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服装布料的加工工艺及其布料涂胶复合装置

文档序号:25813873发布日期:2021-07-09 13:4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服装布料的加工工艺及其布料涂胶复合装置

1.本发明涉及布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抗菌服装布料的加工工艺及其布料涂胶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细菌,作为人类生活环境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微生物,不仅无处不在,而且种类繁多、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快。尤其是一些有害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加重伤口感染及病情恶化;而且还可以通过污染周边环境,如水、食物、空气、衣物等,侵入人体,使人致病。
3.而纺织品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功能性用品,由于其自身微孔结构,极易吸附沾染微生物,加之,人体表面适宜的温湿度,分泌的油脂、汗液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微生物的繁殖、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我国陆军部队夏季野外驻训,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参训官兵出汗多,加之用水不便,往往不能及时清洁个人卫生,导致身体、衣物、鞋袜异味重,身体多部位出现湿疹、股癣、足癣等皮肤病,严重危害军人的健康,影响军人的军事作业能力。因此抗菌服装布料的开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服装布料的涂胶复合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方设有涂胶装置,所述涂胶装置上设有涂胶筒,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架下方设有传送机构,所述涂胶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夹持机构,所述涂胶筒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有出胶筒。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抗菌服装布料的涂胶复合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方设有涂胶装置,所述涂胶装置上设有涂胶筒;
7.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架下方设有传送机构;
8.所述涂胶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夹持机构;
9.所述涂胶筒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有出胶筒;
10.所述固定筒包括固定筒本体,所述固定筒本体内壁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动槽;
11.所述出胶筒包括出胶筒本体,出胶筒本体嵌套在固定筒本体内,所述出胶筒本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中,所述出胶筒本体顶部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筒本体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胶筒本体底部设有出胶口,所述出胶口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刮胶板。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间开有传送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板侧方设有第二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支撑腿,第二支撑板侧壁连接有传送板。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两块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板上方分别设有提拉板,所述提拉板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底端设有压板,第一滑动杆贯穿第一安装板,且第一滑动杆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动杆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弹簧。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与第一支撑腿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另一条第一支撑腿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表面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安装板,每个第二安装板上方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接杆。
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安装孔内。
1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两侧上方各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方固定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支撑框转动连接,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动筒,所述滑动筒与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框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四个第三支撑腿。
1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转动杆,转动杆与滑动块活动连接,两个转动杆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转动板,两个转动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转动板活动连接,每个转动板都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固定螺母。
19.进一步的,所述出胶筒本体上方设有进胶软管,进胶软管贯穿固定筒本体顶部与出胶筒本体连通。
20.一种抗菌服装布料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1.步骤一:准确称取一定量尿素溶解到l无水乙醇中,尿素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均匀搅拌20min后,缓慢加入loml酞酸丁酯,并用5wt%稀硝酸调节ph为3

4,继续搅拌20min;
22.然后将一定量的硝酸银水溶液缓慢滴加至上述溶液,持续搅拌待溶液体系直至成为透明溶胶,硝酸银、尿素和酞酸丁酯的摩尔比为0.001:1:1;
23.步骤二:依据标准gb/t20944.3

2008中规定的试样洗涤方法,将一定量的织物,按照1:30的浴比,置于温度为40℃,洗涤剂浓度为0.2%的皂液中,搅拌清洗2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干净,烘干,裁剪,密封保存备用;
24.步骤三:以纯棉织物为载体,将纯棉作物固定在固定机构(12)上,通过涂胶筒(3)将ag

n

tio2光催化抗菌剂快速整理在纯棉织物上;
25.步骤四:将织物取出后于气动小轧车上以2kg/cm2的压力轧掉多余液体,于烘箱内经过125℃,15min的热处理,即得到抗菌服装布料。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的涂胶装置通过同时启动两个第二电动机,带动两根丝杆同时转动,两根丝杆通过工作螺母带动两个滑动块同时沿第二滑动杆滑动,从而带动固定环移动,固定环移动带动出胶口贴近纯棉织物,紧接着关闭其中一个第二电动机,只启动一个第二电动机,一个第二电动机转动带动固定筒沿水平方向运动,对纯棉织物的半侧进行来回涂胶一次,待固定筒回到原位后,将运行的这个第二电动机关闭,启动刚刚关闭的那个第二电动机,对纯棉织物的另外半侧进行来回涂胶一次,完成对布料的自动涂胶,不仅减少了人力,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28.2、本发明的传送机构通过第一电动机运转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转动带动从动辊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向前传动,传送带传动带动固定板向前传动到传送板上,然后固定板沿传送板滑到气动小轧车上,完成自动对布料的传送。
附图说明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发明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发明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发明固定机构仰视图;
35.图6是本发明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36.图7是本发明涂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37.图8是本发明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38.图9是本发明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39.图10是本发明涂胶筒结构示意图;
40.图11是本发明涂胶筒正视图;
41.图12是本发明图10中a

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4.如图1所示,一种抗菌服装布料的涂胶复合装置,包括支撑装置1,所述支撑装置1上方设有涂胶装置2,所述涂胶装置2上设有涂胶筒3。
45.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上方设有固定机构12,所述支撑架11下方设有传送机构13。
46.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11包括第一支撑板111,所述第一支撑板111中间开有传送槽1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支撑腿113,所述第一支撑板111侧方设有第二支撑板114,第二支撑板114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支撑腿115,第二支撑板114侧壁连接有传送板116。
47.如图4、图5所示,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固定板121,所述固定板121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两块第一连接板122,所述第一连接板122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123,所述固定板12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安装孔124,两个第一安装板123上方分别设有提拉板125,所述提拉板125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滑动杆126,所述第一滑动杆126的底端设有压板127,第一滑动杆126贯穿第一安装板123,且第一滑动杆126与第一安装板123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动杆126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弹簧128,所述第一弹簧128的一端与压板127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28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23固定连接。
48.使用时,向上提起提拉板125,提拉板125带动第一滑动杆126向上滑动,第一滑动杆126带动压板127向上移动,从而离开固定板121,将纯棉织物平整的放置在固定板121上,松开提拉板125,,压板127在第一弹簧128的作用下将纯棉织物压紧固定在固定板121上。
49.如图6所示,所述传送机构13包括第一电动机131,所述第一电动机1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辊132,所述主动辊132与第一支撑腿113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另一条第一支撑腿113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辊133,所述主动辊132和从动辊133表面套设有传送带134,所述传送带134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安装板135,每个第二安装板135上方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136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安装孔124内。
50.使用时,第一电动机131运转带动主动辊132转动,主动辊132转动带动从动辊133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134向前传动,传送带134传动带动固定板121向前传动到传送板116上,然后固定板121沿传送板116滑到气动小轧车上。
51.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涂胶装置2包括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上设有夹持机构22。
52.所述固定架21包括支撑框211,所述支撑框211的两侧上方各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滑动杆212,所述第二滑动杆212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213,所述第二安装板213上方固定有第二电动机214,所述第二电动机214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安装板213固定连接有丝杆215,所述丝杆215的一端与支撑框211转动连接,丝杆215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213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15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216,所述滑动块216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动筒217,所述滑动筒217与第二滑动杆21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框21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四个第三支撑腿218。
53.所述夹持机构22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转动杆221,转动杆221与滑动块216活动连接,两个转动杆221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转动板222,两个转动板222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223,所述第二连接板223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转动板222活动连接,每个转动板222都连接有固定环224,固定环224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固定螺母225。
54.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涂胶筒3包括固定筒31,所述固定筒31内设有出胶筒32。
55.所述固定筒31包括固定筒本体311,所述固定筒本体311内壁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动槽312。
56.所述出胶筒32包括出胶筒本体321,出胶筒本体321嵌套在固定筒本体311内,所述出胶筒本体32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安装耳322,所述安装耳322滑动设置在滑动槽312中,所述出胶筒本体321顶部设有第二弹簧323,所述第二弹簧323的另一端与固定筒本体31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胶筒本体321上方设有进胶软管324,进胶软管324贯穿固定筒本体311顶部与出胶筒本体321连通,所述出胶筒本体321底部设有出胶口325,所述出胶口325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刮胶板326。
57.使用时,将固定筒本体321放置在两个固定环224之间,然后拧紧固定螺母225,将固定筒31固定两个固定环224之间,再同时启动两个第二电动机214,带动两根丝杆215同时转动,两根丝杆315通过工作螺母带动两个滑动块216同时沿第二滑动杆212滑动,从而带动固定环224移动,固定环224移动带动出胶口325贴近纯棉织物,然后关闭其中一个第二电动机214,只启动一个第二电动机214,一个第二电动机转动带动固定筒31沿水平方向运动,对纯棉织物的半侧进行来回涂胶一次,待固定筒31回到原位后,将运行的这个第二电动机214关闭,启动刚刚关闭的那个第二电动机214,对纯棉织物的另外半侧进行来回涂胶一次。
58.工作原理:首先,向上提起提拉板125,提拉板125带动第一滑动杆126向上滑动,第一滑动杆126带动压板127向上移动,从而离开固定板121,将纯棉织物平整的放置在固定板121上,松开提拉板125,,压板127在第一弹簧128的作用下将纯棉织物压紧固定在固定板121上;其次,将固定筒本体321放置在两个固定环224之间,然后拧紧固定螺母225,将固定筒31固定两个固定环224之间,让出胶筒32竖直设置在纯棉织物上方;然后,同时启动两个第二电动机214,带动两根丝杆215同时转动,两根丝杆315通过工作螺母带动两个滑动块216同时沿第二滑动杆212滑动,从而带动固定环224移动,固定环224移动带动出胶口325贴近纯棉织物,紧接着关闭其中一个第二电动机214,只启动一个第二电动机214,一个第二电动机转动带动固定筒31沿水平方向运动,对纯棉织物的半侧进行来回涂胶一次,待固定筒31回到原位后,将运行的这个第二电动机214关闭,启动刚刚关闭的那个第二电动机214,对纯棉织物的另外半侧进行来回涂胶一次;最后,启动第一电动机131,第一电动机131运转带动主动辊132转动,主动辊132转动带动从动辊133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134向前传动,传送带134传动带动固定板121向前传动到传送板116上,然后固定板121沿传送板116滑到气动小轧车上。
59.一种抗菌服装布料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0.步骤一:准确称取一定量尿素溶解到无水乙醇中,尿素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均匀搅拌20min后,缓慢加入loml酞酸丁酯,并用5wt%稀硝酸调节ph为3

4,继续搅拌20min;
61.然后将一定量的硝酸银水溶液缓慢滴加至上述溶液,持续搅拌待溶液体系直至成为透明溶胶,硝酸银、尿素和酞酸丁酯的摩尔比为0.001:1:1;
62.步骤二:依据标准gb/t20944.3

2008中规定的试样洗涤方法,将一定量的织物,按照1:30的浴比,置于温度为40℃,洗涤剂浓度为0.2%的皂液中,搅拌清洗2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干净,烘干,裁剪,密封保存备用;
63.步骤三:以纯棉织物为载体,将纯棉作物固定在固定机构(12)上,通过涂胶筒(3)将ag

n

tio2光催化抗菌剂快速整理在纯棉织物上;
64.步骤四:将织物取出后于气动小轧车上以2kg/cm2的压力将抗菌剂涂抹均匀并轧
掉多余液体,于烘箱内经过125℃,15min的热处理,即得到抗菌服装布料。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