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16008发布日期:2019-11-26 01:4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811040543.0公开的一种羊绒线染色及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羊绒线染色及烘干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染色缸,所述染色缸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透明视窗,所述染色缸的外表面一侧套接有排水管,所述染色缸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热框,所述隔热框的内壁处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热棒,所述染色缸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边框,所述边框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风箱,所述烘干箱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架,该生产设备为一体化式,能够在同一设备上完成两项生产工序,减少搬运羊绒线的次数,过程流畅并且操作简便,有利于生产。但是该发明不易将布料导入染料箱内进行印染,再将布料从染料箱内导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将布料导入染料箱内进行印染,再将布料从染料箱内导出。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包括染料箱、升降框、底部转筒、转动座板、竖板和上转筒,本发明可以将布料导入染料箱内进行印染,再将布料从染料箱内导出。

所述升降框滑动连接在染料箱内,升降框的上侧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位于左端的两个竖板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上转筒,位于右端的两个竖板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上转筒,升降框上侧中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板,两个转动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底部转筒。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圆挡片、凸板、弹簧套杆和压条,压条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压条分别压在两个上转筒的上侧,两个压条下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套杆,四个竖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凸板,四个弹簧套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凸板上,四个弹簧套杆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四个压缩弹簧分别位于四个凸板的下侧,四个弹簧套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挡片。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凸棱和凸棱槽,染料箱的左右两个内壁上均设置有凸棱,升降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棱槽,两个凸棱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凸棱槽上。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电机架、电机i、转盘、斜连杆和横梁杆,染料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架,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电机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斜连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在转盘的偏心位置,斜连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横梁杆的中部,横梁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前端的两个竖板上。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圆柱箱、搅拌叶片和电机iii,染料箱的下端设置有圆柱箱,圆柱箱与染料箱相连通,圆柱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ii,电机iii的输出轴穿过圆柱箱的地面,电机ii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位于圆柱箱内。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支柱i和底板,染料箱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柱i,四个支柱i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立柱、限位环、后凸块、双向螺纹螺杆、加热条和加热板,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加热板上下设置有两个,两个加热板的后端均滑动连接在立柱上,两个加热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加热条,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后凸块,双向螺纹螺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后凸块上,双向螺纹螺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两个限位环分别位于后凸块的上下两侧,双向螺纹螺杆上下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螺纹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两个加热板的后端相配合。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连接折杆、前后杆和夹转筒,位移右端的两个竖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折杆,两个连接折杆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前后杆,夹转筒上下设置有两个,两个夹转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前后杆上;两个夹转筒均位于两个加热板的右端。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烘干箱、矩形口、前后挡板、空槽、空心板和支柱ii,烘干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口,烘干箱内部的上下两侧交替设置有多个空心板,多个空心板上均设置有空槽,多个空槽内均设置有电热丝,烘干箱的下端设置有四个支柱ii,四个支柱ii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烘干箱的前后两侧均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前后挡板,烘干箱位于两个加热板的右端。

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主动转筒、右伸板和电机ii,烘干箱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右伸板,主动转筒转动连接在两个右伸板之间,电机ii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右伸板上,电机ii的输出轴与主动转筒的一端相连接。

本发明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两个压条压在布料上,使得布料在进入染料箱内时可以保持绷紧的状态,便于染料与布料接触,提高印染效果。

布料在染料箱内做上下往复移动,使得布料与染料箱内的染料之间产生冲击力,使得染料更加容易进入布料内,增强印染效果。

搅拌叶片带动染料箱内的染料产生涡旋,进一步增大布料与染料箱内的染料之间产生冲击力,进一步增强印染效果。

两个加热板之间的布料上下往复移动时,对布料产生风力,使得两个加热板之间的布料上的染料更加容易干燥。

布料又呈蛇形经过多个前后挡板,多个前后挡板的阻挡使得布料可以在烘干箱内经过很长的长度,多个前后挡板上的电热丝发热,对布料进行充分烘干,最终布料从右侧的矩形口出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染料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染料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染料箱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升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折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染料箱1;凸棱101;支柱i102;电机架103;圆柱箱104;搅拌叶片105;电机iii106;电机i2;转盘201;斜连杆202;横梁杆203;升降框3;凸棱槽301;底部转筒302;转动座板303;竖板304;圆挡片305;凸板306;弹簧套杆307;压条308;上转筒309;连接折杆4;前后杆401;夹转筒402;立柱5;限位环501;后凸块502;双向螺纹螺杆503;加热条504;加热板505;烘干箱6;矩形口601;前后挡板602;主动转筒603;右伸板604;电机ii605;空槽606;空心板607;支柱ii608;底板7。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包括染料箱1、升降框3、底部转筒302、转动座板303、竖板304和上转筒309,本发明可以将布料导入染料箱1内进行印染,再将布料从染料箱1内导出。

所述升降框3滑动连接在染料箱1内,升降框3的上侧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304,位于左端的两个竖板304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上转筒309,位于右端的两个竖板304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上转筒309,升降框3上侧中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板303,两个转动座板303之间转动连接有底部转筒302。使用时,在染料箱1内加入染料,使布料从位于左端的上转筒309的顶部绕过,进入染料箱1内从底部转筒302的底部绕过,在使布料从位于右端的上转筒309的顶部绕过,这样布料形成了一个v形,布料进入染料箱1内被染料染色后再从染料箱1出来。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圆挡片305、凸板306、弹簧套杆307和压条308,压条308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压条308分别压在两个上转筒309的上侧,两个压条308下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套杆307,四个竖板30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凸板306,四个弹簧套杆307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凸板306上,四个弹簧套杆307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四个压缩弹簧分别位于四个凸板306的下侧,四个弹簧套杆30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挡片305。两个压条308分别与两个上转筒309施加下压力,进而使得在布料从两个上转筒309处经过时,两个压条308压在布料上,使得布料在进入染料箱1内时可以保持绷紧的状态,便于染料与布料接触,提高印染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凸棱101和凸棱槽301,染料箱1的左右两个内壁上均设置有凸棱101,升降框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棱槽301,两个凸棱10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凸棱槽301上。设置凸棱101和凸棱槽301的作用是,当升降框3在染料箱1内竖直滑动时,升降框3升降时更加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电机架103、电机i2、转盘201、斜连杆202和横梁杆203,染料箱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架103,电机架10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2,电机i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201,斜连杆202的下端铰接连接在转盘201的偏心位置,斜连杆202的上端铰接连接在横梁杆203的中部,横梁杆20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前端的两个竖板304上。电机i2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转盘201转动,转盘201转动时通过斜连杆202带动位于前端的两个竖板304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两个上转筒309和底部转筒302也随着做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布料在染料箱1内做上下往复移动,使得布料与染料箱1内的染料之间产生冲击力,使得染料更加容易进入布料内,增强印染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圆柱箱104、搅拌叶片105和电机iii106,染料箱1的下端设置有圆柱箱104,圆柱箱104与染料箱1相连通,圆柱箱1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ii106,电机iii106的输出轴穿过圆柱箱104的地面,电机iii10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05,搅拌叶片105位于圆柱箱104内。电机iii106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搅拌叶片105转动,搅拌叶片105带动染料箱1内的染料产生涡旋,进一步增大布料与染料箱1内的染料之间产生冲击力,进一步增强印染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支柱i102和底板7,染料箱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柱i102,四个支柱i102均固定连接在底板7上。四个支柱i102起到了支撑染料箱1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立柱5、限位环501、后凸块502、双向螺纹螺杆503、加热条504和加热板505,立柱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7上,加热板505上下设置有两个,两个加热板505的后端均滑动连接在立柱5上,两个加热板505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加热条504,立柱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后凸块502,双向螺纹螺杆503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后凸块502上,双向螺纹螺杆5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501,两个限位环501分别位于后凸块502的上下两侧,双向螺纹螺杆503上下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螺纹螺杆50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两个加热板505的后端相配合。布料从染料箱1内出来以后,进入两个加热板505之间,两个加热板505上的加热条504均通电发热,对布料进行初步加热,防止布料上有染料外流;旋动双向螺纹螺杆503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加热板505靠近或者远离,调节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间距,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间距越小,对布料的加热程度越强。

具体实施方式八: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连接折杆4、前后杆401和夹转筒402,位移右端的两个竖板304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折杆4,两个连接折杆4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前后杆401,夹转筒402上下设置有两个,两个夹转筒402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前后杆401上;两个夹转筒402均位于两个加热板505的右端。从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经过的布料从两个夹转筒402之间穿过,两个夹转筒402对布料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并且当四个竖板304上下往复移动时,两个也会夹转筒402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从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布料也会上下往复移动,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布料上下往复移动时,对布料产生风力,使得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布料上的染料更加容易干燥。

具体实施方式九: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烘干箱6、矩形口601、前后挡板602、空槽606、空心板607和支柱ii608,烘干箱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口601,烘干箱6内部的上下两侧交替设置有多个空心板607,多个空心板607上均设置有空槽606,多个空槽606内均设置有电热丝,烘干箱6的下端设置有四个支柱ii608,四个支柱ii608均固定连接在底板7上,烘干箱6的前后两侧均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前后挡板602,烘干箱6位于两个加热板505的右端。从两个夹转筒402之间经过的布料从左侧的矩形口601进入烘干箱6,布料又呈蛇形经过多个前后挡板602,多个前后挡板602的阻挡使得布料可以在烘干箱6内经过很长的长度,多个前后挡板602上的电热丝发热,对布料进行充分烘干,最终布料从右侧的矩形口601出来。

具体实施方式十: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面料染色及烘干系统还包括主动转筒603、右伸板604和电机ii605,烘干箱6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右伸板604,主动转筒603转动连接在两个右伸板604之间,电机ii605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右伸板604上,电机ii605的输出轴与主动转筒603的一端相连接。电机ii605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主动转筒603转动,将布料的左端固定在主动转筒603上,主动转筒603转动带动布料不断传动,为布料的移动提供动力。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染料箱1内加入染料,使布料从位于左端的上转筒309的顶部绕过,进入染料箱1内从底部转筒302的底部绕过,在使布料从位于右端的上转筒309的顶部绕过,这样布料形成了一个v形,布料进入染料箱1内被染料染色后再从染料箱1出来。两个压条308分别与两个上转筒309施加下压力,进而使得在布料从两个上转筒309处经过时,两个压条308压在布料上,使得布料在进入染料箱1内时可以保持绷紧的状态,便于染料与布料接触,提高印染效果。设置凸棱101和凸棱槽301的作用是,当升降框3在染料箱1内竖直滑动时,升降框3升降时更加稳定。电机i2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转盘201转动,转盘201转动时通过斜连杆202带动位于前端的两个竖板304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两个上转筒309和底部转筒302也随着做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布料在染料箱1内做上下往复移动,使得布料与染料箱1内的染料之间产生冲击力,使得染料更加容易进入布料内,增强印染效果。电机iii106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搅拌叶片105转动,搅拌叶片105带动染料箱1内的染料产生涡旋,进一步增大布料与染料箱1内的染料之间产生冲击力,进一步增强印染效果。布料从染料箱1内出来以后,进入两个加热板505之间,两个加热板505上的加热条504均通电发热,对布料进行初步加热,防止布料上有染料外流;旋动双向螺纹螺杆503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加热板505靠近或者远离,调节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间距,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间距越小,对布料的加热程度越强。从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经过的布料从两个夹转筒402之间穿过,两个夹转筒402对布料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并且当四个竖板304上下往复移动时,两个也会夹转筒402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从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布料也会上下往复移动,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布料上下往复移动时,对布料产生风力,使得两个加热板505之间的布料上的染料更加容易干燥。从两个夹转筒402之间经过的布料从左侧的矩形口601进入烘干箱6,布料又呈蛇形经过多个前后挡板602,多个前后挡板602的阻挡使得布料可以在烘干箱6内经过很长的长度,多个前后挡板602上的电热丝发热,对布料进行充分烘干,最终布料从右侧的矩形口601出来。电机ii605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主动转筒603转动,将布料的左端固定在主动转筒603上,主动转筒603转动带动布料不断传动,为布料的移动提供动力。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