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轴的干纱经轴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6838发布日期:2018-06-15 23:3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染整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色织行业的经轴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经轴染色方法有着染色效率高、操作工序少的优点,已在色织行业得到普及推广。为了达到染匀染透的目的,整经后的原纱经轴密度控制不能太大,否则易染不透,加之原纱本身所含蜡质、胶质等杂质成份,导致纱线之间的抱合力较差,纱线之间极易打滑,当受到空气和水的外力冲击作用时容易发生错位而导致局部被冲乱,甚至严重断头塌陷的质量问题,俗称为“爆轴”。出现爆轴问题后需要烘干后重新倒轴整经和补纱,从而严重影响生产计划的有序进行,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经轴染色易爆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轴的干纱经轴染色工艺,以有效降低爆轴发生的概率,使经轴染色生产更加顺畅,减少爆轴导致的经济损失。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将具有干纱的经轴固定在具有循环泵的染缸内,向染缸内加入浴液,其特点是:先将所述循环泵的频率匀速升高到15Hz,保持运行2分钟,这期间主要是排除经轴内部的空气,同时将水缓慢由轴内渗透到轴外。再将所述循环泵的频率匀速升高到25Hz,保持运行2分钟,使纱线逐渐润湿,随着纱线的不断润湿,纱线有了一定程度的膨胀,纱线之间变得相对紧密,有了一定的抱合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泵的频率才能获得更好的出水效果。然后再将所述循环泵的频率匀速升高到35Hz,保持运行2分钟,使纱线进一步充分润湿,排除纱线内部空气,纱线之间抱合力进一步增大。最后将所述循环泵的频率提高到42.5Hz,使经轴具有了良好的稳定性,运行至该阶段工艺结束后,排出浴液。在经轴上的纱线最初为干纱,纱线之间以及纱线内部都存在空气,纱线之间的抱合力较小,通过变频器控制循环泵以较低的转速运行,使水在经轴内部缓慢升高并流动,缓慢排出空气,从而降低空气和水对纱线的冲击,起到保护经轴纱线不被冲乱的目的。随着纱线逐步润湿膨胀,之间的抱合力也逐渐增大,抗冲击能力也随之增强,此时再逐渐提高主泵的转速变频,以此达到充分渗透的目的。进一步地,本发明将所述循环泵的频率升高到15Hz的速度为15Hz/min。在维持经轴纱线成形良好(不被冲乱)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排除空气以及充分润湿纱线,是设定循环泵的升频速率的基本原则。另外,循环泵频率在15Hz以下时泵力较低,可以以较快的升频速度运行至15Hz,先排除经轴内部空间以及纱线间隙中的空气。将所述循环泵的频率升高到25Hz的速度为5Hz/min。在排除空气的过程中纱线也得到了初步的润湿膨胀,纱线间的抱合力也有所增加,但随着循环泵频率的提升,泵力也随之增大,需要适当控制循环泵的升频速度,干纱条件下频率在35Hz以下时升频速度在5Hz/min时能较好的维持纱线不被水流冲乱。将所述循环泵的频率升高到35Hz的速度为5Hz/min。为了使纱线得到充分润湿而采取阶段升频方式,10Hz为一个阶段;在达到每个阶段频率后保持运行2分钟,使纱线在该频率下得到充分润湿后再升频至下一阶段。将所述循环泵的频率升高到42.5Hz的速度为3.75Hz/min。当循环泵频率超过35Hz后泵力较大需要控制减缓升频速率,以确保纱线充分润湿过程中不被冲乱,以3.75Hz/min为宜。具体实施方式一、生产工艺:将具有干纱的经轴架入缸体内,在缸体上串接有循环泵,以利于在整个工艺中使浴液循环起来。按照工艺要求,以一定的浴液比向缸体内加入染液或水后,开启循环泵。先以15Hz/min的速度将循环泵的频率提高到15Hz,保持15Hz的频率运行2min,再以5Hz/min的速度将循环泵的频率提高到25Hz,保持25Hz的频率运行2min,然后以5Hz/min的速度将循环泵的频率提高到35Hz,保持35Hz的频率运行2min,最后再以3.75Hz/min的速度将循环泵的频率提高到42.5Hz,保持42.5Hz运行至该阶段工艺结束后,排出染液或水。其中不断检查出水效果(即检查水经过纱线由内往外流通是否顺畅,能否达到满足染色的要求,若出水效果不佳,则需要适当提高循环泵变频),干纱防爆轴染色处理过程结束。二、本发明技术应用后的效果:表1本发明方法应用前后的爆轴率对比表:工艺干纱爆轴率原有技术1.07%本发明工艺0.13%由此可见,本技术的实施应用大大降低了爆轴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产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生产更加顺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