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泵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8654发布日期:2020-10-28 12:0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热泵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泵干衣机。



背景技术:

燃气干衣机是采用天然气加热,而衣物翻转采用电机驱动的一种衣物烘干装置。其与传统干衣机相比,耗电量相对减少,相同衣物量燃气干衣机具备烘干时间少、耗费燃气量低的优点,被广泛使用。

而能耗大小是现有干衣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所述的能耗是指机器烘干单位负载所用的电量,数值越低,表明机器能耗越低,越节能。

但是,现有的热泵干衣机的干衣筒依旧需要电机的驱动才能够转动,导致热泵干衣机依旧需要耗费电能才能够实现干衣的目的。

因此,亟需一种燃气热泵干衣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气热泵干衣机,能够实现燃气驱动干衣筒转动,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燃气热泵干衣机,包括循环风道和干衣筒,还包括:

热泵系统,其包括依次连通的热泵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至少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内;

燃气发动机,其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热泵压缩机和所述干衣筒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热泵压缩机和所述干衣筒转动。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气热泵干衣机还包括烟气热量回收装置,所述烟气热量回收装置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内,所述燃气发动机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烟气热量回收装置连通。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气热量回收装置位于所述干衣筒和所述冷凝器之间。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气热量回收装置为盘管式换热器。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风道内还设置有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位于所述干衣筒与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燃气发动机还与所述循环风扇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气发动机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干衣筒和所述循环风扇连接。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输出端,其中一所述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干衣筒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气热泵干衣机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热泵压缩机连接。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节流装置包括节流阀。

作为上述燃气热泵干衣机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气热泵干衣机还包括外壳,所述循环风道、所述干衣筒、所述热泵系统、所述燃气发动机和所述传动机构均位于所述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燃气热泵干衣机,燃气发动机的涡轮转子能够同时驱动干衣筒和热泵压缩机工作,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干衣筒转动而言,节省了电能,使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燃气热泵干衣机能够在只使用燃气的情况下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不需要另外使用电能驱动干衣筒转动,提高了热泵干衣机的效能。

烟气热量回收装置能够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对循环风道内空气二次加热,使燃气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充分的利用。

循环风扇能够为循环风道内的空气提供流动的动力,有效的防止高温空气进入干衣筒内后与湿冷衣物热交换而滞留在干衣筒内,提高干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热泵干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干衣筒;2、燃气热泵;3、蒸发器;4、冷凝器;5、燃气发动机;6、传动机构;7、烟气热量回收装置;8、循环风扇;9、节流阀;10、外壳;11、皮带轮;12、皮带;13、燃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图1,对燃气热泵干衣机进行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泵干衣机,其能够使用燃气驱动干衣筒1转动并通过燃气加热循环风道内的气体将衣物烘干,从而降低该燃气热泵干衣机的耗电量,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该燃气热泵干衣机包括循环风道、干衣筒1、热泵系统和燃气发动机5。其中,热泵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热泵压缩机2、蒸发器3、节流装置和冷凝器4,至少蒸发器3和冷凝器4设置于循环风道内;燃气发动机5输出端同时与热泵压缩机和干衣筒1传动连接,并驱动热泵压缩机2和干衣筒1转动。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燃气热泵干衣机,燃气发动机5燃气发动机的涡轮转子能够同时驱动干衣筒1和热泵压缩机2工作,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干衣筒转动而言,节省了电能,使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燃气热泵干衣机能够在只使用燃气的情况下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不需要另外使用电能驱动干衣筒1转动,提高了热泵干衣机的效能。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燃气热泵干衣机还包括烟气热量回收装置7,烟气热量回收装置7设置于循环风道内,燃气发动机5的烟气出口与烟气热量回收装置7连通。烟气热量回收装置7能够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对循环风道内空气二次加热,使燃气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充分的利用。燃气发动机5的进气口则通过燃气管道13与外界燃气连通。进一步地,烟气热量回收装置7为盘管式换热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烟气热量回收装置7位于干衣筒1和冷凝器4之间。该设置能够对循环风道内的高温空气进行二次加热,提高循环风道内气体的温度,减少高温空气在循环风道内的热量损耗。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循环风道内还设置有循环风扇8,循环风扇8位于干衣筒1与蒸发器3之间,燃气发动机5还与循环风扇8传动连接。循环风扇8能够为循环风道内的空气提供流动的动力,有效的防止高温空气进入干衣筒1内后与湿冷衣物热交换而滞留在干衣筒1内,提高干衣效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燃气发动机5通过传动机构6分别与干衣筒1和循环风扇8连接。具体地,传动机构6包括至少两输出端,本实施例中限定为两个,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其中传动机构6的其中一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11,皮带轮11通过皮带12与干衣筒1传动连接。传动机构6的另一输出端则与循环风扇8连接,从而带动循环风扇8转动。传动机构6为现有技术,如联轴器、多级齿轮减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燃气热泵干衣机还包括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传动机构6和热泵压缩机2连接。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减速器包括两输出端,传动机构6和热泵压缩机2分别与不同输出端连接。燃气发动机5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包括两输出端,能够保证减速器分别带动传动机构6和热泵压缩机2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省去电机,使该燃气热泵干衣机无需电能即可实现干衣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减速器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再赘述。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节流装置包括节流阀9。节流阀9分别与蒸发器3和冷凝器4连通,从而实现冷凝器4内的介质进入到蒸发器3内后压力和温度产生变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燃气热泵干衣机还包括外壳10,循环风道、干衣筒1、热泵系统、燃气发动机5和传动机构6均位于外壳10内。外壳10为循环风道、干衣筒1、热泵系统、燃气发动机5和传动机构6提供遮挡,能够使燃气热泵干衣机外表更为美观。

该燃气热泵干衣机工作时,干衣空气循环过程如下:

空气经过冷凝器4后形成干热气体,干热气体经过烟气热量回收装置7二次加热后进入干衣筒1内,干热气体与干衣筒1内的衣物热交换形成低温高湿空气,低温高湿空气通过循环风扇8的作用从干衣筒1内流出进入蒸发器3内形成低温干燥空气,低温干燥空气再次经过冷凝器4换热形成高温干燥空气,循环往复。

干衣过程中,热泵压缩机2循环过程如下:

燃气发动机5驱动热泵压缩机2工作,介质通过热泵压缩机2变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4,介质经过冷凝器4放热后通过节流阀9减压冷却进入蒸发器3内与低温高湿气体热交换,变成低温低压气体,而后回到热泵压缩机2内,循环往复。

干衣过程中,燃气的行走路径如下:

外接燃气通过燃气管道13进入燃气发动机5驱动发动机工作,高热量的烟气通过烟气回收装置7进行热量回收,温度降低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