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活性无盐染色面料及其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7430发布日期:2018-09-29 05:47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整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麻活性无盐染色面料及其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不但要求面料具有舒适的穿着体验,而且对其环保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活性染色需要耗费大量的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采用新型无盐染色环保生产工艺可以实现不用盐进行染色,减少印染废水的排放,且能满足市场品质需求。

使用常规前处理工艺加工的亚麻面料处理不净容易造成后续染色上染率较低,大量染料浮色残留在纤维表面,导致面料皂洗牢度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亚麻活性无盐染色面料,上染率高,面料的皂洗牢度,满足面料各项服用性能,并使亚麻面料获得优异的手感和靓丽的色泽;本发明还提供其染整工艺,减少染色的染料和助剂使用量,减少污水的排放。

本发明所述的亚麻活性无盐染色面料,将亚麻坯布依次经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湿布烘干、染色、气流水洗、超柔软、拉幅定型和验装得到亚麻活性无盐染色面料;

其中:

煮练工序的堆布时间为40~45min;

气流水洗所用的水洗液为:多元共聚型硅油柔软剂、脂肪酸柔软剂和水。

优选地,气流水洗工序的条件:温度为50~55℃,时间为26~30min,气流水洗所用的水洗液为:多元共聚型硅油柔软剂tf-49113~6g/l、脂肪酸柔软剂gs-94402~4g/l,余量为水。

tf-4911的生产厂家为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gs-9440的生产厂家为潍坊高盛化工有限公司。

烧毛工序:车速为90~100m/min,烧毛方式为透烧,火焰强度为16~18mbar。

煮练工序:车速为68~72m/mim,水洗槽温度为92~95℃,烧碱用量为43~45g/l,堆布时间为40~45min,蒸箱温度为97~100℃。

漂白工序:车速为68~72m/min,蒸箱温度为97~100℃,堆布时间为18~23min。

漂白工序所用的漂白剂为:螯合剂:4~6g/l,烧碱:2~3g/l,双氧水:7~10g/l,余量为水。

染色工序:面料浸轧无盐染色工作液,无盐染色工作液使用本领域无盐染色液即可,无特殊要求;然后经过透风晾干、汽蒸、皂洗,其中皂洗采用10个水洗槽逆流水洗,在第6个和第7个水洗槽中分别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复配型皂洗剂lg-626t,提升面料皂洗牢度,在第4个和第9个水洗槽中分别加入醋酸,中和布面ph值。

10个水洗槽的温度依次为50℃、50℃、60℃、80℃、80℃、90℃、90℃、70℃、50℃、50℃,在第6个和第7个水洗槽中分别加入3~6g/l的高分子聚合物复配型皂洗剂lg-626t,在第4个和第9个水洗槽中分别加入2~4g/l的醋酸。lg-626t的生产厂家为潍坊朗高纺织化工有限公司。

超柔软工序:温度为120~130℃,车速为10~15m/min,风量为60~70%。

拉幅定型工序:温度为110~120℃,车速为70~80m/min,风量为5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调整煮练工序堆布时间,堆布时间由20min调整为40~45min,是重煮工艺,提升亚麻纤维的煮练性能,可以提高面料毛效,使染料更快的浸透到纤维内部,有助于提高后续染色的上染率,减少纤维表面染料残留,提升亚麻面料的透染性能。

(2)采用无盐染色工作液染色,面料色泽鲜艳,通过调整皂洗工艺,同时在第6个和第7个水洗槽中分别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复配型皂洗剂lg-626t,面料的皂洗牢度可以达到4级以上。

(3)通过气流水洗的方式进行柔软整理,相比传统的拉幅柔软,面料在气流水洗过程中处于松弛状态,结合超柔软的方式,面料在松式状态下烘干,可以获得更加柔软蓬松的风格。在气流水洗工序中使用多元共聚型硅油柔软剂与脂肪酸柔软剂进行复配,赋予面料更加独特的手感,结合后续的超柔软工序,赋予亚麻织物蓬松柔软的手感风格。

(4)本发明通过调整煮练工艺参数,结合无盐染色技术,减少染色的染料和助剂使用量,减少污水的排放,提升亚麻面料的染色性能,同时在柔软加工方式方面进行创新,经过加工的面料各项性能均可满足市场要求,满足面料各项服用性能,并使亚麻面料获得优异的手感和靓丽的色泽。

(5)本发明通过调整前处理煮练和染色皂洗等工艺参数,提升亚麻织物的上染性能,结合无盐染色技术,发明一种亚麻活性无盐染色面料的染整加工工艺,面料在达到舒适、柔软手感风格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环保性能的需求。

(6)本发明整理后的面料经测试各项色牢度如下:

①耐洗色牢度:aatcc61-20103a测试方法,变色4级以上,沾色4级以上;

②耐酸汗渍色牢度:aatcc15-2009测试方法,变色4级以上,沾色4级以上;

③耐热压色牢度,aatcc133-2009测试方法,变色4级以上,沾色4级以上;

④耐摩擦色牢度,aatcc8-2007测试方法,干磨4级以上,湿磨3级以上;

⑤磨损变色,astmd4966-12测试方法,变色4级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组织规格:l21*l21*64*58*57/58,花型:平纹。

一种亚麻活性无盐染色面料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织物整理工艺流程:将亚麻坯布依次经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湿布烘干、染色、气流水洗、超柔软、拉幅定型和验装;其中:

烧毛工序:车速100m/min,烧毛方式为透烧、火焰强度16mbar。

煮练工序:车速72m/mim,水洗槽温度95℃,烧碱用量45g/l,堆布时间40min,蒸箱温度98℃。

漂白工序:车速71m/min,螯合剂:4g/l,烧碱:2g/l,双氧水:7g/l,余量为水,蒸箱温度:97℃,堆布时间19min。

染色工序:面料浸轧无盐染色工作液,然后经过透风晾干、汽蒸、皂洗,其中皂洗采用10个水洗槽逆流水洗,温度依次为50℃、50℃、60℃、80℃、80℃、90℃、90℃、70℃、50℃、50℃,在第6个和第7个水洗槽中分别加入5g/l的高分子聚合物复配型皂洗剂lg-626t,提升面料皂洗牢度,在第4个和第9个水洗槽中分别加入3g/l的醋酸,中和布面ph值。

气流水洗工序:温度52℃,时间28min,多元共聚型硅油柔软剂tf-4911:4g/l、脂肪酸柔软剂gs-9440:3g/l,余量为水。

超柔软工序:温度120℃,车速10m/min,风量70%。

拉幅定型工序:温度110℃,车速75m/min,风量50%。

整理后的面料经测试各项色牢度如下:

①耐洗色牢度:aatcc61-20103a测试方法,变色4级,沾色4.5级;

②耐酸汗渍色牢度:aatcc15-2009测试方法,变色4级,沾色4级;

③耐热压色牢度,aatcc133-2009测试方法,变色4级,沾色4级;

④耐摩擦色牢度,aatcc8-2007测试方法,干磨4.5级,湿磨3.5级;

⑤磨损变色,astmd4966-12测试方法,变色4级。

对比例1

组织规格、染整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煮练工序堆布时间为20min。

对实施例1及对比例1染色前的产品性能进行测试:

实施例1:使用fz/t01071-2008方法检测面料毛效为65mm;

对比例1:使用fz/t01071-2008方法检测面料毛效为52mm;

通过检测数据可看出,实施例1的面料毛效明显好于对比例1。

实施例2

组织规格:l17*l17*76*56*57/58,花型:2/2破斜。

一种亚麻活性无盐染色面料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织物整理工艺流程:将亚麻坯布依次经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湿布烘干、染色、气流水洗、超柔软、拉幅定型和验装;其中:

烧毛工序:车速95m/min,烧毛方式为透烧、火焰强度18mbar。

煮练工序:车速70m/mim,水洗槽温度93℃,烧碱用量44g/l,堆布时间43min,蒸箱温度99℃。

漂白工序:车速68m/min,螯合剂:5g/l,烧碱:3g/l,双氧水:9g/l,余量为水,蒸箱温度:98℃,堆布时间21min。

染色工序:面料浸轧无盐染色工作液,然后经过透风晾干、汽蒸、皂洗,其中皂洗采用10个水洗槽逆流水洗,温度依次为50℃、50℃、60℃、80℃、80℃、90℃、90℃、70℃、50℃、50℃,在6#和7#水洗槽中加入4g/l的高分子聚合物复配型皂洗剂lg-626t,提升面料皂洗牢度,在4#和9#水洗槽中各加入2g/l的醋酸,中和布面ph值。

气流水洗工序:温度50℃,时间30min,多元共聚型硅油柔软剂tf-4911:5g/l、脂肪酸柔软剂gs-9440:2g/l,余量为水。

超柔软工序:温度130℃,车速12m/min,风量60%。

拉幅定型工序:温度120℃,车速70m/min,风量55%。

整理后的面料经测试各项色牢度如下:

①耐洗色牢度:aatcc61-20103a测试方法,变色4级,沾色4级;

②耐酸汗渍色牢度:aatcc15-2009测试方法,变色4级,沾色4级;

③耐热压色牢度,aatcc133-2009测试方法,变色4级,沾色4级;

④耐摩擦色牢度,aatcc8-2007测试方法,干磨4级,湿磨3级;

⑤磨损变色,astmd4966-12测试方法,变色4级。

对比例2

组织规格、染整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煮练工序堆布时间为20min。

对实施例2及对比例2染色前的产品性能进行测试:

实施例2:使用fz/t01071-2008方法检测面料毛效为69mm;

对比例2:使用fz/t01071-2008方法检测面料毛效为56mm;

通过检测数据可看出,实施例2的面料毛效明显好于对比例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