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8105发布日期:2020-06-17 00:5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晾衣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晾衣架。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服装的追求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有很多的衣服需要悬挂保存,还有很多样式不同、肩宽不同的衣服。

当然,由于衣架的用户面对的是不同的用户,不同用户之间的肩宽也是不一样的;如亚洲女性的肩宽为36cm-40cm间,亚洲男性的肩宽约为40cm-51cm间,而欧洲女性的肩宽一般在38cm-45cm间,欧洲男性的肩宽在45cm-60cm之间,这就使得对于衣物的悬挂来说,没有合适的衣架能够同时满足不同衣服尺寸的需要,在悬挂及保存的过程中,一般的可伸缩衣架只能够简单的伸缩衣臂来满足衣服的悬挂需要,然而并不能够精准的对于衣臂进行伸长,这使得衣架太大会将衣服撑大变形,对于高档西服或晚宴女装来说,这使得衣服本身形状发生改变,使得衣服美感降低,且使用寿命变短,衣架太小又不能将衣物完全撑开,其上的褶皱仍旧存在,起不到悬挂衣物的应有意义。

所以,市面上亟需一种结构更加巧妙,能够满足不同肩宽衣物的晾衣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晾衣架不能适应多种肩宽规格衣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支撑宽度,能够满足不同肩宽衣物的悬挂。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晾衣架,包括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挂钩,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挂钩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支撑件包括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所述第一抵持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任意一个齿槽相卡合,所述第二抵持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任意一个齿槽相卡合;调整所述第一、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第二抵持件相卡合的齿槽以调整支撑件的支撑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且所述第一、第二容置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且所述第一固定轴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固定轴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固定轴从所述第一通孔脱出,以调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抵持件卡合的齿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均设置有弹性部,以形成按压所述第一固定轴两端可压缩的结构;所述第一、第二固定轴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中,且其中一端伸出所述通孔;按压所述第一、第二固定轴以从所述第一、第二通孔脱出,调整所述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的位置;藉由所述弹性部的回复力重新穿入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抵持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槽卡合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第二容置腔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与外界,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按压所述第一、第二固定轴,沿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卡入或脱出所述第一、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挂钩卡入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穿出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所述挂钩设置有卡合部,其中,所述卡合部包括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之间为转轴部,所述转轴部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通孔的两个端面相抵持;形成所述挂钩与所述支撑件相互转动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挂钩的末端,且所述第一挡块分割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留有间隙,按压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减小间隙,供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从所述第三通孔中滑出。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还设置有钩部,所述钩部悬挂于水平长杆上不掉落;且所述钩部设置有防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中,晾衣架的设计通常都是采用铁丝弯折支撑,所以面向用户的晾衣架都是固定的宽度,如果需要晾晒多种宽度的衣服必须购买相应宽度的晾衣架;

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包括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第二支撑杆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且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支撑杆设置有第二齿轮,连接件设置有第一抵持件,第一抵持件与第一齿轮的任意一个齿槽相卡合,连接件设置有第二抵持件,第二抵持件与第二齿轮的任意一个齿槽相卡合;调整第一、第二齿轮与第一、第二抵持件相卡合的齿槽以调整支撑件的支撑宽度;因为齿轮都多个齿槽,而这个齿轮是和支撑杆一体设置的,所以调整与第一、第二抵持件相卡合的齿槽也就调整了第一、第二支撑杆的水平宽度,也就达到了能够适用于多种肩宽衣物的作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也能够保证承重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支撑件;11、第一支撑杆;111、第一齿轮;1111、第一固定轴;12、第二支撑杆;121、第二齿轮;1211、第二固定轴;13、防滑条纹;2、挂钩;21、钩部;211、防滑槽;3、连接件;31、第一抵持件;32、第二抵持件;33、第一容置腔;331、第一通孔;332、第一凹槽;34、第二容置腔;341、第二通孔;342、第二凹槽;35、第三通孔;351、卡合部;3511、第一挡块;35111、第一弹性件;35112、第二弹性件;3512、第二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一种可调节晾衣架,请参阅图1-图3,包括支撑件1,以及设置在支撑件1上的挂钩2,还包括连接件3,挂钩2与连接件相连接;支撑件1与连接件3相连接;

支撑件1包括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与连接件3可拆卸连接且对称设置;当然,支撑杆的形状可以是任何足以支撑衣服的形状,如弯杆状、扁平杆状等;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11,第二支撑杆12设置有第二齿轮121,连接件3设置有第一抵持件31,第一抵持件31与第一齿轮111的任意的一个齿槽相卡合,连接件3还设置有第二抵持件32,第二抵持件32与第二齿轮111的任意的一个齿槽相卡合;此处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槽是相对设置的,且第一支撑杆的与第一齿轮的齿面相结合,第一、第二抵持件可以做成与齿槽完全啮合的长条凸起,这样设置即不会因为承重过大而产生齿轮齿形的形变或者是抵持件的形变;所以调整第一、第二齿轮与第一、第二抵持件相卡合的齿槽以调整支撑件的支撑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连接件3设置有第一容置腔33和第二容置腔34,且第一容置腔33、第二容置腔3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331和第二通孔341;第一齿轮111和第二齿轮121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1111和第二固定轴1211;且第一固定轴1111穿设在第一通孔331中,第二固定轴1211穿设在第二通孔341中;以为制作材料通常为塑料件,就算是金属件,也是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弹性的,所以在需要拆卸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时,可以直接摆动两个侧壁撑开一定的距离以让第一固定轴从第一通孔脱出,以调整第一齿轮与第一抵持件卡合的齿槽。当然,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不可能将两侧的支撑件调整成不对称的结构,因为衣服是对称的,只调整一侧不太符合常规使用,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侧支撑杆都可以调整,所以完全满足各种需求,甚至可以高高翘起用以套袜子等不能悬挂晾晒的生活用品。

当然,为了更加方便的拆卸调整,第一固定轴1111与第二固定轴1211均设置有弹性部,具体可以是弹簧,两端为塑料件或者金属件,通过弹簧连接;以形成按压第一固定轴两端可压缩的结构;第一、第二固定轴分别穿设在第一、第二通孔中,且其中一端伸出通孔;任意挑选一侧的固定轴调整,按压第一固定轴1111、第二固定轴1211以从第一通孔331、第二通孔341脱出,调整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的位置;藉由弹性部的回复力重新穿入第一、第二通孔,且第一抵持件与第一齿轮的齿槽卡合固定。这样就不会因为反复掰扯连接件而造成物体变形,利用弹性部的弹性来改变装配固定关系,能够脱出通孔,调整到想调整的宽度后重新卡入通孔中,由抵持件进行卡合固定。

而为了进一步的方便装入和取出固定轴,请参阅图4,第一容置腔33、第二容置腔34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凹槽332和第二凹槽342,且第一凹槽332连接第一通孔331与外界,第二凹槽342连接第二通孔341与外界;按压第一固定轴1111、第二固定轴1211,沿第一、第二凹槽卡入或脱出第一、第二通孔,有了凹槽的存在也就能够对装配位置进行一定的固定,防止装入过程中第一固定轴倾斜损坏;且凹槽能够减小一定的壁厚,也就是说按压第一、第二固定轴的距离可以小一些,相对力气的使用也少一些。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设置有第三通孔35,挂钩2卡入第三通孔35与连接件3可拆卸连接;可以在挂钩的端部设置有内螺纹,第三通孔内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6,挂钩2穿出第三通孔35设置,挂钩设置有卡合部351,其中,卡合部351包括有第一挡块3511和第二挡块3512,第一挡块3511和第二挡块3512之间为转轴部,转轴部穿过第三通孔,第一挡块3511与第二挡块3512分别与第三通孔35的两个端面相抵持;形成挂钩2与支撑件1相互转动的结构。

并且为了拆装方便,第一挡块3511设置在挂钩2的末端,且第一挡块3511包括有第一弹性件35111和第二弹性件35112,第一弹性件35111和第二弹性件35112之间留有间隙,按压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以减小间隙,供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从第三通孔中滑出。为了拆卸的方便,在第一、第二弹性件之间就留有一定宽度的间隙,当按压了第一、第二弹性件就可以使其相互靠拢,减小与第三通孔端面的抵持面积,当第一、第二弹性件能够从第三通孔中滑出时将其拉出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挂钩2还设置有钩部21,钩部21悬挂于水平长杆上不掉落;且钩部设置有防滑槽211。因为通常衣架的钩部都会做成鱼钩状的形状,而悬挂时总是有一个点与水平长杆接触,为了防止在大风天气时挂钩左右晃动,特意在钩部与水平长杆长期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个防滑槽,增大接触时的摩擦力,防止滑动。由此可以想到,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条纹13;这是为了增大衣服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大风天气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通过设置有连接件连接挂钩,且第一、第二支撑件都设置有齿轮,通过第一、第二齿轮与连接件上的抵持件进行卡合,拆卸第一、第二支撑杆后可以调整位置后重新进行卡合,可以调整适应的宽度;

2)、在第一、第二齿轮上设置了可以按压式的固定轴,方便拆卸进行调整。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