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及该面料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24845发布日期:2021-04-16 15:4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纺织织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及该面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2.智能纺织品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的产品阶段,即消极智能纺织品阶段、积极智能纺织品阶段至现在的高级智能纺织品阶段。消极智能纺织品可以对外界刺激进行感应,但不具备自主做出反应的能力;积极智能纺织品相对于消极智能纺织品,具备了反应的能力;高级智能纺织品在积极智能纺织品的基础上,还具备了自适应能力,以对抗对外界环境和刺激的影响。
3.目前市场上,以消极智能纺织品和积极智能纺织品最为普遍,高级智能纺织品虽有面世,但是对其性能的完善还处于不断研发的状态。现有的智能纺织品制造,一般以后加工方式进行,即以柔性材料为衬底,将电子元件和导线放置到内部中空的柔性材料中或以绣线方式绣到柔性衬底表面,导致柔性衬底的表面出现凹凸面,使该类智能纺织品穿着时的舒适性变差,另外,柔性衬底作为在现有布面上增加的部件,影响智能纺织品的整体外观,且附加部件的增多使布面不能满足轻质的要求,限制了智能纺织品的发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生产方法来改善智能纺织品的穿着舒适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及该面料的应用,在该面料生产方法中,将柔性导线作为纬纱的一种,使用大提花织机织造,将柔性导线织入大提花面料的花型部分,服长线由柔性导线组成,使面料具有导电性能且外观整洁、平滑,同时可降低面料重量,使面料具有轻质的优点。该面料由于具有完整的导线性能,因此可用于高级智能面料的生产。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智能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过程为:将纱线ⅰ作为经纱、将柔性导线和纱线ⅱ作为纬纱,待用;使用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经大提花织机织造获得坯布,将坯布进行染整加工后,获得智能大提花面料。
7.优选的,在上述生产方法的大提花织机织造过程中,预留服长线和固定区,服长线为柔性导线;通过预留服长线,可方便的对柔性导线和电子元件连接,提高连接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8.优选的,所述服长线的长度在1

15cm之间,可根据电子元件的安装要求进行任意裁切。
9.优选的,在上述的生产方法中,柔性导线通过包芯纺纱获得,其中,芯纱为导线,鞘纱为绝缘体;柔性导线可任意裁剪、连接,连接后不影响其原本导电性能。
10.优选的,绝缘体采用的纤维为天然变色纤维和/或化学变色纤维。
11.优选的,变色纤维为光变、温变等变色纤维。
12.优选的,所述导线为金属丝或弹性导线。弹性导线采用液态金属与弹性体,弹性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结构,称为弹性管,液态金属填充在管体的中空部,管体两端设置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导电材料,并且所述密封件与液态金属形成电接触。
13.优选的,在上述的生产方法中,染整加工采用短流程加工,避免对柔性导线产生损害;采用色织大提花,节省染色工序,缩短加工流程;染整加工的过程为:烧毛、退浆、烘干、过软、拉幅定型、预缩。
14.优选的,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烧毛采用气体烧毛机,火焰温度800

900℃,车速90

100m/min,退浆采用酶退浆,气蒸温度100

102℃,气蒸时间5min,速度80m/min,拉幅定型温度190℃,车速55m/min。
15.上述智能大提花面料的应用,具体为该面料在高级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
16.进一步,上述智能大提花面料在高级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过程如下:
17.(1)裁剪:将智能大提花面料采用横裁方式裁片,裁片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循环,便于后续组装加工;
18.(2)组装:a.纬向柔性导线串联;b.服长线剪断,采用导电金属封口;c.安装电子元件。
19.服长线的设计,可根据需求进行剪切,使电子元件根据需求进行位置安装,采用横切方式裁片,可减少柔性导线的断点,提高a步骤中纬向柔性导线的连接效率。
20.进一步的,上述智能大提花面料在高级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具体过程如下:
21.a.纬向柔性导线串联:将步骤(1)裁片后产生的柔性导线断裂处采用导电金属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后,确定裁片内柔性导线连通,然后对裁片进行包边加工;
22.b.剪断服长线,两端的断开处使用导电金属进行封口,形成正负极,待用;
23.c.安装电子元件:电子元件与服长线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后,固定于裁片上的固定区,其中,电子元件与裁片的结合方式为粘合方式、拉链方式等;另外,电子元件与导电金属封口可自由拆卸,方便清洗;安装电子元件后,在智能大提花面料上形成连贯的电路连接。
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5.1、该大提花面料可用于生产高级智能纺织品,解决了目前智能纺织品面料一般采用后加工方式。
26.2、将柔性导线融入大提花面料中,提高了面料表面的美观度及面料本身的舒适度,且使用大提花织机可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个性化花型定制;将智能纺织品电子元件放置于固定区进行定点定位设置,增强智能纺织品的智能化及个性化。
27.3、本发明的大提花面料具有轻质、舒适、美观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一种智能大提花面料的生产方法,过程为:将纱线ⅰ作为经纱、将柔性导线和纱线ⅱ作为纬纱,待用;使用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经大提花织机织造获得坯布,将坯布进行染整加工后,获得智能大提花面料;
31.在大提花织机织造过程中,预留服长线和固定区,服长线为柔性导线;通过预留服长线,固定区用于存放电子元件;服长线和固定区的设置,可方便的对柔性导线和电子元件连接,提高连接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32.服长线的长度为10cm,便于导线之间的连接;
33.经纱采用纯棉麻灰40支,纬纱采用纯棉麻灰40支、纯棉蓝色40支、纯棉紫色40支和柔性导线12支;经纱密度为173根/英寸,纬纱密度为156根/英寸,布幅为98英寸;根据预设花型,将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采用大提花织机织造,获得坯布;
34.花型及纹织工艺设计:花型选用大花纹样,在纹样绘制时细化各色号线条。通过样卡设计引纬的投入比例,使柔性导线12支按一定比例织入面料中,色号对应组织在柔性导线引纬的色号选用横凸条组织,以方便面料制作时柔性导电浮长线的抽取,其余色号花型选用常规组织。
35.大提花织造:拷取纹板图到电子提花机电脑,调整好织机设备正常,织机工艺参数设定:开口时间290
°
、后梁位置no.6

80、停经架高度根据后梁高度、车速450转/分、机上纬密设定156根/英寸,根据样卡设计将纯棉麻灰40支、纯棉蓝色40支、纯棉紫色40支和柔性导线12支纬纱依次放在1

4号储纬器,机上幅宽98英寸。
36.其中,柔性导线通过包芯纺纱获得,其中,芯纱为导线,鞘纱为绝缘体;柔性导线可任意裁剪、连接,连接后不影响其原本导电性能;绝缘体采用变色纤维;
37.导线为弹性导线;弹性导线采用液态金属与弹性体,弹性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结构,称为弹性管,液态金属填充在管体的中空部,管体两端设置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导电材料,并且所述密封件与液态金属形成电接触;
38.将坯布染整加工:烧毛采用气体烧毛机,火焰温度800

900℃,车速95m/min,退浆采用酶退浆,气蒸温度100

102℃,气蒸时间5min,速度80m/min,拉幅定型温度190℃,车速55m/min;
39.经染整加工后,获得智能大提花面料。
40.上述智能大提花面料在高级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过程如下:
41.(1)裁剪:将智能大提花面料采用横裁方式裁片,裁片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循环,便于后续组装加工;横切裁剪可减少切片上的导线断头,进而减少将导线断头连接形成通路所耗费的时间;
42.(2)组装:a.纬向柔性导线串联;b.服长线剪断,采用导电金属封口;c.安装电子元件,具体为:
43.a.纬向柔性导线串联:将步骤(1)裁片后产生的柔性导线断裂处采用导电金属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后,确定裁片内柔性导线连通,然后对裁片进行包边加工;
44.b.剪断服长线,两端的断开处使用导电金属进行封口,形成正负极,待用;
45.c.安装电子元件:电子元件与服长线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后,固定于裁片上的固定区,其中,电子元件与裁片的结合方式为粘合方式、拉链方式等;另外,电子元件与导电金属
封口可自由拆卸,方便清洗;安装电子元件后,在智能大提花面料上形成连贯的电路连接;
46.服长线为柔性导线,可根据需求进行剪切,剪切后的服长线与安装于固定区的电子元件连接,使电子元件与裁片上的导电通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将该裁片做成智能纺织品,可明显减少智能纺织品上的附件数量,且由于是直接通过大提花机制造形成,使柔性导线成为纺织品的组成部分,可避免该智能纺织品产生不平整的状况,提高该智能纺织品穿戴的舒适度。
47.尽管通过参考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