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布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0169发布日期:2018-12-11 23:57阅读:1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染布工艺。



背景技术:

染料是人类自古以来即陆续开发使用的传统染料,它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并且和人类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它包括矿物性染料、动物性染料及植物性染料,其中以植物性染料的种类最多,应用的范围也最广泛,故天然染色常被简化为植物染色。利用植物色素进行的染布称为植物染,一般植物染多指利用加热将植物色素煮出来作为染液染色的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染布工艺,以用来克服上述缺陷,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染布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一种染布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将染色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30混合,并在100℃水中煮3小时后,过滤成染色剂液体,并将布放置入清水中30-35分钟,进行去浆;b、染色,将布与染液按重量比为1:45倒入染色缸中,浸泡16-18分钟,然后开始加热升温至85℃,保温时间1.5-2小时,并不停地搅拌,取出后进行脱水;c、固色定型,再将染色后得到的布浸泡其中在固色剂中,时间为3时,取出后经过水洗、脱水机脱水,烘干。

优选的,染色剂可为植物染料。

优选的,所述植物染料的植物可为茜草、姜黄、紫苏或者靛蓝。

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天然材料植物中提炼染色剂直接染布,适用于天然材质如毛、棉、麻、丝染色,操作方便,其染色后排放水不污染环境,不需三废处理,符合环境需要,生产出的产品色泽柔和、有较强的自然色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说明书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染布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一种染布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将染色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30混合,染色剂可为植物染料。所述植物染料的植物可为茜草、姜黄、紫苏或者靛蓝。并在100℃水中煮3小时后,过滤成染色剂液体,并将布放置入清水中30分钟,进行去浆;

b、染色,将布与染液按重量比为1:45倒入染色缸中,浸泡16分钟,然后开始加热升温至85℃,保温时间1.5小时,并不停地搅拌,取出后进行脱水;

c、固色定型,再将染色后得到的布浸泡其中在固色剂中,时间为3时,取出后经过水洗、脱水机脱水,烘干。

实施例二,一种染布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一种染布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将染色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30混合,染色剂可为植物染料。所述植物染料的植物可为茜草、姜黄、紫苏或者靛蓝。并在100℃水中煮3小时后,过滤成染色剂液体,并将布放置入清水中35分钟,进行去浆;

b、染色,将布与染液按重量比为1:45倒入染色缸中,浸泡18分钟,然后开始加热升温至85℃,保温时间2小时,并不停地搅拌,取出后进行脱水;

c、固色定型,再将染色后得到的布浸泡其中在固色剂中,时间为3时,取出后经过水洗、脱水机脱水,烘干。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布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将染色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30混合,并在100℃水中煮3小时后,过滤成染色剂液体,并将布放置入清水中30‑35分钟,进行去浆;固色定型,再将染色后得到的布浸泡其中在固色剂中,时间为3时,取出后经过水洗、脱水机脱水,烘干。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天然材料植物中提炼染色剂直接染布,适用于天然材质如毛、棉、麻、丝染色,操作方便,其染色后排放水不污染环境,不需三废处理,符合环境需要,生产出的产品色泽柔和、有较强的自然色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陶圣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陶圣香
技术研发日:2018.06.19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