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球修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5215发布日期:2020-04-17 18:1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球修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毛球修剪器。



背景技术:

毛球修剪器是一种专门为去除衣物表面毛球而设计的小家电,其一般是通过电机驱动刀头在衣物上对衣物上的残杂毛球进行修剪,以确保衣服的洁净舒适。在修剪毛球时,难免会有掉落在衣物上的毛球或者衣物本来就吸附着一些毛屑,因此,为了确保衣物的整洁,市场上出现了带粘毛功能的毛球修剪器。

目前,市场上带粘毛功能的毛球修剪器,其大多把粘毛筒设计在手柄内,在使用的时候极为不方便,影响消费者体验,此外,其拆装更换粘毛筒结构复杂,体验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的毛球修剪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毛球修剪器,其包括主壳体、手柄、毛球修剪结构和粘毛结构,所述手柄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接,所述毛球修剪结构设于所述主壳体底端用于修剪衣物毛球,所述粘毛结构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主壳体顶端用于黏住毛球,通过翻转所述主壳体,以使所述毛球修剪结构和粘毛结构相互切换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球修剪器,其同时具有毛球修剪功能和粘毛功能,且其将粘毛结构设于主壳体的上侧,将毛球修剪结构设于主壳体的下侧,使用时只需把产品转过来即可随意变换功能,其使用简单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的,所述粘毛结构包括转轴壳体、滑销组件和粘毛筒,所述粘毛筒套设在所述转轴壳体外侧,所述滑销组件可活动地与所述转轴壳体相连接;所述主壳体顶端开设有上安装腔,所述上安装腔内设有向外延伸的转轴固定部,所述滑销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转轴固定部上,方便更换粘毛筒。

优选的,所述滑销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滑销、第二弹簧和第二滑销,所述转轴壳体中部设有阻挡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滑销的内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阻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滑销的内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阻挡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滑销的外端与所述第二滑销的外端伸出所述转轴壳体外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转轴固定部上,其通过弹簧与滑销的配合,利用弹簧的压缩与自恢复,无需借用工具,使得转轴壳体的安装与拆卸十分方便,进而方便了粘毛筒的拆卸更换。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包括支架外壳和下盖,所述上安装腔设于支架外壳顶端,所述支架外壳底端开设有下安装腔,所述毛球修剪结构设于所述下安装腔内,所述下盖封盖所述下安装腔;所述主壳体包括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上安装腔上,用户只需打开上盖和下盖,即可随意转动产品以实现产品的毛球修剪功能和粘毛功能,其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转轴固定部上设有转轴孔,所述第一滑销的外端与所述第二滑销的外端分别穿过所述转轴孔使得所述转轴壳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转轴固定部上;安装时,利用弹簧的自恢复性使得第一滑销和第二滑销均保持顶出状态,只需将第一滑销的外端和第二滑销的外端对准转轴孔即可使得转轴壳体支撑在转轴固定部上;拆卸时,用户只需同时压缩第一滑销的外端和第二滑销的外端,便可使得转轴壳体脱离转轴固定部,完成转轴壳体的拆卸,其操作简单方便,满足用户体验。

优选的,为了便于粘毛筒的更换,所述转轴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转轴壳体包括转轴上壳和转轴下壳,所述转轴上壳与转轴下壳通过扣合结构扣合形成一个圆柱状的内腔,所述阻挡板包括上阻挡板和下阻挡板,所述上阻挡板设于转轴上壳上,所在下阻挡板设于转轴下壳上,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销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周间隔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阻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滑销伸出所述转轴壳体时,所述第二挡板抵靠在所述内腔的侧端。

所述第二滑销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间隔设有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二转轴上时,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阻挡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滑销伸出所述转轴壳体时,所述第四挡板抵靠在所述内腔的侧端;利用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分别对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进行抵靠固定,利用第二挡板和第四挡板分别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伸出转轴壳体的一端进行限位固定,其结构简单可靠。

优选的,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主壳体的顶端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主壳体的底端的投影面积,可形成头重脚轻的效果,即在翻转主壳体使用粘毛功能时,主壳体顶端的重量向下压住粘毛结构以使得粘毛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设置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毛球修剪结构电连接,该按键结构位于所述粘毛结构的同一侧,其便于控制毛球修剪结构的启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粘毛功能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粘毛结构与支架外壳装配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粘毛结构与支架外壳装配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粘毛结构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粘毛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滑销组件(第二滑销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0,一种毛球修剪器,其包括主壳体1、手柄2、毛球修剪结构3和粘毛结构4,所述手柄2与所述主壳体1相连接,所述毛球修剪结构3设于所述主壳体1底端用于修剪衣物毛球,所述粘毛结构4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主壳体1顶端用于黏住毛球,通过翻转所述主壳体1,以使所述毛球修剪结构3和粘毛结构4相互切换使用;其中,所述粘毛结构4包括转轴壳体401、滑销组件402和粘毛筒403,所述粘毛筒403套设在所述转轴壳体401外侧,所述滑销组件402可活动地与所述转轴壳体401相连接;所述主壳体1顶端开设有上安装腔1101,所述上安装腔1101内设有向外延伸的转轴固定部101,所述滑销组件40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转轴固定部10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球修剪器,其同时具有毛球修剪功能和粘毛功能,且其将粘毛结构4设于主壳体1的上侧,将毛球修剪结构3设于主壳体1的下侧,使用时只需把产品转过来即可随意变换功能,其使用简单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粘毛结构4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主壳体1顶端,当粘毛结构4需要更换时,其外露于毛球修剪器的表面,拆卸更换;优选的,粘毛结构4其包括市面上通用的可撕式粘毛卷纸,产品通用性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销组件402包括第一弹簧41、第一滑销42、第二弹簧43和第二滑销44,所述转轴壳体401中部设有阻挡板404,所述第一弹簧4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滑销42的内端,所述第一弹簧41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阻挡板404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43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滑销44的内端,所述第二弹簧43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阻挡板404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滑销42的外端与所述第二滑销44的外端伸出所述转轴壳体401外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转轴固定部101上,其通过弹簧与滑销的配合,利用弹簧的压缩与自恢复,无需借用工具,使得转轴壳体401的安装与拆卸十分方便,进而方便了粘毛筒403的拆卸更换。

参见图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1包括支架外壳11、上盖12和下盖13,所述上安装腔1101设于所述支架外壳11顶端,所述支架外壳11底端开设有下安装腔1102,所述毛球修剪结构3设于所述下安装腔1102内,所述下盖13封盖所述下安装腔1102,所述上盖12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上安装腔1101上,用户只需打开上盖12和下盖13,即可随意转动产品以实现产品的毛球修剪功能和粘毛功能,其操作方便。

参见图3和图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固定部101上设有转轴孔102,所述第一滑销42的外端与所述第二滑销44的外端分别穿过所述转轴孔102使得所述转轴壳体40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转轴固定部101上;安装时,利用弹簧的自恢复性使得第一滑销42和第二滑销44均保持顶出状态,只需将第一滑销42的外端和第二滑销44的外端对准转轴孔102即可使得转轴壳体401支撑在转轴固定部101上;拆卸时,用户只需同时压缩第一滑销42的外端和第二滑销44的外端,便可使得转轴壳体401脱离转轴固定部101,完成转轴壳体401的拆卸,其操作简单方便,满足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粘毛筒403的更换,所述转轴孔10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壳体1的外部。

参见图5至图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壳体401包括转轴上壳45和转轴下壳46,所述转轴上壳45与转轴下壳46通过扣合结构5扣合形成一个圆柱状的内腔,所述阻挡板404包括上阻挡板405和下阻挡板406,所述上阻挡板405设于转轴上壳45上,所在下阻挡板406设于转轴下壳46上,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参见图5至图7、图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销42包括第一转轴421,所述第一转轴421外周间隔设有第一挡板422和第二挡板423,所述第一弹簧4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21上时,所述第一弹簧41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挡板422的一侧,第一弹簧41的另一端抵靠在阻挡板404的一侧,所述第一滑销42伸出所述转轴壳体401时,所述第二挡板423抵靠在所述内腔的侧端。

所述第二滑销44包括第二转轴441,所述第二转轴441外周间隔设有第三挡板442和第四挡板443,所述第二弹簧43套设在二转轴上时,所述第二弹簧43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挡板423的一侧,第二弹簧43的另一端抵靠在阻挡板404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滑销44伸出所述转轴壳体401时,所述第四挡板443抵靠在所述内腔的侧端。

通过在所述第一转轴421外周间隔设置第一挡板422和第二挡板423,第一挡板422和第二挡板423的形状均与内腔相适配,使得第一挡板422和第二挡板423的侧壁与内腔壁相接触,一方面可在径向上限定第一弹簧41和第一转轴421的运动,保证两者只会在弹簧的轴向上进行压缩而不会偏移;另一方面第一挡板422和第二挡板423之间为无实物的中空结构,可有效减少第一滑销42与内腔壁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拆卸。第二滑销44的同样具有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作为优选方案,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主壳体1的顶端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主壳体1的底端的投影面积,可形成头重脚轻的效果,即在翻转主壳体1使用粘毛功能时,主壳体1顶端的重量向下压住粘毛结构4以使得粘毛效果更佳。

参见图4和图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扣合结构5包括扣钩51和扣孔52,所述转轴上壳45的侧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扣合阶梯53,所述扣钩51设于所述扣合阶梯53上,所述转轴下壳46的侧部部分对应所述扣钩51向上延伸形成扣合凸起54,所述扣孔52设于扣合凸起54上,所述扣钩51与所述扣孔52配合实现转轴上壳45与转轴下壳46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钩51设有四个,其两两对称地设于所述转轴上壳45的侧部,所述扣孔52设有四个,其对应所述扣钩51两两对称地设于所述转轴下壳46的侧部。

参见图1、图8和图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毛球修剪结构3包括电机31、控制板32、电池33和刀头34,所述电机31固定在支架外壳11内并与控制板32电连接,所述电池33与电机31电连接,所述刀头34与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其设于电机31下侧并伸出支架外壳11下端的开口,所述电池33设于手柄2内,所述控制板32设于电池33上侧,所述手柄2上设有按键35,所述按键35下端与控制板32电连接,控制板32控制电机31转动带动刀头34转动,以实现在衣物上进行毛球修剪,其将电池33设于手柄2内,其方便更换电池33,同时,可释放支架壳体的空间,降低生产成本。该按键35位于所述粘毛结构4的同一侧,其便于控制毛球修剪结构3的启停。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