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内筒以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8437发布日期:2020-10-28 12:0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洗涤内筒以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洗涤内筒以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洗衣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纯的洗衣机的洗涤容量增加意味着增大洗衣机的内外筒和壳体的体积。

现有洗衣机内筒内壁为一体式结构,体积固定,无法满足商务出差人士及家庭公寓型住户对洗衣机不占用空间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积较大,不易携带问题,提供一种洗涤内筒以及洗衣机。

一种洗涤内筒,包括:固定机构、第一内筒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筒的第二内筒,所述第一内筒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内筒进行伸缩;

所述第一内筒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有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二内筒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限位配合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内筒延伸出所述第二内筒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抵持;

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当所述第一内筒延伸出所述第二内筒处于相互抵持时,所述固定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内筒和所述第二内筒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

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抵持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所述第一内筒和所述第二内筒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所述第一内筒上开设的限位槽,所述固定部为装设于所述第二内筒上的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或凹设于所述第一内筒的外壁,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内筒的第三开口处的侧壁延伸出,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筒和/或第二内筒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排水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小于所述第三开口。

一种洗衣机,包括洗涤内筒,洗涤外筒、底座以及上盖;

所述洗涤内筒装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洗涤内筒沿所述洗衣机高度方向可伸缩设置;

所述洗涤外筒能够随所述洗涤内筒进行伸缩,一端与所述底座密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上盖密封配合,形成收容腔收容所述洗涤内筒;

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洗涤外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装设于所述上盖,盛装有洗涤剂并且能够向所述洗涤内筒投放所述洗涤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投料装置电连接,控制所述投料装置投放洗涤剂至所述洗涤内筒内,且控制所述洗涤内筒进行洗涤衣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洗涤内筒内盛装的待洗衣物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重量传感器和所述投料装置电连接,控制所述投料装置投放与所述待洗衣物的重量对应量的洗涤剂至所述洗涤内筒内。

上述洗涤内筒采用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的可伸缩结构,通过减小洗涤内筒的体积从而使洗衣机的体积缩小,提高便携性,便于人们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洗涤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洗衣机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洗衣机投料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案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案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案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案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内筒,所述洗涤内筒采用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的结构,使所述洗涤内筒实现可伸缩结构。

所述洗涤内筒410包括:固定机构413、第一内筒411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筒411的第二内筒412,所述第一内筒41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内筒412进行伸缩。具体地,所述第一内筒411包括第一开口4112和第二开口4113,所述第二开口4113设有第一连接部4111;所述第二内筒412包括第三开口4122,所述第三开口4122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11限位配合的第二连接部4121;所述第一内筒411延伸出所述第二内筒412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4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121相互抵持;所述固定机构41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121,当所述第一内筒411延伸出所述第二内筒412处于相互抵持时,所述固定机构413能够使所述第一内筒411和所述第二内筒412相对固定。

可选地,所述固定机构413包括固定部4131和限位部4132。所述限位部41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11,所述固定部413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121;所述第一连接部4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121相互抵持时,所述固定部4131与所述限位部4132限位配合,使所述第一内筒411和所述第二内筒412相对固定。具体地,所述限位部4132为所述第一内筒411上开设的限位槽,所述固定部4131为装设于所述第二内筒412上的固定件。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4111凸设或凹设于所述第一内筒411的外壁,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11;所述第二连接部4121沿所述第二内筒412的第三开口4122处的侧壁延伸出,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121。当洗涤内筒41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内筒412收容所述第一内筒411,所述固定件脱离所述限位槽;当洗涤内筒410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第一内筒411沿所述第二内筒412的开口延伸出,在延伸出一定长度后,所述第一连接部41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121抵持,防止所述第一内筒411与所述第二内筒412拉脱。此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限位槽限位配合,防止所述第一内筒411缩回所述第二内筒412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锲型弹片,将所述第一内筒411和所述第二内筒412拉伸使所述第一连接部41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121锁死,防止拉脱,锲型弹片撑开顶出,防止所述第一内筒411滑落。如需要将所述第一内筒411缩回所述第二内筒412中,通过向下推动所述第一内筒411,锲型弹片弹开,所述第一内筒411落入所述第二内筒412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筒411和/或第二内筒412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排水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洗涤内筒410包括第一内筒411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筒411的第二内筒412,所述第一内筒41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内筒412进行伸缩,所述第二内筒412与所述第一内筒411活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内筒411具有第一开口4112和位于第一连接部4111的第二开口4113,所述第二内筒412一端具有供所述第一内筒411进行伸缩的第三开口4122,另一端装设有波轮413,所述第二开口4113小于所述第三开口41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洗涤内筒410具有两个第一内筒411和一个第二内筒412,两个第一内筒411的开口大小不同。将两个第一内筒411进行编号,分别为a1和a2。a1第一内筒411的开口小于a2第一内筒411的开口,a1第一内筒411的第二开口4113外壁与a2第一内筒411的第一开口4112内壁活动连接。a2第一内筒411的第二开口4113外壁与第二内筒412的内壁活动连接。当洗涤内筒410处于收缩状态时,多个第一内筒411依次收缩,a2第一内筒411收容a1第一内筒411,第二内筒412收容a2第一内筒411;当洗涤内筒410处于拉伸状态时,多个第一内筒依次伸长,a1第一内筒411沿a2第一内筒411的第一开口4112延伸出,a2第一内筒411沿第二内筒412的开口延伸出。a2第一内筒411和第二内筒412的设置有固定机构413固定拉伸状态的第一内筒411和第二内筒412。

上述洗涤内筒410采用第一内筒411和第二内筒412的可伸缩结构,通过减小洗涤内筒410的体积从而使洗衣机的体积缩小,提高便携性,便于人们携带。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所述洗衣机通过采用可伸缩的洗涤筒40使洗衣的外形可伸缩,占空间少,轻便小巧。可满足出差人群对洗衣机便携的需求。

所述洗衣机包括:底座10、洗涤筒40和上盖20。具体地,所述洗涤筒40装设于所述底座10,且所述洗涤筒40沿所述洗衣机高度方向可伸缩设置,所述上盖20盖设于所述洗涤筒40。

可选地,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投料装置50和控制装置30。具体地,所述投料装置50装设于所述上盖20,盛装有洗涤剂并且能够向所述洗涤筒40投放所述洗涤剂。所述控制装置30与所述投料装置50电连接,控制所述投料装置50投放洗涤剂至所述洗涤筒40内,且控制所述洗涤筒40进行洗涤衣物。

可选地,所述洗衣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洗涤筒40内盛装的待洗衣物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30与所述重量传感器和所述投料装置50电连接,控制所述投料装置50投放与所述待洗衣物的重量对应量的洗涤剂至所述洗涤筒40内,从而控制洗涤剂的用量,无需人工操作自动添加洗涤剂,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重量传感器可以装设于所述洗涤筒40底部或所述底座10中。

可选地,所述投料装置50包括洗涤剂容器520和第一驱动机构540,所述洗涤剂容器520设有与所述洗涤筒40内部连通的投料开口53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40在所述控制装置30控制下能够驱动所述洗涤剂容器520向所述洗涤筒40的内部投放洗涤剂。具体地,所述洗涤剂容器520包括投料壳体530以及设于所述投料壳体530内部的投放机构510;所述投料壳体530能够盛装洗涤剂,所述投料开口531开设于所述投料壳体530,所述投放机构510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40驱动,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40下将所述投料壳体530内的洗涤剂按照预定量从所述投料开口531投入所述洗涤筒,所述控制装置30控制所述投放机构510将投放与所述待洗衣物的重量对应量的洗涤剂至所述洗涤筒内。

可选地,所述投放机构510为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底部设置有开关装置511,所述开关装置511根据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角度进行开启或关闭。具体地,所述开关装置511为开关弹片,位于所述旋转盘的底部,所述开关弹片与所述投料壳体530抵持,所述旋转盘的底部闭合;所述开关弹片与所述投料壳体530不抵持,所述旋转盘的底部开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511与所述旋转盘一体成型,位于所述旋转盘的底部,所述开关弹片与所述投料壳体530抵持,所述旋转盘的底部闭合;所述开关弹片与所述投料壳体530不抵持,所述旋转盘的底部开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511位于所述投料开口531处,根据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角度进行开启或关闭。所述旋转盘为扇叶状,当所述旋转盘将所述洗涤剂推至所述投料开口531处,所述开关装置511开启,洗涤剂从所述投料开口531进入所述洗涤筒内。

可选地,所述旋转盘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550,多个所述隔板550按预设规则间隔排列。多个所述隔板550之间形成多个隔间,所述隔间用于放置洗涤剂,通过设置隔板550之间的间隔控制所述隔间所能容纳的体积,相应的控制所能盛装洗涤剂的量。具体地,多个所述隔板550相对于所述旋转盘中心呈放射状均匀间隔排列,所述隔间用于放置洗涤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盘为扇叶状,所述隔板550为叶片,当所述旋转盘进行旋转时,通过叶片将所述洗涤剂通过所述投料开口531投放至所述洗涤筒内,根据转动的角度控制投放洗涤剂的用量。

可选地,所述旋转盘隔间的底部设置有开关装置511,所述开关装置511根据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角度进行开启或关闭。具体地,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40驱动所述旋转盘的隔间旋转至所述投料开口531处,所述开关装置511打开,使洗涤剂可以顺利投放;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40停止时,所述旋转盘的隔间离开至所述投料开口531处,所述开关装置511关闭,防止洗涤剂漏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盘为盒状,具有多个隔间,所述开关装置511与所述旋转盘上隔间的底板一体成型,所述开关装置511为开关弹片,每个隔间的底部均设置有开关弹片,当所述开关弹片与所述投料壳体530抵持时,所述旋转盘隔间的底板为闭合状态,防止洗涤剂漏出;当所述开关弹片与所述投料壳体530不抵持时,所述旋转盘隔间的底板为开启状态,使所述洗涤剂滑出。当所述旋转进行旋转时,将所述隔间的底板闭合,方便用户装填洗涤剂。

可选地,所述投料壳体530设置有稳定轴532,所述旋转盘能够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稳定轴532上,防止所述旋转盘转动时发生晃动。具体地,所述稳定轴532位于所述投料壳体530的底部中心。

可选地,所述投料壳体530包括投料上壳以及与所述投料上壳可拆卸连接的投料下壳。具体地,所述投料上壳可与所述投料下壳呈张开状态,使用户添加洗涤剂,当添加完成时,将所述投料上壳与所述投料下壳闭合,防止异物进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投料壳体530位于所述洗涤筒40的远离底座10的一侧,所述投料上壳与所述投料下壳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洗涤筒40包括洗涤内筒410和洗涤外筒420。所述洗涤内筒410的侧壁能够沿所述洗涤内筒410的轴向进行伸缩,装设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洗涤外筒420能够随所述洗涤内筒410进行伸缩,一端与所述底座10密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上盖密封配合,形成收容腔收容所述洗涤内筒410。具体地,所述洗涤内筒410还包括波轮413和第二驱动电机12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0与所述波轮413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0与所述控制装置30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0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0驱动波轮413,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所述洗涤内筒410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为立式洗衣机,所述洗涤筒40立置于所述底座10内,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所述洗涤内筒410远离所述投料装置50的一侧,所述洗涤外筒420为弹性管状物,便于随所述洗涤内筒410进行伸缩。

可选地,所述洗涤内筒410包括第一内筒411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筒411的第二内筒412,所述第一内筒411和所述第二内筒41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内筒41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内筒412进行伸缩,所述第二内筒412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筒41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0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内筒411具有第一开口4112和第二开口4113,所述第二开口4113部位的外部与所述第二内筒41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内筒412一端具有供所述第一内筒411进行伸缩的第三开口4122,另一端装设有波轮4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洗涤内筒410具有五个第一内筒411和一个第二内筒412,五个第一内筒411的开口大小不同。将五个第一内筒411进行编号,分别为a1、a2、a3、a4、a5。其中,a1第一内筒411的开口小于a2第一内筒411的开口,且a1第一内筒411的开口小于a3第一内筒411的开口,a1第一内筒411的第二开口4113外壁与a2第一内筒411的第一开口4112内壁活动连接。a2第一内筒411、a3第一内筒411、a4第一内筒411和a5第一内筒4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与a1第一内筒411和a2第一内筒41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a5第一内筒411的第二开口4113外壁与第二内筒412的内壁活动连接,且第二内筒412与底座10固定连接。当洗涤内筒410处于收缩状态时,多个第一内筒411依次收缩,a2第一内筒411收容a1第一内筒411,a3第一内筒411收容a2第一内筒411,a4第一内筒411收容a3第一内筒411,a5第一内筒411收容a4第一内筒411,第二内筒412收容a5第一内筒411;当洗涤内筒410处于拉伸状态时,多个第一内筒依次伸长,a1第一内筒411沿a2第一内筒411的第一开口4112延伸出,a2第一内筒411沿a3第一内筒411的第一开口4112延伸出,a3第一内筒411沿a4第一内筒411的第一开口4112延伸出,a4第一内筒411沿a5第一内筒411的第一开口4112延伸出,a5第一内筒411沿第二内筒412的开口延伸出。a2第一内筒411、a3第一内筒411、a4第一内筒411、a5第一内筒411和第二内筒412的设置有卡扣固定拉伸状态的第一内筒411和第二内筒412。所述洗涤外筒420为橡胶材质,能够随所述洗涤内筒410进行伸缩,且所述洗涤内筒420与底座10和上盖20密封配合。

可选地,所述洗衣机还包括烘干装置110,所述烘干装置110与所述洗涤筒40连通,将热空气输往所述洗涤洗涤筒40内。具体地,所述烘干装置110为烘干风机,所述烘干风机与所述洗涤筒40连通,在进行烘干时,所述烘干风机加热空气,将热空气输往所述洗涤筒40的洗涤内筒410内,将洗涤内筒410内的衣物烘干。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30与所述投料装置50和所述洗涤筒40电连接。具体地,用户通过所述控制装置30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启动,调整旋转盘的旋转角度,控制洗涤剂的投放量;用户通过所述控制装置30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0启动,启动波轮413进行清洗衣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30为控制板,所述控制板通过电线与所述投料装置50和所述洗涤筒40电连接,悬挂与洗涤外筒420外侧。

可选地,所述投料装置50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底座10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有排水阀。具体地,所述洗衣机通过顶部的进水口将水输送至所述洗涤筒40,当清洗完成后,开启排水阀,将废水排出。

上述洗衣机采用可伸缩的洗涤筒40减小洗衣机体积,提高便携性,便于人们携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