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织布机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833发布日期:2018-09-04 20:4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喷水织布机的驱动装置,属于喷水织布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织布领域内,为了保持工作效率,取得工作效益,织布机时常进行长时间工作,织布机的主驱动和从驱动之间的连接处的铜套经常出现磨损,使工作轴摆动幅度大,造成断纱、纱线碰头缠绕等现象,而且更换铜套,耽误工作时间,影响工作效率,维修成本也高。但是现有的驱动装置会被水浸泡,配件容易腐蚀,轴承浸泡在水中也不容易打油,配件经常会出现故障,更换频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水织布机的驱动装置,以改善现有的驱动装置会被水浸泡,配件容易腐蚀,轴承浸泡在水中也不容易打油,配件经常会出现故障,更换频率高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喷水织布机的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快速行走驱动机构、固定支腿、密封护套、驱动轴、提环、风箱、接线箱,所述固定支腿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底部,所述密封护套竖向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右侧底端,所述驱动轴固定嵌入于密封护套中部并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内部相贯通,所述提环设有两个以上且底部分别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顶端,所述风箱横向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顶端中部且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箱竖向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左侧顶端且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快速行走驱动机构由右驱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左驱动机构、联轴支撑机构、第一蜗轮、活动框架、第二蜗轮、第一蜗杆、齿轮连接机构、电机驱动机构组成,所述右驱动机构与左驱动机构尺寸一致,所述右驱动机构与左驱动机构分别设于活动框架内部左右两端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联轴支撑机构两端水平延伸至与活动框架内部两端相焊接并与右驱动机构与左驱动机构紧密连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固定设于联轴支撑机构下端中部且两者之间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齿轮连接机构位于活动框架内部底端,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固定设于活动框架内部底端并与齿轮连接机构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竖向焊接于联轴支撑机构与活动框架之间左侧,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轮尺寸一致且垂直嵌套于第一蜗杆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右驱动机构由第三蜗轮、右驱动滚轮轴、右连接轴承、右驱动滚轮组成,所述右连接轴承设有两个以上且垂直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右侧,所述右驱动滚轮轴两端垂直延伸至与上下两个右连接轴承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三蜗轮固定嵌套于右驱动滚轮轴上端外表面并与联轴支撑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右驱动滚轮固定嵌套于右驱动滚轮轴下端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第一电动机、第一平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一减速器、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皮带轮组成,所述第一电动机横向焊接于联轴支撑机构下端中部,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嵌套于第一电动机右侧外表面,所述第一皮带轮位于第二皮带轮下方,所述第一平皮带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外表面,所述第一减速器位于第一皮带轮右侧且两者之间相嵌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固定嵌套于第一减速器右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位于第一主动齿轮上端且两者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嵌套于联轴支撑机构外表面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驱动机构由第四蜗轮、左驱动滚轮轴、左连接轴承、左驱动滚轮组成,所述左连接轴承设有两个以上且垂直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左侧,所述左驱动滚轮轴两端垂直延伸至与上下两个左连接轴承焊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蜗轮固定嵌套于左驱动滚轮轴上端外表面并与联轴支撑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左驱动滚轮固定嵌套于左驱动滚轮轴下端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联轴支撑机构由右联轴器、第二蜗杆、左联轴器、轴承座组成,所述轴承座设有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左右两端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第二蜗杆两端水平延伸至与两个轴承座焊接在一起,所述右联轴器与左联轴器尺寸一致,所述右联轴器与左联轴器分别套合于第二蜗杆左右两端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第三蜗轮固定嵌套于右驱动滚轮轴上端外表面并与第二蜗杆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连接机构由第二减速器、第二从动齿轮、中间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组成,所述第二减速器横向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底端,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固定嵌套于第二减速器下端,所述中间齿轮固定设于第二主动齿轮左侧且两者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位于中间齿轮左侧且两者之间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由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四皮带轮、第二电动机组成,所述第二电动机竖向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底端,所述第四皮带轮固定嵌套于第二电动机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三皮带轮固定嵌套于齿轮连接机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平皮带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蜗轮固定嵌套于左驱动滚轮轴上端外表面并与联轴支撑机构采用间隙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喷水织布机的驱动装置,由于将带传动减速装置与齿轮减速装置结合起来,减速比大,使筒体转速更小,转动更平稳,以保证稳定高速传递动力,不易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筒体由两个随动滚轮以及左驱动滚轮和右驱动滚轮支撑好后,如果需要整体移动,则只需启动第二电动机,其动力经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和第二减速器进行减速增扭后、再经第二主动齿轮和中间齿轮传递给第二从动齿轮,并经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第二蜗轮作进一步减速增扭后与地面的附着力带动整个筒体按所需方向移动,摩擦驱动力大,确保筒体转动可靠,若需要转动筒体,则启动第一电动机,其动力经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减速器、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进行减速增扭后传递给第二蜗杆,并由两路传出:一路是经左联轴器、并通过第二蜗杆和第四蜗轮作进一步的减速增扭后传递给左驱动滚轮,二路是右联轴器、并通过第二蜗杆和第四蜗轮作进一步的减速增扭后传递给右驱动滚轮,左驱动滚轮和右驱动滚轮的旋转方向相同,通过摩擦作用一起驱动筒体作相应方向旋转,使筒体转速更小,转动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喷水织布机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内部结构详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固定支腿-2、密封护套-3、驱动轴-4、提环-5、风箱-6、接线箱-7、右驱动机构-101、齿轮传动机构-102、左驱动机构-103、联轴支撑机构-104、第一蜗轮-105、活动框架-106、第二蜗轮-107、第一蜗杆-108、齿轮连接机构-109、电机驱动机构-110、第三蜗轮-1011、右驱动滚轮轴-1012、右连接轴承-1013、右驱动滚轮-1014、第一电动机-1021、第一平皮带-1022、第一皮带轮-1023、第一减速器-1024、第一主动齿轮-1025、第一从动齿轮-1026、第二皮带轮-1027、第四蜗轮-1031、左驱动滚轮轴-1032、左连接轴承-1033、左驱动滚轮-1034、右联轴器-1041、第二蜗杆-1042、左联轴器-1043、轴承座-1044、第二减速器-1091、第二从动齿轮-1092、中间齿轮-1093、第二主动齿轮-1094、第三皮带轮-1101、第二平皮带-1102、第四皮带轮-1103、第二电动机-1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水织布机的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固定支腿2、密封护套3、驱动轴4、提环5、风箱6、接线箱7,所述固定支腿2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底部,所述密封护套3竖向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右侧底端,所述驱动轴4固定嵌入于密封护套3中部并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内部相贯通,所述提环5设有两个以上且底部分别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顶端,所述风箱6横向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顶端中部且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箱7竖向焊接于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左侧顶端且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快速行走驱动机构1由右驱动机构101、齿轮传动机构102、左驱动机构103、联轴支撑机构104、第一蜗轮105、活动框架106、第二蜗轮107、第一蜗杆108、齿轮连接机构109、电机驱动机构110组成,所述右驱动机构101与左驱动机构103尺寸一致,所述右驱动机构101与左驱动机构103分别设于活动框架106内部左右两端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联轴支撑机构104两端水平延伸至与活动框架106内部两端相焊接并与右驱动机构101与左驱动机构103紧密连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102固定设于联轴支撑机构104下端中部且两者之间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齿轮连接机构109位于活动框架106内部底端,所述电机驱动机构110固定设于活动框架106内部底端并与齿轮连接机构109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108竖向焊接于联轴支撑机构104与活动框架106之间左侧,所述第一蜗轮105与第二蜗轮107尺寸一致且垂直嵌套于第一蜗杆108外表面。

所述右驱动机构101由第三蜗轮1011、右驱动滚轮轴1012、右连接轴承1013、右驱动滚轮1014组成,所述右连接轴承1013设有两个以上且垂直焊接于活动框架106内部右侧,所述右驱动滚轮轴1012两端垂直延伸至与上下两个右连接轴承1013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三蜗轮1011固定嵌套于右驱动滚轮轴1012上端外表面并与联轴支撑机构1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右驱动滚轮1014固定嵌套于右驱动滚轮轴1012下端外表面。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102由第一电动机1021、第一平皮带1022、第一皮带轮1023、第一减速器1024、第一主动齿轮1025、第一从动齿轮1026、第二皮带轮1027组成,所述第一电动机1021横向焊接于联轴支撑机构104下端中部,所述第二皮带轮1027固定嵌套于第一电动机1021右侧外表面,所述第一皮带轮1023位于第二皮带轮1027下方,所述第一平皮带1022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皮带轮1023与第二皮带轮1027外表面,所述第一减速器1024位于第一皮带轮1023右侧且两者之间相嵌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025固定嵌套于第一减速器1024右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026位于第一主动齿轮1025上端且两者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026固定嵌套于联轴支撑机构104外表面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

所述左驱动机构103由第四蜗轮1031、左驱动滚轮轴1032、左连接轴承1033、左驱动滚轮1034组成,所述左连接轴承1033设有两个以上且垂直焊接于活动框架106内部左侧,所述左驱动滚轮轴1032两端垂直延伸至与上下两个左连接轴承1033焊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蜗轮1031固定嵌套于左驱动滚轮轴1032上端外表面并与联轴支撑机构1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左驱动滚轮1034固定嵌套于左驱动滚轮轴1032下端外表面。

所述联轴支撑机构104由右联轴器1041、第二蜗杆1042、左联轴器1043、轴承座1044组成,所述轴承座1044设有两个,所述轴承座1044分别焊接于活动框架106内部左右两端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第二蜗杆1042两端水平延伸至与两个轴承座1044焊接在一起,所述右联轴器1041与左联轴器1043尺寸一致,所述右联轴器1041与左联轴器1043分别套合于第二蜗杆1042左右两端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第三蜗轮1011固定嵌套于右驱动滚轮轴1012上端外表面并与第二蜗杆1042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齿轮连接机构109由第二减速器1091、第二从动齿轮1092、中间齿轮1093、第二主动齿轮1094组成,所述第二减速器1091横向焊接于活动框架106内部底端,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094固定嵌套于第二减速器1091下端,所述中间齿轮1093固定设于第二主动齿轮1094左侧且两者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092位于中间齿轮1093左侧且两者之间相啮合。

所述电机驱动机构110由第三皮带轮1101、第二平皮带1102、第四皮带轮1103、第二电动机1104组成,所述第二电动机1104竖向焊接于活动框架106内部底端,所述第四皮带轮1103固定嵌套于第二电动机1104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三皮带轮1101固定嵌套于齿轮连接机构109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平皮带1102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三皮带轮1101与第四皮带轮1103外表面,所述第四蜗轮1031固定嵌套于左驱动滚轮轴1032上端外表面并与联轴支撑机构104采用间隙配合。

为了克服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将带传动减速装置与齿轮减速装置结合起来,减速比大,使筒体转速更小,转动更平稳,以保证稳定高速传递动力,不易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筒体由两个随动滚轮以及左驱动滚轮1034和右驱动滚轮1014支撑好后,如果需要整体移动,则只需启动第二电动机15,其动力经第三皮带轮1101、第四皮带轮1103和第二减速器1091进行减速增扭后、再经第二主动齿轮1094和中间齿轮1093传递给第二从动齿轮1092,并经第一蜗杆108和第一蜗轮105、第二蜗轮107作进一步减速增扭后与地面的附着力带动整个筒体按所需方向移动,摩擦驱动力大,确保筒体转动可靠。

具体的,若需要转动筒体,则启动第一电动机1021,其动力经第一皮带轮1023、第二皮带轮1027、第一减速器1024、第一从动齿轮1026、第一主动齿轮1025进行减速增扭后传递给第二蜗杆1042,并由两路传出:一路是经左联轴器1043、并通过第二蜗杆1042和第四蜗轮1031作进一步的减速增扭后传递给左驱动滚轮1034,二路是右联轴器1041、并通过第二蜗杆1042和第四蜗轮1031作进一步的减速增扭后传递给右驱动滚轮1014,左驱动滚轮1034和右驱动滚轮1014的旋转方向相同,通过摩擦作用一起驱动筒体作相应方向旋转,使筒体转速更小,转动更平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右驱动机构101与左驱动机构103的支撑装置分体设置,两者的距离可根据筒体的长度自由调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