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21047发布日期:2020-09-04 16:1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纬割绒织物,尤其涉及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的制作方法,属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阴影提花经割丝绒面料,由于其绒面风格含蓄、光泽变幻,男女老幼、商务休闲皆可使用,深受人们喜爱和市场欢迎。但是经割丝绒还未能统领市场,还有一大批酷爱灯芯绒即纬割绒的人们,翘首期盼,也希望有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丝绒出现,殊不知经起绒和纬起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纬起绒的阴影提花,将会是又一种不同的风格。在百花争艳的纺织面料市场,特别是在纬起绒已有的纬提花绒、纬烂花绒、纬压花绒等等众多花色绒中,希望有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以满足市场和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的制作方法,是通过前倾和后倾使绒毛反射的特有光泽不同形成对比而成为花形,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包括地经纱和地纬纱和绒纬纱,地经纱和地纬纱交织形成基布,绒纬纱经割绒形成绒头,绒头v型固结或w型固结于基布上。

一、当绒头为v型固结时:

所述的地经纱由第一地经纱、第二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五地经纱、第六地经纱组成;

所述的地纬纱由第一地纬纱、第二地纬纱组成;

所述的绒纬纱由第一绒纬纱、第二绒纬纱组成;

地经纱、地纬纱经纬平纹交织形成基布;

绒纬纱和地纬纱v型固结后经过割绒形成绒头;

而所述的绒头,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下可以前倾、可以后倾,而前倾、后倾因光泽反射对比而形成阴影提花,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第一地经纱、第二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五地经纱、第六地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第一地经纱、第二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五地经纱、第六地经纱按顺序穿综并插入同一筘齿;

第三步,提综引纬打纬,

a.让绒头前倾:

第一梭,将第一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五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地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一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绒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二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六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地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二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绒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循环织造;

b.让绒头后倾:

第一梭,将第一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五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地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二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绒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二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六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地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一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绒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循环织造;

第四步,预缩割绒,

将胚布预缩后,绒纬纱与地经纱、地纬纱交织形成的基布之间产生间隙并且弓出来,然后将割绒针在第四地经纱、第五地经纱之间,将第一绒纬纱、第二绒纬纱割断挑开,形成绒头。

此时形成的绒头会往前倾的原理是:我们以绒面为上,地经纱、地纬纱交织形成的基布为一平面分析,绒纬与地经v型固结的绒根在基布平面的下面,绒头在基布平面的上面,绒纬的前面一纬的地纬在基布平面的下面对基布平面下面的绒根产生挤压,绒纬的后面一纬地纬在基布平面的上面对基布平面上面的绒头产生挤压,纬纱与纬纱之间经织机打纬的挤压,特别是绒纬纱与地经纱固结的绒根受到前面一纬在基布平面下面向后的挤压,而绒纬纱的绒头还受到后面一纬在基布平面上面向前的挤压。在压力的上下前后夹攻挤压下,绒头就会朝前倾斜了。

此时形成的绒头会往后倾的原理是:我们仍以绒面为上,地经纱、地纬纱交织形成的基布为一平面分析,绒纬与地经v型固结的绒根在基布平面的下面,绒头在基布平面的上面,绒纬的后面一纬的地纬在基布平面的下面对基布平面下面的绒根产生挤压,绒纬的前面一纬地纬在基布平面的上面对基布平面上面的绒头产生挤压,纬纱与纬纱之间经织机打纬的挤压,特别是绒纬纱与地经纱固结的绒根受到后面一纬在基布平面下面向前的挤压,而绒纬纱的绒头还受到前面一纬在基布平面上面向后的挤压。在压力的上下前后夹攻挤压下,绒头就会朝后倾斜了。

前倾和后倾对比形成本发明的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

二、当绒头为w型固结时:

所述的地经纱由第一地经纱、第二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五地经纱、第六地经纱、第七地经纱、第八地经纱组成;

所述的地纬纱由第一地纬纱、第二地纬纱组成;

所述的绒纬纱由第一绒纬纱、第二绒纬纱组成;

地经纱、地纬纱经纬平纹交织形成基布;

绒纬纱和地纬纱w型固结后经过割绒形成绒头;

而所述的绒头,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下可以前倾、可以后倾,而前倾、后倾因光泽反射对比而形成阴影提花,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第一地经纱、第二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五地经纱、第六地经纱、第七地经纱、第八地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第一地经纱、第二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五地经纱、第六地经纱、第七地经纱、第八地经纱按顺序穿综并插入同一筘齿;

第三步,提综引纬打纬,

a.让绒头前倾:

第一梭,将第一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五地经纱、第七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地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一地经纱、第三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绒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二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六地经纱、第八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地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二地经纱、第四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绒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循环织造。

b.让绒头后倾:

第一梭,将第一地经纱、第三地经纱、第五地经纱、第七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地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二地经纱、第四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绒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二地经纱、第四地经纱、第六地经纱、第八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地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一地经纱、第三地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绒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循环织造;

第四步,预缩割绒,

将胚布预缩后,绒纬纱与地经纱、地纬纱交织形成的基布之间产生间隙并且弓出来,然后将割绒针在第六地经纱、第七地经纱之间,将第一绒纬纱、第二绒纬纱割断挑开,形成绒头。

此时形成的绒头会往前倾的原理是:我们以绒面为上,地经纱、地纬纱交织形成的基布为一平面分析,绒纬与地经v型固结的绒根在基布平面的下面,绒头在基布平面的上面,绒纬的前面一纬的地纬在基布平面的下面对基布平面下面的绒根产生挤压,绒纬的后面一纬地纬在基布平面的上面对基布平面上面的绒头产生挤压,纬纱与纬纱之间经织机打纬的挤压,特别是绒纬纱与地经纱固结的绒根受到前面一纬在基布平面下面向后的挤压,而绒纬纱的绒头还受到后面一纬在基布平面上面向前的挤压。在压力的上下前后夹攻挤压下,绒头就会朝前倾斜了。

此时形成的绒头会往后倾的原理是:我们仍以绒面为上,地经纱、地纬纱交织形成的基布为一平面分析,绒纬与地经v型固结的绒根在基布平面的下面,绒头在基布平面的上面,绒纬的后面一纬的地纬在基布平面的下面对基布平面下面的绒根产生挤压,绒纬的前面一纬地纬在基布平面的上面对基布平面上面的绒头产生挤压,纬纱与纬纱之间经织机打纬的挤压,特别是绒纬纱与地经纱固结的绒根受到后面一纬在基布平面下面向前的挤压,而绒纬纱的绒头还受到前面一纬在基布平面上面向后的挤压。在压力的上下前后夹攻挤压下,绒头就会朝后倾斜了。

前倾和后倾对比形成本发明的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于前倾和后倾使绒毛反射的特有光泽不同形成对比而成为花形,此花形含蓄隐约,不张扬,深受酷爱纬割绒的客户群的欢迎。

附图说明

图1为阴影纬割提花绒外观的示意图。

图2为阴影纬割提花绒v型固结前倾的组织结构图。

图3为阴影纬割提花绒v型固结后倾的组织结构图。

图4为阴影纬割提花绒w型固结前倾的组织结构图。

图5为阴影纬割提花绒w型固结后倾的组织结构图。

图中:

tw为地经纱地纬纱交织成本阴影纬割提花绒的基布;

sr为往前倾的绒头;

zr为往后倾的绒头;

t1为第一地经纱;

t2为第二地经纱;

t3为第三地经纱;

t4为第四地经纱;

t5为第五地经纱;

t6为第六地经纱;

t7为第七地经纱;

t8为第八地经纱;

w1为第一地纬纱;

w2为第二地纬纱;

r1为第一绒纬纱;

r2为第二绒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纬阴影割绒的提花绒包括地经纱和地纬纱和绒纬纱,地经纱和地纬纱交织形成基布tw,绒纬纱经割绒形成绒头,绒头v型固结或w型固结于基布tw上,绒头包括往前倾的绒头sr和往后倾的绒头zr。

如图2和图3所示,当绒头为v型固结时:

所述的地经纱由第一地经纱t1、第二地经纱t2、第三地经纱t3、第四地经纱t4、第五地经纱t5、第六地经纱t6组成;

所述的地纬纱由第一地纬纱w1、第二地纬纱w2组成;

所述的绒纬纱由第一绒纬纱r1、第二绒纬纱r2组成;

地经纱、地纬纱经纬平纹交织形成基布tw;

绒纬纱和地纬纱v型固结后经过割绒形成绒头;

而所述的绒头,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下可以前倾、可以后倾,而前倾、后倾因光泽反射对比而形成阴影提花,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第一地经纱t1、第二地经纱t2、第三地经纱t3、第四地经纱t4、第五地经纱t5、第六地经纱t6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第一地经纱t1、第二地经纱t2、第三地经纱t3、第四地经纱t4、第五地经纱t5、第六地经纱t6按顺序穿综并插入同一筘齿;

第三步,提综引纬打纬,

让绒头前倾:

第一梭,将第一地经纱t1、第三地经纱t3、第五地经纱t5往上提,投入第一地纬纱w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一地经纱t1往上提,投入第一绒纬纱r1,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二地经纱t2、第四地经纱t4、第六地经纱t6往上提,投入第二地纬纱w2,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二地经纱t2往上提,投入第二绒纬纱r2,打纬织造;

依次循环织造,具体织造过程详见表1。

让绒头后倾:

第一梭,将第一地经纱t1、第三地经纱t3、第五地经纱t5往上提,投入第一地纬纱w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二地经纱t2往上提,投入第一绒纬纱r1,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二地经纱t2、第四地经纱t4、第六地经纱t6往上提,投入第二地纬纱w2,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一地经纱t1往上提,投入第二绒纬纱r2,打纬织造;

依次循环织造,具体织造过程详见表2。

第四步,预缩割绒,

将胚布预缩后,让绒纬纱与地经纱、地纬纱交织形成的基布tw之间会产生间隙并且会弓出来,然后将割绒针在第四地经纱、第五地经纱之间,将第一绒纬纱、第二绒纬纱割断挑开,形成绒头。

如图4和图5所示,当绒头为w型固结时:

所述的地经纱由第一地经纱t1、第二地经纱t2、第三地经纱t3、第四地经纱t4、第五地经纱t5、第六地经纱t6、第七地经纱t7、第八地经纱t8组成;

所述的地纬纱由第一地纬纱w1、第二地纬纱w2组成;

所述的绒纬纱由第一绒纬纱r1、第二绒纬纱r2组成;

地经纱、地纬纱经纬平纹交织形成基布tw;

绒纬纱和地纬纱w型固结后经过割绒形成绒头;

而所述的绒头,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下可以前倾、可以后倾,而前倾、后倾因光泽反射对比而形成阴影提花,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第一地经纱t1、第二地经纱t2、第三地经纱t3、第四地经纱t4、第五地经纱t5、第六地经纱t6、第七地经纱t7、第八地经纱t8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第一地经纱t1、第二地经纱t2、第三地经纱t3、第四地经纱t4、第五地经纱t5、第六地经纱t6、第七地经纱t7、第八地经纱t8按顺序穿综并插入同一筘齿;

第三步,提综引纬打纬,

让绒头前倾:

第一梭,将第一地经纱t1、第三地经纱t3、第五地经纱t5、第七地经纱t7往上提,投入第一地纬纱w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一地经纱t1、第三地经纱t3往上提,投入第一绒纬纱r1,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二地经纱t2、第四地经纱t4、第六地经纱t6、第八地经纱t8往上提,投入第二地纬纱w2,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二地经纱t2、第四地经纱t4往上提,投入第二绒纬纱r2,打纬织造;

依次循环织造,具体织造过程详见表3。

让绒头后倾:

第一梭,将第一地经纱t1、第三地经纱t3、第五地经纱t5、第七地经纱t7往上提,投入第一地纬纱w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二地经纱t2、第四地经纱t4往上提,投入第一绒纬纱r1,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二地经纱t2、第四地经纱t4、第六地经纱t6、第八地经纱t8往上提,投入第二地纬纱w2,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一地经纱t1、第三地经纱t3往上提,投入第二绒纬纱r2,打纬织造;

依次循环织造,具体织造过程详见表4。

第四步,预缩割绒,

将胚布预缩后,让绒纬纱与地经纱、地纬纱交织形成的基布tw之间会产生间隙并且会弓出来,然后将割绒针在第六地经纱、第七地经纱之间,将第一绒纬纱、第二绒纬纱割断挑开,形成绒头。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