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1602发布日期:2019-03-27 10:0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边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



背景技术:

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工装为其通用简称。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7699854 U中公开的一种地毯制造用高效拆边机,虽然,该拆边机通过设置辅助机构、拆边机构和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地毯剪切时,地毯易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但是,该拆边机使用刀盘对地毯进行拆边,具有拆边精度不高,影响拆边质量的缺点。

目前,现有的拆边机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解决了现有的拆边机拆边精度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为方形设置;

拆边台,所述拆边台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一端,所述拆边台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固定架的底端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另一端,所述支撑架设置于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均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凹槽和滑条,所述凹槽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支撑架的内表面两侧,两个所述凹槽相对设置,所述滑条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滑条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凹槽固定连接;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两个支撑架的顶端,所述传动装置与两个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旋转杆、滑柱、滑杆、滑轮、滑轨、传动杆、刀条以及滑块,所述电机位于传动装置的内部中间,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位于电机的正面中部,并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滑柱位于旋转杆的另一端,并与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位于滑柱上,所述滑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轮分别位于滑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滑轮均通过连接件与滑杆转动连接,所述滑轨开设在传动装置的内侧壁上,所述滑轮位于滑轨内,并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位于滑杆的下表面中部,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端依次贯穿传动装置和支撑架并与刀条固定连接,所述刀条的两端均与滑块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柱。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于固定架的顶端中部,所述螺纹杆贯穿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螺纹杆接触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与固定架螺纹连接;

十字型转杆,所述十字型转杆位于螺纹杆的顶端,所述十字型转杆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螺纹杆的底端,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位于螺纹杆的两端,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贯穿固定架,并与固定架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与电机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座的底端与传动装置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杆靠近滑柱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柱与滑槽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块位于凹槽内;

所述滑条贯穿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通过设置有滑条和滑块,能够对刀条移动的方向进行限定,提高了刀条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该拆边机刀条的切割精度,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

(2)、该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通过设置有限位杆,防止固定板跟随螺纹杆转动,保持固定板移动的平稳性;通过设置有滑轮和滑轨,便于滑杆的移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剖视图。

图中:工作台1、拆边台2、固定架3、螺纹杆31、十字型转杆32、固定板33、限位杆34、支撑架4、凹槽41、滑条42、传动装置5、电机51、旋转杆52、滑柱53、滑杆54、滑轮55、滑轨56、传动杆57、刀条58、滑块5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包括:

工作台1,工作台1为方形设置;

拆边台2,拆边台2设置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一端,拆边台2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

固定架3,固定架3设置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架3的底端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

支撑架4,支撑架4设置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另一端,支撑架4设置于两个,两个支撑架4的底端均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支撑架4包括凹槽41和滑条42,能够对刀条58移动的方向进行限定,提高了刀条58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该拆边机刀条58的切割精度,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凹槽41开设有两个,两个凹槽41分别位于支撑架4的内表面两侧,两个凹槽41相对设置,滑条42位于凹槽41的内部,滑条42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凹槽41固定连接;

传动装置5,传动装置5设置于两个支撑架4的顶端,传动装置5与两个支撑架4固定连接,传动装置5包括电机51、旋转杆52、滑柱53、滑杆54、滑轮55、滑轨56、传动杆57、刀条58以及滑块59,电机51位于传动装置5的内部中间,旋转杆52的一端位于电机51的正面中部,并与电机51的转轴固定连接,滑柱53位于旋转杆52的另一端,并与旋转杆52固定连接,滑杆54位于滑柱53上,滑轮55设置有两个,两个滑轮55分别位于滑杆54的两端,两个滑轮55均通过连接件与滑杆54转动连接,滑轨56开设在传动装置5的内侧壁上,滑轮55位于滑轨56内,并与滑轨56滑动连接,便于滑杆54的移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传动杆57位于滑杆54的下表面中部,传动杆57的顶端与滑杆54固定连接,传动杆57的底端依次贯穿传动装置5和支撑架4并与刀条58固定连接,刀条58的两端均与滑块59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工作台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柱,具有减震降噪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固定架3包括:

螺纹杆31,螺纹杆31设置于固定架3的顶端中部,螺纹杆31贯穿固定架3,固定架3与螺纹杆31接触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杆31与固定架3螺纹连接;

十字型转杆32,十字型转杆32位于螺纹杆31的顶端,十字型转杆32与螺纹杆31固定连接;

固定板33,固定板33位于螺纹杆31的底端,螺纹杆31通过轴承与固定板33转动连接;

限位杆34,限位杆34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杆34分别位于螺纹杆31的两端,两个限位杆34的底端均与固定板33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34的顶端均贯穿固定架3,并与固定架3滑动连接,防止固定板33跟随螺纹杆31转动,保持固定板33移动的平稳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电机51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端与电机51固定连接;

固定座的底端与传动装置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提高了电机51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滑杆54靠近滑柱5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柱53与滑槽滑动连接,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滑块59位于凹槽41内;

滑条42贯穿滑块59并与滑块59滑动连接,提高了刀条58移动时的稳定性。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拆边机刀条精度控制工装,使用时,使用者将需要拆边的工件放置在拆边台2上,转动固定架3上的十字型转杆32,十字型转杆32通过螺纹杆31带动固定板33向下移动,与此同时,固定板33在固定架3上滑动,将工件固定在拆边台2上,启动电机51,电机51通过旋转杆52带动滑柱53进行旋转,滑柱53通过滑杆54带动传动杆57进行移动,传动杆57带动刀条58进行移动,同时,滑块59在滑条42上滑动,当刀条58移动至最低端时,对固定在拆边台2上的工件进行剪切,当完成剪切后,关闭电机51,反向转动十字型转杆32,使固定板33向上移动,便可将工件取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