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织物抗皱整理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2968发布日期:2019-01-05 09:2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后整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织物抗皱整理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棉织物因手感柔软、穿着舒适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但由于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纤维素上的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取向度提高,发生相对移动后,能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形成新的氢键。外力除去后,纤维素分子间没有断裂的氢键使得纤维有回复至原来状态的趋势,但在新的位置上形成的氢键存在的阻滞作用使得纤维不能立即回复。如果纤维素纤维在受到外力拉伸时分子间氢键的断裂数量较多,新形成的氢键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时的棉织物就会形成折皱。棉织物极易起皱的性质给人们的穿着带来很多不便,需要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以提高服用性能。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棉织物抗皱整理剂(主要是酰胺和甲醛的初缩体,如醚化2d树脂)在整理加工过程及整理后的织物服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游离甲醛,对人体造成刺激,甚至诱发癌症。随着各国对纺织品甲醛释放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以及对于免烫织物需求量的增加,无甲醛整理剂替代传统整理剂成为免烫整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无甲醛抗皱整理剂被开发和应用。目前,无甲醛抗皱整理剂中以多元羧酸类最受瞩目,其性质稳定,对织物整理能得到较好的抗皱效果,其中整理效果最好的是1,2,3,4-丁烷四羧酸(btca)。然而丁烷四羧酸虽然解决了释放甲醛的问题,但由于其整理液酸性过强,在高温焙烘整理过程中会对织物强力造成非常大的损伤,加之价格贵等限制,至今未能在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环保的棉织物抗皱整理液的制备及整理工艺,在降低对棉织物强力损伤的同时,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和耐水洗稳定性。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棉织物抗皱整理液,所述抗皱整理液包括:60-100g/l丁烷四羧酸,10-30g/l次亚磷酸钠,1-10g/l壳聚糖,1-10g/l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溶剂为水,其中,所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是通过纤维素纳米晶在漆酶/tempo体系下酶法改性,再与吉拉尔特试剂t反应制备得到的。

进一步的,所述抗皱整理液中优选丁烷四羧酸的浓度为70g/l,次亚磷酸钠为20g/l,壳聚糖为1-5g/l,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为1-10g/l。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素纳米晶的长度为100-300nm,直径为5-15nm。

进一步的,所述漆酶/tempo体系中漆酶用量为0.1-2.0u/ml,tempo用量为0.5-3.0mg/ml。

进一步的,一种棉织物抗皱整理液中,所述酶法改性是在40-50℃、ph3-6的乙酸盐缓冲液中进行的,改性时间为6-24h。

进一步的,所述酶法改性条件优选50℃、ph4。

进一步的,所述吉拉尔特试剂t与纤维素纳米晶的质量比为1:15-25。

进一步的,所述抗皱整理液的ph为1.5-4。

本发明还提供了棉织物抗皱整理液在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包括:将棉织物在整理液中经过二浸二轧的整理工序,带液率为90%-100%,预烘、焙烘,得到增强的抗皱棉织物。

进一步的,棉织物与整理液的浴比为1:10-20。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烘温度为80-100℃,预烘时间为3-6min。

进一步的,所述的焙烘温度为120-180℃,焙烘时间为2-6min。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壳聚糖溶于酸性较强的丁烷四羧酸溶液中,通过一浴法实现了棉织物的“多元羧酸酯化”和“壳聚糖加法”协同抗皱整理。此外,壳聚糖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纤维素纳米晶具有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等特点,可在btca的酯化作用下与棉纤维形成网状交联,从而提高了多元羧酸交联的支链化程度和支链长度,改善了织物的强度和耐水洗稳定性。

(2)与丁烷四羧酸抗皱整理剂相比,本发明将纤维素纳米晶的增强作用和多元羧酸抗皱整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棉织物抗皱整理效果的同时织物的强力保留率(大于80%)也有所提升,且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水洗15次之后折皱回复角仍在230°以上),并保持织物本身的白度,整理过程无甲醛释放,符合环保和健康标准。

具体实施方案

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内容,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此。

纤维素纳米晶是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得到的:将微晶纤维素(质量)与浓度为64%的浓硫酸(体积)以1:(10-20)的比例混合,在50℃条件下搅拌反应1.5-3h后,将反应液离心、水洗,收集上层溶液,透析至ph不变,即制得所需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干燥即可得到纤维素纳米晶。

实施例中所用织物为130g/m2漂白棉织物,折皱回复角为134°,经向断裂强力为763n,白度为94.08,称为漂白原布。

实施例1

整理液的制备:

(1)纤维素纳米晶在0.8u/ml的漆酶/1mg/ml的tempo体系下,在50℃、ph5的乙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酶法改性15h,再按照重量比为20:1与吉拉尔特试剂t反应,制备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

(2)将14g丁烷四羧酸、0.2g壳聚糖在常温下溶于200ml浓度为4mg/ml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溶液中,再加入4g次亚磷酸钠配制成整理液,调节溶液ph为3。

整理液包括:丁烷四羧酸70g/l,壳聚糖为1g/l,改性纤维素纳米晶4g/l,次亚磷酸钠2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棉织物抗皱整理:将10g棉织物置于上述整理液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整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带液率控制在90%,然后在80℃下预烘5min,160℃下焙烘3min。根据标准gb/t3819-1997、gb/t3923.1-2013和aatcc61-2013对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测得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135°,强力保留率为81.7%,白度为94.89,棉织物性能见表1,耐水洗性能见表2。

实施例2

整理液的制备:

(1)纤维素纳米晶在1u/ml的漆酶/2mg/ml的tempo体系下,在45℃、ph5的乙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酶法改性10h,再按照重量比为15:1与吉拉尔特试剂t反应,制备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

(2)将12g丁烷四羧酸、0.4g壳聚糖在常温下溶于200ml浓度为3mg/ml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溶液中,再加入3g次亚磷酸钠配制成整理液,调节溶液ph为3。

整理液包括:丁烷四羧酸60g/l,壳聚糖为2g/l,改性纤维素纳米晶3g/l,次亚磷酸钠15g/l,余量为去离子水。

棉织物抗皱整理:将10g棉织物置于上述整理液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整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带液率控制在90%,然后在80℃下预烘5min,140℃下焙烘4min。根据标准gb/t3819-1997、gb/t3923.1-2013和aatcc61-2013对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测得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125°,强力保留率为83.5%,白度为94.96,棉织物性能见表1,耐水洗性能见表2。

实施例3

整理液的制备:

(1)纤维素纳米晶在0.5u/ml的漆酶/2.5mg/ml的tempo体系下,在50℃、ph4的乙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酶法改性12h,再按照重量比为20:1与吉拉尔特试剂t反应,制备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

(2)将14g丁烷四羧酸、0.6g壳聚糖在常温下溶于200ml浓度为2mg/ml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溶液中,再加入4g次亚磷酸钠配制成整理液,调节溶液ph为3。

整理液包括:丁烷四羧酸70g/l,壳聚糖为3g/l,改性纤维素纳米晶2g/l,次亚磷酸钠2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棉织物抗皱整理:将10g棉织物置于整理液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整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带液率控制在90%,然后在80℃下预烘5min,160℃下焙烘3min。根据标准gb/t3819-1997、gb/t3923.1-2013和aatcc61-2013对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测得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130°,强力保留率为82.1%,白度为95.01,棉织物性能见表1,耐水洗性能见表2。

实施例4

整理液的制备:

(1)纤维素纳米晶在2u/ml的漆酶/2.5mg/ml的tempo体系下,在50℃、ph4的乙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酶法改性6h,再按照重量比为10:1与吉拉尔特试剂t反应,制备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

(2)将16g丁烷四羧酸、0.8g壳聚糖在常温下溶于200ml浓度为0.1mg/ml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溶液中,再加入6g次亚磷酸钠配制成整理液,调节溶液ph为3。

整理液包括:丁烷四羧酸80g/l,壳聚糖为4g/l,改性纤维素纳米晶1g/l,次亚磷酸钠3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棉织物抗皱整理:将10g棉织物置于整理液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整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带液率控制在90%,然后在80℃下预烘5min,170℃下焙烘2min。根据标准gb/t3819-1997、gb/t3923.1-2013和aatcc61-2013对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测得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142°,强力保留率为80.8%,白度为94.86,棉织物性能见表1,耐水洗性能见表2。

表1经过抗皱整理后的棉织物的性能

表2整理棉织物的耐水洗性能

由上表可知,利用本发明抗皱整理液对棉织物抗皱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有130°以上的提高,同时强力保留率较高(大于80%),并能保持棉织物白度,能够满足棉织物抗皱整理的要求;且得到抗皱整理后的棉织物的耐水洗性能良好,洗涤15次之后折皱回复角仍在230°以上。

对比例1:

整理液包括:丁烷四羧酸70g/l,次亚磷酸钠2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将14g丁烷四羧酸、4g次亚磷酸钠在常温下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整理液,调节溶液ph为3。将10g棉织物置于整理液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整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带液率控制在90%,然后在80℃下预烘5min,160℃下焙烘3min。根据标准gb/t3819-1997、gb/t3923.1-2013和aatcc61-2013对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测得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93°,强力保留率为56.8%,白度为92.45,棉织物性能见表1,耐水洗性能见表2。

对比例2:

整理液包括:丁烷四羧酸70g/l,改性纤维素纳米晶5g/l,次亚磷酸钠2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将14g丁烷四羧酸、4g次亚磷酸钠在常温下溶于200ml浓度为5mg/ml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溶液中,配制成整理液,调节溶液ph为3。将10g棉织物置于整理液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整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带液率控制在90%,然后在80℃下预烘5min,160℃下焙烘3min。根据标准gb/t3819-1997、gb/t3923.1-2013和aatcc61-2013对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测得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107°,强力保留率为53.9%,白度为90.07,棉织物性能见表1,耐水洗性能见表2。

对比例3:

整理液包括:丁烷四羧酸70g/l,壳聚糖为5g/l,次亚磷酸钠2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将14g丁烷四羧酸、1g壳聚糖在常温下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4g次亚磷酸钠配制成整理液。将10g棉织物置于整理液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整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带液率控制在90%,然后在80℃下预烘5min,160℃下焙烘3min。根据标准gb/t3819-1997、gb/t3923.1-2013和aatcc61-2013对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测得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124°,强力保留率为64.6%,白度为91.90,棉织物性能见表1,耐水洗性能见表2。

对比例4:未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

整理液包括:丁烷四羧酸70g/l,壳聚糖为1g/l,未改性纤维素纳米晶4g/l,次亚磷酸钠20g/l,余量为去离子水。

将14g丁烷四羧酸、0.4g壳聚糖、4g次亚磷酸钠在常温下溶于200ml浓度为3mg/ml的未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溶液中,配制成整理液,调节溶液ph为3。将10g棉织物置于整理液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整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带液率控制在90%,然后在80℃下预烘5min,160℃下焙烘3min。根据标准gb/t3819-1997、gb/t3923.1-2013和aatcc61-2013对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测得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115°,强力保留率为57.3%,白度为93.86,棉织物性能见表1,耐水洗性能见表2。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