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丝织物活性染料染缬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3537发布日期:2019-03-02 01:1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真丝织物活性染料染缬工艺。



背景技术:

染缬:又称缬染,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按工艺可分为灰缬、绞缬、蜡缬和夹缬四类,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草木染、扎染、蜡染、夹扎染色。现有的真丝织物缬染工艺多采用直接染料染色。直接染料与纤维之间的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相结合,染色的水洗牢度和日晒牢度不高。且直接染料环保性能较差,现代印染生产中已经逐步被环保型染料替代。本专利采用活性染料实施染缬,产品与直接染料比较,色牢度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印染生产过程中,活性染料很少用在真丝织物染缬上。因为活性染料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一浴两步法进行,50-60℃加盐促染,升温至60-80℃后,染浴中继续加纯碱固色。加入纯碱固色后,染浴中剩余的染料就无法二次使用了,需要重新配置染液,效率低,成本高,染色废水多。而且碱液高温固色过程容易对真丝产生浸蚀。而且染缬工艺现多为工艺作品创作、景区景点展示、城市染坊技艺,以技艺展示为主,而现有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耗时长,不便于展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丝织物活性染料染缬工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依赖盐(氯化钠、元明粉)促染、碱(碳酸钠、氢氧化钠)固色,造成水污染的问题,现有染缬工艺依赖直接染料的问题。而直接染料产品牢度低、不环保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盐无碱,环保,绿色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真丝织物扎缬备用。

2.活性染料溶液配制,owf0.1-5.0%之间。

3.扎缬好的织物室温(25℃±5)浸入染液,促染5-9min,注意震荡搅拌。

4.100℃高温汽整固色8-10min,无需浸碱液。

5.常温冷水洗涤1次,95℃热水皂洗1次。

6.50-60℃热水洗涤1次,常温冷水洗2-3次。

7.脱水、晾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本发明染色处方及工艺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后处理:冷水洗→皂洗(3g/l中性洗涤剂,浴比1:30,95℃以上2~3min)→热水洗→冷水洗。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无盐低温入染,无碱高温汽整固色,实现染液重复利用,补加染料,连续生产,便于现场展示交互。

本发明采用一浴一蒸法染色,低温浸染上染,通过提高染料浓度来保证色深,低温上染过程减少了活性染料的水解,实现了染料的重复利用。上染结束后,不再使用纯碱固色,而是通过高温汽蒸固色,减少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碱对真丝织物的浸蚀。实现了真丝织物活性染料染缬的连续染色,减少了盐碱的使用,绿色环保且色牢度达到3级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丝织物活性染料染缬工艺,首先真丝织物扎缬备用;活性染料溶液配制:owf 0.1‑5.0%之间;扎缬好的织物室温浸入染液促染,震荡搅拌;高温汽整固色;常温冷水洗涤后热水皂洗;热水洗涤后常温冷水洗;脱水、晾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盐无碱,环保,绿色。

技术研发人员:肖鹏业;徐建建;曹修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10.29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