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进风装置及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7988发布日期:2021-08-06 13:0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进风装置及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衣物护理的烘干进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进风装置及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衣物烘干设备,如烘干机、洗烘一体机,主要采用直排式烘干、冷凝式循环烘干或二者结合方式,直排冷凝式烘干根据烘干情况变化烘干方式(单独直排、单独冷凝、二者共同),则需要对直排的外界空气进风和出风进行控制;现有技术常采用进风口设置于烘干机后背板等不方便操作的位置,进风口常开,进风开关设置于洗衣机内部,一方面无法看到实际进风开关的打开或关闭,无法观察是否有操作故障,不利于维护,另一方面进风风门开关和进风口的这段距离可能导致灰尘积攒,不利于衣物烘干。所以针对现有的具有直排方式的烘干机需要一个对进风口的进风风门进行合理布局、方便切换、提高进风系统洁净度的进风装置,进一步的,可方便观察进风口的进风风门开关,使得进风控制方便、开关安全、进风高洁净,以达到优良的烘干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进风装置及烘干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进风装置,包括:

设置于烘干设备壳体上的进风口,以将外界空气由进风口供入烘干设备的进风系统;

所述进风口内设置固定于烘干设备的进风支架,所述进风支架具有容纳腔,以容纳进风风门,所述进风风门可在容纳腔内具有打开状态/关闭状态,以连通/断开所述进风口与进风系统;当所述进风风门位于打开/关闭状态时,敞开/关闭进风口,以使得/阻碍外界空气由进风口进入进风系统;

动力组件,包括驱动所述进风风门在打开状态/关闭状态间切换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进风支架上的静铁芯、可通电电磁线圈,以及设置于进风风门上的动铁芯;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部分位于电磁线圈内,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能产生电磁力,所述动铁芯能够靠近静铁芯,以使得所述进风风门切换至打开状态/关闭状态。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复位机构,包括连接进风支架的第一连接端和连接进风风门的第二连接端;电磁线圈通电后,进风风门切换至打开状态,复位机构处于受力状态;电磁线圈断电后,所述进风风门能够在复位机构的回复力下由打开状态复位至关闭状态。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位于电磁线圈内,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静铁芯,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动铁芯。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容纳腔内并套设于动铁芯上。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机构,以限制所述进风风门在打开状态/关闭状态时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壁上的限位凸起,设置于进风风门上的限位凹腔;当所述进风风门位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位于限位凹腔内,以限制所述进风风门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克服限位凸起与限位凹腔的作用,以驱动所述进风风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优选的,当烘干设备需由外界进风时,所述限位凸起可回缩,以离开限位凹腔,解除对进风风门的运动限制,使所述进风风门能够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挡片和限位槽,所述位挡片设置于进风风门上/进风支架上,所述限位槽设置于进风支架上/进风风门上;所述限位槽具有近端面和远端面,以限制所述限位挡片在限位槽内相对限位槽移动;当所述限位挡片靠近近端面时,所述进风风门位于关闭状态;当所述限位挡片靠近远端面时,所述进风风门位于打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限位挡片设置于进风风门上,所述限位槽为进风系统与进风风门连接的进风管口,以限制所述限位挡片在进风管内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侧壁的滑槽,所述进风风门可沿滑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设备主体,所述烘干设备主体包括组成烘干设备外部结构的壳体,用于向烘干设备供入外界空气的进风系统,所述进风系统包括如上述的进风装置,以控制外界空气进入进风系统。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于烘干设备壳体的前面板/上盖板上,以利于观察进风风门的打开/关闭。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于前面板/上盖板上的控制面板处。

优选的,还包括冷凝装置或热泵装置,以将烘干后的湿热空气冷凝加热后,由进风系统供入内筒,形成内部空气循环;所述进风装置用于控制外界空气由新风管道供入所述进风系统,以使得烘干设备能进行新风烘干和/或循环烘干。

优选的,所述烘干设备为烘干机或洗烘一体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进风装置,其中,通过此装置设置在烘干设备壳体的进风门处的进风风门,直接便捷的进行打开或关闭进风风门,以灵活控制外界空气是否进入进风系统,当通过动力组件打开后,外界空气能通过进风口进入进风系统,向烘干设备提供进风;装置设置方便,不需要设置在内部进风管道上,进一步的对烘干设备的进风口的位置进行设置,可在壳体的上盖板或前面板,更佳的可在控制面板处;有利于用户在查看烘干时间等参数的时,同时可查看进风情况或观察此装置的工作状态;也能避免进风管的灰尘积攒问题,达到方便高效的烘干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位于打开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位于关闭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位于关闭位置时的前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的动力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仰视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的动力组件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仰视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进风装置的动力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仰视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进风装置的动力组件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仰视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进风管连接示意)位于打开位置时的限位机构的左视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进风管连接示意)位于关闭位置时的限位机构的左视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进风管连接示意)位于打开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风风门;12-进风口;2-动力组件;21-驱动机构;211-动铁芯;212-静铁芯;213-电磁线圈;22-复位机构;221-第二连接端;222-第一连接端;3-容纳腔;41-限位凸起;42-限位挡片;5-进风支架;51-滑槽;6-壳体;61-上盖板;62-前面板;63-控制面板;7-进风管口;71-远端面;72-近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接下来,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烘干设备(具体可以是烘干机、洗烘一体机等)的进风装置,如图1、2、3、4、12所示,包括:设置于烘干设备壳体6上的进风口12,以将外界空气由进风口12供入烘干设备的进风系统;进风口12内设置固定于烘干设备的进风支架2,进风支架2具有容纳腔3,以容纳进风风门1,进风风门1可在容纳腔3内具有打开状态/关闭状态,以连通/断开进风口12与进风系统;当进风风门1位于打开/关闭状态时,敞开/关闭进风口12,以使得/阻碍外界空气由进风口12进入进风系统;动力组件2,包括驱动所述进风风门在打开状态/关闭状态间切换的驱动机构21;即进风风门1位于打开状态时,敞开进风口12,以使得外界空气由进风口12进入进风系统;进风风门1位于关闭状态时,关闭进风口12,以阻碍外界空气由进风口12进入进风系统;通过此装置设置在烘干设备壳体的进风门处的进风风门,直接便捷的进行打开或关闭进风风门,以灵活控制外界空气是否进入进风系统,设置在用户能看到的位置,方便观察进风装置的工作状态,方便装置故障后的维护,而且在烘干设备壳体的进风口的打开关闭,不会因为设置在内部的进风装置而导致部分进风管非工作状态时与外界接触导致灰尘积攒,造成烘干衣物的污染。应当理解的是,切换形式上可以是进风风门1的移动、转动等多种方式的动作而形成打开状态/关闭状态;或者可以是形成多个进风口(包括形式上关闭的进风口),而进风风门可以在这多个进风口处切换,使某个/某些进风口可从外界供风,达到多个进风口的切换。应当理解的是,容纳腔可以理解为进风风门1的运动空间,进风风门1的部分可在容纳腔内动作,而部分亦可在与进风口配合的进风管内动作,可以理解成进风管的部分为容纳腔。具体的,下面以进风风门1的在容纳腔内的移动为例来解释其具有的打开位(打开状态)/关闭位(关闭状态)。

用于烘干设备的进风装置,主要运用于烘干设备从外界供入空气的进风口处的进风控制,达到打开或关闭的目的。具体的,如图1、2、3、4、12所示,包括:设置于烘干设备壳体6的进风口12;进风口12内设置固定于烘干设备的进风支架5,进风支架5具有容纳腔3,以容纳进风风门1,进风风门1能够在容纳腔3内相对进风支架5移动,具有打开位(如图1)和关闭位(如图2);进风风门1位于打开位时,打开进风口12,以使得外界与进风系统的进风管7连通,将外界空气送入进风系统;动力组件2,包括驱动进风风门1由关闭位/打开位移动至打开位/关闭位的驱动机构21;通过此方式,以达到对设置在烘干设备壳体6上的进风口进行打开或关闭,使外界空气能够得到控制的进入进风系统;进一步的,进风风门1可在进风口12处有效阻挡外界空气进入(关闭位),由于其设置在用户可观察的位置,方便查看进风装置的工作状态,有助于装置故障后的维护;同时在烘干设备壳体6的进风口的打开或关闭,不会因为进风装置设置在内部,导致部分进风管非工作状态时与外界接触而灰尘积攒,造成烘干衣物的污染。应当理解的是,进风风门1形式上可以是一挡板或活动块,其能够和容纳腔3配合;移动的位置上,例如以进风口处的壳体的表面为前,图1中所示的,进风风门的移动方向为前后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方向可以是以此前后方向为参考的左右、上下,可根据具体方式进行变更,具体的动力组件2的设置也随之变化,此处不再赘述,以下实施例以此方位为参考解释其工作原理;驱动机构21可用于驱动进风风门1由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由打开位移动至关闭位、或者二者都由驱动机构21实现,达到进风风门1的位置转换,使得进风口的外界空气进入或阻止空气进入;驱动装置可以是气动、液动、电动、机械等,并由程序控制以实现自动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5、6、7、8所示,驱动机构21包括固定设置于进风支架上的静铁芯212、可通电电磁线圈213,以及设置于进风风门1上的动铁芯211;静铁芯212和动铁芯211部分位于电磁线圈213内,电磁线圈213通电后能产生电磁力,以使得动铁芯211靠近静铁芯212,进风风门1移动至打开位/关闭位;通过电磁线圈的作用,达到方便快速直接的实现进风风门1的移动,以形成打开位/关闭位;例如图5、6中所示的,通电后,进风风门1可由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采用进风风门1左右移动的方式中,电磁线圈213通电后,进风风门1由打开位移动至关闭位(亦或是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或在左右各设置一个驱动机构21,在左边的驱动机构21通电,则进风风门1由打开位移动至关闭位,在右边的驱动机构21通电,则由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在此方式中,需移动并维持打开位/关闭位时,可保持此处的电磁线圈213通电状态并撤去另一边的电磁线圈213的通电;或者采用上下运动方式时,可具有类似左右移动方式的布置,同样可以有以上所提到的两种方式(一个驱动机构21或两个驱动机构21),不再赘述。在动铁芯211的具体形式上,应当理解的,可以是图5、6中所示的为进风风门1的后端延伸部分,亦可是与进风风门1具有同宽度的铁芯,此时的容纳腔3可以理解为包括电磁线圈213内的空间(动铁芯211移动的空间)。

以上表示的是对于进风风门1从第一状态移动至第二状态所需要驱动机构21(以从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为例说明),并且若需要维持的打开位,可以让驱动机构21的电磁线圈213保持通电以维持;当然可撤去通电,其可根据进风风门1的自身情况(上下移动形式的重力作用)决定是否维持第二状态或者回到第一状态;所以,对于状态的变化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自回复原状态,例如在上下移动中,电磁线圈213通电则进风风门1打开(第二状态),断电后在进风风门1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则可以回到关闭状态(第一状态);第二,保持现有状态(第二状态),例如左右移动,电磁线圈213撤去通电,水平方向无其他动力,则仍保持此状态(第二状态)。在这些情况中,若是进风工作完成后,后续工作需要进风风门1从打开位(第二状态)回到关闭位(第一状态),一方面如上述的第一种类型;另一方面,对于第二种类型,则可以再设置一个驱动机构21以带动进风风门1由打开位(第二状态)回到关闭位(第一状态),以上两种类型都能成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然若由于重力作用不足、关闭状态仍需要保持通电的问题,则需要对打开位(第二状态)回到关闭位(第一状态)进行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7、8所示,动力组件2还包括复位机构22,包括连接进风支架5的第一连接端222和连接进风风门1的第二连接端221;电磁线圈213通电后,进风风门移动至打开位,复位机构22处于受力状态;电磁线圈213断电后,进风风门1能够在复位机构22的回复力下由打开位复位至关闭位;此方式可解决打开位(第二状态)回到关闭位(第一状态)的问题,在电磁线圈213通电后,进风风门1的移动,导致复位机构22受力而产生预作用力;撤去电磁线圈213的通电,则由于预作用力顺利使进风风门1回到关闭位(第一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复位机构22的作用是其能够在关闭位(第一状态)具有一定的保持能力,防止误动。复位机构22可以是复位弹簧、弹片、其他具有在作用力下产生预作用力具有回复力的机构,其作用是使得进风风门1在移动至打开位(第二状态)时能产生一个相对进风支架5(固定端)由打开位(第二状态)回到关闭位(第一状态)的力,所以其一端需连接进风支架5(固定端),另一端需连接进风风门1(可移动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复位弹簧(复位机构22)位于电磁线圈内,第一连接端222连接静铁芯212,第二连接端221连接动铁芯211,此方式通过合理布置复位弹簧,达到美观,且可以避免在移动过程中静铁芯212和动铁芯211的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复位弹簧(复位机构22)位于容纳腔3内并套设于动铁芯211上;此方式的第一连接端222连接容纳腔3的后壁,第二连接端221连接进风风门1的后壁,且套设于动铁芯211上,能保持进风风门1的稳定,且可有效增长进风风门1的动作行程。

以上实施例中解释了采用动力组件2实现进风风门1从第一状态移动至第二状态,以及由打开位(第二状态)回到关闭位(第一状态),在某一状态(打开位、关闭位)需要动力进行状态维持(防止状态回复),例如在打开位、关闭位需要电磁线圈继续通电维持,关闭位采用的是复位机构的自然状态维持(具有一定的运动阻力),都需要保持电磁线圈的能量消耗,也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例如复位机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不运动,若是存在小朋友手指触碰勿动,进风风门1也会一定范围移动,也会导致小朋友的受伤;另一方面,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如何防止其超过状态位置,因为其可能导致进风风门1在容纳腔内或脱落等。述问题可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来解决,其中关闭位的维持至关重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如11所示的,还包括限位机构,以限制进风风门1在打开位/关闭位时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壁上的限位凸起41,设置于进风风门1上的限位凹腔(未示出,位于与限位凸起41相配合的位置);当进风风门1位于关闭位时,限位凸起41位于限位凹腔内,以限制进风风门1的运动;通过此限位凸起41的形式,能保证进风风门1在关闭位后可撤除电磁线圈213的通电而不再运动,保证进风口关闭的安全性,防止误动。当然,相应的在打开位也可设置此类型的限位凸起、限位凹腔结构,以在打开位保持打开且防止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1能够克服限位凸起41与限位凹腔的作用,以驱动进风风门1由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例如限位凸起41为可变形压缩凸起,在有效防止误碰误动同时,而驱动机构21驱动进风风门1移动时,限位凹腔挤压限位凸起41,以使得限位凸起41能够脱离限位凹腔,达到进风风门1由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烘干设备需由外界进风时,限位凸起41可回缩,以离开限位凹腔,解除对进风风门1的运动限制,使进风风门1能够由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此方案中,即使驱动机构21动作,也不会使得限位凸起41脱离限位凹腔,有效防止非逻辑动作导致的误动;需要限位凸起41的回缩,可采用电动、液动、气动、机械等方式使限位凸起41在收到需要打开时的指令后回缩;当然达到打开位后,可采用此限位凸起41在打开位形成限位而防止其回位,可撤去电磁线圈213的通电。

在进风风门1上下运动形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由驱动机构21实现由打开位移动至关闭位,由进风风门1的自身重力实现其由关闭位移动至打开位,同时可采用此限位凸起41实现其在关闭位的锁止,防止进风风门1的重力动作下落而移动至打开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采用重力或弹簧回复力实现其从打开位恢复至关闭位,需要驱动机构21在进风风门1位于打开位时持续施加通电使其保持打开,若采用此限位凸起41,可在电磁线圈213撤去通电时进风风门1仍然保持打开,当烘干设备不需由外界进风时,即关闭进风口,则可以回缩此限位凸起41,以解除对进风风门1的移动限制,则进风风门1在重力(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可回到关闭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10所示的,针对防止进风风门1超过状态位置,可采用限位机构中设置限位挡片42和限位槽,限位挡片42设置于进风风门1上/进风支架5上,限位槽设置于进风支架5上/进风风门1上;限位槽具有近端面72和远端面71,以限制所述限位挡片42在限位槽内相对限位槽移动;当限位挡片42靠近近端面72时,进风风门1位于关闭位;当限位挡片42靠近远端面71时,进风风门1位于打开位。限位挡片42设置于进风风门1上,限位槽设置于进风支架5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风门1的上表面设置限位挡片42,与之配合的进风支架5对应位置设置限位槽;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风门1的上表面设置限位槽,与之配合的进风支架5对应位置设置限位挡片42,以上两种方式需额外对进风支架5进行改造,应当理解的是,具体位置可不限于进风风门1的上表面,亦或是其他方位,同样设置限位挡片42和限位槽实现限位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10所示的,限位挡片42设置于进风风门1上,限位槽为进风系统与进风风门连接的进风管口7,以限制所述限位挡片42在进风管内移动;通过采用已有的进风管口7作为限位槽,不需要额外设置;具体的,如图9、10所示,进风管口设置在进风风门1的下部的案例中,限位挡片42设置于进风风门1的下表面,进风管口7如图9、10所示,进风管口7的后壁作为限位槽远端面71,前壁作为限位槽近端面72,从而实现限位功能。应当理解的,在进风管口位置设置于其他位置处,此限位挡片42也应做相应调整,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侧壁的滑槽51,进风风门1可沿滑槽51滑动,进风风门1有与滑槽51相配合的滑动部位;应当理解的,相应实施例也可在进风风门1设置滑槽,容纳腔侧壁设置滑动部位;即保证进风风门1能相对进风支架5(容纳腔3)顺利移动即可;应当理解的,滑槽51设置位置也基于具体运动方向进行适当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烘干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烘干设备主体,烘干设备主体包括组成烘干设备外部结构的壳体6,用于向烘干设备供入外界空气的进风系统,进风系统包括如上述的进风装置,以控制外界空气进入进风系统;具体的烘干设备可以是干衣机、洗烘一体机等方式,特别适用于具有直排冷凝一体式(可切换)的洗烘一体机,相应也具有上述进风装置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进风口12设置于烘干设备壳体6的前面板62/上盖板61上,以利于用户观察进风风门的打开/关闭;更进一步的,进风口设置于前面板62/上盖板61上的控制面板63处,由于烘干设备的控制面板一般设置在前面板/上盖板(或二者的对接处,前面板上沿),此处的进风口空气质量较后背板好,且有利于观察,也有利于其他附件(过滤器)在进风口处的安装,且用户在控制面板63(包括部分显示)控制操作、观察烘干设备显示的参数(时间、温度等)时即可查看进风口的进气情况和进风风门的开关状态情况,更有利于尽早发现可能的进风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采用多烘干装置(冷凝直排或热泵直排)的案例中,可以包括冷凝装置或热泵装置,以将烘干后的湿热空气冷凝加热后,由进风系统供入内筒,形成内部空气循环;进风装置则用于控制外界空气由新风管道供入所述进风系统,新风管道连接至进风系统的进风管处;可采用外界新风或内部循环风烘干,以根据进行程度调整烘干方式,进风装置用于对烘干方式的切换,以使得烘干设备能进行新风烘干和/或循环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设备可以是为烘干机或洗烘一体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