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0281发布日期:2020-12-22 10:5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



背景技术:

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是一用于对面料进行熨烫的装置,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面料熨压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面料熨压装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现有的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无法对面料进行自主展开,因此在熨烫时,面料不但容易产生褶皱,同时由于折叠部分受热不均,造成面料变形,影响熨烫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包括烫压台,所述烫压台的顶端安装有呈矩形框架结构的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前端靠近底端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限位横杆,所述支撑架的内顶面安装有用于对面料进行烫压的烫压板,其中,

所述限位横杆的底端两侧与烫压台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上下对应的舒展组件,且舒展组件包括两组通过轴承安装在烫压台和限位横杆内部的传动辊以及套在两组传动辊外部的挤压带。

优选的,所述舒展组件还包括与其中一个传动辊连接的电机,且电机通过其前端的输出轴与传动辊的一端焊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带的外表面均匀粘接有防滑橡胶凸起。

优选的,所述烫压台顶部靠近限位横杆的后端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呈方形筒状结构的检测框,且检测框内底面横向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光敏电阻,并在检测框的内顶面安装有与光敏电阻上下对应的照明灯。

优选的,所述检测框的顶部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光敏电阻和照明灯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烫压台顶部靠近支撑架的后端位置安装有两组呈上下排布的输送辊,两个所述输送辊的外表面相互贴合,且两个所述输送辊分别与安装在烫压台内部的两组马达连接。

优选的,所述烫压台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烫压板、电机、马达和电源接口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是通过在限位横杆和烫压台上设置上下对应的舒展组件,能够在面料烫压前对面料进行舒展,避免面料烫压时出现褶皱,提高面料烫压的均匀性;

二是通过在限位横杆的后端安装检测框,不但能够检测穿过其内部的面料是否发生破损或折叠,同时还能检测面料的均匀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中烫压台和限位横杆的局部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中舒展组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中检测框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中检测框的局部截面图。

图中:1、烫压台;2、支撑架;3、限位横杆;4、舒展组件;5、烫压板;6、传动辊;7、挤压带;8、电机;9、检测框;10、光敏电阻;11、照明灯;12、输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4所示,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包括烫压台1,烫压台1的顶端安装有呈矩形框架结构的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前端靠近底端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限位横杆3,支撑架2的内顶面安装有用于对面料进行烫压的烫压板5,其中,

限位横杆3的底端两侧与烫压台1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上下对应的舒展组件4,且舒展组件4包括两组通过轴承安装在烫压台1和限位横杆3内部的传动辊6以及套在两组传动辊6外部的挤压带7。

参照图4所示,舒展组件4还包括与其中一个传动辊6连接的电机8,且电机8通过其前端的输出轴与传动辊6的一端焊接。

参照图4,挤压带7的外表面均匀粘接有防滑橡胶凸起。

参照图5和图6所示,烫压台1顶部靠近限位横杆3的后端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呈方形筒状结构的检测框9,且检测框9内底面横向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光敏电阻10,并在检测框9的内顶面安装有与光敏电阻10上下对应的照明灯11。

参照图6,检测框9的顶部安装有电源接口,光敏电阻10和照明灯11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参照图2所示,烫压台1顶部靠近支撑架2的后端位置安装有两组呈上下排布的输送辊12,两个输送辊12的外表面相互贴合,且两个输送辊12分别与安装在烫压台1内部的两组马达连接。

参照图2,烫压台1的内部安装有电池,烫压板5、电机8、马达和电源接口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使用时,面料移动到限位横杆3与烫压台1之间,电机8带动传动辊6和套在传动辊6外部的挤压带7一起进行旋转,由于挤压带7均向烫压台1两侧旋转(位于限位横杆3左侧的挤压带7顺时针旋转,位于限位横杆3右侧的挤压带7逆时针旋转,位于烫压台1左侧的挤压带7逆时针旋转,位于烫压台1右侧的挤压带7顺时针旋转),因此在面料移动到上下对应的舒展组件4之间时,通过舒展组件4将面料的两侧向两侧拉,使得折叠的面料展开,之后,面料穿过检测框9,检测框9内顶面的照明灯11发出光亮,再由检测框9内底面的光敏电阻10对穿过面料光进行接收,因通过检测光敏电阻10的打大小,便可以检测呈面料的厚度,其次,由于光敏电阻10等间距分布在检测框9的内底面,因此通过观察不同位置光敏电阻10的数值大小,便可以检测出面料的宽度与是否发生折叠,检测完成后通过烫压板5对面料进行熨烫,再由输送辊12将面料运输出支撑架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包括烫压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压台(1)的顶端安装有呈矩形框架结构的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前端靠近底端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限位横杆(3),所述支撑架(2)的内顶面安装有用于对面料进行烫压的烫压板(5),其中,

所述限位横杆(3)的底端两侧与烫压台(1)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上下对应的舒展组件(4),且舒展组件(4)包括两组通过轴承安装在烫压台(1)和限位横杆(3)内部的传动辊(6)以及套在两组传动辊(6)外部的挤压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舒展组件(4)还包括与其中一个传动辊(6)连接的电机(8),且电机(8)通过其前端的输出轴与传动辊(6)的一端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带(7)的外表面均匀粘接有防滑橡胶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压台(1)顶部靠近限位横杆(3)的后端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呈方形筒状结构的检测框(9),且检测框(9)内底面横向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光敏电阻(10),并在检测框(9)的内顶面安装有与光敏电阻(10)上下对应的照明灯(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框(9)的顶部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光敏电阻(10)和照明灯(11)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压台(1)顶部靠近支撑架(2)的后端位置安装有两组呈上下排布的输送辊(12),两个所述输送辊(12)的外表面相互贴合,且两个所述输送辊(12)分别与安装在烫压台(1)内部的两组马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压台(1)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烫压板(5)、电机(8)、马达和电源接口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包括烫压台,所述烫压台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前端安装有限位横杆,所述支撑架的内顶面安装有烫压板,所述限位横杆的底端两侧与烫压台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舒展组件,且舒展组件包括两组通过轴承安装在烫压台和限位横杆内部的传动辊以及套在两组传动辊外部的挤压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料生产用熨压装置,一是通过在限位横杆和烫压台上设置上下对应的舒展组件,能够在面料烫压前对面料进行舒展,避免面料烫压时出现褶皱,提高面料烫压的均匀性,二是通过在限位横杆的后端安装检测框,不但能够检测穿过其内部的面料是否发生破损或折叠,同时还能检测面料的均匀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许月平;许燕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吉尔圣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