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醋酸纤维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0160发布日期:2018-12-11 23:57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醋酸纤维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属于醋酯纤维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醋酯纤维是一种半合成纤维材料,与粘胶纤维有所不同。醋酯纤维是由纤维素醋酸酯纺制成的纤维,在醋酯纤维中,纤维素环上的羟基大部或全部被乙酰化。醋酯纤维的纵向为附有条纹的光滑圆柱形,横断面为椭圆形。由于其结晶度和侧序度低,醋酯纤维的断裂强度差,在湿态时更差,但断裂延伸率高,弹性回复性明显较粘胶纤维强。醋酯纤维的吸湿量在标准条件下为6%~7%,在水中的膨胀性较低。其制成品易于洗涤,甚至用热水洗时几乎不会收缩。醋酯纤维耐日晒能力好,超过锦纶、粘胶纤维及棉纤维,受热时先软化变形,后缓缓燃烧,并有助燃性。

一般以精制棉子绒为原料制成三乙酸纤维素酯,再部分水解成较低乙酸酯(如二乙酸酯),然后溶解在丙酮中成纺丝溶液而用干纺法成形。可制成长纤维或短纤维。有蚕丝的优良性质。干态的强度0.13~0.15牛/特(1.3~1.5克力/旦)伸长率25%。湿态的强度0.08~0.1牛/特(0.8~1克力/旦),伸长率35%。也可不经部分水解,直接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成纺丝溶液而用干纺法成形,称作三乙酯纤维,简称三醋纤(triacetate)。一般制成短纤维,可用作人造毛。也可制成强力乙酯纤维,强度可达0.7牛/特(7克力/旦),但伸长率很低。

纤维素与醋酐发生反应而得纤维醋酸酯,经纺丝而成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简称醋酯纤维。醋酯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一大品种,包括二型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两类。前者的醋酯化程度较低,2~2.7,溶解于丙酮;后者醋酯化程度较高,2.7~3,不溶于丙酮。

纤维素三醋酸酯早在1869年就已被发现,1903年制得了可溶于丙酮的二型纤维素醋酸酯;1921年h.德赖弗斯在英国首先试制成功二型醋酯纤维,并投入工业化生产。三醋酯纤维在1914年以三氯甲烷为溶剂已有小量生产,但直到1950年以后才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得到较大的发展。二型醋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纤维强度为1.2克/旦~1.4克/旦,伸长率为25~45%,回潮率较低,仅6.5%,比重1.32。在176℃时开始粘结,204℃时软化,230℃时熔融并分解。通常用分散性染料染色。醋酯长丝光泽好,手感柔软滑爽,有良好的悬垂性,真丝感强。适于制内衣、浴衣、儿童衣着、妇女服装和室内装饰织物等。短纤维用于同棉、毛或其他合成纤维混纺。织物易洗易干,不霉不蛀。长丝束广泛用于纸烟过滤嘴。具有透析功能的中空醋酯纤维可供现代医疗制造人工肾和化学工业净化及分离等用。三醋酯纤维的性能基本上与二型醋酯纤维相似;回潮率更低,为4.5%。熔点较高为290~300℃。

由于纤维开发生产先后和生产厂家着重点不同三醋酯纤维在纺织织物方面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二醋酯纤维在纺织织物方面则还没有开发,主要应用于纸烟过滤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生产效率的二醋酸纤维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二醋酸纤维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经线采用100d或75d二醋酯长丝,纬线采用3/20/22d长丝、60s天丝或60s练漂棉纱;

染整工艺步骤为:

1)坯布进缸,用87℃~92℃热水洗6道;

2)缸内加水并加冰醋酸至浓度为1.8~2.2克/升并调节ph值为4.8~5.3,加入分散染料后先后在47℃~53℃运行2道,在57℃~63℃运行2道,在67℃~73℃运行2道,在78℃~82℃运行2道,在84℃~85℃运行8道;

3)先后在77℃~83℃水洗2道,57℃~63℃水洗2道,然后加入活性染料后再在57℃~63℃运行2道;加入元明粉至浓度为25~33克/升后运行4道;加入小苏打至浓度为5.5~6.5克/升后运行12道;

4)先后在57℃~63℃水洗2道,77℃~83℃水洗2道,57℃~63℃水洗2道,38℃~43℃水洗2道;

5)缸内加水并加入中和剂至浓度为2.7~3.3克/升运行4道;

6)出缸后在117℃~123℃烘干加软,再在105℃~115℃拉幅即得。

织造过程,生产流程如下:

经丝:原料—倒筒—捻丝—定型—倒筒—整经—上机;

纬线:3/20/22d厂丝:厂丝—泡丝—络丝—并丝—捻丝;

60s练漂棉纱:棉纱—松式络筒—练漂—烘干—倒筒。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实现了二醋酯纤维在纺织织物方面的应用,发明人针对二醋酯纤维的纤维素经酯化以后,羟基数量减少,吸水性能降低,表现出一定的合成纤维特性的特点,采用分散染料染色;但是由于醋酸纤维的结构比涤纶疏松,发明人将上染条件设计的更加缓和,染色温度对纤维的微结构和分散染料在染液中的状态及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扩散等有重大影响,对染色过程和染色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二醋酯纤维,发明人认为分散染料在温度超过85℃以后,上染百分率会降低,且当温度高于85℃时,会出现纤维收缩,手感不好,光泽变差的问题。二醋酸纤维的染色温度确定为不超过85℃,并按运行道数控制升温速率并适当的延长了染色道数,配合调节的ph,实现了染色时间在80min左右即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既保证了原料的优良特性、织物的风格和特色,又保证了在整经过程中丝线相互之间不打缠,保证了生产的高效运行。

优选的,步骤1)中用89℃~90℃热水洗6道。优选的发明人首先利用热水水洗多道,对二醋酸纤维交织面料进行前处理,先对纱线进行练漂,染色后整理过程中就不需再用碱处理,从而解决了二醋酯长丝遇碱皂化而成为粘胶长丝的问题。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加冰醋酸至浓度为1.9~2.0克/升并调节ph值为4.9~5.1。优选的冰醋酸的加入量和ph能够更好适应二醋酸纤维交织面料的面料特点,更好的保持面料的韧性和强度,染色效果更好。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加入分散染料后先后在49℃~51℃运行2道,在59℃~61℃运行2道,在69℃~71℃运行2道,在79℃~81℃运行2道,在85℃运行8道。优选的染色升温速率能更好地保证二醋酸纤维交织面料的手感和光泽度。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先后在79℃~81℃水洗2道,59℃~61℃水洗2道。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加入活性染料后再在59℃~61℃运行2道;加入元明粉至浓度为28~31克/升后运行4道;加入小苏打至浓度为5.8~6.2克/升后运行12道。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先后在59℃~61℃水洗2道,78℃~81℃水洗2道,59℃~61℃水洗2道,39℃~41℃水洗2道。水系过程中先用60℃左右的水进行水系,再提高温度水洗后再降温,能够在保持织物手感的前提下更好的固色,色泽更加亮丽。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加入中和剂至浓度为2.9~3.1克/升运行4道。优选的中和剂的加入量能够更好的固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实现了二醋酯纤维在纺织织物方面的应用,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将上染条件设计的更加缓和,染色温度对纤维的微结构和分散染料在染液中的状态及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扩散等有重大影响,二醋酸纤维的染色温度确定为不超过85℃,并按运行道数控制升温速率并适当的延长了染色道数,配合调节的ph,实现了染色时间在80min左右即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既保证了原料的优良特性、织物的风格和特色,又保证了在整经过程中丝线相互之间不打缠,保证了生产的高效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

实施例1

经线采用100d二醋酯长丝,纬线采用20d长丝;

织造过程,生产流程如下:

经丝:原料—倒筒—捻丝—定型—倒筒—整经—上机;

纬线:20d厂丝:厂丝—泡丝—络丝—并丝—捻丝;

染整工艺步骤为:

1)坯布进缸,用90℃热水洗6道;

2)缸内加水并加冰醋酸至浓度为2.0克/升并调节ph值为5,加入分散染料后先后在50℃运行2道,在60℃运行2道,在70℃运行2道,在80℃运行2道,在85℃运行8道;

3)先后在80℃水洗2道,60℃水洗2道,然后加入活性染料后再在60℃运行2道;加入元明粉至浓度为30克/升后运行4道;加入小苏打至浓度为6克/升后运行12道;

4)先后在60℃水洗2道,80℃水洗2道,60℃水洗2道,40℃水洗2道;

5)缸内加水并加入中和剂至浓度为3.0克/升运行4道;

6)出缸后在120℃烘干加软,再在110℃拉幅即得。

实施例2

经线采用100d二醋酯长丝,纬线采用22d长丝;

织造过程,生产流程如下:

经丝:原料—倒筒—捻丝—定型—倒筒—整经—上机;

纬线:长丝—泡丝—络丝—并丝—捻丝;

染整工艺步骤为:

1)坯布进缸,用90℃热水洗6道;

2)缸内加水并加冰醋酸至浓度为2.0克/升并调节ph值为4.9,加入分散染料后先后在51℃运行2道,在59℃运行2道,在71℃运行2道,在79℃运行2道,在85℃运行8道;

3)先后在81℃水洗2道,61℃水洗2道,然后加入活性染料后再在59℃运行2道;加入元明粉至浓度为28克/升后运行4道;加入小苏打至浓度为5.8克/升后运行12道;

4)先后在61℃水洗2道,78℃水洗2道,61℃水洗2道,39℃水洗2道;

5)缸内加水并加入中和剂至浓度为3.1克/升运行4道;

6)出缸后在119℃烘干加软,再在108℃拉幅即得。

实施例3

经线采用75d二醋酯长丝,纬线采用60s天丝;

织造过程,生产流程如下:

经丝:原料—倒筒—捻丝—定型—倒筒—整经—上机;

纬线:棉纱—松式络筒—练漂—烘干—倒筒。

染整工艺步骤为:

1)坯布进缸,用89℃热水洗6道;

2)缸内加水并加冰醋酸至浓度为1.9克/升并调节ph值为5.1,加入分散染料后先后在49℃运行2道,在61℃运行2道,在69℃运行2道,在81℃运行2道,在85℃运行8道;

3)先后在79℃水洗2道,59℃水洗2道,然后加入活性染料后再在61℃运行2道;加入元明粉至浓度为31克/升后运行4道;加入小苏打至浓度为6.2克/升后运行12道;

4)先后在59℃水洗2道,81℃水洗2道,59℃水洗2道,41℃水洗2道;

5)缸内加水并加入中和剂至浓度为2.9克/升运行4道;

6)出缸后在121℃烘干加软,再在112℃拉幅即得。

实施例4

经线采用100d二醋酯长丝,纬线采用60s练漂棉纱;

织造过程,生产流程如下:

经丝:原料—倒筒—捻丝—定型—倒筒—整经—上机;

纬线:棉纱—松式络筒—练漂—烘干—倒筒。

染整工艺步骤为:

1)坯布进缸,用87℃热水洗6道;

2)缸内加水并加冰醋酸至浓度为1.8克/升并调节ph值为5.3,加入分散染料后先后在47℃运行2道,在57℃运行2道,在67℃运行2道,在78℃运行2道,在84℃运行8道;

3)先后在77℃水洗2道,57℃水洗2道,然后加入活性染料后再在57℃运行2道;加入元明粉至浓度为25克/升后运行4道;加入小苏打至浓度为5.5克/升后运行12道;

4)先后在57℃水洗2道,77℃水洗2道,57℃水洗2道,38℃水洗2道;

5)缸内加水并加入中和剂至浓度为2.7克/升运行4道;

6)出缸后在117℃烘干加软,再在105℃拉幅即得。

实施例5

经线采用75d二醋酯长丝,纬线采用3d长丝;

织造过程,生产流程如下:

经丝:原料—倒筒—捻丝—定型—倒筒—整经—上机;

纬线:3d长丝:长丝—泡丝—络丝—并丝—捻丝;

染整工艺步骤为:

1)坯布进缸,用92℃热水洗6道;

2)缸内加水并加冰醋酸至浓度为2.2克/升并调节ph值为4.8,加入分散染料后先后在53℃运行2道,在63℃运行2道,在73℃运行2道,在82℃运行2道,在85℃运行8道;

3)先后在83℃水洗2道,63℃水洗2道,然后加入活性染料后再在63℃运行2道;加入元明粉至浓度为33克/升后运行4道;加入小苏打至浓度为56.5克/升后运行12道;

4)先后在63℃水洗2道,83℃水洗2道,63℃水洗2道,43℃水洗2道;

5)缸内加水并加入中和剂至浓度为3.3克/升运行4道;

6)出缸后在123℃烘干加软,再在115℃拉幅即得。

对比例1

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均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1)中坯布进缸,改为用40℃热水洗3道。

对比例2

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均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加入分散染料后先后改为在73℃运行2道,在53℃运行2道,在43℃运行2道,在92℃运行2道,在95℃运行8道。

对比例3

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均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4)中改为先后在83℃水洗2道,73℃水洗2道,63℃水洗2道,43℃水洗2道。

性能测试

表1性能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