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浆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7049发布日期:2021-06-25 17:3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浆纱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浆纱机。


背景技术:

2.浆纱是指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而浆纱机作为经纱上浆的主要实施设备,其核心部件为桨槽,而桨槽通常被用作于存贮浆液的容器和附加机件,是浆纱机上浆过程的重要参数标准。
3.然而,现有的浆纱机在对干燥状态下的经纱进行反复拉扯过程中,容易使其发生断裂的现象,并且干燥状态下的经纱其上浆效率低,无法达到快速上浆的效果,另一方面,现有浆纱机的桨槽针对浓度较高的浆液进行存贮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由于高浓度的浆液其内部桨料受重力影响在桨槽内发生分离现象,从而导致经纱在浸过桨槽时,发生上下两侧上浆浓度不统一的现象,不仅提高了经纱上浆的次品率,也大大损失了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现有浆纱机基本采用热风式对湿浆纱进行烘干处理,但由于浆纱细度较小,热风往往达不到对每根浆纱进行有效烘干,导致浆纱干湿错层,增加了其后续加工的操作步骤,降低了其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浆纱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浆纱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的浆纱机在对干燥状态下的经纱进行反复拉扯过程中,容易使其发生断裂的现象,并且干燥状态下的经纱其上浆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高浓度的浆液其内部桨料受重力影响在桨槽内发生分离现象,从而导致经纱在浸过桨槽时,发生上下两侧上浆浓度不统一的现象,不仅提高了经纱上浆的次品率,也大大损失了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现有浆纱机基本采用热风式对湿浆纱进行烘干处理,但由于经纱细度较小,热风往往达不到对每根经纱进行有效烘干,导致经纱干湿错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浆纱机,包括包括基座、浸湿台、张力调节装置、箱体、桨槽和浆液混合机构,所述浸湿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左侧,所述张力调节装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中心端,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右侧,所述桨槽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所述浆液混合机构位于所述桨槽的内部,所述浸湿台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引导辊,所述浸湿台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引导辊的右侧设置有定位辊,所述浸湿台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除液辊组,所述浸湿台的前侧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浸湿台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浸湿台的内腔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6.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左右两侧输出端分别插接有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且所述第一导线的输出端电线连接在所述加热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导线的输出端电线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
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柱,且四个所述支柱的底部与所述基
座的顶部右侧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前侧壁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下侧与右侧壁上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壁左侧转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壁下侧且位于所述输送辊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上浆辊,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壁右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辊筒本体,且两个所述辊筒本体自上而下等距阵列分布,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壁且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输出辊。
8.优选的,所述辊筒本体的外侧壁一周均匀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辊筒本体的内腔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金属棒,且所述金属棒的外侧壁套接有线圈。
9.优选的,所述桨槽的内腔后侧壁上侧转动连接有四个浸压辊,且四个所述浸压辊自左向右依次排列,所述桨槽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压浆辊组,所述桨槽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的形状呈倒l字形状。
10.优选的,所述桨槽的底部右侧高度高于左侧高度,所述桨槽的左侧壁下侧插接有出液管,且所述出液管的末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出液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阀门。
11.优选的,所述浆液混合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传动轴和分散盘,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桨槽的右侧壁,且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安装腔的内腔右侧,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腔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且所述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传动轴插接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连接端,且两个所述传动轴均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桨槽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所述分散盘套接在两个所述传动轴的顶部连接端。
12.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桨槽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嵌入槽,两个所述嵌入槽的内部均套接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壁贴合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一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新型浆纱机,在使用时,通过加热管对浸湿台内的水进行加热,同时,温度传感器实时将水体温度传输至控制器进行显示,将经纱依次通过引导辊和定位辊,从而将经纱与浸湿台内的热水充分接触,并且沾水状态下的经纱经过除液辊组,使得经纱中所存有的热水被挤压排出,本设备相比传统浆纱机实现对经纱进行预先处理的功能,将经纱从干燥状态转换为潮湿状态,不仅提高了经纱的整体强度与韧性,也有效改善了经纱的吸水性,使其上浆效率更高。
15.2、该新型浆纱机,在使用时,启动电机使其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并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效果,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同时,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带动下,桨槽内左右两侧的分散盘对其内的浆液进行搅拌,使其将桨槽内的浆料与水充分混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经纱上浆过程中其上下两端浆液浓度不一的现象,不仅提高了本设备加工的合格效率,也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16.3、该新型浆纱机,通过为线圈通电并使其产生高频磁场,使得处于线圈中的金属棒受磁场感应而发热,热量均匀分布在辊筒本体的外侧壁,并且穿过散热孔向外排放,湿浆纱在上下两侧的辊筒本体的表面进行二次接触,一方面提高了辊筒本体与湿浆纱的接触时
间,另一方面充分使每根浆纱的烘干效果得到统一,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本设备对湿浆纱的烘干效率,避免发生浆纱干湿分层,从而减少后续对浆纱的实际操作步骤,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浸湿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浸湿台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箱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辊筒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辊筒本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桨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浆液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00、基座;200、浸湿台;210、引导辊;220、定位辊;230、除液辊组;240、控制器;241、第一导线;242、第二导线;250、加热管;260、温度传感器;300、张力调节装置;400、箱体;410、箱门;420、支柱;430、进料口;440、输送辊;450、上浆辊;460、辊筒本体;461、散热孔;462、金属棒;463、线圈;470、输出辊;480、出料口;500、桨槽;510、出液管;511、阀门;520、浸压辊;530、压浆辊组;540、安装腔;600、浆液混合机构;610、电机;620、主动齿轮;630、第一从动齿轮;640、第二从动齿轮;650、传动轴;651、嵌入槽;660、分散盘。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

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浆纱机,包括基座100、浸湿台200、张力调节装置300、箱体400、桨槽500和浆液混合机构600,浸湿台2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00的顶部左侧,张力调节装置3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00的顶部中心端,箱体400固定安装在基座100的顶部右侧,桨槽500固定连接在箱体400的内腔底部,浆液混合机构600位于桨槽500的内部,浸湿台20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引导辊210,浸湿台200的顶部且位于引导辊210的右侧设置有定位辊220,浸湿台20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除液辊组230,浸湿台200的前侧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40,浸湿台2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250,浸湿台200的内腔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60,控制器240的左右两侧输出端分别插接有第一导线241与第二导线242,且第一导线241的输出端电线连接在加热管250的输入端,第二导线242的输出端电线连接在温度传感器260的输入端。
29.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将水浸满至浸湿台200的内部,再将外部电源与控制器240相接通,通过控制器240启动加热管250,使其通电并将电能转换成热能,通过加热管250对浸湿台200内的水进行加热,同时,温度传感器260实时将水体温度传输至控制器240进行显
示,当控制器240显示水温为60℃—85℃之间时,为了避免水温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对加热管250的输出电量进行调整,将经纱依次通过引导辊210和定位辊220,从而将经纱与浸湿台200内的热水充分接触,并且沾水状态下的经纱经过除液辊组230,使得经纱中所存有的热水被挤压排出,在重力的作用力下重新流回浸湿台200内,提高了水体的利用效率,本设备相比传统浆纱机实现对经纱进行预先处理的功能,将经纱从干燥状态转换为潮湿状态,不仅提高了经纱的整体强度与韧性,也有效改善了经纱的吸水性,使其上浆效率更高。
30.实施例二:
31.请参阅图1和图4

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浆纱机,包括基座100、浸湿台200、张力调节装置300、箱体400、桨槽500和浆液混合机构600,浸湿台2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00的顶部左侧,张力调节装置3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00的顶部中心端,箱体400固定安装在基座100的顶部右侧,桨槽500固定连接在箱体400的内腔底部,浆液混合机构600位于桨槽500的内部,浸湿台20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引导辊210,浸湿台200的顶部且位于引导辊210的右侧设置有定位辊220,浸湿台20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除液辊组230,浸湿台200的前侧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40,浸湿台2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250,浸湿台200的内腔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60,箱体400的底部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柱420,且四个支柱420的底部与基座100的顶部右侧相连接,箱体400的前侧壁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410,箱体400的左侧壁下侧与右侧壁上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430与出料口480,箱体400的内腔后侧壁左侧转动连接有输送辊440,箱体400的内腔后侧壁下侧且位于输送辊440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上浆辊450,箱体400的内腔后侧壁右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辊筒本体460,且两个辊筒本体460自上而下等距阵列分布,箱体400的内腔后侧壁且位于出料口480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输出辊470,辊筒本体460的外侧壁一周均匀开设有散热孔461,辊筒本体460的内腔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金属棒462,且金属棒462的外侧壁套接有线圈463。
32.本实施例中,上浆完成后的浆纱通过压浆辊组530使其对浆纱中残留的浆液进行挤压排出,同时,线圈463通电并产生高频磁场,使得处于线圈463中的金属棒462受磁场感应而发热,热量均匀分布在辊筒本体460的外侧壁,并且穿过散热孔461向外排放,湿浆纱在上下两侧的辊筒本体460的表面进行二次接触,一方面提高了辊筒本体460与湿浆纱的接触时间,另一方面充分使每根浆纱的烘干效果得到统一,从根本上避免因浆纱细小而导致烘干不一的现象,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本设备对湿浆纱的烘干效率,避免发生浆纱干湿分层,从而减少后续对浆纱的实际操作步骤,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33.实施例三:
34.请参阅图1和图7

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浆纱机,包括基座100、浸湿台200、张力调节装置300、箱体400、桨槽500和浆液混合机构600,浸湿台2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00的顶部左侧,张力调节装置3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00的顶部中心端,箱体400固定安装在基座100的顶部右侧,桨槽500固定连接在箱体400的内腔底部,浆液混合机构600位于桨槽500的内部,浸湿台20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引导辊210,浸湿台200的顶部且位于引导辊210的右侧设置有定位辊220,浸湿台20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除液辊组230,浸湿台200的前侧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40,浸湿台2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250,浸湿台200的内腔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60,桨槽500的
内腔后侧壁上侧转动连接有四个浸压辊520,且四个浸压辊520自左向右依次排列,桨槽50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压浆辊组530,桨槽500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540,且安装腔540的形状呈倒l字形状,桨槽500的底部右侧高度高于左侧高度,桨槽500的左侧壁下侧插接有出液管510,且出液管510的末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400的底部,出液管510的末端螺纹连接有阀门511,浆液混合机构600包括电机610、主动齿轮620、第一从动齿轮630、第二从动齿轮640、传动轴650和分散盘660,电机6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桨槽500的右侧壁,且电机610的动力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安装腔540的内腔右侧,主动齿轮620转动连接在电机610的动力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630与第二从动齿轮640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腔540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且主动齿轮620、第一从动齿轮630和第二从动齿轮640之间相啮合,传动轴650插接在第一从动齿轮630与第二从动齿轮640的连接端,且两个传动轴650均贯穿并延伸至桨槽500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分散盘660套接在两个传动轴650的顶部连接端,两个传动轴650的外侧壁且位于桨槽500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嵌入槽651,两个嵌入槽651的内部均套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侧壁贴合连接在传动轴650的外侧壁一周。
35.本实施例中,启动电机610使其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并带动主动齿轮620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齿轮620、第一从动齿轮630和第二从动齿轮640之间的啮合效果,带动第一从动齿轮630和第二从动齿轮640进行同步转动,同时,在第一从动齿轮630和第二从动齿轮640的带动下,桨槽500内左右两侧的分散盘660对其内的浆液进行搅拌,使其将桨槽500内的浆料与水充分混合,从而避免发生液体分层现象,此时,湿经纱通过输送辊440与上浆辊450的配合使用,浸入至桨槽500内的浆液中,在四个浸压辊520的按压下,湿经纱与浆液充分接触并利用压浆辊组530对浆纱多余的浆液进行排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经纱上浆过程中其上下两端浆液浓度不一的现象,不仅提高了本设备加工的合格效率,也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36.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首先利用外部器械辅助将本设备搬运至相应的工作区域内,然后将外部电源与本设备相接通,工作人员将水浸满至浸湿台200的内部,然后打开箱门410将浆液倒入至桨槽500内,再将外部电源与控制器240相接通,通过控制器240启动加热管250,使其通电并将电能转换成热能,通过加热管250对浸湿台200内的水进行加热,同时,温度传感器260实时将水体温度传输至控制器240进行显示,当控制器240显示水温为60℃—85℃之间时,为了避免水温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对加热管250的输出电量进行调整,将经纱依次通过引导辊210和定位辊220,从而将经纱与浸湿台200内的热水充分接触,并且沾水状态下的经纱经过除液辊组230,使得经纱中所存有的热水被挤压排出,在重力的作用力下重新流回浸湿台200内,湿浆纱在张力调节装置300内进行上下拉扯,从而改善湿浆纱的整体韧性,然后湿浆纱穿过进料口430并在输送辊440与上浆辊450的配合使用,浸入至桨槽500内的浆液中,通过启动电机610使其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并带动主动齿轮620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齿轮620、第一从动齿轮630和第二从动齿轮640之间的啮合效果,带动第一从动齿轮630和第二从动齿轮640进行同步转动,同时,在第一从动齿轮630和第二从动齿轮640的带动下,桨槽500内左右两侧的分散盘660对其内的浆液进行搅拌,使其将桨槽500内的浆料与水充分混合,湿浆纱在在四个浸压辊520的按压下,湿经纱与浆液充分接触并利用压浆辊组530对浆纱多余的浆液进行排出,上浆完成后的浆纱依次与上下两侧的辊筒本体460相接触,同时,辊筒本体460内的线圈463通电并产生高频磁场,使得处于线圈
463中的金属棒462受磁场感应而发热,热量均匀分布在辊筒本体460的外侧壁,并且穿过散热孔461向外排放,每根湿浆纱均与辊筒本体460进行二次接触,使其达到相应的烘干效果,最后在经过输出辊470调整浆纱的出货方向,使其穿过出料口480排出至箱体400外,即完成对本设备的整个使用过程。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8.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