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538发布日期:2019-03-02 01:5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



背景技术:

造纸毛毯是应用于造纸技术中纸张成型、湿纸压榨脱水或输送等步骤中的关键物品,其工业制备方法通常是先用合成纤维制成间隙宽而多的基网,然后再与毛网复合,经针刺、化学处理、树脂整理和热定型而成。

基网与毛网在针刺过程中,刺针一般采用3棱多勾齿的设计,刺针正对基网和毛网;当刺针做上下往复运动时,刺针上的勾齿带着毛网纤维,穿过基网,促使毛网和基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在现有针刺工艺中,刺针方向正对基网和毛网,其在穿刺过程中,极易与基网的经线和纬线发生摩擦;轻者,让经线和纬线起毛,减小基网的孔隙直径,影响脱水效果,甚至造成毛毯堵塞;重者,让经线或纬线被刺破断裂,失去部分强力,造成毛毯横向宽度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其可以有效减少刺针与经线和纬线之间发生摩擦,从而有效避免经线或纬线起毛或被刺破断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包括针刺机、基网、毛网和输送带;

所述基网、毛网和输送带位于针刺机的刺针下方位置,刺针分为尾端的针柄和前端的针棱;

所述基网的经线和纬线交织,相邻的交织点、经线和纬线之间形成若干交织区;

针棱对基网的刺点位置落入交织区内。

优选的,针柄位于交织点、经线或纬线正上方位置,针棱与竖直方向呈一定锐角夹角α。

优选的,夹角α是30°-60°。

优选的,刺点位置偏离经线或纬线的角度β是10°-80°。

优选的,β是30°-60°。

优选的,针棱的前端设置有6-8个勾齿。

优选的,刺针设置为长刺针和短刺针间隔的排列方式。

本实用新型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其将刺针的针棱对于基网的刺点位置设置在交织区内,尽可能地避免刺针的针棱与经线、纬线或交织点接触,有效减少刺针与经线和纬线之间发生摩擦的可能,从而有效避免经线或纬线起毛或被刺破断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刺针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刺针对基网的刺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刺针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刺针对基网的刺点位置示意图。图1-图3所示的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1,包括针刺机5、基网2、毛网3和输送带(图中未示出);

所述基网2、毛网3和输送带位于针刺机5的刺针4下方位置,刺针4分为尾端的针柄4-1和前端的针棱4-2;

所述基网2的经线2-1和纬线2-2交织,相邻的交织点2-3、经线2-1和纬线2-2之间形成若干交织区7;

针棱4-2对基网2的刺点位置6落入交织区7内。

针柄4-1位于交织点2-3、经线2-1或纬线2-2正上方位置,针棱4-2与竖直方向呈一定锐角夹角α,特别的,夹角α是30°-60°。

刺点位置6偏离经线2-1或纬线2-2的角度β是10°-80°,特别的,β是30°-60°。

针棱4-2的前端设置有6-8个勾齿4-3,刺针4设置为长刺针401和短刺针402间隔的排列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造纸毛毯的基网与毛网复合的针刺机构,其将刺针的针棱对于基网的刺点位置设置在交织区内,尽可能地避免刺针的针棱与经线、纬线或交织点接触,有效减少刺针与经线和纬线之间发生摩擦的可能,从而有效避免经线或纬线起毛或被刺破断裂的情况。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优选采用针柄位于交织点、经线或纬线正上方位置,针棱与竖直方向呈一定锐角夹角α的设置方式,该设置方式相比于将针棱的垂直落点位置设置在交织区上方更有益处;若采用后者,当基网和位置发生偏移,针棱将极有可能与经线和纬线发生多次摩擦;若采用前者,即使基网发生偏移,对于锐角夹角α可设置成多个不同角度,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基网发生偏移所带来的影响,降低针棱与经线和纬线发生摩擦的几率;更特别地,夹角α是30°-60°。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优选采用刺点位置偏离经线或纬线的角度β是10°-80°的设置方式,虽然刺点位置可以落入交织区内任何位置,但采用上述优选设置方式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地缓解基网发生偏移所带来的影响,更特别地,β是30°-60°。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优选采用刺针设置为长刺针和短刺针间隔的排列方式,该设置方式可以促使部分针棱进入基网和毛网的深度减小,从而进一步地减少针棱与经线或纬线的摩擦几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