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3624发布日期:2020-03-27 13:0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梳机。



背景技术:

精梳机是把棉、毛、丝纤维加工成织物前,将纤维中的杂质和粗短纤维排除,经此过程出来的织物在质感、耐洗与耐用度上都较普梳织物有很大的提高,因此精梳机广泛用于纺织行业。

现有的精梳机存在以下问题,即精梳机的喂料机构和收卷机构通过两个驱动装置驱动,速度的把控不够精确,运行时易出现喂料速度与收卷速度不一致,当收卷速度大于喂料速度时,容易造成织物的断裂,当喂料速度大于收卷速度,精梳机内部就会造成织物堆积,容易堵塞。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待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梳机,具有保证喂料机构和收卷机构速度一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精梳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相对内壁设有喂料机构、梳理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喂料机构和收卷机构共同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壁一侧的支撑架和转动架,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机箱外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机箱转动连接有主传动件,所述主传动件转动连接于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置于支撑架和箱体内壁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从传动件和第二从传动件,所述第一从传动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穿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第一喂料架,与所述第一喂料架相对的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喂料架,所述喂料机构固定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喂料架和第二喂料架之间,所述第二从传动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穿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架,与所述第一收卷架相对的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架,所述收卷机构固定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收卷架和第二收卷架之间,所述梳理机构位于喂料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主传动件转动,从而使转动架做圆周运动,间接带动转动架两端的第一从传动件和第二从传动件也做圆周运动,与第一从传动件连接的第一转动杆以及与第二从传动件连接的第二转动杆便能转动起来,从而带动第一喂料架和第一收卷架同时转动,确保其转速一致,杜绝了因为速度差导致的织物断裂或者织物堵塞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梳理机构包括上梳理部和下梳理部,所述上梳理部固定安装于机箱顶部内壁,所述下梳理部两侧分别设有套座,所述套座的下方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套设于套座内,所述上梳理部和下梳理部结构相同,均包括顶板、若干梳理针和清理膜,所述梳理针固定排布于顶板,且与顶板垂直,所述清理膜穿过梳理针贴合顶板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通过上梳理部和下梳理部之间,在梳理针的作用下使织物上下表面以及内部都能够梳理,保证了梳理的质量,但是由于梳理会产生毛絮,毛絮会积蓄在梳理针之间,不好清理,这时可以通过气缸来降低下方的下梳理部,拉开上梳理部和下梳理部之间的距离,然后掀起清理膜使之脱离梳理针,把毛絮带出,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喂料机构和梳理机构之间以及梳理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均设有两个压辊,位于上方处的所述压辊上方转动连接有半圆套管,所述半圆套管的两端顶部分别连接有t形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固定于机箱顶部外壁,所述固定杆上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大于弹簧直径的固定套,且弹簧与固定套的底端相抵触,所述固定套侧壁固定安装于机箱内壁,位于下方处的所述压辊转动连接于机箱内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织物的厚度不易,位于上方的压辊可以利用弹簧的压缩弹性势能来适应织物厚度的变化,并且又能起到压紧织物的作用,在织物传送过程中始终保持压紧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喂料架包括架框、半圆翻盖,所述半圆翻盖转动连接于架框,所述半圆翻盖的内部设有插杆一,所述架框与插杆一相对处设有插杆二,所述半圆翻盖和与之对应的架框处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连接有梅花螺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喂料机构与第一喂料架的固定可拆卸的目的,方便工人把卷绕成一辊的带梳理的织物安装到第一喂料架上,以实现其转动喂料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喂料机构包括喂料辊,所述喂料辊的两端均设有插孔一和插孔二,所述插杆一插接于插孔一,所述插杆二插接于插孔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孔一、插孔二以及插杆一和插杆二的相互插接,可以固定喂料辊与第一喂料架,避免喂料辊晃动而不是转动的现象出现。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喂料架、第一收卷架和第二收卷架的结构和第一喂料架的结构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操作的统一。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和喂料辊结构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统一机构,方便工人拿取和安装,只要熟知一种就能知晓其他机构的拿取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辊两端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有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织物在收卷时的宽度进行限位,防止其在收卷时出现宽度不齐的现象,保证了收卷的整齐度。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机构和压辊之间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上下两组刮板组和与刮板组对应的吸尘组,所述刮板组包括倾斜设置的刮板和与上方处刮板的一端连接的扭簧,所述扭簧远离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机箱内壁,下方处所述刮板倾斜固定于机箱内壁,所述吸尘组包括吸嘴和风机,所述风机固定连接于机箱外部,所述风机的吸风口连接于吸嘴,所述吸嘴朝向刮板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织物梳理完成后,通过刮板上下抵接于织物上下表面,对其表面的杂质进行刮除,在刮除的同时,吸嘴正好对准于刮板与织物接触部分,风机可以把杂质从吸嘴吸入,并统一收集到一处去。

作为优选,所述机箱侧壁转动连接有可翻开的开窗,所述开窗设有把手,所述机箱上设有旋转抵块,所述旋转抵块抵接于开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窗的设置便于换取清理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主视图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侧视图的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俯视图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机箱;2、喂料机构;21、喂料辊;3、梳理机构;31、上梳理部;32、下梳理部;321、套座;322、气缸;323、顶板;324、梳理针;325、清理膜;4、收卷机构;41、收卷辊;411、螺纹部;42、限位块;5、驱动机构;51、电机;52、支撑架;53、转动架;54、主传动件;55、第一从传动件;56、第二从传动件;57、第一转动杆;58、第二转动杆;61、第一喂料架;611、架框;612、半圆翻盖;613、固定板;614、梅花螺丝;62、第二喂料架;71、第一收卷架;72、第二收卷架;8、压辊;81、半圆套管;82、固定杆;83、弹簧;84、固定套;9、清理机构;91、刮板组;911、刮板;912、扭簧;92、吸尘组;921、吸嘴;922、风机;10、开窗;11、把手;12、旋转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精梳机,包括机箱1,机箱1相对内壁设有喂料机构2、梳理机构3和收卷机构4,喂料机构2和收卷机构4共同连接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壁一侧的支撑架52和转动架53,电机51固定安装于机箱1外部,电机51的输出轴穿过机箱1转动连接有主传动件54,主传动件54转动连接于转动架53,转动架53置于支撑架52和箱体内壁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从传动件55和第二从传动件56,第一从传动件55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7,第一转动杆57穿过支撑架52转动连接有第一喂料架61,与第一喂料架61相对的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喂料架62,喂料机构2固定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喂料架61和第二喂料架62之间,第二从传动件56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58,第二转动杆58穿过支撑架52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架71,与第一收卷架71相对的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架72,收卷机构4固定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收卷架71和第二收卷架72之间,梳理机构3位于喂料机构2和收卷机构4之间。

如图2和3所示,第一喂料架61包括架框611、半圆翻盖612,半圆翻盖612转动连接于架框611,半圆翻盖612的内部设有插杆一,架框611与插杆一相对处设有插杆二,半圆翻盖612和与之对应的架框611处均设有固定板613,固定板613上设有固定连接有梅花螺丝614。

如图3所示,喂料机构2包括喂料辊21,喂料辊21的两端均设有插孔一和插孔二,插杆一插接于插孔一,插杆二插接于插孔二;插孔一、插孔二以及插杆一和插杆二的相互插接,可以固定喂料辊21与第一喂料架61,避免喂料辊21晃动而不是转动的现象出现。

另外,收卷机构4包括收卷辊41,收卷辊41和喂料辊21结构相同,第二喂料架62、第一收卷架71和第二收卷架72的结构和第一喂料架61的结构相同;统一机构,方便工人拿取和安装,只要熟知一种就能知晓其他机构的拿取方式。

如图2所示,收卷辊41两端设有螺纹部411,螺纹部411螺纹连接有限位块42,可以对织物在收卷时的宽度进行调整并限位,防止其在收卷时出现宽度不齐的现象,保证了收卷的整齐度。

如图1所示,梳理机构3包括上梳理部31和下梳理部32,上梳理部31固定安装于机箱1顶部内壁,下梳理部32两侧分别设有套座321,套座321的下方设有气缸322,气缸322的伸缩杆套设于套座321内,上梳理部31和下梳理部32结构相同,均包括顶板323、若干梳理针324和清理膜325,梳理针324固定排布于顶板323,且与顶板323垂直,清理膜325穿过梳理针324贴合顶板323表面。

此外,如图2所示,机箱1侧壁转动连接有可翻开的开窗10,开窗10设有把手11,机箱1上设有旋转抵块12,旋转抵块12抵接于开窗10,开窗10的设置便于换取清理膜325。

如图1所示,喂料机构2和梳理机构3之间以及梳理机构3和收卷机构4之间均设有两个压辊8,位于上方处的压辊8上方转动连接有半圆套管81,半圆套管81的两端顶部分别连接有t形的固定杆82,固定杆82顶部固定于机箱1顶部外壁,固定杆82上穿设有弹簧83,弹簧83的上端设有大于弹簧83直径的固定套84,且弹簧83与固定套84的底端相抵触,固定套84侧壁固定安装于机箱1内壁,位于下方处的压辊8转动连接于机箱1内壁。

由于不同织物的厚度不易,位于上方的压辊8可以利用弹簧83的压缩弹性势能来适应织物厚度的变化,和下方不能在竖直方向上改变位置的压辊8相结合,又能起到压紧织物的作用,在织物传送过程中始终保持压紧力。

如图1和2所示,收卷机构4和压辊8之间设有清理机构9,清理机构9包括上下两组刮板911组91和与刮板911组91对应的吸尘组92,刮板911组91包括倾斜设置的刮板911和与上方处刮板911的一端连接的扭簧912,扭簧912远离刮板9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机箱1内壁,下方处所述刮板911倾斜固定于机箱1内壁,吸尘组92包括吸嘴921和风机922,风机922固定连接于机箱1外部,风机922的吸风口连接于吸嘴921,吸嘴921朝向刮板911处,风机922的另一端用绳子扎结有收集袋,用于收集从吸嘴921吸进来的杂质。

具体工作原理:打开第一喂料架61上、第二喂料架62上的半圆翻盖612,把缠有待梳理织物的喂料辊21的两端分别放置于架框611内,使插杆二和插孔二对应插接,盖上半圆翻盖612,使半圆翻盖612上的插杆一和喂料辊21上的插孔二插接,并用梅花螺丝614固定住半圆翻盖612和架框611,收卷辊41也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安装。

通过电机51的转动,带动主传动件54转动,从而使转动架53做圆周运动,间接带动转动架53两端的第一从传动件55和第二从传动件56也做圆周运动,与第一从传动件55连接的第一转动杆57以及与第二从传动件56连接的第二转动杆58便能转动起来,从而带动第一喂料架61和第一收卷架71同时转动,第一喂料架61带动第二喂料架62也转动,实现了喂料辊21上待梳理织物的喂料操作,织物接着通过上下两个压辊8之间进入上梳理部31和下梳理部32之间,通过梳理针324进行梳理,离开梳理机构3的织物再次经过上下两个压辊8之间,而后通过刮板911上下抵接于织物上下表面,对其表面的杂质进行刮除,在刮除的同时,吸嘴921正好对准于刮板911与织物接触部分,风机922可以把杂质从吸嘴921吸入,并统一收集到收集袋内,最后清理完成的织物缠绕于收卷辊41上,收卷辊41由第一收卷架71带动,而第一收卷架71和第一喂料架61同时转动,保持收卷和喂料速度一致,解决了两者速度不一导致的织物断裂以及织物堵塞的问题。

由于梳理会产生毛絮,毛絮会积蓄在梳理针324之间,不好清理,这时在机器停止后,可以通过气缸322来降低下方的下梳理部32,拉开上梳理部31和下梳理部32之间的距离,然后掀起清理膜325使之脱离梳理针324,把毛絮带出,简单方便,然后可以重新放入新的清理膜32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