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匀速出纱的输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7205发布日期:2021-02-09 21:1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匀速出纱的输纱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匀速出纱的输纱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纺织行业普遍使用输纱器给针织大圆机输送纱线。为了提高大圆机编制精度和进纱稳定性,纱线输送速度需保持恒定。现有输纱器主要包括输纱器本体1、皮带轮11和两根输纱棍12,两根输纱棍12平行安装在输纱器本体1上,皮带轮11通过输纱器本体1内部传动装置带动输纱棍12转动。皮带轮11由外部电机带动,通常外部电机为普通恒速电机,皮带轮11和输纱棍12的转速恒定不变。使用时,线盘5放置在两根输纱棍12上,线盘5随输纱棍12一起恒速转动,带动纱线卷53旋转,向外输送纱线531。随着纱线531不断输送,纱线卷53的外径会不断变小,纱线卷53最外层切向线速度随之变小,纱线531的输送不断变慢,直至无法满足大圆机进线要求,造成大圆机编制精度下降或纱线531因绷紧断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输纱器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操作简单、匀速出纱的输纱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匀速出纱的输纱器,包括输纱器本体和线盘,所述输纱器本体顶部设有皮带轮,所述输纱器本体中部设有两根输纱棍,所述输纱棍平行穿过输纱器本体,所述皮带轮通过输纱器本体内部传动装置带动输纱棍转动;所述输纱棍上各设有一个匀速套筒;所述线盘包括底板、绕线筒和纱线卷,所述纱线卷由纱线组成,所述纱线圆周缠绕在绕线筒上;所述匀速套筒与纱线卷最外层贴合并带动线盘转动,所述纱线随线盘转动并向外出纱。
[0006]
所述匀速套筒在轴心开设通孔,通孔与输纱棍之间为过渡配合。
[0007]
所述匀速套筒并排装设在两根输纱棍上,所述匀速套筒一端延伸设有连接凸台,每个连接凸台上对称开设两处螺纹孔并用顶丝与输纱棍连接紧固,匀速套筒与输纱棍一起旋转。
[0008]
所述输纱器本体底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断线检测器,所述断线检测器可以沿着导轨长度方向移动。
[0009]
所述线盘的两块底板为扁平圆柱,绕线筒为空心圆筒,底板直径大于绕线筒外径,两块底板平行布置且和绕线筒轴线重合。
[0010]
所述纱线卷的最外层始终与匀速套筒圆周外壁贴合并一起转动,所述纱线向外输送速度始终与匀速套筒圆周外壁切向线速度相同,不会因纱线消耗,纱线卷外径变小影响出纱速度。
[0011]
所述线盘的底板内壁与匀速套筒的圆柱端面间隙配合。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匀速出纱的输纱器出纱速度恒定,可以始终保持出纱速度跟针织大圆机进纱速度匹配,维持大圆机编制精度和进纱稳定性,同时减少纺织
过程中的断纱停机问题,有效提高大圆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5]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0016]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7]
图5为现有氨纶输纱器的主视图;
[0018]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19]
图7为图5中c-c处的剖视图。
[0020]
图中:输纱器本体1、皮带轮11、输纱棍12、匀速套筒2、连接凸台21、导轨3、断线检测器4、线盘5、底板51、绕线筒52、纱线卷53、纱线5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2]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匀速出纱的输纱器,包括输纱器本体1和线盘5,所述输纱器本体1顶部设有皮带轮11,所述输纱器本体1中部设有两根输纱棍12,输纱棍12平行穿过输纱器本体1,皮带轮11通过输纱器本体1内部传动装置带动输纱棍12转动,该种传动装置采用现有技术。所述输纱棍12上各设有一个匀速套筒2,匀速套筒2一端延伸设有连接凸台21,优选pp材质加工制作,匀速套筒2和连接凸台12均为圆柱体且轴线重合,所述匀速套筒2的外径和长度尺寸均大于连接凸台12的外径和长度尺寸,所述匀速套筒2和连接凸台12在轴心开设通孔,通孔与输纱棍12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匀速套筒2的连接凸台21上对称开设两处螺纹孔,装配时采用顶丝与输纱棍12连接紧固。
[0023]
所述线盘5包括底板51、绕线筒52和纱线卷53,底板51为扁平圆柱,绕线筒52为空心圆筒,底板51直径大于绕线筒52外径,两块底板51平行布置且和绕线筒52轴线重合,所述线盘采用纺织行业通用规格和材质。
[0024]
所述纱线卷53由纱线531组成,纱线531圆周缠绕在绕线筒52上。
[0025]
所述线盘5的底板51内壁与匀速套筒2的圆柱端面间隙配合,优选间隙为1-2mm,有效防止线盘5在旋转时左右窜动。
[0026]
所述输纱器本体1底部设有导轨3,导轨3上设有断线检测器4,断线检测器4可以沿着导轨3长度方向移动,通常将断线检测器4移动到线盘5两块底板51的正中间,将纱线531从纱线卷53引出后,就近穿过断线检测器4。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是:两个匀速套筒2分别穿设在输纱棍12上,并用顶丝连接紧固,线盘5放置在两个匀速套筒2正中间,匀速套筒2与纱线卷53最外层贴合;断线检测器4安装到导轨3上合适位置;输纱器本体1安装到纺织大圆机辅机支撑架上,皮带轮11通过牵引皮带连接外部电机,最外层纱线531穿过断线检测器4后牵引到大圆机编织区,大圆机通电运行,外部电机自启动,通过皮带轮11带动输纱棍12和匀速套筒2一起转动,匀速套筒2带动线盘5和纱线卷53旋转,最外层纱线531向外输出,且出纱速度始终跟匀速套筒2圆周外壁切向线速度相同。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