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智能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1443发布日期:2019-11-01 20:46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智能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家用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嵌入式智能晾衣架。



背景技术:

晾衣架是用于晾晒衣物的居家用品,最为传统的晾衣架一般通过固定一根水平的杆件以提供一个衣物的悬挂位置,这样的晾衣架由于高度较高,在晾晒或者收取衣物时可能需要借助晾衣杆实现,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5046380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电动可升降的晾衣架,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固定架、晾衣架体、伸缩机构和滑轮组牵引装置;所述晾衣架体设置在固定架的正下方;所述伸缩机构一端与固定架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晾衣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可带动晾衣架体靠近或远离固定架,所述伸缩机构为伸缩杆或伸缩架;所述滑轮组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晾衣架体沿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往复运动。

在现代家庭装修中,可能会在阳台的楼盖之上装设集成吊顶,集成吊顶包括通过穿墙螺栓固定于楼盖的龙骨结构,卡接固定于龙骨结构的吊顶板;当引证文件所提供的晾衣架安装于上述家装结构时,需要贯穿吊顶板和龙骨结构开设通孔用于安装晾衣架,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晾衣架,无需对集成吊顶进行破坏性改造即可实现晾衣架主体的安装,从而为安装晾衣架主体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嵌入式智能晾衣架,包括龙骨结构和晾衣架主体,所述龙骨结构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硬质钢材,所述硬质钢材的截面呈倒置的T形,所述晾衣架主体包括主机体、安装于主机体的剪叉式升降结构、用于控制剪叉式升降结构的牵引结构,以及设置于剪叉式升降结构底端的悬挂载体,所述主机体包括嵌入部以及面板,所述嵌入部为下端面开口的壳体,所述面板罩设于嵌入部的开口,所述嵌入部的宽度等于相邻硬质钢材的间距,所述嵌入部两端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间隙嵌合有矩形钢材,所述矩形钢材两端延伸出嵌入部,并由相邻硬质钢材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个硬质钢材以预定间距固定于阳台的楼盖之上,从而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晾衣架主体和吊顶板的龙骨结构;完成龙骨结构的固定后,向上托举晾衣架主体并引导嵌入部嵌入于相邻的两根硬质钢材内,保持晾衣架主体的支撑力不变,将两个矩形钢材水平放置于相邻的硬质钢材之上,分别推动两根矩形钢材滑动,直至两根矩形钢材分别嵌入于相应嵌入部,从而由矩形钢材实现晾衣架主体与相邻硬质钢材的连接,进而实现对晾衣架主体的支撑,完成其安装;当完成晾衣架主体的安装后,将各个吊顶依次卡接固定于相邻硬质钢材之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矩形钢材以搭接的方式,实现晾衣架主体的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一方面避免了于吊顶板和龙骨结构上钻孔的需要,从而为安装晾衣架主体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实现了晾衣架主体大部分结构的内嵌,相较于现有技术,避免了晾衣架主体的整体裸露,从而提高了美观性、减少纵向空间的占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部于矩形凹槽两端设置有延伸槽,所述矩形钢材两端设置有嵌入延伸槽的延伸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提高矩形钢材与嵌入部的连接量,进而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增大矩形钢材与相邻硬质钢材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矩形钢材的搭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部于矩形凹槽和延伸槽的连接处竖直开设有插销孔,所述矩形钢材与延伸部的连接处竖直开设有与插销孔连通的连接孔,贯穿所述插销孔和连接孔插接配合有固定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晾衣架主体的安装后,各个连接孔与相应插接孔处于对准状态,从而将固定插销插接于各个插接孔内,从而实现矩形钢材与嵌入部的加固,进一步提高两者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部于下开口边沿设置有外翻沿,所述外翻沿贴合于面板,并设置有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入部增设外翻沿用于贴合面板,从而提高两者的连接紧密性,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确保两者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翻沿的上表面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紧密贴合于吊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翻沿通过弹性垫片配合矩形钢材实现对于硬质钢材的夹紧,从而提高晾衣架主体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矩形钢材以搭接的方式,实现晾衣架主体的安装,一方面避免了于吊顶板和龙骨结构上钻孔的需要,从而为安装晾衣架主体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实现了晾衣架主体大部分结构的内嵌,避免了晾衣架主体的整体裸露,从而提高了美观性、减少纵向空间的占用量;嵌入部增设延伸槽,矩形钢材增设延伸部,一方面提高矩形钢材与嵌入部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提高矩形钢材与硬质钢材的搭接稳定性;通过固定插销加固矩形钢材与嵌入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嵌入部增设外翻沿用于贴合面板,从而提高两者的连接紧密性;外翻沿增设弹性垫片,用于配合矩形钢材实现对于硬质钢材的夹紧,从而提高晾衣架主体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视图,主要表示嵌入部、矩形钢材以及硬质钢材三者的配合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及集成吊顶完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晾衣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该附图中面板处于拆卸状态,主要表示剪叉式升降结构、悬挂载体以及牵引结构。

附图说明:11、硬质钢材;21、主机体;22、嵌入部;23、面板;24、矩形凹槽;25、矩形钢材;26、延伸槽;27、延伸部;28、插销孔;29、连接孔;30、固定插销;32、外翻沿;33、弹性垫片;34、左半部;35、右半部;36、铰接杆;37、连接体;38、悬挂杆;39、伺服电机;40、钢索盘;41、牵引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嵌入式智能晾衣架,如图1、图2所示,包括龙骨结构和晾衣架主体,龙骨结构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硬质钢材11,硬质钢材11的截面呈倒置的T形,晾衣架主体包括主机体21、安装于主机体21的剪叉式升降结构、用于控制剪叉式升降结构的牵引结构,以及设置于剪叉式升降结构底端的悬挂载体,主机体21包括嵌入部22以及面板23,嵌入部22为下端面开口的壳体,面板23罩设于嵌入部22的开口,嵌入部22的宽度等于相邻硬质钢材11的间距,嵌入部22两端一体成型有矩形凹槽24,矩形凹槽24间隙嵌合有矩形钢材25,矩形钢材25两端延伸出嵌入部22,并由相邻硬质钢材11支撑。

如图1、图2、图3所示,将各个硬质钢材11以预定间距固定于阳台的楼盖之上,从而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晾衣架主体和吊顶板的龙骨结构,此处需要说明,硬质钢材11的固定方式为常规的集成吊顶龙骨结构的固定方式,即硬质钢材11两端通过穿墙螺栓与房屋墙面固定,在面积较大时,可以增设若干吊索用于连接硬质钢材11与房屋楼盖;完成龙骨结构的固定后,向上托举晾衣架主体并引导嵌入部22嵌入于相邻的两根硬质钢材11内,保持晾衣架主体的支撑力不变,将两个矩形钢材25水平放置于相邻的硬质钢材11之上,分别推动两根矩形钢材25滑动,直至两根矩形钢材25分别嵌入于相应嵌入部22的矩形凹槽24内,从而由矩形钢材25实现晾衣架主体与相邻硬质钢材11的连接,进而实现对晾衣架主体的支撑,完成其安装;当完成晾衣架主体的安装后,将各个吊顶依次卡接固定于相邻硬质钢材11之间,从而由吊顶板限制晾衣架主体横向滑动的活动度,进而确保晾衣架主体的安装稳定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集成吊顶本身现有结构,通过矩形钢材25以搭接的方式,实现晾衣架主体的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一方面避免了于吊顶板和龙骨结构上钻孔的需要,从而为安装晾衣架主体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实现了晾衣架主体大部分结构的内嵌,相较于现有技术,避免了晾衣架主体的整体裸露,从而提高了美观性、减少纵向空间的占用量。

本实用新型中晾衣架主体通过矩形钢材25实现其安装,因此嵌入部22与矩形钢材25的连接强度,矩形钢材25与相邻硬质钢材11的搭接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晾衣架主体的安装稳定性,为此如图2所示,嵌入部22于矩形凹槽24两端一体成型有延伸槽26,矩形钢材25两端一体成型有嵌入延伸槽26的延伸部27,采用上述设计,一方面提高矩形钢材25与嵌入部22的连接量,进而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增大矩形钢材25与相邻硬质钢材11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矩形钢材25的搭接稳定性。

为进一步提高矩形钢材25与嵌入部22的连接强度,如图1、图2所示,嵌入部22于矩形凹槽24和延伸槽26的连接处竖直开设有插销孔28,矩形钢材25与延伸部27的连接处竖直开设有与插销孔28连通的连接孔29,贯穿插销孔28和连接孔29插接配合有固定插销30,从而通过固定插销30对矩形钢材25与嵌入部22进行加固,进而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

面板23通过如下方式罩设于嵌入部22的下开口,如图4所示,嵌入部22于下开口边沿一体成型有外翻沿32,外翻沿32贴合于面板23,从而提高面板23与嵌入部22的连接精密性,外翻沿32螺纹配合有螺栓固定与面板23进行固定,从而确保两者的连接强度。

外翻沿32的上表面胶固有弹性垫片33,如图2、图3、图4所示,弹性垫片33紧密贴合于吊顶板,从而外翻沿32通过弹性垫片33配合矩形钢材25实现对于硬质钢材11的夹紧,从而提高晾衣架主体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剪叉式升降结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4所示,剪叉式升降结构包括呈左右相对的左半部34和右半部35,左半部34和右半部35均包括多个铰接杆36,每两个铰接杆36的中点处相互转动连接,相邻铰接杆36的端部相互转动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两个铰接杆36的顶端与嵌入部22滑移且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悬挂载体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4所示,悬挂载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左半部34和右半部35底端的连接体37,以及设置于两个连接体37之间的悬挂杆38,其中位于最下方的两个铰接杆36的底端与相应连接体37滑移且转动连接,悬挂杆3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体37插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牵引结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4所示,牵引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嵌入部22内腔的伺服电机39、同轴固定于伺服电机39输出轴的钢索盘40,以及固定于钢索盘40的两根牵引钢索41,两根牵引钢索41的底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体37进行固定;当需要降低悬挂载体的高度时,伺服电机39驱动钢索盘40逆时针旋转,从而将牵引钢索41逐步放出,此过程中悬挂载体由于缺乏上拉力,受重力作用下降高度,当需要升高悬挂载体的高度时,伺服电机39驱动钢索盘40顺时针旋转,从而逐步收回牵引钢索41,此过程中悬挂载体受到上拉力作用,克服重力向上升高,综上所述,仅需控制伺服电机39的输出方向,即可实现悬挂载体的升降,达到控制更加便利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