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毛布料出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599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毛布料出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毛布料出布装置。



背景技术:

磨毛是纺织业中的一种工艺,是布料通过摩擦作用使自身表面形成一层短绒毛层,既保留原有特性又赋予织物新的风格,增加了保暖性和柔软性。给布料进行磨毛操作的设备被称作磨毛机。磨毛机中一般有多根高速运转的磨毛辊,通过给予布料表面以一定的摩擦力和张力,提供足够的摩擦作用使布料表面生成绒毛。

目前国内外粗支厚织物磨毛产品呈上升趋势,部分织物对磨毛提出了重磨要求。织物重磨后经染色及后整理后酷似麂皮。通常,坯布在磨毛机中进行磨毛处理后,从出布装置出布时,常带有静电。而这些布匹上的静电,不仅会使磨毛后的毛絮粘连的布料上影响产品品质,同时也会对后续加工造成隐患;另外传统的导布辊在引导、传输织物时因其表面光滑,不易咬住布身,导致布面波动、松落,不能很好的传输织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去除布料静电、表面毛絮且传输方便的出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磨毛布料出布装置,包括通过横杆(2)固定在支架(1)上的对称设置的导布辊(3),所述横杆(2)的一端垂直设置侧架(4),所述侧架(4)之间设置除静电棒(9),所述侧架(4)固定上设置与吸风管(51)相连的吸风口(5),所述吸风管(51)通向除尘箱(7);所述横杆(2)上固定设置与鼓风管(61)相连的鼓风口(6),所述鼓风管(61)的另一端与鼓风机相连;所述吸风口(5)与鼓风口(6)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布辊(3)两侧通过连轴(31)与所述横杆(2)相连,所述导布辊(3)上对称设置凹槽(33),所述凹槽(33)内设置压力传感器(331),所述凹槽(33)之间对称设置倾斜的橡胶圈(32)。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331)之间间距大于布料宽度3-5mm。

进一步的,所述除静电棒(9)通过连杆(92)固定在所述侧架(4)上,所述侧架(4)一侧设置除静电棒接电口(91),所述除静电棒(9)与导布辊(3)间的间距为2-3cm。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5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除尘箱(7)底部,所述除尘箱(7)的顶部设置排气口(71)。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2)上还设置报警器(10),所述报警器(10)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331)相连。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在横杆的一侧上设置装有除静电棒的侧架,除静电棒与导布辊之间形成布料的通道,通过除静电棒能够去除磨毛后布料表面的静电,利于后续折叠存储,同时磨毛布料去除静电后表面的毛絮不在紧密粘连在布料上,方便后续的除毛处理;

(2)导布辊上对称设置橡胶圈,能够有效防止布料在引导、传输过程中滑动,避免导致布料波动、松落的现象;另外在导布辊两侧对称设置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间距大于布料宽度3-5cm,当布料出现倾斜情况接触到任意一侧压力传感器时报警器开始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调整;

(3)本装置中侧架固定上设置与吸风管相连的吸风口,横杆上固定设置与鼓风管相连的鼓风口,布料从吸风口和鼓风口间通过,磨毛布料经过除静电棒除静电后毛絮不再紧密的粘连在表面上,下方鼓气,上方吸气,能够有效的将粘连在布料表面的杂物去除;另外吸风管深入除尘箱底部,除尘箱内装满水,布料上去除的毛絮聚集在水里,更利于后续除尘箱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去除磨毛布料静电以及表面粘连的毛絮,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导布辊传输布料方便,且能够确保布料在传输过程中不发生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静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横杆,3-导布辊,31-连轴,32-橡胶圈,33-凹槽,331-压力传感器,4-侧架,5-吸风口,51-吸风管,6-鼓风口,61-鼓风管,7-除尘箱,71-排气口,8-鼓风机,9-除静电棒,91-除静电棒接电口,92-连杆,10-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磨毛布料出布装置,包括通过横杆2固定在支架1上的对称设置的导布辊3,所述横杆2的一端垂直设置侧架4,所述侧架4之间设置除静电棒9,所述除静电棒9通过连杆92固定在所述侧架4上,所述侧架4一侧设置除静电棒接电口91,所述除静电棒9与导布辊3间的间距为2-3cm。在横杆的一侧上设置装有除静电棒的侧架,除静电棒与导布辊之间形成布料的通道,通过除静电棒能够去除磨毛后布料表面的静电,利于后续折叠存储,同时磨毛布料去除静电后表面的毛絮不在紧密粘连在布料上,方便后续的除毛处理。

所述侧架4固定上设置与吸风管51相连的吸风口5,所述吸风管51通向除尘箱7;所述横杆2上固定设置与鼓风管61相连的鼓风口6,所述鼓风管61的另一端与鼓风机相连;所述吸风口5与鼓风口6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吸风管5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除尘箱7底部,所述除尘箱7的顶部设置排气口71。侧架固定上设置与吸风管相连的吸风口,横杆上固定设置与鼓风管相连的鼓风口,布料从吸风口和鼓风口间通过,磨毛布料经过除静电棒除静电后毛絮不再紧密的粘连在表面上,下方鼓气,上方吸气,能够有效的将粘连在布料表面的杂物去除;另外吸风管深入除尘箱底部,除尘箱内装满水,布料上去除的毛絮聚集在水里,更利于后续除尘箱的清洁。

所述导布辊3两侧通过连轴31与所述横杆2相连,所述导布辊3上对称设置凹槽33,所述凹槽33内设置压力传感器331,所述凹槽33之间对称设置倾斜的橡胶圈32。所述压力传感器331之间间距大于布料宽度3-5mm。所述横杆2上还设置报警器10,所述报警器10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331相连。导布辊上对称设置橡胶圈,能够有效防止布料在引导、传输过程中滑动,避免导致布料波动、松落的现象;另外在导布辊两侧对称设置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间距大于布料宽度3-5cm,当布料出现倾斜情况接触到任意一侧压力传感器时报警器开始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去除磨毛布料静电以及表面粘连的毛絮,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导布辊传输布料方便,且能够确保布料在传输过程中不发生倾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