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叉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0660发布日期:2020-04-14 20:5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袖叉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领域,尤指一种袖叉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制衣技术主要以手工为主,并且工艺流程繁琐,操作复杂,对工人的技能要求很高。其中,缝制袖叉的大体步骤包括;袖叉裁片的折边、袖叉裁片的折叠(使袖身裁片的一部分夹持在袖叉裁片中、袖身裁片的另一部分位于袖叉裁片的上方)、袖身裁片和袖叉裁片的缝合。由此可知:袖叉裁片和袖身裁片的折叠是缝制袖叉的关键步骤,其直接影响袖叉的缝制质量和缝制效率。由手工完成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且容易出错,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从而使得生产效率低,制衣成本高,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节约人力、降低生产成本的袖叉折叠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袖叉折叠机构,包括机台、真空腔体、定型板、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四定位板、承载板、压料折边板、压料气缸、旋转电机,所述真空腔体固设在机台上,所述定型板固设在真空腔体上端,所述定型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真空吸孔,且所述真空吸孔与真空腔体内部连通,所述真空腔体通过真空吸管连接真空泵;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定型板上表面的两侧边,所述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呈角度设置在所述定型板上表面的顶边,所述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四定位板在所述定型板上表面围合形成与袖叉折边形状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真空吸孔位于所述定位槽的边沿外周,所述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四定位板均能与所述定型板分离,所述承载板贴合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并邻接第二定位板,所述压料气缸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料气缸与所述压料折边板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压料折边板与所述承载板贴合,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压料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压料气缸带动承载板和压料折边板翻转,使压料折边板贴合在定位槽内并邻接第一定位板。

具体地,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一气缸固设在机台上并与安装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旋转电机均固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安装座沿第一定位板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气缸固设在安装座上并与第二定位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板朝所述第一定位板移动,所述第三气缸固设在机台上并与第三定位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三定位板沿第三定位板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四气缸固设在机台上并与第四定位板驱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第四定位板沿竖直移动。

具体地,还包括第五气缸、第五定位板,所述第五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定型板的外侧并对应所述定型板的顶边,所述第五气缸与所述第五定位板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板朝所述定位槽内移动。

具体地,还包括第六气缸、第六定位板,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四定位板、第六气缸、第六定位板均固设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六定位板与所述第四定位板重叠设置,所述第六气缸驱动所述第六定位板朝所述定位槽内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六气缸的驱动端固设有齿条,所述连接座上通过转轴连接有齿轮,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六定位板与齿轮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定点气缸,所述定点气缸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交叉处,所述定点气缸的驱动端沿竖直移动。

具体地,还包括定位座、定位驱动气缸,所述定位座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所述定位驱动气缸固设在机台上并与所述定位座驱动连接,所述定位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定位座向所述定位槽贴合。

具体地,所述承载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料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压料气缸的驱动端固设有连接块,所述压料折边板的一端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通过转轴与连接槽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四定位板和第六定位板上覆盖有保护片。

具体地,所述旋转电机的机轴表面套设有主动轮,所述压料气缸通过转轴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表面套接有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袖叉裁片对应定位槽的形状放置在定位槽内,开启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真空吸管作用于真空腔体内,使定型板上的真空吸孔在定位槽边沿形成负压,使得袖叉裁片的边沿在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四定位板的压制下自动形成折边效果;然后,压料气缸驱动压料折边板向承载板贴合,使压料折边板和承载板夹紧袖叉裁片的右半部分,接着旋转电机驱动承载板和压料折边板向第一定位板的一侧逆时针翻转,直至压料折边板与定型板呈锐角,此时,人工将袖身裁片贴合放置在定型板上,并让袖身裁片的袖口部分位于袖叉裁片的左半部分和压料折边板之间;接着,旋转电机继续运作,压料折边板和定型板将夹着的袖叉裁片的右半部分完全折叠,直至压料折边板贴合在袖身裁片表面,此时,袖身裁片的袖口被夹持在袖叉裁片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之间,从而完成袖叉裁片的折叠工序。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完成对袖叉裁片与袖身裁片的自动折叠,有效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大大促进生产线的作业效率,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和瑕疵,提高加工质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定位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定位座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真空腔体和定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承载板、压料折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定位板、第六定位板、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袖叉裁片与袖身裁片折叠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台;

21-真空腔体;22-定型板;23-真空吸孔;24-定位槽;25-保护片;

31-第一定位板;32-第二定位板;33-第三定位板;34-第四定位板;35-第一气缸;36-第二气缸;37-第三气缸;38-第四气缸;39-安装座;

41-承载板;42-压料折边板;43-压料气缸;44-旋转电机;45-连接块;46-连接杆;47-连接槽;

51-第五气缸;52-第五定位板;53-第六气缸;54-第六定位板;55-连接座;56-齿条;57-齿轮;58-定点气缸;

61-定位座;62-定位驱动气缸;

71-主动轮;72-从动轮;73-皮带;

81-袖叉裁片;82-袖身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袖叉折叠机构,包括机台1、真空腔体21、定型板22、第一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2、第三定位板33、第四定位板34、承载板41、压料折边板42、压料气缸43、旋转电机44,如图4所示,所述真空腔体21固设在机台1上,所述定型板22固设在真空腔体21上端,所述定型板22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真空吸孔23,且所述真空吸孔23与真空腔体21内部连通,所述真空腔体21通过真空吸管连接真空泵;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定位板31和第二定位板32平行设置在所述定型板22上表面的两侧边,所述第三定位板33和第四定位板34呈角度设置在所述定型板22上表面的顶边,所述第一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2、第三定位板33、第四定位板34在所述定型板22上表面围合形成与袖叉折边形状对应的定位槽24,所述真空吸孔23位于所述定位槽24的边沿外周,所述第一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2、第三定位板33、第四定位板34均能与所述定型板22分离,所述承载板41贴合设置在所述定位槽24内并邻接第二定位板32,所述压料气缸43与所述承载板41固定连接,所述压料气缸43与所述压料折边板42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压料折边板42与所述承载板41贴合,所述旋转电机44与所述压料气缸43驱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44驱动所述压料气缸43带动承载板41和压料折边板42翻转,使压料折边板42贴合在定位槽24内并邻接第一定位板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前,承载板41预先贴合在定型板22的定位槽24内并邻接第二定位板32。首先,将袖叉裁片81对应定位槽24的形状放置在定位槽24内(如图7a所示,袖叉裁片81的折边形状与所述定位槽24的形状适配),开启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真空吸管作用于真空腔体21内,使定型板22上的真空吸孔23在定位槽24边沿形成负压,使得袖叉裁片81的边沿在第一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2、第三定位板33、第四定位板34的压制下自动形成折边效果(如图7b所示),从而完成袖叉裁片81的初步折边工序;然后,压料气缸43驱动压料折边板42向承载板41贴合,使压料折边板42和承载板41夹紧袖叉裁片81的右半部分,接着旋转电机44驱动承载板41和压料折边板42向第一定位板31的一侧逆时针翻转,直至压料折边板42与定型板22呈锐角(如图7c所示),此时,人工将袖身裁片82贴合放置在定型板22上,并让袖身裁片82的袖口部分位于袖叉裁片81的左半部分和压料折边板42之间;接着,旋转电机44继续运作,压料折边板42和定型板22将夹着的袖叉裁片81的右半部分完全折叠,直至压料折边板42贴合在袖身裁片82表面,此时,袖身裁片82的袖口被夹持在袖叉裁片81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之间(如图7d所示),从而完成袖叉裁片81的折叠工序。最后,第一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2、第三定位板33、第四定位板34与所述定型板22分离,真空泵暂停工作,等待下一工序将完成折叠工序的袖叉裁片81和袖身裁片82移送至缝纫机处缝纫。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完成对袖叉裁片81与袖身裁片82的自动折叠,有效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大大促进生产线的作业效率,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和瑕疵,提高加工质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请参阅图1-3、5,具体地,还包括第一气缸35、第二气缸36、第三气缸37、第四气缸38、安装座39,所述第一气缸固设在机台1上并与安装座39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31、旋转电机44均固设在所述安装座39上,所述第一气缸35驱动安装座39沿第一定位板31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气缸36固设在安装座39上并与第二定位板3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6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板32朝所述第一定位板31移动,所述第三气缸37固设在机台1上并与第三定位板33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气缸37驱动所述第三定位板33沿第三定位板33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四气缸38固设在机台1上并与第四定位板34驱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38驱动所述第四定位板34沿竖直移动。

在压料折边板42翻折至与定型板22呈锐角时,所述第二气缸36驱动第二定位板32朝第一定位板31方向移动,使第二定位板32完全覆盖其相应侧的真空吸孔23,避免对放置袖身裁片82的操作造成不便影响。在完成对袖叉裁片81与袖身裁片82的自动折叠后,所述第一气缸35驱动安装座39沿第一定位板31的延伸方向移动,使第一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2、承载板41、压料折边板42向外退出定型板22,所述第二气缸36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板32背向所述第一定位板31移动,所述第三气缸37驱动所述第三定位板33沿第三定位板33的延伸方向移动退出定型板22,最终只留下完成折叠工序的袖叉裁片81与袖身裁片82在定型板22上,方便下一工序将该半成品移走。

请参阅图1-3,具体地,还包括第五气缸51、第五定位板52,所述第五定位板52设置在所述定型板22的外侧并对应所述定型板22的顶边,所述第五气缸51与所述第五定位板52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板32朝所述定位槽24内移动。

为了保证袖叉裁片81顶部的两斜边准确完全折叠,在定型板22的外侧并对应所述定型板22的顶边处设置有第五定位板52,第五气缸51驱动第二定位板32朝所述定位槽24内移动,使袖叉裁片81顶部的左侧斜边受压折叠,弥补真空吸孔23折边的不足。

请参阅图1-3、6,具体地,还包括第六气缸53、第六定位板54,所述第四气缸38的驱动端设置有连接座55,所述第四定位板34、第六气缸53、第六定位板54均固设在所述连接座55上,所述第六定位板54与所述第四定位板34重叠设置,所述第六气缸53驱动所述第六定位板54朝所述定位槽24内移动。

为了保证袖叉裁片81顶部的两斜边准确完全折叠,在第四定位板34上重叠设置有第六定位板54,第六气缸53驱动第六定位板54朝所述定位槽24内移动,使袖叉裁片81顶部的右侧斜边受压折叠,弥补真空吸孔23折边的不足。

请参阅图1-3、6,具体地,所述第六气缸53的驱动端固设有齿条56,所述连接座55上通过转轴连接有齿轮57,且所述齿条56与所述齿轮57啮合,所述第六定位板54与齿轮57固定连接。

第六气缸53驱动齿条56伸缩,从而带动齿轮57及其上的第六定位板54转动,第六定位板54从定位槽24外向定位槽24内拨动,进行折边动作。

请参阅图1-3、6,具体地,所述连接座55上还设有定点气缸58,所述定点气缸58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板33和第四定位板34交叉处,所述定点气缸58的驱动端沿竖直移动。

通过在第三定位板33和第四定位板34交叉处设置定点气缸58,在把袖叉裁片81放在定型板22上时,定点气缸58的驱动端向下移动,袖叉裁片81的顶部端点对准该定位气缸的驱动端,从而为袖叉裁片81的放置位置提供基准点。

请参阅图1、6,具体地,还包括定位座61、定位驱动气缸62,所述定位座61位于所述定位槽24的上方,所述定位驱动气缸62固设在机台1上并与所述定位座61驱动连接,所述定位驱动气缸62驱动所述定位座61向所述定位槽24贴合。

在完成袖叉裁片81和袖身裁片82的折叠工序后,在压料折边板42和承载板41退出定型板22之前,该定位驱动气缸62驱动定位座61压住在袖身裁片82上,定位座61压住袖身裁片82和袖叉裁片81,可以避免压料折边板42和承载板41在退出定型板22时候夹带袖叉裁片81而导致偏移。

请参阅图5,具体地,所述承载板41的一端与所述压料气缸43固定连接,所述压料气缸43的驱动端固设有连接块45,所述压料折边板42的一端固设有连接杆46,所述连接杆46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槽47,所述连接块45通过转轴与连接槽47连接。

压料气缸43驱动连接块45伸缩运动,连接块45通过转轴在连接杆46的连接槽47内滑动,从而带动压料折边板42与承载板41贴合或分离,实现压料折边板42与承载板41的夹合功能。

请参阅图1,具体地,所述第四定位板34和第六定位板54上覆盖有保护片25。

保护片25覆盖在第四定位板34和第六定位板54上,避免第四定位板34和第六定位板54裸露,有利于保护第四定位板34和第六定位板54。

请参阅图5,具体地,所述旋转电机44的机轴表面套设有主动轮71,所述压料气缸43通过转轴套设有从动轮72,所述主动轮71和所述从动轮72的表面套接有皮带73。

旋转电机44通过主动轮71、皮带73、从动轮72带动压料气缸43转动,从而带动承载板41和压料折边板42进行翻转动作。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