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集水结构的退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2862发布日期:2021-05-07 20:0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集水结构的退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退浆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集水结构的退浆机。



背景技术: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受到较大的张力和摩擦,易发生断裂。为了减少断经,提高织造效率和坯布质量,在织造前需要对经纱进行上浆处理,使纱线中纤维黏着抱合起来,并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的浆膜,使纱线变得紧密和光滑,从而提高纱线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损性。上浆对织造有利,却给后续的印染等加工带来了困难,坯布上的浆料会影响织物的润湿性,并阻碍化学品对纤维的接触,因此需要对织物做退浆处理。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9336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退浆机,包括设置有退浆室的机架,机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架,机架于退浆室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布口和出布口,退浆室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退浆室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若干导布辊,机架设置有若干分别驱动进布辊、出布辊和导布辊的电机,机架于出布辊的上方设置有热风机,靠近出布口的支架于靠近机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吸水辊,吸水辊的外壁设置有海绵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布料导出退浆室后,热风机对布料进行烘干,之后布料与吸水辊接触,海绵层可吸收部分布料残余水分,进一步降低布料带液量,有效减少布料的退浆残留,提高产品质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布料从退浆室进入出布辊后,热风机来对布料进行烘干,但是布料输出时含有较多的退浆液,因此布料上还是有较多的退浆液会流动到地面上,从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环境的污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集水结构的退浆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有集水结构的退浆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集水结构的退浆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退浆室,所述退浆室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进布口和出布口,所述退浆室上设置有集水机构,所述集水机构包括集水箱、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风机,所述集水箱设置在开设有出布口的退浆室侧壁上,所述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转动设置在集水箱上且配合来对布料进行挤压,所述风机设置在集水箱上且位于第二挤压辊位于远离出布口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通过进布口进入退浆室内进行退浆,然后布料从出布口输出后,布料通过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因此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来对布料进行挤压,因此布料的退浆液流动到集水箱中进行收集,然后经过风机来对挤压后的布料进行风干,最后输出集水箱外;

通过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配合来对布料挤压,然后风机来布料进行风干,以此来降低了退浆液滴落到地面上的概率,降低了退浆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优选的,所述集水箱上滑移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挤压辊转动设置在滑块上,所述集水箱上设置有与滑块连接的集水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气缸启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第二挤压辊朝向第一挤压辊移动,因此第二挤压辊和第一挤压辊配合来对布料进行,进一步降低了布料中退浆液滴落到地面上的概率,降低了退浆液对环境的污染。

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上套设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筋套增大了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与布料的摩擦力,降低了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在对布料进行挤压时与布料打滑的概率,提高了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对布料的挤压效果,降低了布料中退浆液滴落到地面上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集水箱与退浆室内部连通,所述集水箱底部呈倾斜状态且靠近退浆室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退浆室一端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落到集水箱内的退浆液流动到退浆室内,同时集水箱底部倾斜的设置降低了退浆液存放到集水箱内的概率,使得退浆液都能流动到退浆室内来对布料进行退浆,提高了退浆液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退浆室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搅拌组件,所述搅拌轴转动设置在退浆室上,所述搅拌叶间隔设置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退浆室上且与搅拌轴连接。

布料通过退浆室,退浆液来对布料进行退浆,但是退浆液与布料表面的交换频率较低,因此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较差;退浆液中一般为添加碱性试剂来对布料进行退浆,但是碱性试剂会因为在退浆液中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沉淀,从而降低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组件启动带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来对退浆液进行搅拌,以此来提高了退浆液与布料的交换频率,同时也提高了提高了碱性试剂在退浆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了碱性试剂产生沉淀的概率,以此来降低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蜗轮、搅拌电机、蜗杆,所述蜗轮设置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退浆室上,所述蜗杆设置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蜗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以此来实现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退浆室上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加热管、温度检测仪,所述加热管设置在退浆室上,所述温度检测仪设置在退浆室上且来检测退浆室内退浆液的温度并与加热管电连接。

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与温度息息相关,在合适的温度时,退浆机对布料的退浆效果会直线上升,因此退浆液温度降低会降低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仪来检测退浆液的温度,从而温度降低后,温度检测仪来控制加热管启动来对退浆液进行加热,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时,温度控制仪控制加热管停止加热,以此来使得退浆液的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提高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优选的,所述退浆室上设置有加药组件,所述加药组件包括ph检测仪、加药箱、出药管,所述ph检测仪设置在退浆室上且伸至退浆室内来检测退浆液的ph值,所述加药箱设置在退浆室上且装有碱性试剂,所述出药管设置在加药箱上且与退浆室连接并设置有阀门。

退浆液中一般会添加碱性试剂来对布料进行退浆,退浆液使用一端时间后,退浆液中的碱性试剂含量会逐渐降低,退浆液的ph值也会降低,因此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会逐渐降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h检测仪来检测退浆液的ph值,因此ph值降低后,打开阀门,碱性试剂通过出药管添加到退浆液中,同时搅拌叶转动来对退浆液进行搅拌,使得碱性试剂能较快的溶解到退浆液中,在退浆液ph值达到指定数值后,关闭阀门来关闭加药,以此来提高了退浆液中碱性试剂的含量,提高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配合来对布料挤压,然后风机来布料进行风干,以此来降低了退浆液滴落到地面上的概率,降低了退浆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通过集水气缸启动带动第二挤压辊朝向第一挤压辊移动来对布料进行挤压,进一步降低了布料中退浆液滴落到地面上的概率,降低了退浆液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搅拌电机启动搅拌叶转动来对退浆液进行搅拌,以此来提高了退浆液与布料的交换频率,同时也提高了提高了碱性试剂在退浆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了碱性试剂产生沉淀的概率,以此来提高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4.通过ph检测仪来检测退浆液的ph值,因此ph值降低后,打开阀门,碱性试剂添加到退浆液中,同时搅拌叶转动来退浆液进行搅拌,使得碱性试剂能较快的溶解到退浆液中,在退浆液ph值达到指定数值后,关闭阀门来关闭加药,以此来提高了退浆液中碱性试剂的含量,提高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搅拌装置和加药组件,其中对退浆室侧壁进行了剖视;

图3是本申请中搅拌装置和加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收卷机构、支撑组件和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支撑组件和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退浆室;12、进布口;13、出布口;14、第一退浆辊;15、第二退浆辊;16、过水孔;17、支撑板;18、转轴;2、搅拌装置;21、搅拌轴;22、搅拌叶;23、搅拌组件;24、蜗轮;25、搅拌电机;26、蜗杆;3、温度控制组件;31、加热管;32、温度检测仪;4、加药组件;41、ph检测仪;42、加药箱;43、出药管;44、连接管;45、阀门;5、集水机构;51、集水箱;511、输布口;512、滑道;513、安装孔;52、第一挤压辊;53、第二挤压辊;531、滑块;532、橡胶套;533、集水气缸;54、风机;6、收卷机构;61、收卷架;62、卷轴;63、驱动装置;64、转动架;65、抵压辊;66、驱动组件;67、第一链轮;68、第二链轮;69、驱动电机;691、连接链条;692、连接链轮;693、转动链轮;694、转动链条;7、支撑组件;71、连接座;72、驱动气缸;8、压紧组件;81、压紧架;811、转动轴;82、压紧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集水结构的退浆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控制器型号为tc4s/h/m/l,ph控制器型号为ph/orp-2000。

参照图1,带有集水结构的退浆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退浆室11,退浆室11内盛放有退浆液。

参照图1和图2,退浆室11相对两侧壁上且位于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进布口12和出布口13,布料从进布口12输入退浆室11且从出布口13输出。退浆室11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退浆辊14和第二退浆辊15,且第一退浆辊14和第二退浆辊15沿退浆室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同时第二退浆辊15位于第一退浆辊14下方,且第二退浆辊15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退浆辊14之间。

参照图2和图3,退浆室11上设置有对退浆液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21、搅拌叶22、搅拌组件23,搅拌轴21转动安装在退浆室11上且位于第一退浆辊14和第二退浆辊15之间,且每个第二退浆辊15上方均对应设置有搅拌轴21,且搅拌轴21的一端穿出退浆室11外;搅拌叶22固定安装在搅拌轴21上,且搅拌叶22位于退浆室11内并沿搅拌轴21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组件23设置在退浆室11上且与搅拌轴21连接。

搅拌组件23包括蜗轮24、搅拌电机25、蜗杆26,蜗轮24设置有多个,且蜗轮24分别键连接在位于退浆室11外的搅拌轴21上,搅拌电机25固定安装在退浆室11外侧壁上,蜗杆26安装在搅拌电机25的输出轴上,蜗杆26呈水平状态且首尾相连设置有多个,蜗杆26分别与相对应的蜗轮24啮合。

参照图1和图2,退浆室11上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3,温度控制组件3包括加热管31、温度检测仪32,加热管31固定安装在退浆室11内侧壁上,且加热管31位于第二退浆辊15下方并水平均布设置有多个,退浆室11上设置有与加热管31连接来控制加热管31启停的控制开关;温度检测仪32固定安装在退浆室11外侧壁上,且温度检测仪32伸至退浆室11内来检测退浆液的温度,同时温度检测仪32与控制开关电连接,温度检测仪32为温度控制器。

参照图2和图3,退浆室11上设置有加药组件4,加药组件4包括ph检测仪41、加药箱42、出药管43,退浆室11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呈l形的连接管44,且连接管44与退浆室11内部连通,同时连接管44远离退浆室11的一端竖直向上设置且呈封闭状态,连接管44的顶端位于退浆室11内退浆液液面上方;ph检测仪41穿过连接管44远离退浆室11的一端伸至连接管44内,ph检测仪41探针与连接管44内的退浆液接触;加药箱42固定安装在退浆室11外侧壁上,且加药箱42位于退浆室11内退浆液液面上方,加药箱42内盛装有碱性试剂;出药管43固定安装在加药箱42下表面上,且出药管43与位于加药箱42下方的退浆室11内部连通,同时出药管43上固定安装有阀门45。

参照图1和图4,退浆室11上设置有集水机构5,集水机构5包括集水箱51、第一挤压辊52、第二挤压辊53、风机54。

参照图2和图4,集水箱51固定安装在开设有出布口13的退浆室11外侧壁上,且集水箱51靠近出布口13的一端呈开口状态并将出布口13罩设在内,集水箱51远离出布口13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布料通过的输布口511,集水箱51底部呈倾斜状态,且集水箱51底部靠近退浆室11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退浆室11一端的高度,位于出布口13下方的退浆室11上开设有供集水箱51内退浆液通过的过水孔16。

第一挤压辊52转动安装在集水箱51上,位于第一挤压辊52上方的集水箱51相对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呈竖直的滑道512,滑道512上竖向滑移安装有滑块531,第二挤压辊53转动安装在滑块531上,第一挤压辊52和第二挤压辊53的轴线与第一退浆辊14轴线均平行,

第二挤压辊53和第一挤压辊52分别位于布料的上下两侧,且第二挤压辊53和第一挤压辊52上均套设有橡胶套532并配合来对布料进行挤压。

集水箱51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集水气缸533,集水气缸533的活塞杆输送向下穿过集水箱51伸至集水箱51内部,且两个集水气缸533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滑块531固定连接;集水箱51顶端且位于第二挤压辊53和输布口511之间开设有安装孔513,且安装孔513沿平行与第二挤压辊53轴线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风机54卡接安装在安装孔513上,且风机54出风口竖直向上。

参照图1和图5,机架1上设置有收卷机构6,收卷机构6包括收卷架61、卷轴62、驱动装置63,收卷架61放置在靠近集水箱51输布口511一侧地面上,卷轴62转动安装在收卷架61顶端上且来收卷布料。驱动装置63设置在机架1上且带动卷轴62转动,驱动装置63包括转动架64、抵压辊65、驱动组件66。

位于集水箱51和收卷架61之间的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7,且支撑板17沿卷轴62轴线方向均布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17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位于靠近支撑板17顶端一侧转动安装有呈水平的转轴18,且转轴18与卷轴62的轴线平行,同时转轴18两端均穿出支撑板17外。转动架64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两个转轴18上,转动架64远离转轴18的一端伸至卷轴62上方;抵压辊65转动安装在转动架64远离转轴18的一端上,且抵压辊65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布料抵压在卷轴62上,抵压辊65转动带动卷轴62转动来卷绕布料,抵压辊65的一端穿出转动架64外。

参照图5和图6,驱动组件66设置在支撑板17上且与抵压辊65连接,驱动组件66包括第一链轮67、第二链轮68、驱动电机69,第一链轮67键连接在抵压辊65上且位于转动架64外;第二链轮68键连接在转轴18上,且第二链轮68与第一链轮67通过连接链条691连接在一起;转轴18远离第二链轮68的一端上键连接有连接链轮692,驱动电机69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7上,且驱动电机69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链轮693,同时转动链轮693与连接链轮692通过转动链条694连接在一起。

支撑板17上设置有与转动架64连接的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17上,支撑组件7包括连接座71、驱动气缸72,连接座7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座71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7侧壁和转动架64下侧壁上,连接座71的转动方向轴线与转轴18轴线平行,驱动气缸72固定安装在位于支撑板17上的连接座71上,且驱动气缸72活塞杆与位于转动架64上的连接座71固定连接;且抵压辊65来对布料进行压紧使得卷轴62来对布料进行收卷室时,驱动气缸72处于不通气状态,驱动气缸72活塞杆可自由伸缩。

转动架64上设置有压紧组件8,压紧组件8包括压紧架81、压紧辊82,压紧架81一端通过转动轴811转动安装在转动架64顶端上且位于抵压辊65和支撑板17之间,压紧辊82转动安装在转动压紧架81远离转动轴811的一端上,且压紧辊82位于转动轴811和支撑板17之间并抵紧在布料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布料通过进布口12进入退浆室11内,布料依次绕过第一退浆辊14、第二退浆辊15,因此退浆液来对布料进行退浆,最后绕过第一退浆辊14穿过出布口13进入集水箱51内,布料穿过第一挤压辊52和第二挤压辊53之间,集水气缸533启动带动第二挤压辊53朝向第一挤压辊52移动,以此来对布料上的退浆液进行挤压,使得布料上的退浆液滴落到集水箱51中,然后通过过水孔16流动到退浆室11内来进行回收利用,布料穿过风机54下方从输布口511输出集水箱51,风机54来对布料进行风干,以此来降低了布料上的退浆液滴落到地面上的概率,降低了退浆液对环境的污染,也降低了退浆液的浪费。

搅拌电机25启动带动搅拌叶22转动来对退浆液进行搅拌,以此来提高了退浆液与布料的交换频率,同时也提高了碱性试剂在退浆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了碱性试剂产生沉淀的概率,以此来提高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温度控制器检测退浆液温度,因此温度控制器通过控制开关来控制加热管31的启停,以此来控制退浆液的温度,使得退浆液处于合适的温度,提高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ph检测仪41来检测退浆液的ph值,因此ph值降低后,打开阀门45来向退浆液中添加碱性试剂,同时搅拌叶22转动来使得碱性试剂能较快的溶解到退浆液中,在退浆液ph值达到指定数值后,关闭阀门45来关闭加药,以此来增多了退浆液中对退浆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提高了退浆液对布料的退浆效果。

布料从输布口511输出后,布料依次绕过压紧辊82、抵压辊65,抵压辊65抵紧在布料上,最后布料卷绕到卷轴62上,驱动电机69启动带动抵压辊65转动来带动卷轴62转动,以此来对布料进行卷绕,卷轴62上的布料卷绕到一定长度后,驱动气缸72启动带动转动架64向上转动,使得抵压辊65远离卷轴62,因此即能更换收卷架61和卷轴62,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退浆机的生产效率;收卷架61和卷轴62更换完成后,将布料卷绕到卷轴62上,然后驱动气缸72停止通气,抵压辊65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布料抵压在卷轴62上,从而即能继续收卷布料。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