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26622发布日期:2020-08-05 01:1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国际上纺织行业的涂层产品占所有纺织产品的25%以上,涂层织物具备拒水、防风、阻燃、防污、遮光、防辐射等功能,并具有仿皮革的外观或呈现悦目的光泽。

目前雨衣的制作主要是采用吸湿性、排汗性极差的化纤产品,表面涂一层膜制成,容易导致人在穿着后体内汗液排不出去,穿着舒适性差;防晒衣主要采用高支高密的化纤制成,表面或有涂层或无涂层,因防晒衣主要在夏季穿着,且此类产品的防晒衣不能有效吸汗排汗,导致人们在穿着过程中容易导致中暑等。

通常面料在考虑防风情况时无法兼顾透气性能,防风面料的透气性能一般较差,影响人们穿戴的舒适性;pvdf,英文全称polyvinylidenefluoride,主要是指偏氟乙烯均聚物或者偏氟乙烯与其他少量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化学结构中以氟一碳化合键结合,这种具有短键性质的结构与氢离子形成最稳定最牢固的结合,它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亲水性差,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磨性、柔韧性、抗冲击性能,在极端严酷与恶劣的环境中有很高的抗褪色性与抗紫外线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面料,包括基层和设于所述基层上的涂层,所述涂层材料为pvdf;所述基层为纯麻织物、仿麻织物、棉麻织物或丝麻织物,所述基层上设有多个透孔;所述涂层涂覆于所述基层上;在基层上设置pvdf层,pvdf层只形成于织物的表面,不破坏织物本身具备的抗菌、吸湿排汗、凉爽舒适等功能;pvdf材料亲水性差,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磨性、柔韧性、抗冲击性能,能够有效抵抗紫外线,且pvdf为极薄的一层,使得麻面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适用于制作雨衣、防晒衣、户外装等;在基层上打上多个透孔,增加衣物的通气性能,减小pvdf层对基层透气性能的影响,改善面料穿戴的舒适性。

由于防风防水和透气性能难以齐备,面料的穿戴性能一直有待提升,因此提供一种透气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

a、制备pvdf溶液;

b、将步骤a中制备的所述pvdf溶液置于放入到面料加工设备上,同时将基层放入到面料加工设备内,将pvdf溶液涂覆在基层上;

c、对步骤b中得到的半成品面料进行干燥处理;所述的干燥处理为在120-150℃温度条件下将半成品面料烘干,得到上述的面料;

其中,所述步骤b中的面料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设于所述加工台上的安装块及设于所述加工台上方的打孔组件,所述安装块底部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顶部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设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通腔顶部还设有刮板,所述第一出料口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出料口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一挡板;pvdf溶液制成后,将pvdf溶液灌入到储液腔内,pvdf溶液处于基层上方,基层置于加工台上在加工台上移动,基层置于第一转辊底部,第一转辊贴于基层表面,基层移动时带动第一转辊转动,第一转辊转动带动第一挡板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储料腔内的pvdf溶液从第一出料口滴落在第一转辊上,第一转辊转动将第一转辊上的溶液涂覆在基层上,基层往前移动与刮板相接触,将刮板表面的pvdf溶液涂抹在基层上,随后基层移动至打孔组件下方,在基层上打出透孔,制得面料半成品。

通过将面料放置于加工台上的方式,使面料自动在加工台上完涂层涂覆和打孔操作,将对面料的处理操作集中在同一设备上进行,提升面料加工效率,降低面料加工难度;通过面料带动第一转辊的移动对第一出料口的启闭做控制,pvdf溶液间断性的掉落在第一转辊上,对pvdf溶液的量做控制,避免pvdf溶液过多的掉落在基层上,减少pvdf溶液的浪费;第一转辊转动至指定位置上后第一出料口开启,使第一出料口正常处于关闭状态,避免pvdf溶液从第一出料口处漏出,降低面料加工成本;第一转辊压在基层顶面,使第一转辊对面料产生挤压效果,以便将第一转辊上的pvdf溶液直接压入到基层内,提升基层表面涂层的可靠性,保证面料产品成品质量;在刮板作用下对基层表面的溶液起刮涂作用,将溶液均匀的抹在基层表面,保证基层上的pvdf层厚度一致,避免某处的pvdf层过厚影响pvdf层的干燥速率,使涂层涂覆在基层上后即可快速干燥,提升对面料的加工效率;通过先将涂层涂覆在基层上后,再在基层上打出透孔,避免涂层将透孔封闭,以便将透孔保留在面料上,提升面料的透气性能。

所述步骤a具体为:

a1、将pvdf粉末溶解于油性溶剂中,得到pvdf溶液;

a2、在恒温条件下对所述pvdf溶液进行搅拌;

a3、将搅拌后的pvdf溶液静置脱泡,pvdf溶液制备完成。

所述油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两者的混合溶液,所述pvdf溶液中的pvdf质量分数为5%-10%。

所述步骤a2具体为,在50-70℃的恒温条件下对所述pvdf溶液搅拌1-2小时。

所述步骤a3中的静置脱泡时间为30分钟。

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所述第一转辊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槽相配合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所述第一出料口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相通的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一挡板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挡板侧壁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基层置于加工台上后,基层沿加工台表面移动,基层与第一转辊表面相接触带动第一转辊转动,连接轴随第一转辊一同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至第二连接杆一侧,第一连接杆推动第三连接杆转动,第一挡板随第三连接杆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一出料口开启后pvdf溶液滴落在第一转辊上,第一转辊表面与基层相接触后将pvdf溶液涂覆在基层表面,完成基层的涂层涂覆;通过基层在加工台上的移动为第一转辊提供动力,使第一转辊转动推动第一挡板移动,完成第一出料口的开启动作,使第一出料口只有在基层移动时才能开启,使基层不加工时pvdf无法从第一出料口处漏出,减少pvdf溶液的浪费,降低面料加工成本;第一连接杆随连接轴转动与第三连接杆相接触后,第一连接杆推动第三连接杆往前移动,第一连接杆随连接轴继续转动,第三连接杆移动后远离第一连接杆,直至第一连接杆从第三连接杆一侧移开,第三连接杆失去支撑力后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往第一出料口方向移动,将第一出料口封闭,使第一出料口随第一转辊转动而实现间断性的启闭,使适量的pvdf溶液滴落在转辊上,对涂覆在基层上的pvdf溶液做控制。

所述打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加工台上方的支撑杆、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第一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方的压板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打孔针,所述压板顶部设有液压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设有可沿所述安装管内壁做上下运动的第二安装板,所述打孔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部,所述压板底面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配合的第一凸块;基层从第一通腔内移出后,面料移动至打孔组件下方,面料暂时停止移动,液压杆推动压板往下运动,第一凸块与第二安装板接触,推动第二安装板往安装管底部运动,打孔针插入到面料上,在面料上打出透孔,液压杆驱动压板往上运动后,打孔针从面料上脱出,面料继续移动,从加工台上移下;打孔针不工作时处于安装管内,避免操作人员在收取面料时与打孔针针头接触,对操作人员起保护作用;液压杆的力通过压板作用在打孔针上,避免液压杆的力直接作用在打孔针上对打孔针起保护作用,延长打孔针使用寿命;在对打孔针做更换时,沿第一滑槽将第一安装板从第一滑槽内推出,使第一安装板一端从压板下方移出,可直接将安装管从第一安装孔内取出,从而对安装管内的打孔针做更换,降低打孔针更换难度,从而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通过第二安装板在安装管内的移动带动打孔针做上下运动,以便在打孔针作用下在面料上打出透孔,对打孔针的运动方向做控制,保证透孔精度,同时保证打孔针始终无法从第一安装孔内脱出,对操作人员起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基层上设置pvdf层,pvdf层只形成于织物的表面,不破坏织物本身具备的抗菌、吸湿排汗、凉爽舒适等功能;pvdf材料亲水性差,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磨性、柔韧性、抗冲击性能,能够有效抵抗紫外线,且pvdf为极薄的一层,使得麻面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适用于制作雨衣、防晒衣、户外装等;在基层上打上多个透孔,增加衣物的通气性能,减小pvdf层对基层透气性能的影响,改善面料穿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透气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面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面料加工设备的右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的d处放大图。

图9为图3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e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面料加工设备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f处放大图。

图14为图11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图15位图14中的g处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的h处放大图。

图17为图11中沿e-e处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的i处放大图。

图19为图11中沿f-f处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中的j处放大图。

图21为图11中沿g-g处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中的k处放大图。

图23为图21中的l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透气面料,包括基层31和设于所述基层31上的涂层32,所述涂层材料为pvdf;所述基层31为纯麻织物、仿麻织物、棉麻织物或丝麻织物,所述基层31上设有多个透孔33;所述涂层32涂覆于所述基层31上。

由于防风防水和透气性能难以齐备,面料的穿戴性能一直有待提升,因此提供一种透气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

a、制备pvdf溶液;

b、将步骤a中制备的所述pvdf溶液置于放入到面料加工设备上,同时将基层放入到面料加工设备内,将pvdf溶液涂覆在基层上;

c、对步骤b中得到的半成品面料进行干燥处理;所述的干燥处理为在120-150℃温度条件下将半成品面料烘干,得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

所述步骤a具体为:

a1、将pvdf粉末溶解于油性溶剂中,得到pvdf溶液;所述油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两者的混合溶液,所述pvdf溶液中的pvdf质量分数为5%-10%;

a2、在恒温条件下对所述pvdf溶液进行搅拌;在50-70℃的恒温条件下对所述pvdf溶液搅拌1-2小时;

a3、将搅拌后的pvdf溶液静置脱泡30分钟,pvdf溶液制备完成。

如图2-23所示,所述步骤b中的面料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1、设于所述加工台1上的安装块11及设于所述加工台1上方的打孔组件,所述安装块11底部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顶部设有储液腔112,所述储液腔112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17,所述第一转辊17设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通腔顶部还设有刮板1102,所述第一出料口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115,所述第一出料口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115相配合的第一挡板16;pvdf溶液制成后,将pvdf溶液灌入到储液腔112内,pvdf溶液处于基层31上方,基层31置于加工台1上在加工台1上移动,基层31置于第一转辊17底部,第一转辊17贴于基层31表面,基层31移动时带动第一转辊17转动,第一转辊17转动带动第一挡板16往第一活动腔115内移动,储料腔112内的pvdf溶液从第一出料口滴落在第一转辊17上,第一转辊17转动将第一转辊17上的溶液涂覆在基层31上,基层31往前移动与刮板1102相接触,将刮板1102表面的pvdf溶液涂抹在基层31上,随后基层31移动至打孔组件下方,在基层31上打出透孔,制得面料半成品。

通过将面料放置于加工台上的方式,使面料自动在加工台上完涂层涂覆和打孔操作,将对面料的处理操作集中在同一设备上进行,提升面料加工效率,降低面料加工难度;通过面料带动第一转辊的移动对第一出料口的启闭做控制,pvdf溶液间断性的掉落在第一转辊上,对pvdf溶液的量做控制,避免pvdf溶液过多的掉落在基层上,减少pvdf溶液的浪费;第一转辊转动至指定位置上后第一出料口开启,使第一出料口正常处于关闭状态,避免pvdf溶液从第一出料口处漏出,降低面料加工成本;第一转辊压在基层顶面,使第一转辊对面料产生挤压效果,以便将第一转辊上的pvdf溶液直接压入到基层内,提升基层表面涂层的可靠性,保证面料产品成品质量;在刮板作用下对基层表面的溶液起刮涂作用,将溶液均匀的抹在基层表面,保证基层上的pvdf层厚度一致,避免某处的pvdf层过厚影响pvdf层的干燥速率,使涂层涂覆在基层上后即可快速干燥,提升对面料的加工效率;通过先将涂层涂覆在基层上后,再在基层上打出透孔,避免涂层将透孔封闭,以便将透孔保留在面料上,提升面料的透气性能。

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116,所述第一活动槽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116内,所述第一转辊17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槽相配合的连接轴172,所述连接轴172上设有第一连接杆173,所述第一连接杆173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116内;所述第一出料口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槽116相通的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一挡板16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杆161,所述第二连接杆161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挡板16侧壁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一活动腔115内壁上;基层31置于加工台1上后,基层31沿加工台1表面移动,基层31与第一转辊17表面相接触带动第一转辊17转动,连接轴172随第一转辊17一同转动,第一连接杆173转动至第三连接杆一侧,第一连接杆173推动第三连接杆转动,第一挡板16随第三连接杆往第一活动腔115内移动,第一出料口开启后pvdf溶液滴落在第一转辊17上,第一转辊17表面与基层31相接触后将pvdf溶液涂覆在基层31表面,完成基层31的涂层涂覆;通过基层在加工台上的移动为第一转辊提供动力,使第一转辊转动推动第一挡板移动,完成第一出料口的开启动作,使第一出料口只有在基层移动时才能开启,使基层不加工时pvdf无法从第一出料口处漏出,减少pvdf溶液的浪费,降低面料加工成本;第一连接杆随连接轴转动与第三连接杆相接触后,第一连接杆推动第三连接杆往前移动,第一连接杆随连接轴继续转动,第三连接杆移动后远离第一连接杆,直至第一连接杆从第三连接杆一侧移开,第三连接杆失去支撑力后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往第一出料口方向移动,将第一出料口封闭,使第一出料口随第一转辊转动而实现间断性的启闭,使适量的pvdf溶液滴落在转辊上,对涂覆在基层上的pvdf溶液做控制。

第一出料口内壁上设有导板117,导板倾斜设置,导板底部与第一挡板相接触,在导板作用下对第三活动槽起密封作用,避免pvdf溶液从第三活动槽内漏出。

第一活动槽内设有设有活动块150,活动块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1501,活动块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一连接块160,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四连接杆,连接轴上设有第一空腔174,第四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第一空腔内壁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第四连接杆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二空腔1601,第二空腔内设有隔板,隔板顶部与第二空腔顶部留有空隙,隔板将第二空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靠近第一空腔,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一推块1741,第二腔室顶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安装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推块上设有连接绳1742,连接绳顶端固连于第一活动槽顶部;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二活动腔,第二活动腔内穿设有第五连接杆175,第二活动腔与第一空腔相通;第一转辊与加工台表面的间隙小于基层高度,基层处于第一转辊下方,在基层作用下使第一转股往上运动一端距离,连接绳受到的拉扯力减小,第一推块往下运动后增加第二腔室体积,第一腔室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二腔室内,从而减小第一空腔内的气压,第五连接杆往回移动,减小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使第一连接杆在转动时推动第三连接杆移动后可顺利的从第三连接杆一侧转开;通过第一转辊高度的改变对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做调整,保证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的配合效果,使第一挡板在第一连接杆作用下完成间歇性移动。

第一转辊上包裹有环套171,环套为海绵制成,环套通过魔术贴固连于第一转辊上,第一转辊表面设有与所述环套相配合的魔术贴,环套为矩形纸两端相连绕卷而成;在环套设置下,以便对从第一出料口处排出的pvdf溶液做收集,使pvdf溶液被吸附于海绵中,以便第一转辊与基层相互挤压时将海绵中的pvdf溶液挤出,提升pvdf层的涂覆效果;同时在环套作用下增加第一转辊与基层的摩擦力,使基层在移动时可直接带动第一转辊转动,为第一转辊的转动提供动力,从而第一挡板的间歇性移动提供动力。

加工台底部设有开口,开口设于第一转辊下方,开口内设有盖板18,开口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盖板相配合第二凸块19,盖板上设有第四活动槽183,第四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五活动槽,第四活动槽内穿设有第一限位板181,第一限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一推板182,第一限位板侧壁上设有限位弹簧;开口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在第一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将盖板固定在开口内,使加工台表面处于平整状态,为基层移动提供良好支撑力,以便在第一转辊作用下将pvdf溶液涂覆在基层上;在对环套做更换时,沿第五活动槽推动第一推板,第一推板带动第一限位板从第一限位槽内推出,可直接将盖板从开口内取出,拨动第一转辊,找到环套上的连接点,将环套从第一转辊上撕下,以便对环套做更换,保证环套的使用效果。

安装块上设有安装腔170,安装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10,刮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安装腔底部设有支撑块140,所述安装腔顶部设有固定弹簧1302,固定弹簧底部设有固定板130;安装腔底部设有与所述刮板相配合的通槽,安装腔高度大于刮板加第一连接板的高度;第一连接板一端设有第二推板1101,第二推板从安装腔内穿出;固定板上设有第三推板1301,第三推板从安装腔内穿出;在对刮板安装时,往上推动第三推板,第三推板带动固定板往上运动,第三固定板往上运动至安装腔顶部,将第一连接板和刮板一同放入到安装腔内,使第一连接板处于支撑块上,刮板从通槽内穿过进入到第一通腔内,使刮板与第一通腔内的基层相接触;固定弹簧推动固定板往下运动,固定板压在第一连接板上,在固定板作用下将第一连接板压在支撑块上,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安装腔内,保证刮板的安装效果,以便在刮板作用下将基层表面的涂层抹匀。

安装块侧壁上可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接杆190,第六连接杆中部可转动连接于安装块侧壁上;第六连接杆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901,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块1902,第三连接块上设有斜面1903,第二连接块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904;所述斜面上设有橡胶垫;推动第三推板往上运动时,在斜面作用下以便将第三推板推送至第三连接块一侧,斜面对第三推板起导向作用,使第三推板正常移动至第三连接块一侧,第二连接弹簧推动第六连接杆复位,使第三连接块对第三推板产生挤压力,橡胶垫增加第三连接块与第三推板的摩擦力,以便将第三推板固定在第三连接块一侧,使固定板处于安装腔顶部,以便将刮板装入到安装腔内。

支撑块上设有第三活动腔1404,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四连接块1401,第四连接块顶部设有支撑板1402,第四连接块底部设有支撑弹簧1403,第三活动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的第四活动腔,第四活动腔内穿设有推杆1405,推杆一端设有第四推板14051,第四推板侧壁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4052,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固连于所述第四活动腔内壁上;安装腔内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板1100,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限位块11011,限位块一端设有弧面,推杆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第二连接板另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弹簧11002,第六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七活动槽,第二连接板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七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二推块11003;在第三活动腔与第四连接块的相互配合下,对支撑板的高度做调整,从而通过支撑板的高度对第一连接板的位置做调整,以便刮板根据不同基层的厚度上升至不同的高度,使刮板底端始终与基层表面相接触,保证刮板对基层的处理效果,增加设备的适用范围;在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对推杆的移动起限位作用,以便将推杆推入到第四活动腔内后对推杆做固定,使支撑板为第一连接板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在第二推块与第七活动槽的相互配合下,可方便的将限位块从第二限位槽内移出,使推杆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使支撑杆下降至最低处,以便重新对支撑板的高度做调整。

储料腔上方设有处理腔111,处理腔底部设有与所述储料腔相通的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内设有第二挡板114,第二出料口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挡板相配合的第五活动腔113,处理腔内设有加热块,处理腔内壁上设有第二转辊14,第二转辊上多个第五推板141;pvdf粉末和油性溶液被加入到处理腔内,使pvdf粉和油性溶液在处理腔内相互混合,以便及时的往储料腔内添加新的pvdf溶液,减少pvdf溶液在转运过程中的浪费,降低面料的加工成本;处理腔侧壁上设有第三空腔115,第三空腔呈倾斜状,所述第三空腔底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三空腔内设有输气管15,输气管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出气盘151,出气盘为与输气管相通的盘状结构;处理腔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第三挡板12,第三挡板一端铰接于进料口内壁上;基层从第一通腔内通过时,第一转辊将pvdf溶液涂覆在基层上,气流进入到第三空腔内,处理腔内的热量传递至第三空腔内,第三空腔内的气流进入到输气管内,使热气流从出气盘内排出,将热气吹在基层上,使基层上的涂料快速干燥,与刮板相互配合,提升涂料的干燥速率;同时在热气流作用下使基层软化,以便在基层上做打孔操作。

所述打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加工台1上方的支撑杆23、设于所述支撑杆23上的第一安装板2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4上方的压板22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4上的打孔针265,所述压板22顶部设有液压杆21;所述支撑杆2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4相配合的第一滑槽231,所述第一安装板24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安装管26,所述安装管26内设有可沿所述安装管26内壁做上下运动的第二安装板261,所述打孔针265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61底部,所述压板22底面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61相配合的第一凸块221;基层31从第一通腔内移出后,面料移动至打孔组件下方,面料暂时停止移动,液压杆21推动压板22往下运动,第一凸块221与第二安装板261接触,推动第二安装板261往安装管26底部运动,打孔针265插入到面料上,在面料上打出透孔,液压杆21驱动压板22往上运动后,打孔针265从面料上脱出,面料继续移动,从加工台1上移下;打孔针不工作时处于安装管内,避免操作人员在收取面料时与打孔针针头接触,对操作人员起保护作用;液压杆的力通过压板作用在打孔针上,避免液压杆的力直接作用在打孔针上对打孔针起保护作用,延长打孔针使用寿命;在对打孔针做更换时,沿第一滑槽将第一安装板从第一滑槽内推出,使第一安装板一端从压板下方移出,可直接将安装管从第一安装孔内取出,从而对安装管内的打孔针做更换,降低打孔针更换难度,从而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通过第二安装板在安装管内的移动带动打孔针做上下运动,以便在打孔针作用下在面料上打出透孔,对打孔针的运动方向做控制,保证透孔精度,同时保证打孔针始终无法从第一安装孔内脱出,对操作人员起良好的保护作用。

第一安装孔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槽,安装管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配合的支撑环,在第二安装槽与支撑环配合下,将安装管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保证安装管与第一安装孔的连接效果;安装管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配合的第一安装槽262,第一安装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滑槽264,第二安装板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二安装板底部设有第五连接块2631,第五连接块上套设有固定环2632,固定环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五连接块上,第五连接块为多块,呈圆周分布于第二安装板底部,打孔针设于第五连接块之间,打孔针呈锥形结构,通过打孔针在基层上打出的孔洞为微孔,与绣花针插出的孔洞类似;在第五连接块与固定环的相互配合下,以便对打孔针做固定,降低打孔针固定难度。

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固定杆268,固定杆底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267,第二安装板装入到安装管内后,沿第三滑槽推动固定杆,使固定杆处于第二安装板顶部,对第二安装板起固定作用,避免第二安装板从安装管内脱出,保证第二安装板与安装管的连接效果;在对打孔针做更换时,将固定杆推送至第二安装板一侧,使固定杆与第二安装板脱开接触,以便将第二安装板从安装管内取出,降低打孔针更换难度。

第二安装板底部设有第三复位弹簧266,第三复位弹簧与第一安装槽底部相接触,第三复位弹簧为第二安装板提供往上复位能力;加工台上设有与所述打孔针相对应的第三通孔180,在第三通孔设置下为打孔针预留空间,避免打孔针直接与加工台表面接触对打孔针造成损坏。

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为两组,分别设于支撑杆两端,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限位板25,第二限位板对第一安装板的位置起限位作用,以便将第一安装板安装于加工台正上方,使打孔针与第三通孔相对齐;第二凹槽底部设有第四通孔,第二限位板底部设有第七连接杆251,第七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三限位板252,第三限位板为磁铁制成,支撑杆为铁合金支撑;第二限位板上设有第六推板253,在对打孔针做更换时,往上推动第六推板,第六推板带动第二限位板往上运动,第三限位板运动至支撑杆底部,在第三限位板磁力作用下,使第二限位板处于支撑杆上方,以便将第一安装板沿第一滑槽拉出,使第一安装板从压板下方移开,可方便的将安装管从第一安装板上取下对打孔针做更换;通过支撑杆两端的第二限位板分别做调整,以便从两个方向上将第一安装板从支撑杆上拉出,可更方便的对整个第一安装板上的打孔针做更换,降低对设备的维护难度;当打孔针更换完成后,往下推动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嵌入到第二凹槽内,在第二限位板作用下对第一安装板起限位作用,将第一安装板固定在指定位置上,以便对面料做加工处理。

在对基层做处理时,将基层铺设于加工台上,加工台一端甚至绕辊带动基层移动,使基层在加工台上移动,基层处于第一转辊底部,基层移动带动第一转辊转动,第一连接杆随第一转辊一同转动,推动第三连接杆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使储料腔内的溶液滴落在第一转股上,第一转辊转使溶液与基层表面相接触,将溶液涂覆于基层上,在环套作用下提升第一转辊上溶液分布的均匀性;涂有溶液的基层移动至刮板底部,在刮板作用下将基层上的溶液抹匀,气流从出气盘内吹出,与刮板相互配合使溶液快速干燥;涂有溶液的基层移动至打孔组件下方后,基层停止移动,液压杆推动压板往下运动,第一凸块推动第二安装板往下运动,打孔针穿过基层,在基层上打出多个通孔,随后液压杆驱动压板往上运动,基层继续移动,将加工完后的面料从加工台上运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