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8269发布日期:2021-08-03 13:1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格栅网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玻璃纤维具有强度高、伸长率低、耐高温、模量高、重量轻、耐腐蚀、寿命长等特点,被编织成格栅网,广泛用于工程领域。玻纤格栅网由横筋和纵筋并采用一定的编织工艺制成的网状结构材料。

现有的格栅网牵引机构为通过上下两个皮带压住格栅网,然后利用牵引皮带旋转从而带动格栅网前进,然而,在生产2米幅宽的格栅网时,很难保证整个幅宽具有均匀的夹持力,牵引力分布不均,就会造成格栅网变形,进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顶端两侧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第二传动装置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二压紧机构。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传动装置带动压紧机构进行往复运动,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均包括位于机架顶端一侧及中部的两组转轴,且两组转轴的两端及中部均通过轴承座与机架的顶端活动连接,位于机架顶端一侧的转轴的底端连接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底端与机架的顶端固定连接,两组转轴的顶部及底部均套设有链轮,位于两组转轴顶部的链轮之间及位于两组转轴底部的链轮之间均通过链条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格栅网的均匀夹紧,从而避免因牵引力分布不均而造成格栅网变形的问题,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均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槽钢,第一槽钢的底端与链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端竖直设置有若干气缸,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槽钢,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的顶端并延伸至第二槽钢的内底端,且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槽钢的内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槽钢与格栅网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并更好的发挥夹紧作用,第一槽钢的开口朝向机架的顶端,第二槽钢的开口朝向支撑板的内顶端。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压紧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更加稳定,从而避免格栅网因受到纵向拉力而变形,机架的内部且位于链条之间的位置横向卡接设置有若干导向轴,且导向轴的两侧均套设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的顶端与第一槽钢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并达到对两组传动装置及夹紧机构分别控制的效果,机架的正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箱及第二控制箱,第一控制箱、第一传动装置上的伺服电机及第一压紧机构上的气缸之间电连接,第二控制箱、第二传动装置上的伺服电机及第二压紧机构上的气缸之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对车间的地面造成破坏,机架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脚,支撑脚的底端均设置有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可以实现利用压紧机构上的槽钢对格栅网进行均匀夹紧,并利用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对格栅网进行牵引,从而解决了因牵引力分布不均而造成格栅网变形的问题。

2、通过设置导向轴与导向滑块,可以保证压紧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更加稳定,从而避免格栅网因受到纵向拉力而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中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中转轴及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第一传动装置;3、第二传动装置;4、第一压紧机构;5、第二压紧机构;6、转轴;7、轴承座;8、伺服电机;9、链轮;10、链条;11、支撑板;12、第一槽钢;13、气缸;14、第二槽钢;15、导向轴;16、导向滑块;17、第一控制箱;18、第二控制箱;19、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编织格栅网的牵引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端两侧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2和第二传动装置3,第一传动装置2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4,第二传动装置3的顶端纵向设置有第二压紧机构5。

借助于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压紧机构4与第二压紧机构5,可以实现对格栅网进行均匀夹紧,并利用第一传动装置2与第二传动装置3对格栅网进行牵引,从而解决了因牵引力分布不均而造成格栅网变形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2与第二传动装置3均包括位于机架1顶端一侧及中部的两组转轴6,且两组转轴6的两端及中部均通过轴承座7与机架1的顶端活动连接,位于机架1顶端一侧的转轴6的底端连接设置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底端与机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两组转轴6的顶部及底部均套设有链轮9,位于两组转轴6顶部的链轮9之间及位于两组转轴6底部的链轮9之间均通过链条10活动连接,这样可以实现传动装置带动压紧机构进行往复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压紧机构4与第二压紧机构5均包括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槽钢12,第一槽钢12的底端与链条10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1的顶端竖直设置有若干气缸13,支撑板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槽钢14,气缸13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11的顶端并延伸至第二槽钢14的内底端,且气缸13的输出端与第二槽钢14的内底端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利用槽钢实现对格栅网的均匀夹紧,从而避免了因牵引力分布不均而造成格栅网变形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槽钢12的开口朝向机架1的顶端,第二槽钢14的开口朝向支撑板11的内顶端,这样可以保证槽钢与格栅网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发挥夹紧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的内部且位于链条10之间的位置横向卡接设置有若干导向轴15,且导向轴15的两侧均套设有导向滑块16,导向滑块16的顶端与第一槽钢12底端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证压紧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更加稳定,从而避免格栅网因受到纵向拉力而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的正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箱17及第二控制箱18,第一控制箱17、第一传动装置2上的伺服电机8及第一压紧机构4上的气缸13之间电连接,第二控制箱18、第二传动装置3上的伺服电机8及第二压紧机构5上的气缸13之间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并达到对两组传动装置及夹紧机构分别控制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脚19,支撑脚19的底端均设置有橡胶垫片,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对车间的地面造成破坏。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在第一控制箱17的控制下,第一压紧机构4上的在气缸13启动,在第一槽钢12与第二槽钢14压紧下,通过第一传动装置2上的伺服电机8带动右侧的转轴6顺时针旋转,右侧的转轴6带动上面两链轮9,再带动链条10及机架1中部的转轴6转动,从而带动整个第一压紧机构4在机架1右半区域并顺着导向轴15行进,在行进400mm处,此时第二控制箱18控制第二压紧机构5上的气缸13启动,在第一槽钢12与第二槽钢14压紧下,通过第二传动装置3上的伺服电机8带动机架1中部的转轴6顺时针旋转,转轴6带动上面两链轮9,再带动链条10及机架1左侧的转轴6转动,从而带动整个第二压紧机构5在机架1左半区域并顺着导向轴15行进,同时第一压紧机构4上的第一槽钢12与第二槽钢14在气缸13的作用下松开,并快速回到起始位置。当第二压紧机构5向左行驶400mm处时,第一压紧机构4开始循环上次工作,此时第二压紧机构5松开快速回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循环工作。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压紧机构4与第二压紧机构5,可以实现利用压紧机构上的槽钢对格栅网进行均匀夹紧,并利用第一传动装置2与第二传动装置3对格栅网进行牵引,从而解决了因牵引力分布不均而造成格栅网变形的问题;通过设置导向轴15与导向滑块16,可以保证压紧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更加稳定,从而避免格栅网因受到纵向拉力而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