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衣机的单升单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7157发布日期:2018-09-29 05:4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晾衣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晾衣机的单升单降结构。



背景技术:

晾衣机作为晾晒衣物的装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现有的智能晾衣机通常由拉绳带动成“口”字形的晾衣架升降,并在晾衣架两侧设置有升降架,可实现晾衣架的升降并防止晾衣架摆动,但在晾衣架的升降过程中,晾衣架上的晾衣杆必须同步升降,无法单独升降,晾晒衣物时外侧晾衣杆上的衣物易挡住阳光,使得内侧晾衣杆上的衣物不易晾干;现有的手摇式晾衣机直接由拉绳带动晾衣杆升降,两个晾衣杆在各自的拉绳带动下能够实现单升单降,但晾衣杆直接由拉绳带动,当风吹过时晾衣杆易摆动,使得晾衣杆上的衣物晾晒不稳,易掉落,且晾衣杆之间可能发生碰撞,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机的单升单降结构,该结构使得晾衣机的晾衣杆能够实现单升单降,且风吹过时,晾衣杆不会发生摆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晾衣机的单升单降结构,包括晾衣本体,成平行设置的两个晾衣杆以及连接晾衣本体与晾衣杆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四条拉绳和四个升降架,四条拉绳和四个升降架分别位于两个晾衣杆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升降架包括有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相互铰接形成“x”字形的伸缩架,所述伸缩架设置有多组,且伸缩架上下首尾相互铰接,所述升降架上端的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均与晾衣本体相铰接,所述升降架下端的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均与晾衣杆相铰接且升降架两侧中至少有一侧的升降杆与晾衣本体和晾衣杆可滑移连接,所述晾衣杆两端的拉绳带动晾衣杆上升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间的夹角均不断减小,升降架向上折叠起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晾衣杆之间设置有可收缩的晾晒杆,所述晾晒杆设置有多个且沿晾衣杆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晾晒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晾衣杆相铰接,所述晾晒杆上设置有供衣架悬挂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晾晒杆包括有依次插装的两个以上套管,在相邻两个套管中,内部的套管为内管,外部的套管为外管,所述内管设置为“t”形,所述外管内设置有供内管滑移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的开口处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挡板,内管滑移到位后两端的突出部分将被挡板挡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晾晒杆上设置有用于晾晒衣物的多功能晾晒夹,所述多功能晾晒夹包括有两个弯制成“g”字形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包括有“c”字形的弧形部和“i”字形的夹持部,两个弹性片正对设置,且两个弧形部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夹持部正对设置且夹持部上端相互连接,两个夹持部下端形成有供衣物插入的开口,衣物带动夹持部向上移动时,夹持部在弧形部的弹性形变作用下不断靠近至夹紧衣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功能晾晒夹由金属材料一体弯制成型,其外表面涂覆有橡胶层,所述夹持部与衣物相接触的夹持面设置为能够增大夹持部与衣物间的摩擦力的凹凸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两个晾衣杆的升降由各自两端的拉绳带动,升降互不影响,实现了晾衣杆的单升单降,晾晒衣物时,若两个晾衣杆的升降高度不同,则能够实现衣物的分层晾晒,使得内侧的衣物的阳光不易被外侧的衣物挡住,内侧的衣物接受阳光照射更充足,晾晒效率更高;且通过升降架的设置,使得晾衣杆在风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摇摆,避免了晾衣杆上的衣物晾晒不稳而掉落,以及晾衣杆之间可能发生碰撞,导致晾衣杆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晾衣机的单升单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管与外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晾晒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晾衣本体;2、晾衣杆;3、升降装置;31、拉绳;32、升降架;33、第一升降杆;34、第二升降杆;35、伸缩架;4、晾晒杆;41、套管;42、内管;43、外管;44、滑移腔;45、挡板;5、多功能晾晒夹;51、弹性片;52、弧形部;53、夹持部;54、开口;55、橡胶层;56、凹凸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晾衣机的单升单降结构,包括晾衣本体1,成平行设置的两个晾衣杆2以及连接晾衣本体1与晾衣杆2的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有四条拉绳31和四个升降架32,四条拉绳31和四个升降架32分别位于两个晾衣杆2长度方向的两端,升降架32包括有第一升降杆33和第二升降杆34,第一升降杆33与第二升降杆34相互铰接形成“x”字形的伸缩架35,伸缩架35设置有多组,且伸缩架35上下首尾相互铰接,升降架32上端的第一升降杆33和第二升降杆34均与晾衣本体1相铰接,升降架32下端的第一升降杆33和第二升降杆34均与晾衣杆2相铰接且升降架32两侧中至少有一侧的升降杆与晾衣本体1和晾衣杆2可滑移连接,避免铰接处均无法移动时,升降架32无法折叠或放下,晾衣杆2两端的拉绳31带动晾衣杆2上升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33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34间的夹角均不断减小,升降架32向上折叠起来。

晾衣杆2两端的拉绳31上升时,带动晾衣杆2上升,此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33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34间的夹角均不断减小,升降架32向上折叠起来;晾衣杆2两端的拉绳31下降时,带动晾衣杆2下降,此时上下两个相邻第一升降杆33和上下两个相邻第二升降杆34间的夹角均不断增大,升降架32向下伸长。两个晾衣杆2的升降由各自两端的拉绳31带动,升降互不影响,实现了晾衣杆2的单升单降,晾晒衣物时,若两个晾衣杆2的升降高度不同,则能够实现衣物的分层晾晒,使得内侧的衣物的阳光不易被外侧的衣物挡住,内侧的衣物接受阳光照射更充足,晾晒效率更高。且通过升降架32的设置,使得晾衣杆2在风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摇摆,避免了晾衣杆2上的衣物晾晒不稳而掉落,以及晾衣杆2之间可能发生碰撞,导致晾衣杆2损坏。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晾衣杆2之间设置有可收缩的晾晒杆4,晾晒杆4设置有多个且沿晾衣杆2的长度方向排列,晾晒杆4两端分别与两个晾衣杆2相铰接,晾晒杆4上设置有供衣架悬挂的通孔。

当两个晾衣杆2的升降高度不同时,晾晒杆4能够相对晾衣杆2转动且可伸长,通过多个晾晒杆4以及晾晒杆4上通孔的设置,使得衣物不仅能够悬挂在晾衣杆2上晾晒,还能够悬挂在晾晒杆4上晾晒,增加了该晾衣机能够晾晒衣物的数量,避免衣物较多时,衣物无法一次性在晾衣杆2上晾晒,需要分次晾晒,导致人们晾晒不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晾晒杆4包括有依次插装的两个以上套管41,在相邻两个套管41中,内部的套管41为内管42,外部的套管41为外管43,内管42设置为“t”形,外管43内设置有供内管42滑移的滑移腔44,滑移腔44的开口54处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挡板45,内管42滑移到位后两端的突出部分将被挡板45挡住,使得内管42不会与外管43相脱离,导致晾晒杆4断开,不利于晾晒杆4上衣物的晾晒,该晾晒杆4的伸缩结构简单实用,便于生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晾晒杆4上设置有用于晾晒衣物的多功能晾晒夹5,多功能晾晒夹5包括有两个弯制成“g”字形的弹性片51,弹性片51包括有“c”字形的弧形部52和“i”字形的夹持部53,两个弹性片51正对设置,且两个弧形部52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夹持部53正对设置且夹持部53上端相互连接,两个夹持部53下端形成有供衣物插入的开口54,衣物带动夹持部53向上移动时,夹持部53在弧形部52的弹性形变作用下不断靠近至夹紧衣物。当人们晾晒衣物时,可将衣物通过开口54处插入到两个夹持部53之间,并带动两个夹持部53向上移动,此时弧形部52的下端向内侧收缩使得夹持部53不断靠近至夹紧衣物,当衣物晾干后,人们仅需向下拉动衣物,使得衣物带动两个夹持部53向下移动,弧形部52的下端向外侧移动,使得两个夹持部53不断远离至衣物从夹持部53之间取出,该多功能晾晒夹5使用过程简单方便,便于衣物的晾晒。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功能晾晒夹5由铁、铜等金属材料一体弯制成型,使得该多功能晾晒夹5便于加工,且其外表面涂覆有橡胶层55,避免铁、铜等金属材料直接与空气相接触易生锈,也避免了生锈后的多功能晾晒架直接与衣物相接触,对衣物造成污染,夹持部53与衣物相接触的夹持面设置为凹凸面56,使得夹持部53与衣物间的摩擦力增大,当衣物晾晒时,衣物不易从两个夹持部53之间滑出,导致衣物落到地上受到污染。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