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5575发布日期:2018-11-17 00:5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医用无纺布要求无纺布具有优良的抗菌性,是无纺布的一大产业。

桑皮纤维具有抗菌性,以其为医用无纺布可提高抗菌性。然而由于医用无纺布的特殊性质,桑皮纤维需要和其他纤维如棉纤维混用,在现有技术中的桑皮纤维含量的下降会造成医用无纺布的抗菌性下降明显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具有提高抗菌性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棉纤维前处理

取市售棉纤维,80~85℃水浴加热2~3hr,水浴加热后的5min内将棉纤维放入的80~85℃棉前处理液中处理5~6hr,水洗、晾干即可;

市售棉纤维用棉前处理液处理浴比为1∶10~12,棉前处理液包括1~2wt%的柠檬酸钠、1~2wt%的氯化钙、1~2wt%的海藻酸钠、2~3wt%的sds、5~6wt%的乙醇和85~90wt%的水;

(2)桑皮纤维前处理

①除杂

除杂,指桑皮刮青→将桑皮晒至胶质干化→用55~60℃的除杂液浸泡桑皮12~16hr→水洗后机械捶打;除杂液包括3~5wt%的naoh、2~3wt%的sds、20~22wt%的乙醇和70~75wt%的水,桑皮用除杂液浸泡时浴比为1∶15~20;

②脱胶

脱胶,指将除杂后的桑皮放至40~45℃的脱胶液中处理60~75min,再水洗除去脱胶液及胶质;桑皮用脱胶液处理时浴比为1∶10~12;脱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发酵好的复合菌群培养液、聚合氯化铝和硅藻粉按质量比100∶2~3∶4~5混匀,用naoh调节ph至8.0~8.5,即可;复合菌群包括质量比为1∶0.20~0.25的假丝酵母菌(candidatharmueangensis)cgmccno.3000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ltophilia)cgmccno.8294;

所述假丝酵母菌(candidatharmueangensis)cgmccno.3000通过以下方法分离:将榨菜厂污水排放口采集的泥样和经0.22μm滤膜过滤的榨菜废水按质量比100∶25混匀,过滤取上清液待用;取经0.22μm滤膜过滤的榨菜废水,调节ph至7.0并于120℃下灭菌,得到稀释用溶剂;用稀释用溶剂将上清液稀释104倍,得到稀释液,吸取稀释液至a培养基上,涂布均匀,于25℃下静置培养;所述a培养基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榨菜废水原液,调节ph至7.0,加2wt%的琼脂,120℃灭菌完全即可;

所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ltophilia)cgmccno.8294通过以下方法分离:将含50mm过氧化氢的废水用海生菌肉汤2216液体培养基培养得到对数期菌液,将对数期菌液放入含100mm过氧化氢的海生菌肉汤2216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③给油

给油,指用给油剂浸泡桑皮,再烘干;

(3)预处理

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棉纤维和步骤(2)处理得到的桑皮纤维分别开松并充分混合,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45~70wt%和55~30wt%;

(4)梳理处理

取步骤(3)预处理后的混合纤维,然后分别经过第一梳理和第二梳理,分别形成纤网;经过第一梳理得到的纤网的md∶cd为3.0~3.5∶1,经过第二梳理得到的纤网的md∶cd为1.5~2.0∶1;

(5)水刺处理

将第一梳理形成的纤网叠放在第二梳理形成的纤网上方,使其叠合,上层和下层的克重比为1∶0.95~1.05;然后将其经过微细水流喷刺作用,将水刺纤维穿刺缠结,得到医用无纺布;其中,水刺抽吸负压为60~70mbar,第一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20~40bar,第二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150~160bar,第三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190~210bar,第四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60~70bar,第五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20~40bar;

(6)干燥处理

取步骤(5)处理得到的医用无纺布,夹持前进,前进过程中热风穿透的方式对医用无纺布进行干燥,即得;热风的温度为40~45℃。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给油剂包括20~25wt%的芦荟油、65~72wt%的甘油和8~10wt%的乙二醇;给油剂浸泡桑皮处理的温度为45~50℃,给油剂浸泡桑皮处理的时间为8~10min,桑皮用给油剂处理时浴比为1∶8~10;给油后烘干温度为40~45℃。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6)前,将医用无纺布放入整理液中处理30~45min,医用无纺布用整理液处理浴比为1∶5~6,整理液包括1~2wt%的h2o2、1~2wt%的乙醚、8~10wt%的乙醇和86~90wt%的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医用无纺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80%,表明医用无纺布具有优异的抗菌和抑菌性能,且显著高于现有技术;医用无纺布的长期稳定性优于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假丝酵母菌(candidatharmueangensis)cgmccno.3000,其通过以下方法分离:

将榨菜厂污水排放口采集的泥样和经0.22μm滤膜过滤的榨菜废水按质量比100∶25混匀,过滤取上清液待用;取经0.22μm滤膜过滤的榨菜废水,调节ph至7.0并于120℃下灭菌,得到稀释用溶剂;用稀释用溶剂将上清液稀释104倍,得到稀释液,吸取稀释液至a培养基上,涂布均匀,于25℃下静置培养得到。

a培养基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榨菜废水原液,调节ph至7.0,加2wt%的琼脂,120℃灭菌完全即可。

实施例2:一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ltophilia)cgmccno.8294,其通过以下方法分离:

将含50mm过氧化氢的废水用海生菌肉汤2216液体培养基培养得到对数期菌液,将对数期菌液放入含100mm过氧化氢的海生菌肉汤2216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

实施例3:一种棉纤维的前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取市售棉纤维,80℃水浴加热3hr,水浴加热后的5min内将棉纤维放入的80℃棉前处理液中处理6hr,水洗、晾干即可;

市售棉纤维用棉前处理液处理浴比为1∶10,棉前处理液包括2wt%的柠檬酸钠、2wt%的氯化钙、2wt%的海藻酸钠、3wt%的sds、6wt%的乙醇和85wt%的水。

实施例4:一种棉纤维的前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取市售棉纤维,85℃水浴加热2hr,水浴加热后的5min内将棉纤维放入的85℃棉前处理液中处理5hr,水洗、晾干即可;

市售棉纤维用棉前处理液处理浴比为1∶12,棉前处理液包括1wt%的柠檬酸钠、1wt%的氯化钙、1wt%的海藻酸钠、2wt%的sds、5wt%的乙醇和90wt%的水。

实施例5:一种桑皮纤维的前处理方法,其包括除杂→脱胶→给油;

除杂,指桑皮刮青→将桑皮晒至胶质干化→用55℃的除杂液浸泡桑皮16hr→水洗后机械捶打;除杂液包括3wt%的naoh、2wt%的sds、20wt%的乙醇和75wt%的水,桑皮用除杂液浸泡时浴比为1∶20;

脱胶,指将除杂后的桑皮放至40℃的脱胶液中处理75min,再水洗除去脱胶液及胶质;桑皮用脱胶液处理时浴比为1∶12;脱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发酵好的复合菌群培养液、聚合氯化铝和硅藻粉按质量比100∶2∶4混匀,用naoh调节ph至8.0,即可;复合菌群包括质量比为1∶0.20的假丝酵母菌(candidatharmueangensis)cgmccno.3000(来源于实施例1)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ltophilia)cgmccno.8294(来源于实施例2);

给油,指用给油剂浸泡桑皮,再烘干;给油剂包括20wt%的芦荟油、72wt%的甘油和8wt%的乙二醇;给油剂浸泡桑皮处理的温度为45℃,给油剂浸泡桑皮处理的时间为10min,桑皮用给油剂处理时浴比为1∶10;给油后烘干温度为40℃。

脱胶率为98%。

实施例6:一种桑皮纤维的前处理方法,其包括除杂→脱胶→给油;

除杂,指桑皮刮青→将桑皮晒至胶质干化→用60℃的除杂液浸泡桑皮12hr→水洗后机械捶打;除杂液包括5wt%的naoh、3wt%的sds、22wt%的乙醇和70wt%的水,桑皮用除杂液浸泡时浴比为1∶15;

脱胶,指将除杂后的桑皮放至45℃的脱胶液中处理60min,再水洗除去脱胶液及胶质;桑皮用脱胶液处理时浴比为1∶10;脱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发酵好的复合菌群培养液、聚合氯化铝和硅藻粉按质量比100∶3∶5混匀,用naoh调节ph至8.5,即可;复合菌群包括质量比为1∶0.25的假丝酵母菌(candidatharmueangensis)cgmccno.3000(来源于实施例1)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ltophilia)cgmccno.8294(来源于实施例2);

给油,指用给油剂浸泡桑皮,再烘干;给油剂包括25wt%的芦荟油、65wt%的甘油和10wt%的乙二醇;给油剂浸泡桑皮处理的温度为50℃,给油剂浸泡桑皮处理的时间为8min,桑皮用给油剂处理时浴比为1∶8;给油后烘干温度为45℃。

脱胶率为97%。

实施例7:一种桑皮纤维的前处理方法,与实施例5的区别是:给油处理时,给油剂选用市售的大豆油。

实施例8: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

将实施例3处理得到的棉纤维和实施例5处理得到的桑皮纤维分别开松并充分混合,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45wt%和55wt%;

(2)梳理处理

取步骤(1)预处理后的混合纤维,然后分别经过第一梳理和第二梳理,分别形成纤网;经过第一梳理得到的纤网的md∶cd为3.0∶1,经过第二梳理得到的纤网的md∶cd为1.5∶1;

(3)水刺处理

将第一梳理形成的纤网叠放在第二梳理形成的纤网上方,使其叠合,上层和下层的克重比为1∶0.95;然后将其经过微细水流喷刺作用,将水刺纤维穿刺缠结,得到医用无纺布;其中,水刺抽吸负压为60mbar,第一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20bar,第二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150bar,第三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190bar,第四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60bar,第五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20bar;

(4)干燥处理

取步骤(3)处理得到的医用无纺布,夹持前进,前进过程中热风穿透的方式对医用无纺布进行干燥,即得;热风的温度为40℃。

实施例9: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

将实施例4处理得到的棉纤维和实施例6处理得到的桑皮纤维分别开松并充分混合,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45wt%和55wt%;

(2)梳理处理

取步骤(1)预处理后的混合纤维,然后分别经过第一梳理和第二梳理,分别形成纤网;经过第一梳理得到的纤网的md∶cd为3.5∶1,经过第二梳理得到的纤网的md∶cd为2.0∶1;

(3)水刺处理

将第一梳理形成的纤网叠放在第二梳理形成的纤网上方,使其叠合,上层和下层的克重比为1∶1.05;然后将其经过微细水流喷刺作用,将水刺纤维穿刺缠结,得到医用无纺布;其中,水刺抽吸负压为70mbar,第一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40bar,第二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160bar,第三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210bar,第四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70bar,第五道微细水流喷刺作用的水压为40bar;

(4)干燥处理

取步骤(3)处理得到的医用无纺布,夹持前进,前进过程中热风穿透的方式对医用无纺布进行干燥,即得;热风的温度为45℃。

实施例10: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区别是:桑皮纤维来源于实施例7。

实施例11: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区别是: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55wt%和45wt%。

实施例12: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区别是: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60wt%和40wt%。

实施例13: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区别是: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70wt%和30wt%。

实施例14: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区别是:步骤(4)前,将医用无纺布放入整理液中处理30min,医用无纺布用整理液处理浴比为1∶6,整理液包括2wt%的h2o2、2wt%的乙醚、10wt%的乙醇和90wt%的水。

实施例15:一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区别是:步骤(4)前,将医用无纺布放入整理液中处理45min,医用无纺布用整理液处理浴比为1∶5,整理液包括1wt%的h2o2、1wt%的乙醚、8wt%的乙醇和86wt%的水。

性能测试

1、对照组1:与实施例8的区别是:采用市售的棉纤维和市售的桑皮纤维。

对照组2:与对照组1的区别是: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55wt%和45wt%。

对照组3:与对照组1的区别是: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60wt%和40wt%。

对照组4:与对照组1的区别是:棉纤维和桑皮纤维分别占70wt%和30wt%。

2、抗菌性能测试

参照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以振荡法测定样品的抗菌、抑菌性能,所用菌种为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的抗菌性能以其抑菌率来表征。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

(1)桑皮原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7.1±3.0)%和(53.0±4.5)%,抑菌率均大于50%,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抑菌性能;

(2)经实施例5-7处理后的桑皮纤维对两种菌种的抑菌率均大于80%,表明桑皮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和抑菌性能,且显著高于桑皮原样,这是由于在提取桑皮纤维过程中桑皮原样的果胶等被除掉(果胶等可为菌种提供养分),其中经实施例5或实施例6处理后的桑皮纤维的抗菌抑菌性最佳;

(3)将桑皮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制成医用无纺布后,医用无纺布的抗菌性下降,且随着桑皮纤维的比例下降抑菌性也随之下降,这是由于棉纤维不具有抗菌性;

(4)将对照组1和实施例8-9作对比,或对照组2和实施例11作对比,或对照组3和实施例12作对比,或对照组4和实施例13作对比,发现经实施例8-13处理后的医用无纺布的抑菌率受桑皮纤维的比例影响较低,其抑菌率下降较低且抑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5)将经实施例8、实施例14和实施例15处理后的医用无纺布相比,实施例14和15的医用无纺布抑菌率大大提高,为最佳。

表1抗菌性能测试

稳定性测试

将样品放置在25/60%rh下360天,再次测试其抑菌率。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显示:在长期放置后,医用无纺布的抑菌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1相比,实施例8、9、14和15的无纺布的抑菌率下降率大大减少,其中实施例14和15的下降率可忽略不计。

表2稳定性测试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