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结构及带有该排水结构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9935发布日期:2019-04-29 12:1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结构及带有该排水结构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结构及带有该排水结构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洗衣机多是采用下排水结构,水依靠重力通过排水管流进下水道内,但由于家装过程的限制,会出现下水管道入口高出地面的情况,这就导致排水管伸进下水道一端会出现先抬高、后降低的情况。上述情况虽然最终能够保证洗衣机排水管的出水口会比排水管的进水口的位置低,但是由于排水管的出水口和排水管的进水口之间的部分存在凸起,会造成排水时排水管内有一部分水无法排出,即排水管内存在残留水。

为了排出排水管内残留的水,一般需要用户手动排水,增加了用户的工作量;若是用户不手动排出排水管内残留的水,会导致排水管内长期存在残留水,会造成排水管内滋生细菌,甚至会发酵而产生异味,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结构及带有该排水结构的洗衣机,能够解决现有排水管内排水完毕后存在残留水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及与其内部连通且能够利用虹吸原理将所述排水管内残留的水排出的虹吸管;

所述虹吸管设有至少两根,所述排水管处于第一位置时,至少一根所述虹吸管的入口低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且所述排水管绕所述进水口旋转预设角度至第二位置时,至少一根所述虹吸管的入口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处于拉直状态时,经过所述排水管的中心轴线的一轴向截面的两侧均设有虹吸管,且位于所述轴向截面两侧的至少一对所述虹吸管的入口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排水管的中心轴线相交,且其中一个所述虹吸管的入口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处于拉直状态,位于所述轴向截面两侧的至少一对所述虹吸管的入口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排水管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且其中一个所述虹吸管的入口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包括一段高于所述进水口设置的包括第一折弯段,和位于所述第一折弯段靠近所述进水口一侧的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低于所述进水口设置,且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的所述虹吸管的入口设在所述第二折弯段的最低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段包括下降部、上升部、及连接于所述上升部和所述下降部的接头,所述虹吸管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虹吸管设于所述排水管的外壁,所述接头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虹吸管的入口与所述连接口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口靠近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排水管的径向分布的增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包括第一折弯段,及位于所述第一折弯段靠近所述进水口一侧设置的水平段,位于所述轴向截面两侧的至少一对所述虹吸管的入口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排水管的中心轴线相交的一对所述虹吸管的入口设于所述水平段的任意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虹吸管设于所述排水管内且其靠近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的一端紧贴所述排水管的内壁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的排水结构和外筒,所述排水结构的进水口与所述外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结构排水时,刚开始时排水管内的水流压力较大时,水流通过排水管和虹吸管两路管路流出。当排水将要结束时,此时排水管内的水流压力较小,使得排水管内的水流不能通过所述折弯段的最高位置,导致此时排水管内残留的水不能通过排水管排出;此时排水管内残留的水将会继续通过虹吸管利用虹吸原理排出,由于利用虹吸原理排水的所述虹吸管的入口低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因此能够实现通过虹吸管的虹吸原理将排水管内残留的水全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虹吸管设有至少两根,使得安装时排水管处于第一位置,能够保证至少有一根虹吸管的入口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而且设置的至少两根虹吸管满足,将所述排水管绕所述进水口旋转预设角度至第二位置时,存在至少一根所述虹吸管的入口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无论是排水管处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均存在至少一根虹吸管能够利用虹吸原理将排水管内残留的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区别于实施例一所述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区别于实施例二所述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排水管;11、进水口;12、出水口;13、第一折弯段;14、第二折弯段;141、下降部;142、上升部;15、水平段;

2、虹吸管;21、入口;

3、增压板;

4、接头;41、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排水结构一种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1,及与其内部连通且能够利用虹吸原理将所述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排出的虹吸管2;所述虹吸管2设有至少两根,所述排水管1处于第一位置时,至少一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1的进水口11的高度,且所述排水管1绕所述进水口11旋转预设角度至第二位置时,至少一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11的高度。本实施例所述排水结构主要应用于洗衣机、洗碗机等需要排水的结构,本实施例以洗衣机为例对该排水结构进行描述。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排水结构排水时,刚开始时排水管1内的水流压力较大时,水流通过排水管1和虹吸管2两路管路流出。当排水将要结束时,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将会继续通过虹吸管2利用虹吸原理排出,由于利用虹吸原理排水的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1的进水口11的高度,因此能够实现通过虹吸管2的虹吸原理将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全部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2设有至少两根,使得安装时排水管1处于第一位置,能够保证至少有一根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11的高度;而且设置的至少两根虹吸管2满足,将所述排水管1绕所述进水口11旋转预设角度至第二位置时,存在至少一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11的高度,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无论是排水管1处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均存在至少一根虹吸管2能够利用虹吸原理将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排出。

由于本实施例以洗衣机为例,本实施例所述排水管1为波纹管且通过在洗衣机壳体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引出排水管1的穿设口,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角度为180度。当然预设角度还可以是其他角度,预设角度的大小与引出排水管1的穿设口的位置有关,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安装采用上述排水结构的洗衣机时,下水道口位于洗衣机的一侧,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安装使得其中一根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1的进水口11的高度,并将排水管1从洗衣机壳体的一侧引出且连接于下水道口,以保证虹吸管2能够利用虹吸原理排水;若是由于用户需求需要变换洗衣机的位置,由于下水道口的位置限定,下水道口可能位于用户家中的下水道口的另一侧,若是出现上述情况则放置洗衣机时,需要将排水管1从洗衣机的另一侧引出以便于将排水管1插入下水道口中,即排水管1需要绕进水口11旋转180度使得排水管1从洗衣机的另一侧引出,但是若是上述情况,之前入口21低于或等于排水管1的进水口11的高度的虹吸管2已经高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1的进水口11的高度,此时本实施例中提到的上述排水管1将会有其他至少一根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1的进水口11的高度,使得排水结构能够利用虹吸原理将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完全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1处于拉直状态时,经过所述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的一轴向截面的两侧均设有虹吸管2,且位于所述轴向截面两侧的至少一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相交,且其中一个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11的高度。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排水管1处于拉直状态,位于所述轴向截面两侧的至少一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且其中一个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11的高度。由于本实施例以洗衣机为例,通常洗衣机壳体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引出排水管1的穿设口,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结构上至少存在一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关于经过所述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的轴向截面对称设置,以满足洗衣机变换放置位置时,无论下水口道口位于洗衣机相对两侧壁中任意一侧,均能够保证其中一根虹吸管2能够利用虹吸原理将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完全排出。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1包括一段高于所述进水口11设置的第一折弯段13,和位于所述第一折弯段13靠近所述进水口11一侧的第二折弯段14,所述第二折弯段14低于所述进水口11设置,且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11的高度的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设在第二折弯段14的最低位置处,以便于能够利用虹吸原理将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全部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折弯段13即是将排水管1与下水道口连接时形成的凸起。

其中所述第二折弯段14包括下降部141、上升部142、及连接于所述上升部142和所述下降部141的接头4,所述虹吸管2通过所述接头4与所述排水管1连通。通过设置接头4能够便于将虹吸管2与接头4的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2设于所述排水管1的外壁,所述接头4上设有连接口41,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与所述连接口41密封连接。

所述连接口41靠近所述排水管1的出水口12的一侧设有沿排水管1的径向分布的增压板3,通过设置增压板3能够增大流入虹吸管2内的水流速度,提高连接口41位置处的压力,便于将第二折弯段14的最低位置处残留的水全部排出,即实现将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全部排出。优选的,所述增压板3沿排水管1径向的长度小于所述排水管1的内径的二分之一,避免增压板3的设置对排水管1本身的排水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1的内径是所述虹吸管2内径的6-20倍,保证能够产生虹吸现象,并且能够缩短利用虹吸原理将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排出的时间。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的排水结构和外筒,所述排水结构的进水口11与所述外筒连通。通过设置上述排水结构,能够将洗衣机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利用虹吸原理全部排出,避免排水管1内残留的水因长期存在而滋生细菌,甚至发酵而产生异味,采用上述排水结构的洗衣机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排水管1的结构不同。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1包括第一折弯段13,及位于所述第一折弯段13靠近所述进水口11一侧设置的水平段15,入口2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相交的一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设于所述水平段15的任意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排水管1处于拉直状态,位于所述轴向截面两侧的至少一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且其中一个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11的高度。即至少存在一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关于经过所述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的轴向截面对称设置。

虹吸管2的入口21位置并不仅限于上述位置的限定,只要求满足位于所述轴向截面两侧的至少一对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相交,且其中一个所述虹吸管2的入口21低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11的高度即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虹吸管2设置的位置不同。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2设于所述排水管1内且其靠近排水管1的进水口11的一端紧贴所述排水管1的内壁设置。

本实施例中,增压板3设于所述虹吸管2外壁且向靠近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