在此过程中,小裁片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不会出现褶皱。再后,移料机构压贴着裁片相对于缝纫头上的机针36移动,使得机针36在走针间隙3中进行走针、形成袖叉线迹38;具体说,如图8a所示,走针间隙3处设有走针起始点301和走针拐弯点302,机针36在走针起始点301处开始缝制大裁片和小裁片,之后移料机构压贴着裁片相对于机针36移动,使得机针36沿着走针间隙3向一个方向移动;如图8b所示,当移料机构压贴着裁片移动、且机针36位于走针拐弯点302时,则移料机构需要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形成一段左右延伸的线迹,此时,至少内压料板2的后端向上移动、与裁片脱离,然后内压料板2向前移动,使得移料机构压贴着裁片沿左右方向移动时、内压料板2不会与机针36碰撞,然后内压料板2的后端再向下移动、压贴在裁片的上方,最后移料机构压贴着裁片沿左右方向移动,最终形成袖叉线迹38,如图8c所示。缝制结束后,内压料板2复位。因此,本申请涉及的移料机构在移送裁片的过程中,兼具有避免小裁片褶皱和带动大裁片移动的作用,并且在机针36缝制裁片形成袖叉线迹38的过程中,内压料板2和外压料板1始终压贴着裁片,最终极大地保证了袖叉线迹的美观度,使得本申请非常适用于袖叉缝制。所述内压料板2的外轮廓形状和形成在内压料板2和外压料板1之间的走针间隙3的形状根据要求的袖叉线迹来确定。

驱动内压料板2的后端向上翘起的优选结构为: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能够绕固定摆动支点o1上下摆动的上翘驱动板4,所述上翘驱动板4安装在外压料板1的前端处,所述内压料板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滑轨5,所述上翘驱动板4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该通槽中设有与第一滑轨5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块6,第一导向块6通过多个螺钉固定于上翘驱动板4。当上翘驱动板4向下摆动后,其通过第一滑轨5和第一导向块6带动内压料板2的前端一起向下摆动,进而使得内压料板2的后端向上翘起、与裁片脱离,故在后续内压料板2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内压料板2不会带动裁片向前移动,使得裁片不会发生偏移;因此,本申请中,第一滑轨5和第一导向块6同时具有两个作用:1、使得上翘驱动板4能够带动内压料板2的后端向上翘起或向下摆动复位;2、在内压料板2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两个都安装在外压料板1上端面上的上翘驱动气缸7、以及两个上翘连接件8,两个上翘连接件8分别设在上翘驱动板4的左右两侧处;每个上翘连接件8大致上呈t形,都具有第一连接部801、第二连接部802和第三连接部803,所述第一连接部801与上翘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的前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接部802与外压料板1左侧面或右侧面相铰接,所述第三连接部803与上翘驱动板4的左侧面或右侧面通过两个螺钉相固定,所述上翘连接件8与外压料板1的铰接点构成上翘驱动板4的固定摆动支点o1;所述外压料板1上端面上还固设有两块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撑块37,所述上翘驱动气缸7的缸体的后端支撑在支撑块37中、并与支撑块37相铰接。因此,当上翘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向前伸出时,使得上翘连接件8绕上翘连接件8与外压料板1的铰接点向下摆动,进而带动上翘驱动板4向下摆动,使内压料板2的后端向上翘起。另外,所述外压料板1前端处的上表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前侧部分位于上翘驱动板4的上方侧,且该部分中螺纹连接有上翘限位螺钉10,所述上翘限位螺钉10的下端位于上翘驱动板4的正上方,用于限制上翘驱动板4的摆动幅度,从而限制内压料板2后端的上翘幅度。

驱动内压料板2沿前后方向移动的优选结构为: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安装在外压料板1上端面上的后退驱动气缸11、后退驱动块12、以及后退连接板13,所述后退驱动气缸11的活塞杆的前端与后退驱动块12相连接,所述后退驱动块12和后退连接板13相固定,所述后退连接板13与内压料板2相固定。当后退驱动气缸11的活塞杆向前伸出时,驱动后退驱动块12和后退连接板13同时向前移动,进而带动内压料板2向前移动、避开机针36。

优选地,如图5所示,还包括固定在后退驱动块12下端面上且前后延伸的第二滑轨14、以及固定于外压料板1上端面的第二导向块15,所述第二滑轨14与第二导向块15相配合,提高后退驱动气缸11驱动后退驱动块12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所述外压料板1在后退驱动块12处开设有前后延伸的导向槽102,导向槽102上下贯通外压料板1,所述后退驱动块12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且位于导向槽102中的导向部121,所述导向部121与导向槽102相配合、且与后退连接板13通过螺钉相固定,进一步提高后退驱动气缸11驱动后退驱动块12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再者,还包括固定在外压料板1上端面上的接近传感器16、以及固定于后退驱动块12的感应片17;当接近传感器16感应到感应片17时,所述后退驱动气缸11的活塞杆停止动作,以此来保证后退驱动气缸11驱动内压料板2向前移动一段距离的控制准确性。

如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8的x向驱动电机19、由x向驱动电机19驱动沿左右方向移动的x向移动板20、固定安装于x向移动板20的y向驱动电机21、由y向驱动电机21驱动沿前后方向移动的y向移动板22、两个压料驱动气缸23、调节板24、以及两块分别固定于外压料板1左右两侧的压料驱动板25,所述调节板24的后端与y向移动板22铰接、前端与外压料板1的后端相连接,故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上翘驱动板4从后至前依次相连、为三段式结构;所述压料驱动气缸23的缸体的后端与y向移动板22铰接,压料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的前端与压料驱动板25相铰接。所述x向驱动电机19可以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或丝杆螺母副机构与x向移动板20相连接,当x向驱动电机19转动时,可以驱动x向移动板20沿左右方向移动,进而驱动y向移动板22、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内压料板2一起沿左右方向移动。同理,所述y向驱动电机21可以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或丝杆螺母副机构与y向移动板22相连接,当y向驱动电机21转动时,可以驱动y向移动板22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驱动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内压料板2一起沿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在未压料时,压料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处于向后缩进的状态,则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上翘驱动板4整体处于相对水平面向上翘起的状态;当需要压料时,则压料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向前伸出,从而驱动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上翘驱动板4整体向下摆动,直至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上翘驱动板4整体为水平、并将裁片压贴在台板上。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固定于机架18且左右延伸的第一导轨31、固定在x向移动板20上端面上的第一滑块32、固定在x向移动板20下端面上的第二导轨33、以及固定在y向移动板22上端面上的第二滑块34,所述第一导轨31与第一滑块32相配合、提高x向移动板20带动外压料板1和内压料板2沿x向左右移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所述第二导轨33与第二滑块34相配合、提高y向移动板22带动外压料板1和内压料板2沿y向前后移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所述外压料板1的左右两侧都设有左右辅助压料板35,增加与大裁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压料效果;并且,辅助压料板35的下端可固定有海绵、橡胶等弹性体,在压料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能够避免对大裁片造成损伤。

另外,本申请中,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上翘驱动板4整体处于水平时的高低位置可调,以调节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上翘驱动板4整体与台板之间的间距,从而适用于压贴不同厚度的裁片。如图4所示,调节板24的左右两侧都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调节连接块26,y向移动板22的下端面上固设有两块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二调节连接块27,两块第二调节连接块27位于两块第一调节连接块26之间,调节板24后端的左右两侧都通过左右延伸的轴位螺钉铰接于第一调节连接块26的下端,第一调节连接块26和第二调节连接块27通过两颗上下调节螺钉28锁紧,且第一调节连接块26中开设有上下延伸的调节槽261,上下调节螺钉28穿设在调节槽261中、并能够沿调节槽261上下移动。当需要调节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上翘驱动板4整体处于水平时的高度位置时,旋松上下调节螺钉28,使第一调节连接块26相对于第二调节连接块27上移或下移,从而使得调节板24、外压料板1和上翘驱动板4整体上移或下移;调节结束后,拧紧上下调节螺钉28即可。

为了便于加工外压料板1,外压料板1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外压料板1包括压料主板部104和压料底板部105,压料主板部104中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压料底板部105通过螺钉固定在压料主板部104的下端、并覆盖通槽的下端,使得压料主板部104和压料底板部105之间形成凹槽103,而收容腔101开设在压料底板部105上,故凹槽103位于收容腔101的外周侧,凹槽103的设计用于避免在缝制裁片过程中、机针36与外压料板1发生碰撞。另外,在缝制时,移料机构带动裁片相对于针杆和安装在针杆下端的机针36移动,为了避免针杆与凹槽103的槽壁、特别是凹槽103的左侧槽壁和右侧槽壁发生碰撞,必须使得凹槽103的左侧槽壁和右侧槽壁沿y向前后平直延伸,故外压料板1与调节板24相铰接、以及通过螺钉锁紧连接,外压料板1能够绕外压料板1与调节板24的铰接中心o2左右摆动,进而能够小幅度地调整外压料板1的左右位置,确保凹槽103的左侧槽壁和右侧槽壁沿y向前后平直延伸。具体调节结构为:如图6和图7所示,调节板24前端的左右两侧都开设有左右延伸的螺纹孔241、以及前后延伸的调节孔242,螺纹孔241与调节孔242相连通,螺纹孔241中螺纹连接有沿x向左右延伸的左右调节螺钉29,调节孔242中穿设有沿y向前后延伸的调节柱30,左右调节螺钉29的内端具有第一锥面,调节柱30的内端具有第二锥面,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相抵接,调节柱30的外端与外压料板1的后端面相抵接;当左右调节螺钉29沿螺纹孔241左右移动时,调节柱30沿调节孔242前后移动。在调节时,先旋松螺钉、解除调节板24与外压料板1之间的锁紧连接,当拧紧调节板24左侧的左右调节螺钉29时,则调节板24左侧的调节柱30向前移动,该调节柱30顶紧着外压料板1的后端面、使外压料板1向右偏转,直至调节结束;同理,当拧紧调节板24右侧的左右调节螺钉29时,则调节板24右侧的调节柱30向前移动,该调节柱30顶紧着外压料板1的后端面、使外压料板1向左偏转,直至调节结束;最后再拧紧螺钉、将调节板24与外压料板1锁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袖叉缝制设备,包括机架18、以及安装于机架18的折边机构、缝纫头和如上所述的移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能够在折边机构和缝纫头之间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