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单元及具有该门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6397发布日期:2018-07-10 22:0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门单元及具有该门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具体地,涉及铰链部不外露的折叠式门单元及具有该门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顶装式衣物处理装置而言,用户可以在不弯腰的情况下从主体的上侧打开门,向洗涤桶内部投入衣物或从其取出衣物,因此能够以比较舒适的姿势进行工作。

顶装式衣物处理装置,在主体的上侧设有用于打开内部的门。并且,这种门可旋转地连接在主体,当用户握住形成在门上的把手并将门朝向衣物处理装置的上侧抬起时,门会旋转,从而打开主体的内部。

为了洗涤或干燥各种大小和体积的衣物,衣物处理装置的尺寸随之变大,同时,门的尺寸也随之增加。

当用户打开这样的大门时,如果握住形成在门上的把手向上抬起门,门就会以一定轴为中心旋转。

此时,如果门旋转一定角度以上,把手就会脱离至用户的手能够得着的距离之外,导致用户难以控制门。

为了解决该问题,开发了门的一部分能够被折叠的折叠门。

这样的折叠门被构造成门的一部分能够通过铰链构件得以折叠,而铰链构件作为构成门的外观的部件,被加装在门的外侧面。因此,铰链构件暴露在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从产品设计的观点来看,这种结构会给人一种门的结构复杂的印象,阻碍美感,因此可能会成为降低商品性的原因。

另外,适用于传统的折叠两个门的折叠式门单元的铰链,只是起到连接两个门的作用,并不能控制两个门折叠的速度。

由此,会让人觉得两个门中设置于前端的门悬挂在设置于后端的门上并摇晃,这可能会带给消费者一种低端产品的印象。

此外,传统的折叠式门单元,当打开门时,前端的门会由于自重而高速向下旋转并折叠。这不利于连接前端门和后端门的铰链结构,还可能导致用户被前端门撞击而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门的一部分被折叠的速度的门单元及具有该门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构件不露于外部的门单元及具有该门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形成有容纳衣物的内部空间;以及门单元,开闭所述内部空间的开放的上部;所述门单元包括:第一门,设置为以第一铰链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主体能够旋转;第二门,以第二铰链轴为中心与所述第一门可旋转地连接;以及阻尼器,当所述第二门相对于所述第一门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第二门施压。

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第一门与所述第二门所成的角度增加的方向。

所述第一铰链轴与所述第二铰链轴相互平行。

所述阻尼器包括:阻尼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以及阻尼器轴,从所述阻尼器主体朝向所述第一门突出。

所述第一门包括与所述阻尼器轴结合的轴结合部,所述第二门包括容纳所述阻尼器主体的阻尼器容纳部。

在所述门单元覆盖所述内部空间的开放的上部的状态下,所述阻尼器容纳部朝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

在所述门单元覆盖所述内部空间的开放的上部的状态下,所述轴结合部朝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

所述阻尼器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一对阻尼器。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提供的衣物干燥机包括:主体,形成有容纳衣物的内部空间;送风扇,向所述内部空间供应空气;加热器,加热向所述内部空间供应的空气;以及门单元,开闭所述内部空间的开放的上部;所述门单元包括:第一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能够旋转;第二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门能够旋转;以及阻尼器,当所述第二门相对于所述第一门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第二门施压。

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第一门与所述第二门所成的角度增加的方向。

所述第一门与所述第二门的旋转轴相互平行。

包括:阻尼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以及阻尼器轴,从所述阻尼器主体朝向所述第一门突出。

所述第一门包括与所述阻尼器轴结合的轴结合部,所述第二门包括容纳所述阻尼器主体的阻尼器容纳部。

在所述门单元覆盖所述内部空间的开放的上部的状态下,所述轴结合部及所述阻尼器容纳部朝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安装在干燥机上的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底面图。

图4是沿图3所示iv-iv线的门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所示v-v线的门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所示vi-vi线的门单元的剖视图。

图7及图8是从不同方向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至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第二门工作状态的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门单元安装在洗衣机上的状态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干燥机2:洗衣机

10:干燥机主体20:洗衣机主体

100:门单元110:第一门

120:第二门140:第一铰链单元

150:第二铰链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这并非是为了将本申请中记载的技术限定为特定的实施形态,而是应当理解为其包含本申请中所记载技术的各种变更(modification)、等同物(equivalent)及/或代替物(alternative)。关于附图说明,对相同、类似的构成要素可以使用相同、类似的附图标记。

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描述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该些构成要素不受所述术语的限制。所述术语仅将一个构成要素从另一个构成要素中区分开来。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除非有另外定义,否则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可以被解释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含义。

将描述安装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可以适用于顶装式衣物处理装置。

只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适用于衣物处理装置中仅具有干燥功能的干燥机上的情形为例进行描述。

但是,以下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除了干燥机以外还能适用于洗衣机等各种类型的衣物处理装置上。

图1及图2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干燥机的立体图,其示出了门单元的开闭状态。所述干燥机也可以被称为衣物干衣机。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干燥机1被分成第一干燥装置11和第二干燥装置12。

第一干燥装置11位于第二干燥装置12的下部,其内部设置有可容纳衣物的滚筒,当滚筒旋转时热风吹入滚筒内部,由此进行干燥。为了向这种滚筒式第一干燥装置11投入衣物或从其取出衣物,在干燥机1的前面部设置有前门11a。

设置在第一干燥装置11上部的第二干燥装置12也形成有在内部能够容纳衣物的内部空间13(参照图2)。

第二干燥装置12在主体10的内部形成有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内部空间13,是通过供应到内部的热风来干燥衣物的顶装式干燥装置。

因此可以包括:送风扇(未图示),向第二干燥装置12的内部空间13供应空气;以及加热器(未图示),加热由送风扇供应到内部空间13的空气。

第二干燥装置12在朝向前面的部位安装有控制面板12a,通过该控制面板12a可以控制第一干燥装置11和第二干燥装置12。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100,其一端103铰接在第二干燥装置12的主体10上侧。

用户利用形成在门单元100上的把手102将门单元100提拉到衣物干燥装置1的上侧,由此,如图2所示可以打开第二干燥装置12的内部空间13。

门单元100在一端103形成有旋转槽103a(参照图7),以该旋转槽103a为中心可以在打开位置(参照图2)与关闭位置(参照图1)之间旋转。

在旋转槽103a形成有使得与第二干燥装置12相连的铰链轴(未图示)滑动结合的滑槽103b,由此门单元100可以容易地安装到第二干燥装置12。

以下,将参照图3至图12详细描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结构。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底面图,图4是沿图3所示iv-iv线的门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3所示v-v线的门单元的剖视图。此外,图6是沿图3所示vi-vi线的门单元的剖视图,图7及图8是从不同方向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而且,图9至图1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第二门工作状态的图。

当参照图3时,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100由第一门110和第二门120构成。

另外,参照图7及图8,第一门110由第一门上面框架113和第一门底面框架114结合而形成。

如图8所示,在第一门底面框架114形成有用于与第一门上面框架113螺纹连接或铆接的多个凸台。但是,这并不限制第一门上面框架113可以扣合到第一门底面框架114。

第一门110在一端103形成有旋转槽103a,从而可以铰接到第二干燥装置12的主体10上侧。并且,第一门110能够以旋转槽103a所形成的第一铰链轴为中心旋转。

第一门110能够以所述第一铰链轴为中心朝第一门打开的方向及关闭的方向旋转。

第二门120通过一对铰链部101a、101b铰接在第一门的另一端110a。

一对铰链部101a、101b形成第二铰链轴,第二门120以所述第二铰链轴为中心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门旋转。

第一铰链轴与第二铰链轴相互平行。

第二门120可以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转。

在此,第一方向是第一门11与第二门120所成的角度增加的方向。参照图9,第一方向与r2方向相同。

此外,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是第一门11与第二门120所成的角度减小的方向。参考图9,第二方向与方向r1相同。

在一对铰链部101a、101b中,一个铰链部101a邻近所述门单元的左侧100a设置,另一个铰链部101b邻近所述门单元的右侧100b设置。

然而,一对铰链部101a、101b中的一个也可以形成在第一门的另一端中央及第二门的一端中央,一对铰链部还可以都形成在第一门的另一端中央及第二门的一端中央。

另外,也可以利用一个铰链部来连接第一及第二门。此时,优选地,在第一门的另一端中央及第二门的一端中央形成一个铰链部。

当用户握住形成在第二门120上的把手102并将其向上拉起时,第二门120会被抬起。

并且,第一门110将会以旋转槽103a为中心向干燥机1的上侧旋转(参照图12)。此时,第二门120以第二门的一端120a与第一门的另一端110a相接触的状态,与第一门110一同向相同方向(r2方向,参照图12),即向第一方向旋转。

当第一门110旋转一定角度以上时,在用户的手臂完全展开的状态下,用户的手会远离形成在第二门120上的把手102。此时,第二门120自然向r1方向,即第二方向旋转,从而即使在用户完全伸展手臂的状态下,用户的手也不会从把手102脱离。

因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100构成为第二门120向与第一门11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参照图7及图8,当第二门120相对于第一门朝第一方向旋转时,为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对所述第二门施压,一对铰链部101a、101b包括:多个轴结合部111、112;多个阻尼器容纳部121、122;固定在第一门并设置在轴结合部内的多个第一铰链构件140、141;固定在第二门并设置在阻尼器容纳部内的多个第二铰链构件150、15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铰链构件并与第一及第二铰链构件同轴设置的多个阻尼器160、161。

参照图4至图8详细说明一对铰链部101a、101b、容纳铰链构件的多个轴结合部111、112以及多个阻尼器容纳部121、122。

图4剖视了包含在某一个铰链部101b的轴结合部112、阻尼器容纳部122、第一铰链构件141、第二铰链构件151以及阻尼器161的设置。其他铰链部101a可以具有相同的设置或对称的设置。

图7及图8分解示出了第一及第二门110、120,多个轴结合部111、112被第一门的上面及下面框架113、114分成上部111b、112b及下部111a、112a。并且,多个阻尼器容纳部121、122也被第二门的上面及下面框架123、124分成上部121b、122b及下部121a、122a。

因此,在说明铰链部中所包含的构成要素的设置结构时,为了便于说明,仅以某一个铰链部101b为基准进行说明,而其他铰链部101a的构成可以理解为具有与以下的说明内容相同或对称的结构。

参照图4和图5,第一铰链构件141包括:铰链主体141a;从所述铰链主体延伸形成的延伸部141b;以及为了从所述延伸部以一定角度弯曲而延伸的固定部141c。

第一铰链构件的铰链主体141a设置在从第一门110的另一端110a延伸形成的轴结合部112。

铰链本体141a通常可以具有圆筒状,以适应轴结合部112的内部形状。但是,并不限于圆筒状,为了防止铰链本体141a在轴结合部112的内部摇晃或移动,优选地,铰链本体141a具有六角柱形状。

轴结合部112由上部112b和下部112a构成。所述上部112b从第一门的上面框架113延伸形成,所述下部112a从第一门的底面框架114延伸形成。

并且,在轴结合部的上部112b和下部112a分别形成有结合节点112b'、112a'(参照图5),当所述上面框架113与所述底面框架114结合时,所述结合节点112b'、112a'相互啮合而实现扣合。

因此,为了形成轴结合部112,不需要螺钉或铆钉等用于结合的单独部件。

第一铰链构件的延伸部141b从铰链主体141a以一定的倾斜度延伸形成。这是为了使得从第一铰链构件的延伸部141b以一定角度弯曲而形成的固定部141c能够位于在底面框架114上形成的凸台116的上面。

并且,所述固定部141c在所述凸台116的上面与所述凸台116通过螺钉连接。

由此,第一铰链主体141a通过所述延伸部141b和固定部141c被固定到形成在第一门上的凸台116。

参照图6,第二铰链构件151包括:铰链主体151a;从所述铰链主体延伸形成的延伸部151b;以及为了从所述延伸部以一定角度弯曲而延伸的固定部151c。

第二铰链构件的铰链主体151a设置在从第二门的一端120a延伸形成的阻尼器容纳部122。

铰链本体151a通常可以具有圆筒状,以适应阻尼器容纳部122的内部形状。但是,并不限于圆筒状。如图6的剖视图中所示,为了防止在阻尼器容纳部122的内部摇晃或移动,铰链本体151a的一面形成为平面,其他部分形成为圆筒状。

阻尼器容纳部122由上部122b及下部122a构成。所述上部122b从第二门的上面框架123延伸形成,所述下部122a从第二门的底面框架124延伸形成。

并且,在所述阻尼器容纳部的上部122b和下部122a分别形成有结合节点122b'、122a',当所述上面框架123与下面框架124结合时,所述结合节点122b'、122a'可以相互啮合而实现扣合。

因此,为了形成阻尼器容纳部122,不需要螺钉或铆钉等用于结合的单独部件。

第二铰链构件的延伸部151b从铰链主体151a以一定倾斜度延伸形成。这是为了使得从第二铰链构件的延伸部151b以一定角度弯曲而形成的固定部151c能够位于在底面框架124上所形成的凸台126的上面。

并且,所述固定部151c在所述凸台126的上面与所述凸台126通过螺钉连接。

由此,第二铰链主体151a通过所述延伸部151b和固定部151c被固定到形成在第二门上的凸台126。

轴结合部和阻尼器容纳部112、122在同轴上相邻设置。轴结合112相比于阻尼器容纳部122更靠近门单元的左侧100b设置。然而,轴结合部和阻尼器容纳部112、122的设置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阻尼器容纳部122相比于轴结合部112更靠近门单元的左侧100b设置。

阻尼器161包括:设置在第二门120的阻尼器主体161b;以及从所述阻尼器主体161b朝向第一门110突出的阻尼器轴161a。

阻尼器161与第一及第二铰链主体141a、151a同轴设置,连接第一铰链主体141a和第二铰链主体151a。

具体地,阻尼器轴161a结合到形成在第一铰链主体的第一孔141a',阻尼器主体161b容纳在形成于第二铰链主体的第二孔151a'。

阻尼器161通常采用液压方式,阻尼器轴161a构成为相对于阻尼器主体161b能够以阻尼器161的纵轴为中心向图9所示的r1和r2方向旋转。

此外,阻尼器轴161a因容纳在阻尼器主体161b内部的流体而具有一定的旋转扭矩。

根据阻尼器轴161a的这种旋转扭矩,当第二门120相对于第一门向第一方向r2旋转时,阻尼器161向与所述第一方向r2相反的第二方向r1对所述第二门施压。

可以对阻尼器轴161a设定各种旋转扭矩,其并不限于特定值。

第一铰链构件141和第二铰链构件151分别设置在轴结合部和阻尼器容纳部112、122。

多个第一及第二铰链构件140、141、150、151设置在多个轴结合部111、112及多个阻尼器容纳部121、122的内部,因此,外观上无法被观察到。

为了使第一铰链构件141能够与第二铰链构件151的旋转方向无关地旋转,轴结合部112被插入设置在形成于第二门120的一端的槽128(参照图7)中。相反地,为了使第二铰链构件151能够与第一铰链构件141的旋转方向无关地旋转,阻尼器容纳部122被插入设置在形成于第一门110的另一端的槽118(参照图7)中。

参照图7及图8,另一轴结合部111被插入设置在形成于第二门120的一端的槽127中,另一阻尼器容纳部121被插入设置在形成于第一门110的另一端的槽117中,由此形成与前述的一个轴结合部及阻尼器容纳部112、122相对称的结构。

在所述第一门110的另一端形成的至少一个槽117、118被第一门的上面框架113和底面框架114分为上部槽117b、118b以及下部槽117a、118a。并且,当第一门的上面框架113与底面框架114相互结合时,上部槽117b、118b与下部槽117a、118a结合而形成槽118。

在所述第二门110的另一端形成的多个槽127、128被第二门的上面框架123和底面框架124分为上部槽127b、128b以及下部槽127a、128a。并且,当第二门的上面框架123与底面框架124相互结合时,上部槽127b、128b与下部槽127a、128a结合而形成槽128。

如此,多个轴结合部111、112及多个阻尼器容纳部121、122被插入设置在多个槽117、118、127、128中,由此,当门单元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在外观上,多个阻尼器容纳部111、112、121、122同样无法被观察到(参照图1)。

此外,当门单元100处于覆盖主体10的内部空间13的被开放上部的状态时,多个轴结合部111、112以及多个阻尼器容纳部121、122朝向所述内部空间13突出。

如果轴结合部111、112和阻尼器容纳部121、122形成为比第一及第二门的上面框架113、123更突出,则从干燥机1的外侧观察时,在门单元100的外侧面会形成突出部分,难以形成平滑的机体线条。

因此,如果多个轴结合部及阻尼器容纳部111、112、121、122分别形成为比第一及第二门的底面框架114、124更突出,则在外观上观察不到多个轴结合部及阻尼器容纳部111、112、121、122,因此干燥机1可以给人以简洁的印象。

此外,即使在为了减轻门单元100的重量且降低制造门单元100的材料成本而减少门单元100的整体厚度时,如果多个轴结合部及阻尼器容纳部111、112、121、122分别形成为比第一及第二门的底面框架114、124更突出,则干燥机1可以保持平滑的机体线条,因此可以产生干燥机1的美感。

如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至少两个以上铰链部101a、101b可以被分别延伸形成在相互面对的第一门的另一端110a及第二门的一端120a上的至少两个以上轴结合部及阻尼器容纳部111、112、121、122所遮挡,因此在外观上给人以结构简洁的印象,能够使用户感到外观整洁。

参照图9至图12,描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的操作过程。

如果用户握住并抬起形成在第二门120上面的把手102,第二门120就会被用户拉起,第一门110会以旋转槽103a为中心向r2方向旋转(参照图12)。此时,在第二门的一端120a与第一门的另一端110a相接触的状态下,第二门120与第一门110一同向相同方向(r2方向,参照图12)旋转。

但是,当第一门110向r2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以上时,用户的手臂会完全展开,无法进一步将第二门120向上拉起。

此时,第二门120向与第一门110的旋转方向r2相反的方向r1旋转。

由于具有多个阻尼器160、161,因此与没有安装阻尼器的传统的折叠门相比,第二门120的旋转速度更慢。因此,在打开门单元100时,通过第二门120的平稳动作,会使用户感到门单元100的动作高级。

当第一门110到达完全打开主体10内部的位置时,第二门120因重力或用户握住把手102的动作而向r1方向旋转,从而与地面垂直。

通常,在第一门110可以设置防止第一门110因重力而向r1方向自动旋转的锁定部(未图示),由此,第一门110可以在完全被打开的位置不,向r1方向旋转。

当用户关闭门单元100时,用户将会向r1方向拉动或推动门单元100。

如果第一门110向r1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以上,由于在多个阻尼器160、161因液压而产生的阻尼器轴160a、161a的旋转扭矩,第二门120会向r2方向旋转。

此时,由于具有多个阻尼器160、161,与没有安装阻尼器的传统的折叠门相比,第二门的旋转速度更慢。因此,即使在关闭门单元100时,由于第二门120平稳地动作,用户会感受到门单元100的动作高级。

在第一门110达到完全关闭的位置之前,第二门120通过阻尼器轴160a、161a的旋转扭矩继续向r2方向旋转。并且,第二门的一端120a接触第一门的另一端110a,从而遮挡轴结合部111、112以及阻尼器容纳部121、122。

因此,轴结合部111、112及阻尼器容纳部121、122变得无法从外部被观察到。

另外,第二门的一端120a与第一门的另一端110a接触,使得门单元100的关闭速度比非折叠式的一般门更慢。由此,第一及第二门110、120不会以高速与第二干燥装置的主体10碰撞,从而防止产生噪音,并且还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或衣物被夹在门单元100与主体10之间的情形。

尤其,当门单元100处于完全关闭的位置时,轴结合部111、112及阻尼器容纳部121、122会被第一门的上面框架113及第二门的上面框架123完全遮挡,因此无法从外部观察到,门单元100在外观上将会给人结构简洁的印象。

因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100在设计上会让人感到整洁,可从整体统一的设计理念引发心理美感。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还可以应于顶装式洗衣机。下面尽量省略对具有相同构造的门单元的描述,将说明所述门单元用于洗衣机的示例。

图13示出了如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安装在洗衣机上的情形。

洗衣机2包括主体20,在前面部21可以形成有控制面板21a。

在洗衣机2的主体20内部设置有衣物容纳部22,所述衣物容纳部22可以包括波轮或内桶。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单元100,其一端103铰接在主体20的上侧。

并且,当门单元100打开时,可以打开形成在主体20内部的衣物容纳部22。

门单元100由第一门110和第二门120构成,所述第一及第二门110、120通过铰链部101a、101b连接成可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

第一门110能够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第二门120能够以第二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第一及第二旋转轴相互平行。

第二门120可以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旋转。

在此,第一方向是第一门110与第二门120所成的角度增大的方向,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

门单元100在轴结合部111、112及阻尼器容纳部121、122的内部容纳第一及第二铰链构件140、141、150、151,由此使得所述铰链构件不会从外部被观察到。

并且,在门单元100完全关闭的状态下,第二门的一端120a与第一门的另一端110a相互接触而遮挡轴结合部及阻尼器容纳部111、112、121、122,使之不露于外部。

由此,设置有本发明一实施例之门单元100的洗衣机2从外部观察不到铰链构件,可以产生设计简洁的美感。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组合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或者在不脱离保护范围中记载的本发明构思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及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