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强度布边的机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75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纱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布边的机织布。



背景技术:

机织物的布边是织物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增加织物边部对外力的抵抗能力,防止边经松散脱落,以保持织物平整和起装饰作用。在织造过程中,布边要能承受边撑器的力,防止织物纬向过分收缩,以使织物保持一定的幅宽;在后道的整理过程中,布边要能承受刺针、钳口等的作用,以防止织物被撕裂或破损。一般对布边的要求是:平整、牢固、光洁、硬挺。所以,布边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现有的布边组织结构在织机上有经向和边撑的张力,看起来还是平整的,但是,落布后,径向布边组织经向缩率大,而布身组织是纬向缩率大,两边布边形成弓形。不利于后整理的工作,后整理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布边的机织布,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布边的机织布,包括由布身经纱和布身纬纱交织而成的布身组织以及沿布身组织的经向边缘设置的经向布边组织,所述经向布边组织由交织在布身纬纱上的多根布边经纱穿综形成,所述布身组织径向的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间隔设置,所述布身组织纬向的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两两间隔设置,所述边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径向的径向组织点和纬向组织点两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两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之间的径向组织点和纬向组织点交叉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强度布边的机织布形成的径向布边组织,纬向孚长线增长,经向浮长线缩短,径向布边组织比较平整,同时径向布边组织具有高强度,在染整各道工序拉幅的作用下,径向布边组织不脱散,不被撕破,另外径向布边组织不会发生边吊、边紧的情况,不会造成整理的困难和疵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具有高强度布边的机织布的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一种具有高强度布边的机织布,包括由布身经纱11和布身纬纱12交织而成的布身组织10以及沿布身组织10的经向边缘设置的经向布边组织20,经向布边组织20由交织在布身纬纱上的多根布边经纱穿综形成,布身组织10径向的经组织点(方格内标记“X”)和纬组织点(方格内无标识) 间隔设置,布身组织10纬向的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两两间隔设置,边经纱包括第一经纱21和第二经纱22,第一经纱21和第二经纱22径向的径向组织点和纬向组织点两两间隔设置,第一经纱21和第二经纱22两两间隔设置,第一经纱21和第二经纱22之间的径向组织点和纬向组织点交叉设置。

该技术方案中,布身组织10为平纹纬重平组织,2跟一筘,径向布边组织20穿综插筘同样2根一筘,第一经纱21和第二经纱22径向的径向组织点和纬向组织点两两间隔设置,第一经纱21和第二经纱22两两间隔设置,第一经纱21和第二经纱22之间的径向组织点和纬向组织点交叉设置,纬向孚长线增长,经向浮长线缩短,径向布边组织比较平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强度布边的机织布形成的径向布边组织,纬向孚长线增长,经向浮长线缩短,径向布边组织比较平整,同时径向布边组织具有高强度,在染整各道工序拉幅的作用下,径向布边组织不脱散,不被撕破,另外径向布边组织不会发生边吊、边紧的情况,不会造成整理的困难和疵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