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显示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4696发布日期:2020-07-07 14: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显示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显示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洗衣机等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显示组件一般采用触摸屏,触摸屏中的触摸膜片组装在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为了确保触摸性能,触摸膜片对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的最小装配间隙有要求,当间隙变化时可能会导致误触发,显示模组与前控板装配通过螺钉来固定,这种装配方式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显示模组的翘曲度,前控板的公差以及组装公差等,在组装后无法完全保证达到间隙要求,可能会导致触摸的误触发。另外,触摸面板在被用户触摸按压的时候存在形变,形变导致触摸膜片靠近显示模组,与显示模组的间隙小于设计要求范围,引起误触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可靠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显示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显示组件,包括触摸面板、触摸膜片和显示模组,所述触摸面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相对设置并且间隔着所述触摸膜片,其中,所述触摸面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限定二者最小装配间隙的支撑凸起,所述触摸膜片上间隔分布多个触摸按键,相邻触摸按键之间具有按键间隔区,所述支撑凸起对应着所述按键间隔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起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触摸面板。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按键间隔区均对应有所述支撑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膜片上设有连接所述触摸按键的按键引线,所述支撑凸起避让所述按键引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起具有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显示模组或者所述触摸面板形成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面的周沿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膜片的按键间隔区设有避让孔,所述支撑凸起一端固定于所述触摸面板的背面,另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并抵接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正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起一端固定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正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触摸膜片的按键间隔区;

或者,所述触摸膜片的按键间隔区设有避让孔,所述支撑凸起一端固定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正面,另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并抵接于所述触摸面板的背面。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正面和所述触摸面板的背面均设有支撑凸起,所述显示模组正面的支撑凸起和所述触摸面板背面的支撑凸起彼此相抵或者错位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机体和控制座,所述控制座上设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显示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显示模组采用螺钉固定在触摸面板上,因不同的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的加工精度存在差异,同时工人拧紧螺钉的力度也不同,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之间的间隙不均匀,通过设置支撑凸起,限定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最小装配间隙,支撑凸起位于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起到支撑的作用,确保装配完成后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实际装配间隙不小于最小装配间隙,同时保证触摸面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时,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实际装配间隙仍不小于最小装配间隙,避免引起误触发,保证操作显示组件使用可靠,同时降低了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的加工、装配难度。

支撑凸起对应着按键间隔区设置,即支撑凸起位于相邻触摸按键之间,在按压支撑凸起相邻触摸按键对应的触摸面板时,因支撑凸起起到支撑作用,触摸面板的形变量较少,不会影响到周围的触摸按键,避免周围的触摸按键误触发,进一步提升操作显示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操作显示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操作显示组件中支撑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操作显示组件中触摸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操作显示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操作显示组件中触摸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操作显示组件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操作显示组件中支撑凸起与显示模组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00、触摸面板;200、触摸膜片;210、触摸按键;220、按键间隔区;230、避让孔;240、按键引线;300、显示模组;400、支撑凸起;410、支撑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显示组件,包括触摸面板100、触摸膜片200和显示模组300,触摸面板100与显示模组300相对设置并且间隔着触摸膜片200,即触摸膜片200组装于触摸面板100和显示模组300之间,本实施例中,触摸膜片200粘贴于触摸面板100的背面,显示模组300通过螺钉固定在触摸面板100上,因不同的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的加工精度存在差异,同时工人拧紧螺钉的力度也不同,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之间的间隙不均匀,触摸面板100与显示模组300之间设置有支撑凸起400,支撑凸起400用于限定触摸面板100与显示模组300之间的最小装配间隙,最小装配间隙为防止误触发的工艺要求间隙,实际装配间隙为组装完成后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实际间隙。支撑凸起位于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起到支撑的作用,实际装配间隙不小于最小装配间隙,同时保证触摸面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时,实际装配间隙仍不小于最小装配间隙,避免引起误触发,保证操作显示组件使用可靠,同时降低了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的加工、装配难度。触摸膜片200上间隔分布多个触摸按键210,相邻触摸按键210之间具有按键间隔区220,支撑凸起400对应着按键间隔区220设置,即支撑凸起位于相邻触摸按键之间,在按压支撑凸起相邻触摸按键对应的触摸面板时,因支撑凸起起到支撑作用,触摸面板的形变量较少,不会影响到周围的触摸按键,避免周围的触摸按键误触发,进一步提升操作显示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支撑凸起400的两端分别支撑显示模组300和触摸面板100,具体的,支撑凸起400的一端固定于显示模组300的正面,另一端直接抵接于触摸膜片200的按键间隔区,此时支撑凸起400的高度为支撑凸起连接于显示模组的一端向抵接于触摸膜片的一端延伸的距离,实际装配间隙通过支撑凸起的高度控制,无需通过控制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的装配松紧来控制间隙大小,降低了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降低了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的组装难度。同时无需在触摸膜片200上设置避让孔,触摸膜片不容易受损。

具体的,显示模组300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显示屏,支撑凸起400设置在壳体上。

如图4所示,支撑凸起400的高度h为0.5mm~1mm,使得支撑凸起的高度大于最小装配间隙,同时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之间的距离不会过远影响显示效果,使得操作显示组件的使用更加可靠。本实施例中,支撑凸起的高度h取0.7mm,保证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良好的同时,显示模组与触摸面板之间不会误触发。

支撑凸起400为支撑柱,支撑凸起400具有支撑平面410,本实施例中,支撑平面410与显示模组300形成面接触,使得显示模组与支撑凸起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确保显示模组与触摸面板之间的最小装配间隙的稳定性。

支撑平面410的周沿设有倒角,可以防止支撑平台与触摸膜片接触时划伤触摸膜片。倒角的半径可根据支撑凸起的直径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倒角的半径r取0.3mm。

所有按键间隔区均对应有支撑凸起,如图5所示,按键间隔区220包括多个横向间隔区和多个纵向间隔区,触摸膜片200的长度方向为纵向,宽度方向为横向。支撑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柱分别位于横向间隔区和纵向间隔区的交点处,实现横向间隔区和纵向间隔区均对应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可以对四周的四个触摸按键同时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减少支撑柱的数量。

触摸膜片200上设有连接触摸按键210的按键引线240,支撑柱避让按键引线240,使得支撑柱的设置不会影响触摸膜片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机体和控制座,其中,控制座上设有任一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操作显示组件,该操作显示组件因设有支撑凸起不会引起误触发,使得该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更加可靠。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在触摸膜片的按键间隔区设置避让孔,支撑凸起的一端固定于显示模组的正面,另一端穿过避让孔并抵接于触摸面板的背面。

可以理解的,触摸按键也可以沿横向或纵向均匀间隔分布,支撑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柱分别位于多个相邻触摸按键之间。

可以理解的,支撑凸起的高度h也可以取0.5mm,0.6mm,0.8mm,0.9mm,1mm等等。

可以理解的,支撑凸起也可以为支撑筋、支撑块等,如果支撑凸起是支撑筋,支撑筋设置有多个,每个横向间隔区和每个纵向间隔区内均设置有支撑筋,使得所有按键间隔区内均设置有支撑筋。

可以理解的,触摸按键的外周也可以设置有支撑凸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支撑凸起设置于触摸面板上。

如图6至图8所示,触摸膜片200的按键间隔区220设有避让孔230,支撑凸起400一端固定于触摸面板100的背面,另一端穿过避让孔230并抵接于显示模组300的正面,通过设置避让孔,使得支撑凸起的设置不会影响触摸膜片的正常使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主要区别在于,显示模组和触摸面板上均设置有支撑凸起。

如图9和图10所示,显示模组300正面和触摸面板100的背面均设有支撑凸起400,显示模组300正面的支撑凸起400和触摸面板100背面的支撑凸起400彼此相抵。

可以理解的,显示模组正面的支撑凸起和触摸面板背面的支撑凸起也可以错位分布。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支撑凸起与触摸面板、显示模组的配合存在间隙,即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间隙大于支撑凸起的高度,支撑凸起的高度仍可以确保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最小装配间隙。

具体结合实施例一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支撑凸起400的一端固定于触摸面板100的背面,另外一端穿过避让孔230并与显示模组300之间存在间隙,支撑凸起400的高度大于最小装配间隙。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