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25619发布日期:2020-01-18 03:21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渔网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渔网是捕鱼用的网,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鱼网。虽然这种渔网易腐烂,坚韧度差,但是其捕鱼效率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渔业的发展,渔猎的对象不只是鱼,捕捞的工具也与时俱进。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鱼网。虽然这种渔网易腐烂,坚韧度差,但是其捕鱼效率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渔业的发展,渔猎的对象不只是鱼,捕捞的工具也与时俱进。

尼龙渔网是渔具领域中常见的基础原料,现有的尼龙渔网多为塑料类人工合成纤维,其中尼龙尼龙渔网的占比较大。尼龙渔网在后期的加工制作中,基于需要颜色标识、利用颜色提升使用功效等原因,多需要对其进行染色处理,因尼龙尼龙渔网的染色难度较高,导致化工合成颜料在其表面的吸附量和吸附效果较差,染色性能不好等问题,市场上亟需一种可有效增强尼龙尼龙渔网染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体制备:向反应釜中添加4-溴-1,8-萘酐和正丁胺,4-溴-1,8-萘酐和正丁胺质量比为1:1.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并匀速搅拌,再缓慢添加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添加量与正丁胺比例为20ml:0.83-0.85g,再搅拌加热至78-80℃,回流10小时,停止反应,然后再保温静置1小时,再进行抽滤,得到反应产物,即得反应中间体;

(2)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制备:按重量份将纤维素纳米晶30-33份、马来酸酐0.2-0.3份、二甲苯20-25份、辛酸亚锡0.5-0.6份混合添加到球磨罐中,球磨,然后再采用石油醚进行离心分离,清洗,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

(3)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反应中间体、无水哌嗪按1:0.6摩尔比均匀混合添加到反应釜中,然后再添加反应中间体质量2.2倍的乙二醇单甲醚、污水哌嗪质量0.8-1倍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在氦气气氛保护下,加热至80℃,保温搅拌2小时,然后再在120℃下回流反应3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过滤,采用去离子水对固体产物进行清洗,烘干至恒重后,粉碎,研磨,过800目筛,即得。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并匀速搅拌为: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以120r/min转速搅拌30min。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球料比为:6:1。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球磨转速为500r/min,球磨时间为3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55℃。

进一步的,所述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与分散染料混合比例为1.2-1.5:80。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在尼龙渔网的染色处理工艺开始5-8min后再与分散染料均匀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处理工艺中加压3.05×104pa,染浴温度为116-118℃。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尼龙渔网染色助剂促染效果显著,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牢度,本发明制备的涤纶渔网染色助剂在尼龙渔网进行染色时,能够促使分散染料以单分子状态扩散进入到尼龙纤维内部,通过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染料晶体溶解,染料扩散通过晶体周围的扩散边界层,染料分子靠近尼龙纤维表面进入扩散边界层后,在尼龙渔网染色助剂的促进作用下,依靠氢键吸附到尼龙纤维表面,在尼龙纤维内外形成一个染料浓度梯度,使得染料不断由尼龙纤维表面向尼龙内部孔隙中扩散,直至达到染色平衡,在加压与高温下的综合作用下,尼龙染色助剂对尼龙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塑作用和增溶作用,降低了其玻璃化温度,增大了纤维自由容积,从而有助于分散染料的快速吸附以及扩散,同时,尼龙渔网染色助剂上带有活性基团,能够有效的增加尼龙渔网纤维与分散染料之间形成的氢键作用力,从而显著的提高了尼龙渔网染色后的色牢度,通过增溶作用,能够促使溶解出的单分子分散染料想尼龙纤维内部扩散,提高上染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体制备:向反应釜中添加4-溴-1,8-萘酐和正丁胺,4-溴-1,8-萘酐和正丁胺质量比为1:1.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并匀速搅拌,再缓慢添加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添加量与正丁胺比例为20ml:0.83g,再搅拌加热至78℃,回流10小时,停止反应,然后再保温静置1小时,再进行抽滤,得到反应产物,即得反应中间体;

(2)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制备:按重量份将纤维素纳米晶30份、马来酸酐0.2份、二甲苯20份、辛酸亚锡0.5份混合添加到球磨罐中,球磨,然后再采用石油醚进行离心分离,清洗,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

(3)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反应中间体、无水哌嗪按1:0.6摩尔比均匀混合添加到反应釜中,然后再添加反应中间体质量2.2倍的乙二醇单甲醚、污水哌嗪质量0.8倍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在氦气气氛保护下,加热至80℃,保温搅拌2小时,然后再在120℃下回流反应3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过滤,采用去离子水对固体产物进行清洗,烘干至恒重后,粉碎,研磨,过800目筛,即得。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并匀速搅拌为: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以120r/min转速搅拌30min。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球料比为:6:1。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球磨转速为500r/min,球磨时间为3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55℃。

进一步的,所述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与分散染料混合比例为1.2-1.5:80。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在尼龙渔网的染色处理工艺开始5-8min后再与分散染料均匀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处理工艺中加压3.05×104pa,染浴温度为118℃。

实施例2

一种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体制备:向反应釜中添加4-溴-1,8-萘酐和正丁胺,4-溴-1,8-萘酐和正丁胺质量比为1:1.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并匀速搅拌,再缓慢添加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添加量与正丁胺比例为20ml:0.83g,再搅拌加热至78℃,回流10小时,停止反应,然后再保温静置1小时,再进行抽滤,得到反应产物,即得反应中间体;

(2)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制备:按重量份将纤维素纳米晶30份、马来酸酐0.2份、二甲苯20份、辛酸亚锡0.5份混合添加到球磨罐中,球磨,然后再采用石油醚进行离心分离,清洗,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

(3)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反应中间体、无水哌嗪按1:0.6摩尔比均匀混合添加到反应釜中,然后再添加反应中间体质量2.2倍的乙二醇单甲醚、污水哌嗪质量0.8倍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在氦气气氛保护下,加热至80℃,保温搅拌2小时,然后再在120℃下回流反应3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过滤,采用去离子水对固体产物进行清洗,烘干至恒重后,粉碎,研磨,过800目筛,即得。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并匀速搅拌为: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以120r/min转速搅拌30min。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球料比为:6:1。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球磨转速为500r/min,球磨时间为3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55℃。

进一步的,所述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与分散染料混合比例为1.2:80。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在尼龙渔网的染色处理工艺开始5-8min后再与分散染料均匀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处理工艺中加压3.05×104pa,染浴温度为116℃。

实施例3

一种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体制备:向反应釜中添加4-溴-1,8-萘酐和正丁胺,4-溴-1,8-萘酐和正丁胺质量比为1:1.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并匀速搅拌,再缓慢添加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添加量与正丁胺比例为20ml:0.84g,再搅拌加热至79℃,回流10小时,停止反应,然后再保温静置1小时,再进行抽滤,得到反应产物,即得反应中间体;

(2)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制备:按重量份将纤维素纳米晶31份、马来酸酐0.25份、二甲苯22份、辛酸亚锡0.55份混合添加到球磨罐中,球磨,然后再采用石油醚进行离心分离,清洗,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

(3)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反应中间体、无水哌嗪按1:0.6摩尔比均匀混合添加到反应釜中,然后再添加反应中间体质量2.2倍的乙二醇单甲醚、污水哌嗪质量0.9倍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在氦气气氛保护下,加热至80℃,保温搅拌2小时,然后再在120℃下回流反应3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过滤,采用去离子水对固体产物进行清洗,烘干至恒重后,粉碎,研磨,过800目筛,即得。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并匀速搅拌为: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以120r/min转速搅拌30min。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球料比为:6:1。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球磨转速为500r/min,球磨时间为3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55℃。

进一步的,所述便于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与分散染料混合比例为1.2-1.5:80。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渔网染色的染色助剂在尼龙渔网的染色处理工艺开始5-8min后再与分散染料均匀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处理工艺中加压3.05×104pa,染浴温度为117℃。

上染百分率测试:

采用残液法测定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将空白染液以及染色后残液分别稀释一定倍数,再分别吸取稀释后的空白染液以及染色后染液各吸取3ml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丙酮至刻度,测定吸光度,上染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

η=(1-aini/a0n0)×100%;

η-上染百分率%;

ai-染色残液稀释ni倍后再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a0为空白液稀释n0倍后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按照gb/t3920-2008测试,并采用“gb/t251-2008”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级

分散染料染色工艺:

分散黑ect4%(owf);

浴比16:1;

其它未明细工艺参数均相同;

表1

对照组:不添加染色助剂;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染色助剂的使用,不仅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上染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染色牢度。

继续上述试验,对比实施例1在常压下染色的上染百分率或低于100℃(90℃)下的上染百分率: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染色助剂在高压和高温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更好的提高尼龙上染百分率,提高染色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