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折抗皱的基材、制备方法及墙布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56786发布日期:2020-09-18 13:4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折抗皱的基材、制备方法及墙布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墙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折抗皱的基材、制备方法及墙布。



背景技术:

墙布是一种裱糊墙面的室内装饰材料,因为墙布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豪华气派、安全环保、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酒店的室内装修等。

墙布的底材一般是纺织布或无纺布,通过在底材上进行印花和扎纹浮雕形成墙布产品。由于现在的无纺布价格较低,并具有较好的挺括性,则成为生产者生产墙布首选的底材;随着消费者对墙布产品的追求提高,直接在底材上印花形成的墙布较为单调,甚至印花的图案在底材上的呈现不和谐。现在,生产者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底材上涂浆料和进行表面处理以丰富墙布的形式,相应的,在经过涂浆料处理的底材上印刷可以得到底材与图案相适应的图案,并具有一定的触感,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但是在墙布的生产过程中的进料储料或输送检验的位置,底材或墙布会出现“波浪状”的弯曲并堆叠,导致底材表面受压容易产生折痕或褶皱,特别是在底材涂有浆料的一面,浆料内部受力而折断,产生的折痕留着底材和墙布的表面且不能恢复,则生产出的墙布会出现瑕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耐折抗皱的基材,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制得的第一耐折抗皱层增强了该基材整体的韧性,避免了该基材表面受压产生的折痕或褶皱不能恢复,从而避免后续贴合于面层的图案层产生不可消除的折痕和褶皱;以布层为基础,在布层上增加第一耐折抗皱层进行打底减少了布层上因静电引起其表面纤维立起而对后续图案层在该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避免了后续印花的图案在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不佳,再在第一耐折抗皱层贴合胶粘剂层和面层,使基材形式更丰富。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耐折抗皱的基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墙布,在该基材的面层印图案层后得到的墙布,比传统的墙布形式更丰富;由于布层上增加耐折抗皱层进行打底,减少了布层上因静电引起其表面纤维立起而对后续图案层在该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避免了印花的图案在基材上的呈现不和谐,图案呈现效果更好,且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制得的第一耐折抗皱层增强了该基材整体的韧性,避免后续贴合于面层的图案层产生不可消除的折痕和褶皱,降低了生产出的墙布会出现瑕疵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折抗皱的基材,包括依次贴合的布层、第一耐折抗皱层、胶粘剂层和面层,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由耐折抗皱浆料制成,所述耐折抗皱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本发明的耐折抗皱的基材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制得的第一耐折抗皱层增强了该基材整体的韧性,避免了该基材表面受压产生的折痕或褶皱不能恢复,从而避免后续贴合于面层的图案层产生不可消除的折痕和褶皱;以布层为基础,在布层上增加第一耐折抗皱层进行打底减少了布层上因静电引起其表面纤维立起而对后续图案层在该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避免了后续印花的图案在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不佳,再在第一耐折抗皱层贴合胶粘剂层和面层,使基材形式更丰富。其中,所述耐折抗皱浆料以成膜树脂为主体,加入增塑剂、填料、有机钛螯合物、成膜助剂和防霉抗菌剂共同提高第一耐折抗皱层的柔韧性、耐曲折性、附着性和抗菌性;所述布层为无纺布或纺织布,所述无纺布生产用的纤维主要是丙纶、涤纶、锦纶、粘胶纤维、氯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制备而成,由于布层的极性较差,特别是涤纶与氯纶,若直接使用普通的油墨/浆料在布层表面进行印刷或在布层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容易产生附着不好的问题;所述耐折抗皱浆料中的增塑剂可有效地增强耐折抗皱层的曲挠效果。将成膜树脂、增塑剂、填料、有机钛螯合物、成膜助剂和防霉抗菌剂加入到溶剂中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所述耐折抗皱浆料。

优选的,所述有机钛螯合物为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乙酰丙酮钛、钛酸辛二醇酯、四(乙酰丙酮基)钛和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耐折抗皱浆料通过添加有机钛螯合物,由于有机钛螯合物上含有活泼氢的基团,如羟基、羧基和氨基,当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对布层进行表面处理时,布层的羟基中的活泼氢与有机钛螯合物进行交联反应,在布层和耐折抗皱浆料之间形成强的-ti-键,可以有效增加第一耐折抗皱层与布层之间的附着牢度。

优选的,所述成膜树脂为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丙烯腈树脂、苯乙烯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为脱芳溶剂油;所述填料为气相白炭黑;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采用上述成膜树脂,可提高第一耐折抗皱层弹性和柔韧性,增强第一耐折抗皱层的耐曲折性。采用脱芳溶剂油既能将成膜树脂、增塑剂、有机钛螯合物、成膜助剂和防霉抗菌剂溶解,促进原料互溶分散,又能提高安定性、减少腐蚀性物质和降低毒性;更优选的,所述脱芳溶剂油为d80溶剂油、d110溶剂油或d130溶剂油,毒性低,提高基材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填料采用气相白炭黑,既能使浆料变白,使第一耐折抗皱层遮盖布层的颜色,更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印花图案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布层上的呈现不和谐,又能起补强作用,在10-20重量份的特定用量下,其在脱芳溶剂油中通过相互间的氢键缔合形成均匀的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体系的中低剪切粘度,防止耐折抗皱浆料在固化过程中流挂;若气相白炭黑的用量低于10重量份,难以充分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作用效果大大减弱;若气相白炭黑的用量高于20重量份,容易造成耐折抗皱浆料的整体触变性能过大导致分散效果差。成膜助剂采用十二碳醇酯,具有极强的聚结能力,与脱芳溶剂油共同作用,促进原料分散、溶解,有效降低耐折抗皱浆料的成膜温度,促进耐折抗皱浆料成膜,改善耐折抗皱浆料中填料的分散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改善耐折抗皱浆料成膜后的表面粗糙,提高成膜后的光泽度及色彩均匀性。通过在布层上增加第一耐折抗皱浆料,第一耐折抗皱浆料与布层表面结合,比传统的浆料与布层结合更具柔韧性,在生产过程中对折能恢复平整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三醋酸甘油酯、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辛酯、偏苯三酸三壬酯、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上述增塑剂,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低毒或无毒性,并且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通过在耐折抗皱层中添加上述增塑剂,可有效增强第一耐折抗皱层的曲挠效果。更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丁酯按重量比2:1混合而成,对于提高第一耐折抗皱层的耐曲挠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防霉抗菌剂为2-(4-噻唑基)苯并咪唑、安息香酸钠、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辛基异噻唑啉酮、(4,5-二氯-n-辛基-4-异噻唑啉-3-酮)异噻唑啉酮、双乙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并控制防霉抗菌剂的用量为0.3-3重量份,以防止微生物所引起的危害,延长布层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面层为粗糙效果面层,所述粗糙效果面层包括多个分布于胶粘剂层的颗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基材获得粗糙手感;在该基材的粗糙效果面层印图案层后得到的墙布,由于基材的布层上增加第一耐折抗皱层进行打底,减少了布层上因静电引起其表面纤维立起而对后续图案层在该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避免了图案层在基材上的呈现不和谐,图案呈现效果更好,且具有粗糙手感,比传统的墙布形式更丰富。优选的,所述粗糙效果面层的颗粒面积覆盖率为1-100%,更优选的,为了更好地呈现粗糙效果面层的粗糙手感,所述粗糙效果面层的颗粒面积覆盖率为10%、20%、30%、40%、50%、60%、70%、75%、80%或90%。

优选的,所述颗粒为氧化铝颗粒、二氧化硅颗粒、碳酸钙颗粒、氧化锌颗粒和硫酸钡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面层的厚度为0.05-0.3mm,所述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0-1000目。

采用上述颗粒,其为白色颗粒,颗粒本身的耐空气腐蚀性较好。更优选的,所述颗粒为氧化铝颗粒。既限定所述粗糙效果面层的厚度为0.05-0.3mm,又限定所述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0-1000目,有利于颗粒趋于平均值,避免一部分颗粒的粒径过大,能更好地呈现粗糙效果面层的粗糙手感。更优选的,所述粗糙效果面层4的厚度为0.05mm、0.08mm、0.1mm、0.15mm、0.2mm或0.3mm,所述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0目、400目、500目、600目、800目或1000目。

优选的,所述胶粘剂层由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水性聚氨酯的型号包括但不限于拜耳dispercollu42,在保证胶粘剂的强粘结性条件下,避免在基材生产过程中胶粘剂层因承受弯曲应力而开裂;通过在胶粘剂层的表面设置面层,由于采用了上述特定胶粘剂,当布层/基材生产过程中发生弯曲时,由于第一耐折抗皱层具有柔韧性,则耐折抗皱层可以将弯曲产生的力分散,可以有效地减缓布层的褶皱生成,当对布层进行整理时,在第一耐折抗皱层的作用下发生弯曲的位置能进行弹性恢复,颗粒在第一耐折抗皱层的缓冲作用和在胶粘剂层的强粘性作用下,颗粒不易发生脱落。进一步的,所述胶粘剂层的厚度为0.1-0.3mm,以保证胶粘剂层有足够的胶粘剂用量粘附所述颗粒,防止颗粒脱落,更优选的,所述胶粘剂层的厚度为0.1mm、0.15mm、0.18mm、0.2mm、0.25mm或0.3mm。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的厚度为0.1-0.4mm,起到更好的打底,以保证遮盖布层的颜色,避免了后续印花的图案在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不佳,更优选的,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的厚度为0.1mm、0.15mm、0.2mm、0.3mm或0.4mm。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的耐折抗皱的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对布层进行表面处理,干燥后形成第一耐折抗皱层;

(s2)、在步骤(s1)形成的第一耐折抗皱层的表面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再在50-80℃下干燥1-5min;

(s3)、在步骤(s2)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表面进行刮涂处理,干燥后分别形成胶粘剂层和面层,再经表面清洁后,即得所述基材。

本发明基材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其中,步骤(s1)中,干燥温度为120-150℃,干燥时间为3-5min;进一步的,所述基材还包括与所述布层远离第一耐折抗皱层的一面贴合的第二耐折抗皱层;所述第二耐折抗皱层与第一耐折抗皱层的用料和制作方法相同,避免了使用时布层与墙面直接接触而在受潮环境下布层吸水导致细菌滋生;所述第二耐折抗皱层的厚度为0.1-0.4mm;更有效避免使用时布层与墙面直接接触而在受潮环境下布层吸水导致细菌滋生;更优选的,所述第二耐折抗皱层的厚度为0.1mm、0.15mm、0.2mm、0.3mm或0.4mm;所述表面处理可以是刷涂处理、喷涂处理或浸轧处理,更优选的,所述表面处理为浸轧处理,浸轧处理对布层的轧余率为70-80%,干燥后即可在布层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一耐折抗皱层和第二耐折抗皱层,提高生产效率。步骤(s2)中,在50-80℃下干燥1-3min,以便对胶粘剂预热,使胶粘剂初步固化,为步骤(s3)完全固化形成胶粘剂层做准备;步骤(s3)中,干燥温度为100-150℃,干燥时间为3-5min;刮涂处理为在胶粘剂表面刮涂颗粒。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墙布,包括图案层以及上述的基材,所述图案层贴合于所述基材的面层。

优选的,所述图案层为数码印刷层、圆网印刷层、凹版印刷层、柔版印刷层、手绘层和刺绣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耐折抗皱的基材,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制得的第一耐折抗皱层增强了该基材整体的韧性,避免了该基材表面受压产生的折痕或褶皱不能恢复,从而避免后续贴合于面层的图案层产生不可消除的折痕和褶皱;以布层为基础,在布层上增加第一耐折抗皱层进行打底减少了布层上因静电引起其表面纤维立起而对后续图案层在该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避免了后续印花的图案在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不佳,再在第一耐折抗皱层贴合胶粘剂层和面层,使基材形式更丰富。

本发明的耐折抗皱的基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墙布,在该基材的面层印图案层后得到的墙布,比传统的墙布形式更丰富;由于布层上增加耐折抗皱层进行打底,减少了布层上因静电引起其表面纤维立起而对后续图案层在该基材上的呈现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避免了印花的图案在基材上的呈现不和谐,图案呈现效果更好,且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制得的第一耐折抗皱层增强了该基材整体的柔韧性,避免后续贴合于面层的图案层产生不可消除的折痕和褶皱,降低了生产出的墙布会出现瑕疵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布层;2、第一耐折抗皱层;3、胶粘剂层;4、粗糙效果面层;5、第二耐折抗皱层;6、图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耐折抗皱的基材,包括依次贴合的布层1、第一耐折抗皱层2、胶粘剂层3和面层,所述面层为粗糙效果面层4所述粗糙效果面层4包括多个分布于胶粘剂层3的颗粒。

所述粗糙效果面层4的颗粒面积覆盖率为75%;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粗糙效果面层4的颗粒面积覆盖率为10%、20%、30%、40%、50%、60%、70%、80%或9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粗糙效果面层4的厚度为0.1mm,所述颗粒的平均粒径为400目。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粗糙效果面层4的厚度为0.05mm、0.08mm、0.15mm、0.2mm或0.3mm,所述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0目、500目、600目、800目或1000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颗粒为氧化铝颗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剂层3的厚度为0.18mm;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剂层3的厚度为0.1mm、0.15mm、0.2mm、0.25mm或0.3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2的厚度为0.2mm;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2的厚度为0.1mm、0.15mm、0.3mm或0.4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层1为无纺布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2所示,所述基材还包括与所述布层1远离第一耐折抗皱层2的一面贴合的第二耐折抗皱层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耐折抗皱层5的厚度为0.2mm;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耐折抗皱层5的厚度为0.1mm、0.15mm、0.3mm或0.4mm。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墙布,包括图案层6以及实施例1所述的基材,所述图案层6贴合于所述基材的粗糙效果面层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层6为数码印刷层;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层6为圆网印刷层、凹版印刷层、柔版印刷层、手绘层或刺绣层。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墙布,包括图案层6以及实施例2所述的基材,所述图案层6贴合于所述基材的粗糙效果面层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层6为凹版印刷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2由耐折抗皱浆料制成,所述耐折抗皱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有机钛螯合物为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

所述成膜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所述溶剂为d80溶剂油。

所述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

所述防霉抗菌剂为2-(4-噻唑基)苯并咪唑。

所述胶粘剂层3由水性聚氨酯胶粘剂dispercollu42制成。

所述的耐折抗皱的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对布层1进行浸轧处理,浸轧处理对布层1的轧余率为70%,在120℃干燥3min后分别形成第一耐折抗皱层2和第二耐折抗皱层5;

(s2)、在步骤(s1)形成的第一耐折抗皱层2的表面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再在50℃下干燥5min;

(s3)、在步骤(s2)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表面进行颗粒刮涂处理,在100℃干燥5min后分别形成胶粘剂层3和粗糙效果面层4,再经表面清洁后,即得所述基材。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2由耐折抗皱浆料制成,所述耐折抗皱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有机钛螯合物为钛酸辛二醇酯。

所述成膜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所述溶剂、d110溶剂油。

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

所述防霉抗菌剂为安息香酸钠。

所述胶粘剂层3由水性聚氨酯胶粘剂dispercollu42制成。

所述的耐折抗皱的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对布层1进行浸轧处理,浸轧处理对布层1的轧余率为70%,在13℃干燥3min后分别形成第一耐折抗皱层2和第二耐折抗皱层5;

(s2)、在步骤(s1)形成的第一耐折抗皱层2的表面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再在55℃下干燥5min;

(s3)、在步骤(s2)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表面进行颗粒刮涂处理,在100℃干燥5min后分别形成胶粘剂层3和粗糙效果面层4,再经表面清洁后,即得所述基材。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2由耐折抗皱浆料制成,所述耐折抗皱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有机钛螯合物为四(乙酰丙酮基)钛。

所述成膜树脂为苯乙烯树脂;所述溶剂为d130溶剂油。

所述增塑剂为苯二甲酸酯。

所述防霉抗菌剂为辛基异噻唑啉酮。

所述胶粘剂层3由水性聚氨酯胶粘剂dispercollu42制成。

所述的耐折抗皱的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对布层1进行浸轧处理,浸轧处理对布层1的轧余率为75%,在135℃干燥4min后分别形成第一耐折抗皱层2和第二耐折抗皱层5;

(s2)、在步骤(s1)形成的第一耐折抗皱层2的表面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再在50-80℃下干燥4min;

(s3)、在步骤(s2)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表面进行颗粒刮涂处理,在130℃干燥4min后分别形成胶粘剂层3和粗糙效果面层4,再经表面清洁后,即得所述基材。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2由耐折抗皱浆料制成,所述耐折抗皱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有机钛螯合物为乙酰丙酮钛。

所述成膜树脂为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所述溶剂为d80溶剂油。

所述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丁酯按重量比2:1混合而成。

所述防霉抗菌剂为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所述胶粘剂层3由水性聚氨酯胶粘剂dispercollu42制成。

所述的耐折抗皱的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对布层1进行浸轧处理,浸轧处理对布层1的轧余率为75%,在135℃干燥4min后分别形成第一耐折抗皱层2和第二耐折抗皱层5;

(s2)、在步骤(s1)形成的第一耐折抗皱层2的表面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再在70℃下干燥4min;

(s3)、在步骤(s2)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表面进行颗粒刮涂处理,在130℃干燥4min后分别形成胶粘剂层3和粗糙效果面层4,再经表面清洁后,即得所述基材。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耐折抗皱层2由耐折抗皱浆料制成,所述耐折抗皱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有机钛螯合物为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

所述成膜树脂为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所述溶剂为d130溶剂油。

所述增塑剂为三醋酸甘油酯。

所述防霉抗菌剂为2-(4-噻唑基)苯并咪唑。

所述胶粘剂层3由水性聚氨酯胶粘剂dispercollu42制成。

所述的耐折抗皱的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耐折抗皱浆料对布层1进行浸轧处理,浸轧处理对布层1的轧余率为80%,在150℃干燥3min后分别形成第一耐折抗皱层2和第二耐折抗皱层5;

(s2)、在步骤(s1)形成的第一耐折抗皱层2的表面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再在80℃下干燥1min;

(s3)、在步骤(s2)涂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表面进行颗粒刮涂处理,在150℃干燥3min后分别形成胶粘剂层3和粗糙效果面层4,再经表面清洁后,即得所述基材。

对比例1

使用市售普通的涂有白色浆料和进行表面处理的墙布。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二辛酯。

实施例11

取实施例5-9的基材、对比例1的墙布以及对比例2的基材,测试其耐曲折效果、折痕回复角和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1.耐曲折测试:(1)取试样中无折痕、变色或其他破损的部分,试样的尺寸为70mm×45mm,并且在样品的纵向和横向各取三个试样;(2)使用耐折试验仪,调整上夹具和下夹具的位置,将涂层面向内折叠,试样的一端放入夹具中夹紧,再将试样翻折后使试样另一端向下转向,涂层面朝外折叠夹在下夹具内,保证折叠线垂直后夹紧试样的另外一端并保持试样自然伸直;(3)夹具开始设置1000次曲挠次数,完成曲挠次数后夹具停止曲挠;(4)取出试样,在不低于600lx的光线下,目测并使用放大镜检测除夹具夹持的部分损坏情况:损坏情况有以下几种涂层出现裂纹、涂层和织物之间出现起泡、涂层和织物之间出现分层、涂层出现脱落和其他损坏情况。

2.折痕回复角测试:按照gb/t3819-1997《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回复角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3.抗菌性能:依据gb/t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中对其的抗菌性能进行检测,其抗菌性能使用抑菌值进行表示。

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1可知,实施例5-9的基材有效的减缓了无纺布的褶皱生成,避免了产生的折痕留着且不能恢复,耐曲折测试无破损,说明基材耐曲折性能好;对比例1-2与实施例7相比,其折痕回复角均比实施例7的小,抗皱性差,实施例7采用的增塑剂对基材的抗皱性起到重要作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