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色牢度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5123发布日期:2021-04-09 20:3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色牢度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染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色牢度的工艺。



背景技术:

浴比是纺织染整用语,指浸染方式织物与染液的比值。浴比是染色工艺的三要素之一,浴比的大小影响用水的多少以及染料、助剂的用量,随着浴比的增加,吨纱用量的水、蒸汽、电、染料、助剂等消耗也相应增加,如何合理控制浴比,降低浴比,是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

染整纤维以及织物的色牢度是纺织染整用语,指被染完的织物的沾色色牢度、水洗牢度、皂洗牢度、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日晒牢度、汗渍牢度等等。其中主要工艺控制过程中最难做也是最经常面对的就是沾色色牢度、水洗牢度、皂洗牢度、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的问题,而这是染料与工艺互相结合弥补的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在工艺实施中经常出现低于认证标准的质量事故,而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染色的色牢度也是最难控制的一个工艺难题;随着工艺时间与助剂的增加,吨纱用量的水、蒸汽、电、染料、助剂等消耗增加,如何解决并提高活性染料在希赛尔和莱赛纤维尔筒子纱的色牢度是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高端面料奢侈品的附加值的关键一步(包含面料染色)。

希赛尔纤维(thincelllyocell)和莱赛尔纤维(fiberlyocell)是以木浆等为原料经溶剂纺丝方法生产的一种新纤维,因绿色、环保、创新,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绿色纤维,针对该高端绿色纤维不能筒子纱生产,也不能满足匀染所需质量,同时采用大量的无水硫酸钠(盐、元明粉等)进行染色,导致污水中cod成为最难处理的环保问题。

传统工艺技术的理解就是高端纤维染色容易,无水硫酸钠(盐、元明粉)作为促染剂就能满足染色效果,其实在染色的过程中由于无水硫酸钠(盐、元明粉)能快速提升得色率,在绿色纤维特殊的快速上染基团中容易色花;另一方面容易认为浴比高牢度就好控制,所以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染色浴比为1:10以上为大浴比的绞纱与坯布(面料)染色,本发明中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技术是1:3-6以下的低浴比染色技术,效果比传统技术明显先进很多。

目前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染色技术仍然无法解决色花的问题,不能满足梭织、针织面料的大规模生产要求,染色质量与工艺也无法满足低能耗高质量和环保要求,导致生产成本高达吨纱耗水100-120吨,对应蒸汽耗汽量达到5.0-7.0吨/吨纱,电耗也是染色企业最大的负担与压力。在任何浴比条件下的无盐染色工艺技术的试验并投入生产,也不能做到染色工艺污水排放低于20吨的工艺技术。

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一般采用活性染料,具有深度较好、成本低的特点,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织物色牢度的主要因素有染料本身的结构、纤维自身特点、染色工艺以及设备等,此外,还与染色及后整理工艺、半制品质量直接有关。本发明通过改进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染色及由浅色到特深色后处理工艺,改进摸索出整理固色、柔软工艺来提高深色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织物)等被染物在无硫酸钠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技术下的合格色牢度。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在染料上色过程中要经过染料吸附、工业盐促染(硫酸钠),其中盐(硫酸钠)是一个很重要的促染助剂,还要采用纯碱固色提高深度(碳酸钠),染色前添加保护与改善染料上染均匀的分散匀染助剂,由于盐在染色质量上是影响匀染的关键物质,所以必须通过分次或多次加盐模式改变匀染效果与得色程度,必要时还通过(升温法、降温法模式改变染色的质量问题)工艺处理加强质量的合格率;完成工业盐促染后再加入碳酸钠即纯碱进行固色,该固色碱也是分多次缓慢的(总耗时1-2.0h)加入,也有利用低温加碱与高温加碱的方式,然后按照对应工艺要求与深浅颜色进行20-80min时间的保温,工艺耗时在8-12h,严重影响效率,尤其是在筒子纱、经轴染色等高密度成型的工艺中质量与面料推广中形成了技术壁垒的阻碍。

希赛尔和莱赛尔长丝的遇水膨胀率很高,一般可以达到120-140%的溶胀系数,筒子纱成型后在水溶液中能达到本身纤维的倍数级而形成高密度筒子纱,

本发明进行了细致而严谨的分析与大量试样,发现该工艺技术与纤维的上染率存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染色得色化学反应变化,即与希赛尔(莱赛尔)本身的快速吸附力促染作用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高温条件下染料与电离子(钠离子)量变有明显的快速反应积聚期,而高强力高溶胀纤维更容易导致快速上染容易形成盐析聚合物,尤其是在没有扩散钠离子(盐、元明粉)作用于纤维结合力上,导致溶解分散效果较慢而形成表面与内层的得色太高,甚至直接表现出表面色花与外层色花色浅不匀,由于在盐促染染色的温度条件下盐析速度更快更容易造成色花,说明这种色花的问题就是通过高温分散匀染也是解决不了的,比如条痕与色花、深浅的质量问题;而且希赛尔(莱赛尔)本身所含有原纤化工艺中所带来的的残留物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温度条件下会直接的释放在染液中与盐直接形成快速积聚的白斑以及染不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色牢度的工艺,针对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的原料特质,解决了对其进行无盐活性染料染色的色牢度问题,且在人造丝无盐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色牢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色牢度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

1)分散精炼除油:将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放入染色机主缸中,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再依次加入1-3g/l高乳化性能精炼剂、0.5-2.0g/l软水分散剂和1-3g/l过氧化氢,ph值控制在11-12.5,在90-105℃温度下保温20-30min后,完成第一次排水;

2)再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依次加入0.5-2.0g/l阴离子分散剂和1-2.0g/l醋酸、在80-100℃温度下保温8-15min,ph值控制在4-5.5,完成第二次排水;

3)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依次加入0.5-2.0g/l阴离子匀染剂和1.0-2.0g/l强力分散剂,在80-100℃温度下保温10-20min,完成第三次排水;

4)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加入0.3-1.0g/l分散剂,在60-70℃温度下保温5-10min,完成第四次排水;

步骤2、染色:经步骤1处理后加水进行染色,浴比控制在3-8,染色具体操作:加入0.5-2.0g/l阴离子分散剂、1.0-3.0g/l扩散剂和染料,染料owf用量≤7%,然后分两次加入5-30g/l碳酸钠进行染色;

步骤3、后处理:依据步骤2染色深浅分为三个处理工艺:浅色后处理工艺,中深色后处理工艺,深色后处理工艺;

步骤4、固色过软处理:经步骤3后处理完成后进行固色过软处理,在50℃温度下加入固色剂与柔软剂,固色剂质量用量为0.2-1.0%,柔软剂用量为0.5-3g/l,升温至50-55℃保温10-15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两次加入碳酸钠的具体操作:第一次加入总用量的10-20%,在50-80℃的温度下加料5-10min,保温5-20min;第二次加入总用量的80-90%,采用定量定时的dosing系统加料20-60min,按照颜色深浅在60-90℃的温度下保温,时间为20-8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染色时筒子纱内外染液的压差控制在1.0-3.0bar;主泵循环的泵速为额定速度的85-95%,频率为42.5-47.5hz。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浅色后处理工艺为:加入1-2.5g/l醋酸或酸性助剂将ph值调整至<8,然后加水皂洗10min,其中加入0.8-1.5g/l的皂洗剂,温度为70-80℃,再热水洗5-10min,温度为60-70℃,冷水洗2-3次,温度在40℃以下,最后加入柔软剂0.01-0.1g/l进行对样过软,在50-55℃的温度下保温10-15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中深色后处理工艺为:加入1-2.5g/l醋酸或酸性助剂将ph值调整至<8,然后加水皂洗5-10min,其中加入1.0-2.0g/l的皂洗剂,温度为80-85℃,再脉流水洗3min,热水洗5-10min,温度为60-70℃,冷水洗2-3次,温度在40℃以下,最后加入柔软剂0.01-0.1g/l进行对样过软,在50-55℃的温度下保温10-15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深色后处理工艺为:加入1-2.5g/l醋酸或酸性助剂将ph值调整到<8,然后加水皂洗两次,再进行脉流水洗3-6min,热水洗5-10min,温度为60-70℃,冷水洗2-3次,温度在40℃以下,最后加入柔软剂0.01-0.1g/l进行对样过软,在50-55℃的温度下保温10-15min。

进一步地,所述酸性助剂包括冰醋酸、柠檬酸、代用酸工业用酸类。

进一步地,所述皂洗两次的具体操作为:第一次皂洗加入1.5-3g/l的皂洗剂,在80-90℃温度下保温10-15min;第二次皂洗加入0.8-2g/l的皂洗剂,在70-85℃温度下保温10min。

进一步地,按照染料用量深度分为:owf≤0.5%为浅色,owf≤2.0%为中色,owf≤5%为深色,owf≥7%为特深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前处理工艺中通过精炼乳化分散工艺步骤将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在加工工序中的残留物,在高强力条件下加强快速溶解;同时继续通过在染色前酸性分散渗透除油将纤维结构在原料工艺制造中的残留硫化钠溶液充分稀释降低;在阴离子分散剂与强力分散剂的高温处理完后减少不均匀的程度,提高得色染料与纤维的深度结合做出基础改善;为方便无盐(硫酸钠)染色快速增深上染奠定基础;

(2)通过利用精炼乳化、酸性分散、阴离子高温处理后的染色上染过程中染料吸附快速而均匀着色,代替了盐促染的工艺模式解决了上染快而容易形成的盐析不匀与色花的质量问题,在分散上染的过程中纤维没有受到循环流量的(内-外)交换频率影响,染料的溶解度与分散渗透的快速结合完成了上染的均匀度,实现无盐沉淀以及解决了随着温度提高而导致的快速盐析色斑质量问题;通过加入纯碱实现从弱碱ph(4.5-6)到满足染色深度的10.68-11.0的ph值过度,减少盐析效应在高温转化为碱析导致的局部不匀现象,解决一直困扰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工艺技术不能大量生产的局面;

(3)本发明在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本身具有快速上染、分散吸附提高的基础上加入碳酸钠进行纯碱固着色,该过程直接从ph值在染液中缓慢提高着色率,在染料与纤维结合效率高的条件下逐步提高使染料增深的ph值,按照对应颜色深度用量的碱剂在ph值变化下实现匀染的同时满足得色深度,提高染料竭染率的同时提高色牢度,从而达到并实现无盐染色的质量效果;

(4)本发明利用同等碱量或提高20-40%的碱量提高色牢度与颜色深度,利用弱碱原理保证浮色降低,使提高色牢度的工艺有效实施;有效解决了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容易色花而不能批量生产的技术难题,可实现超低浴比1:3的工艺要求,也可以满足6左右的浴比要求,只要染色设备循环泵合格也可以实现大浴比的生产要求,没有浴比要求的限制,也可以利用设备的单向功能也可以利用双向功能染色,是染整节能环保技术的重大突破;废水中的cod总量减少60-100%以上的同时降低盐在污水处理中的脱色困难,可以直接实现对简单的碱回收节能工艺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工艺效率低的局面,实现真正意义的短流程染整工艺技术的应用,从10-12h的工艺缩短至4.5-7h,有效工艺时间缩短100-200%左右,解决污水处理的高投入难题,充分满足节能生态绿色自然的环保理念;

(5)本发明中的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是以木浆为原料制作的,是以n-甲基氧化吗琳(nmmo)水溶液为溶剂,可以直接将纤维素浆粕溶解得到纺丝溶液,再采用湿法纺丝或干-湿法纺丝方法,以一定浓度的nmmo-h2o溶液为凝固浴使纤维成型,再将纺得的初生纤维经拉伸、水洗、上油、干燥而制得的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这种纺丝方法与常规粘胶纤维的生产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nmmo可直接溶解纤维素浆粕,纺丝原液的生产流程可以大大简化,且nmmo的回收率可达到99%以上,生产过程几乎不污染环境;在染色过程中很难染匀,且染料必须进行固色才能保证在后期颜色不褪色,而人造丝是以棉浆、芦苇纤维为主要原料,原料浆粕加工过程中,将植物纤维素经碱化而成碱纤维素,再与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纤维素黄原酸酯,溶解于稀碱液内得到的粘稠溶液称粘胶,粘胶经湿法纺丝和一系列处理工序后即成粘胶纤维,不需要固色就能保证后期色牢度;由于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的加工工艺变化,流程缩短导致在纤维的残留溶剂在纱线加捻后难以处理完整;人造丝的稀碱液内得到的粘稠溶液以及硫化物的处理工艺采用本人开发的高效除油酸洗工艺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但是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在处理过程中由于溶剂物的高温残留需要乳化去除来帮助才有达到干净满足染料上染的条件,否则容易内层残留物引起白节染不透;因此本发明在后处理后还要进固色过软处理,防止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因密度大、原材料本身木质素含量高而上染太快而导致染色不均匀问题,且采用的固色剂含量极少,却能使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染色色牢度性能大大提高,这样既不会使加入了固色剂太多反而会掉色,也不会没有加入固色剂而使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染色的色牢度性能差;

(6)本发明在不受浴比限制的条件下,在不改变染料的基础上,提高并改变了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的染色色花质量;满足市场对针织面料以及所有奢侈品升级的需要;该工艺技术简单而不复杂是未来工艺技术衍生的基础;减少了盐的消耗和污染,减少了污水处理这种世界性难题;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完全符合绿色纤维清洁生产的要求,解决民族工业技术的绿色技术升级与理念,也满足奢侈品的环保供应理念,实现真正意义的绿色纤维在清洁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环保新突破;由于工艺的染色质量影响环节减少,工作效率的缩短;为直接实现染整工序的无人智能化提供快捷的操作条件,没有过多的人为影响因素就是智能化实现的低投入的最佳优势。突破并填补了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无盐染色技术的空白,改进了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工艺技术的停滞不前造成的多用途推广;改变了并影响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在不同类型的染色模式下的质量格局有着深远意义,实现活性染料短流程染色工艺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开发希赛尔和莱赛尔筒子纱染色短流程的先例,推动高端纤维染色工艺技术的开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筒子纱线水洗牢度和皂洗牢度的过程;

图2为经实施例1染色工艺得到的筒子纱各种色牢度的检测报告;

图3为本发明无硫酸钠染色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时间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工艺技术案例中的高乳化性能精炼剂是渗透乳化为主的一种阴、非离子结构的小分子结构常规产品,配合分散剂与强力分散剂的工艺步骤进行高温处理。

本实施例中分散剂采用拉开粉bx,其工作原理是:拉开粉bx即双异丁基酸萘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润湿、渗透,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原来的固/气、液/气界面消失而形成了新的固/液界面,这一过程称为润湿。如纺织纤维是一种多孔性物质,有着巨大的表面,当溶液沿着纤维铺展时,会进入纤维间的空隙,并将空气驱赶出去,把原来的空气/纤维界面变成液体/纤维界面,就是一个典型的润湿过程;而溶液同时会进入纤维内部,这一过程则称为渗透。因此,染色液中加入拉开粉可以加快染料的充分溶解及更多地进入纤维内部,提高其染色深度及匀染性,减少表面颜色其提高色牢度。

强力分散剂(也叫扩散剂)nno的作用机理是:吸附于固体颗粒的表面,降低液-液或固-液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凝聚的固体颗粒表面易于湿润;高分子型的扩散剂,在固体颗粒的表面形成吸附层,使固体颗粒表面的电荷增加,提高形成立体阻碍的颗粒间的反作用力,使固体粒子表面形成双分子层结构,外层分散剂极性端与水有较强亲合力,增加了固体粒子被水润湿的程度,固体颗粒之间因静电斥力而远离,使体系均匀,悬浮性能增加,不沉淀,使整个体系物化性质一样。因此,加入nno后染料溶解性、稳定性增加,更有利于匀染和染深性。

下述实施例中的酸性助剂包括冰醋酸、柠檬酸、代用酸工业用酸类。

下述实施例中的染料是指生产常用的常规活性染料,不要特殊选择也是优势。

无盐染色的作用原理:所述提高色牢度的方法之一就是无盐染色的染色过程中没有添加硫酸钠(元明粉),减少因为电离子在高温条件下与纯碱的沉淀反应,降低高温盐析过程吸附在纤维表层的浮色,加快纤维与碱在染液中的亲和上染固色程度,提高上染的ph值反应过程(从4.5/6—10.86或11),减少了盐在于碱促染转换成固色的交换匀染提高深度的周期从而提高色牢度。

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密度为0.35-0.6g/cm3的密度,单纱重量800-1000g的筒子纱。

在实施例中采用的筒子纱纤维染色规格如表1:

表1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色牢度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

1)分散精炼除油:将希赛尔纤维筒子纱放入染色机主缸中,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再依次加入1g/l高乳化性能精炼剂、0.5g/l软水分散剂和1g/l过氧化氢,ph值控制在11,在90℃温度下保温20min后,完成第一次排水;

2)再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依次加入1.2g/l阴离子分散剂和1.2g/l醋酸、在80℃温度下保温15min,ph值控制在4,完成第二次排水;

3)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依次加入0.5g/l阴离子匀染剂和1.0g/l强力分散剂,在80℃温度下保温20min,完成第三次排水;

4)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加入0.8g/l分散剂,在60℃温度下保温5min,完成第四次排水;

步骤2、染色:经步骤1处理后加水进行染色,浴比控制在3,染色具体操作:加入0.5g/l阴离子分散剂、1.0g/l扩散剂和染料,染料owf用量0.5%,然后分两次加入8g/l碳酸钠进行染色,所述步骤2中两次加入碳酸钠的具体操作:第一次加入总用量的20%,在50℃的温度下加料5min,保温20min;第二次加入总用量的80%,采用定量定时的dosing系统加料45min,按照颜色深浅在60℃的温度下保温,时间为30min,染色时筒子纱内外染液的压差控制在1.0bar;主泵循环的泵速为额定速度的85%,频率为42.5hz;

步骤3、后处理:浅色后处理工艺为:加入1g/l醋酸或酸性助剂将ph值调整至6,然后加水皂洗10min,其中加入0.8g/l的皂洗剂,温度为70℃,再热水洗10min,温度为70℃,冷水洗2次,温度在40℃以下,最后加入柔软剂0.01g/l进行对样过软,在55℃的温度下保温10min;

步骤4、固色过软处理:经步骤3后处理完成后进行固色过软处理,在50℃温度下加入固色剂与柔软剂,固色剂质量用量为0.2%,柔软剂用量为0.5g/l,升温至50℃保温10min。

实施例2:

一种提高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色牢度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

1)分散精炼除油:将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放入染色机主缸中,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再依次加入2g/l高乳化性能精炼剂、1.5g/l软水分散剂和1.5g/l过氧化氢,ph值控制在12,在105℃温度下保温30min后,完成第一次排水;

2)再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依次加入2.0g/l阴离子分散剂和2.0g/l醋酸、在100℃温度下保温8min,ph值控制在5,完成第二次排水;

3)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依次加入1.5g/l阴离子匀染剂和1.5g/l强力分散剂,在100℃温度下保温10min,完成第三次排水;

4)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加入1.0g/l分散剂,在70℃温度下保温10min,完成第四次排水;

步骤2、染色:经步骤1处理后加水进行染色,浴比控制在8,染色具体操作:加入1.5g/l阴离子分散剂、1.8g/l扩散剂和染料,染料owf用量2%,然后分两次加入30g/l碳酸钠进行染色,所述步骤2中两次加入碳酸钠的具体操作:第一次加入总用量的10%,在80℃的温度下加料10min,保温5min;第二次加入总用量的90%,采用定量定时的dosing系统加料60min,按照颜色深浅在90℃的温度下保温,时间为20min,染色时筒子纱内外染液的压差控制在3.0bar;主泵循环的泵速为额定速度的95%,频率为47.5hz;

步骤3、后处理:中深色后处理工艺为:加入2.5g/l醋酸或酸性助剂将ph值调整至5,然后加水皂洗5min,其中加入2.0g/l的皂洗剂,温度为85℃,再脉流水洗3min,热水洗5min,温度为60℃,冷水洗3次,温度在40℃以下,最后加入柔软剂0.01g/l进行对样过软,在50℃的温度下保温15min;

步骤4、固色过软处理:经步骤3后处理完成后进行固色过软处理,在50℃温度下加入固色剂与柔软剂,固色剂质量用量为0.4%,柔软剂用量为1.5g/l,升温至55℃保温15min。

实施例3:

一种提高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色牢度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

1)分散精炼除油:将希赛尔纤维筒子纱放入染色机主缸中,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再依次加入3g/l高乳化性能精炼剂、2.0g/l软水分散剂和3g/l过氧化氢,ph值控制在12.5,在100℃温度下保温25min后,完成第一次排水;

2)再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依次加入0.5g/l阴离子分散剂和1g/l醋酸、在90℃温度下保温12min,ph值控制在5.5,完成第二次排水;

3)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依次加入2.0g/l阴离子匀染剂和2.0g/l强力分散剂,在90℃温度下保温15min,完成第三次排水;

4)注水至浸没整个筒子纱,加入0.3g/l分散剂,在65℃温度下保温7min,完成第四次排水;

步骤2、染色:经步骤1处理后加水进行染色,浴比控制在5,染色具体操作:加入2.0g/l阴离子分散剂、3.0g/l扩散剂和染料,染料owf用量5%,然后分两次加入5g/l碳酸钠进行染色,所述步骤2中两次加入碳酸钠的具体操作:第一次加入总用量的15%,在65℃的温度下加料6min,保温14min;第二次加入总用量的85%,采用定量定时的dosing系统加料20min,按照颜色深浅在75℃的温度下保温,时间为80min,染色时筒子纱内外染液的压差控制在2.0bar;主泵循环的泵速为额定速度的90%,频率为45hz;

步骤3、后处理:深色后处理工艺为:加入2.0g/l醋酸或酸性助剂将ph值调整到6.5,然后加水皂洗两次,再进行脉流水洗3min,热水洗10min,温度为60℃,冷水洗2次,温度在40℃以下,最后加入柔软剂0.01g/l进行对样过软,在55℃的温度下保温15min,所述皂洗两次的具体操作为:第一次皂洗加入1.5g/l的皂洗剂,在80℃温度下保温15min;第二次皂洗加入0.8g/l的皂洗剂,在85℃温度下保温10min;

步骤4、固色过软处理:经步骤3后处理完成后进行固色过软处理,在50℃温度下加入固色剂与柔软剂,固色剂质量用量为1.0%,柔软剂用量为3g/l,升温至53℃保温12min。

将上述实施例1得到的希赛尔染色筒子纱和已经申请公开的人造丝染色筒子纱进行工艺及效果对比。

表2

将传统染色工艺与希赛尔和莱赛尔染色工艺助剂消耗进行对比:

表3

表4

表5

从上述表2-5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希赛尔和莱赛尔纤维筒子纱染色工艺的优势在于对比人造丝无盐染色工艺,加入固色剂后色牢度进一步增强,且染色的浴比范围更大,对比传统工艺更环保、节能、投入的成本更低,且减少了盐的消耗和污染,减少了污水处理这种世界性难题,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完全符合绿色清洁生产的要求,也满足奢侈品的环保供应理念。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