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8088发布日期:2021-08-13 16:1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衣物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以热泵式干衣机为例,热泵系统的压缩机会额外配置一个电路板。相关技术中,电路板放置于底座的边缘处,由于底座边缘处放置有电机和压缩机,电机和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多热量,对电路板的散热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电路板散热条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具有气流循环通道,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底座、热泵系统、筒体组件以及电路板,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气流循环通道上;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筒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于容纳空间的上方和所述筒体组件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路板水平布置;和/或,所述底座具有用于封闭所述容纳空间的盖板,所述电路板支撑于所述盖板的顶表面。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以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散热。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泵系统具有第一制冷剂管,所述第一制冷剂管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至所述压缩机入口之间,所述第一制冷剂管途经所述散热件以对所述散热件进行散热。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散热件位于所述蒸发器对应的上方;所述蒸发器的一部分管段从所述蒸发器中引出至所述容纳空间的上方且所述散热件导热接触。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蒸发器的一部分管段从所述蒸发器背离所述压缩机的一侧引出。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散热件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制冷剂管穿过所述凹槽。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制冷剂管的外表面和所述凹槽对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导热材料层。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散热件内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至所述压缩机入口之间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上,以使制冷剂与所述散热件进行导热接触。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所述电路板为变频控制板,所述变频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压缩机的变频芯片,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变频芯片所在位置处。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将电路板设置在容纳空间的上方和筒体组件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内,由于该区域与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和电机的距离相对较远,能够削弱压缩机和电机对电路板的散热影响,改善了电路板的散热条件;此外,能够充分利用筒体组件和容纳空间之间的空间,使得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省略筒体组件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蒸发器、冷凝器、散热件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散热件与电路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热泵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箭头示意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热泵系统10;第一制冷剂管101;第二制冷剂管102;压缩机11;冷凝器12;膨胀阀13;蒸发器14;筒体组件20;底座30;容纳空间301;盖板31;电路板40;散热件50;凹槽501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高度方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附图1中的上方为“上”、下方为“下”。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用于烘干衣物,具体地,衣物处理设备具有气流循环通道,气流循环通道中的气流对衣物进行干燥处理。

请参阅图1至图3,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底座30、筒体组件20、热泵系统10、散热件50、以及电路板40。

请参阅图3,底座30设置有容纳空间301,容纳空间301位于气流循环通道上,也就是说,容纳空间301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除了进气和出气外,其余位置基本密封,以保障气流循环通道保持一定的气压。热泵系统10包括压缩机11、蒸发器14和冷凝器12;蒸发器14和冷凝器12设置于容纳空间301中,也就是说,蒸发器14和冷凝器12被封装在容纳空间301中。筒体组件20设置于底座30上方,需要说明的是,筒体组件20具有衣物处理腔,衣物处理腔位于气流循环通道上。电路板40与压缩机11电连接,且电路板40设置于容纳空间301的上方和筒体组件20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将电路板40设置在容纳空间301的上方和筒体组件20的下方之间的区域内,由于该区域与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和电机的距离相对较远,能够削弱压缩机和电机对电路板40的散热影响,改善了电路板40的散热条件;此外,能够充分利用筒体组件20和容纳空间301之间的空间,使得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6,热泵系统10还包括膨胀阀13,压缩机11、冷凝器12、膨胀阀13、蒸发器14依次串联设置,压缩机11与冷凝器12之间、冷凝器12与膨胀阀13之间、膨胀阀13与蒸发器14之间各自通过对应的制冷剂管路连接。

制冷剂的具体类型不限,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工况来选取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种的膨胀阀13可以是毛细管。

热泵系统10的工作原理为:压缩机11吸入低压气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11压缩后以高压排出,排出的高压状态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12,被常温的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同时对把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高压液态制冷剂流经膨胀阀13节流减压后,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混合物后进入蒸发器14,其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14中蒸发制冷(同时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产生的低压气态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11吸入后进行加压,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实现热量的交换。

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为:冷凝器12加热气流循环通道中的循环空气,产生40℃-65℃左右的干燥空气,在叶轮作用下进入衣物处理腔;在衣物处理腔中,干燥空气流经湿衣物表面,与湿衣物进行热湿交换,吸收衣物中的水分,变为高温高湿气体,排出衣物处理腔,经过蒸发器14,高温高湿空气被冷却变为低温低湿气体,再经冷凝器12,低温低湿气体又被加热为高温干燥气体,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循环运行,实现衣物的连续高效干燥。

热泵式的衣物处理设备实现了对能源的高利用,实现了低能耗、同时热泵系统10的烘干温度远低于电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保证了衣物的烘干品质。

一实施例中,电路板40水平布置,如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电路板40在衣物处理设备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40也可以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只要能够不与筒体组件20干涉即可。

电路板40的支撑方式不限,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底座30具有用于封闭容纳空间301顶侧的盖板31,电路板40支撑于盖板31的顶表面。也就是说,盖板31对电路板40起支撑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底座30上设置额外的支架来支撑电路板40,也就是说,电路板40的底侧与盖板31的顶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为了便于对电路板40进行散热,请参阅图1至图4,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散热件50,请参阅图5,散热件50设置于电路板40上以对电路板40进行散热。散热件50的具体材质不限,只要能够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即可,例如,银,铜,铝中的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散热件可以采用纯金属,也可以采用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50在铝合金基底上嵌入一片铜板,兼顾价格低、重量轻以及导热性能等综合性能。

一实施例中,热泵系统10具有第一制冷剂管101,第一制冷剂管101位于冷凝器12出口至压缩机11入口之间,第一制冷剂管101途经散热件50以对散热件50进行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热泵系统10还具有第二制冷剂管102,第二制冷剂管102位于压缩机11的出口于冷凝器12的入口之间。

第一制冷剂管101和第二制冷剂管102的材质不限。示例性地,采用铜或者铝铜材质。

可以理解的是,从冷凝器12出口出来的制冷剂的温度已经相对较低,其温度一般低于电路板40的温度,因此,也可以用于对散热件50散热。

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冷凝器12出口至压缩机11入口之间的第一制冷剂管101内的制冷剂的温度较低,因此,对应的第一制冷剂管101的温度也比较低。采用第一制冷剂管101对散热件50进行冷却降温,能够充分利用第一制冷剂管101的冷量对散热件50进行降温,进而实现对电路板40的有效降温,能够取消现有技术中的散热风扇,简化结构,使得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一制冷剂管101途经散热件50指的是,第一制冷剂管101在布管过程中会经过散热件50,其中,第一制冷剂管101可以是与散热件50接触,也可以是与散热件50保持很小的间距。

例如,一实施例中,散热件50与第一制冷剂管101导热接触,使得散热件50与第一制冷剂管101之间进行有效地热传导,提高散热件50的散热效率。

另一实施例中,散热件50与第一制冷剂管101的距离不超过5mm。也就是说,散热件50与第一制冷剂管101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而是间隔了一小段距离,以保证散热件50与第一制冷剂管101之间进行热辐射进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散热件50上设置有凹槽501,第一制冷剂管101穿过凹槽501,如此,能够增加散热件50与第一制冷剂管101的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升散热件50的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沿第一制冷剂管101的径向,第一制冷剂管101可以是完全嵌入凹槽501中,也可以是只有部分嵌入凹槽501中,在此不做限制。

一实施例中,第一制冷剂管101的外表面和凹槽501对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导热材料层,导热材料层能够填充第一制冷剂管101和凹槽50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并能够传递热量,加强第一制冷剂管101和凹槽501内壁之间的热传导效果。导热材料层的具体材料不限,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导热硅脂。

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制冷剂管101和散热件50的热交换面积,一实施例中,凹槽501呈弯曲的曲折状,第一制冷剂管101与凹槽501适配,也就是第一制冷剂管101在凹槽501中的部分也呈弯曲的曲折状,如此,能够增加第一制冷剂管101在散热件50表面的有效接触长度,增大第一制冷剂管101与散热件50之间的散热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501具体的弯曲形状不限,只要散热件50有足够的空间以及能够便于第一制冷剂管101的弯曲成型即可。

散热件50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只要能够对电路板40进行散热即可。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散热件50呈板状,凹槽501设置于散热件50背离电路板40一侧的表面。如此,散热件50有较大的面积来设置凹槽501;此外,也便于将第一制冷剂管101直接从散热件50的表面卡入凹槽501中,装配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板状可以是平板状,也可以是弯曲的板状,在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一制冷剂管101指的是位于冷凝器12出口至压缩机11入口之间且用于导流的管状结构。具体地,第一制冷剂管101包括:连接于冷凝器12和膨胀阀13之间的管路,连接于膨胀阀13与蒸发器14之间的管路;连接于蒸发器14和压缩机11入口之间的管路;以及蒸发器14本身的管段14′。

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电路板40和散热件50位于蒸发器14对应的上方,蒸发器14的一部分管段从蒸发器14中引出至容纳空间301的上方且散热件50导热接触。该实施例中,将电路板40和散热件50靠近蒸发器14设置,从蒸发器14中引出部分管段14′给散热件50散热,如此能够便于热泵系统10布管,也能减少第一制冷剂管101的长度,降低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从蒸发器14中引出来的部分管段是作为热泵系统制冷回路中的一部分,因此,从蒸发器14中引出的部分管段中的制冷剂是能够在热泵系统的制冷回路中流动的。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蒸发器14的一部分管段从蒸发器14背离压缩机11的一侧引出,如此,能够使得电路板40的放置位置更加远离压缩机11和电机,进一步削弱压缩机11和电机对电路板40的散热影响。

另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50内形成有流道,流道位于冷凝器12出口至压缩机11入口之间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上,以使制冷剂与散热件50进行导热接触。也就是说,流道本身在制冷剂的循环回路上,冷凝剂在流道中流动过程中,冷凝剂本身与散热件50直接接触并进行热传导,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散热件50进行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压缩机11可以是定频压缩机11,也可以是变频压缩机11。

示例性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压缩机11为变频压缩机,上述的电路板40为变频控制板。也就是说,压缩机11的频率是可以调节的,以连续改变输出能量。变频控制板用于控制变频压缩机变频。

需要说明的是,在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主控板的实施例中,变频控制板不同于主控板。主控板用于控制整机运行,而变频控制板用于控制变频压缩机的变频。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板和变频控制板可以集成。另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板和变频控制板分体设置。

一实施例中,电频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变频压缩机11的变频芯片,散热件50设置于变频芯片所在位置处。变频芯片在工作过程中功率较大,发热量较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散热,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散热件50设置在变频芯片的上方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散热。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在此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衣物处理设备为干衣机的实施例中,筒体组件20可以只有一个筒。在衣物处理设备为洗干一体机的实施例中,筒体组件20包括外桶以转动地设置于外桶内的内筒,电路板40设置于容纳空间301的上方和外桶下方之间的区域内。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