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16244发布日期:2022-03-26 13:1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纺织品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抗菌纤维可用于对抗金黄色葡萄糖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因此在运动t恤、内衣、袜子上都有广泛的运用领域。
3.目前市面的抗菌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通过面料后整理的形式将抗菌整理剂(主要是含银等的化学整理剂)通过浸泡烘干方式加入到织物表面,其优点:简单、成本比较低,缺点是不耐洗;第二种是通过母料共混的方法将抗菌材料植入到纤维内部,但是共混整理添加的抗菌材料大多是无规律而且随机性分别在纤维中和表面,而抗菌剂必须要在纤维表面才能发挥抗菌效果,为了提高抗菌性能只能增加抗菌剂的加入量,相对于纤维而言,其增加了杂质,损坏了纤维的条干和力学性能,给后道织造等造成了极大影响;第三种是通过电镀抗菌剂方式在纤维表面镀上一层银,比如美国诺博公司推出的银纤维,x-static银线纤维广泛用在露露乐檬的瑜伽裤上,其优点抗菌效果较好,缺点是成本比较贵,纱线售价都超过500多元/kg,另外单质银在空气中,长时间也容易被氧化,变黑;第四种为天然抗菌材料,由于上述的三种抗菌技术其大都是采用化学抗菌材料如银、铜等金属材料,其和人体皮肤接触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所以现在不少人都推出了天然抗菌材料,比如用茶叶、壳聚糖等天然材料来实现抗菌,例子有山东海斯摩尔推出的壳聚糖黏胶纤维等,但是这些材料在使用中会由于摩擦、洗涤等脱落,导致抗菌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性能与耐洗性能均较好的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将纤维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纤维;
7.s2)将壳聚糖抗菌溶液通过雾化喷涂涂覆于处理后的纤维上,高温处理后得到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所述壳聚糖抗菌溶液包括壳聚糖、氨基硅油与水。
8.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等离子体处理的功率为50~100w;使用的气体为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时气体流量为3~6立方米/秒;等离子体处理时纤维的通过速率为50~100m/min。
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等离子体处理时采用两个等离子发生器从纤维左右两侧同时进行。
10.优选的,所述壳聚糖抗菌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30~60g/l;氨基硅油的浓度为50~80g/l。
11.优选的,所述纤维选自尼龙、涤纶或腈纶;所述壳聚糖的粒径为80~100 nm;所述
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0000~15000;所述氨基硅油为道康宁氨基硅油 dg1000。
12.优选的,所述壳聚糖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13.a1)将虾壳和/或蟹壳进行脱蛋白处理;
14.a2)将脱蛋白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进行脱无机盐处理;
15.a3)将脱无机盐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进行脱乙酰基处理;
16.a4)将脱乙酰基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漂洗至中性后,干燥,球磨,得到壳聚糖。
17.优选的,所述步骤a1)具体为:将虾壳和/或蟹壳在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加热浸泡进行脱蛋白处理;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的浓度为2%~6%;所述加热浸泡的温度为85℃~102℃;所述加热浸泡的时间为8~12h;
18.所述步骤a2)具体为:将脱蛋白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在酸性溶液中加热进行脱无机盐处理;所述酸性溶液为10%~20%的盐酸;所述加热的温度为 45℃~80℃;所述脱无机盐处理的时间为8~12h;
19.所述步骤a3)具体为:将脱无机盐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在浓度为 25%~3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进行脱乙酰基处理;所述加热的时间为80℃~100℃;所述脱乙酰基处理的时间为4~6h。
2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雾化喷涂时处理后的纤维的拉伸速度为10~20 m/min;雾化喷涂的工作区的长度大于等于30m;雾化喷涂时每1km纤维配料100l壳聚糖抗菌溶液。
21.优选的,所述高温处理的温度大于等于200℃;高温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 1min。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纤维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纤维;s2)将壳聚糖抗菌溶液通过雾化喷涂涂覆于处理后的纤维上,高温处理后得到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所述壳聚糖抗菌溶液包括壳聚糖、氨基硅油与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天然材料壳聚糖为抗菌剂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可产生活性基团,可与壳聚糖进行接枝反应使其均匀附着在纤维外表层形成整体,可使得到的抗菌纤维具有更强的抗菌效果,更能抑制细菌生长,同时具有更好的耐洗性,并且采用等离子体处理,生产过程效率高,节能环保、成本较低,也不影响纤维本身的力学性能,从而使得到的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洗、强抗菌、低成本,能够满足日本抗菌标准jisl1902、美国抗菌标准aatcc-100和国内 fz/t73023等各国各种纺织品牌抗菌标准,而且在制备工艺上具有流程短、能耗小、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等离子发生器处理纤维示意图;
25.图2为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等离子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表面成分的检测结果;
2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等离子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制备成布料的抑菌性能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纤维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纤维;s2)将壳聚糖抗菌溶液通过雾化喷涂涂覆于处理后的纤维上,高温处理后得到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所述壳聚糖抗菌溶液包括壳聚糖、氨基硅油与水。
30.其中,本发明对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为市售或自制均可。
31.将纤维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纤维;所述纤维优选为单股纤维;其种类优选为尼龙、涤纶或腈纶,更优选为涤纶;所述等离子体处理优选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所述等离子体处理的功率优选为50~100w;所述等离子体处理优选在大气常压的条件下进行;使用的气体优选为空气;气体流量优选为3~6立方米/秒;等离子体处理时纤维的通过速率为50~100m/min;为了保证等离子体处理改性的效果,本发明优选采用两个等离子发生器从纤维左右两侧同时进行;参见图1与图2,图1为等离子发生器处理纤维示意图;图2为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32.将壳聚糖抗菌溶液通过雾化喷涂涂覆于处理后的纤维上;其中所述壳聚糖抗菌溶液包括壳聚糖、氨基硅油与水;所述壳聚糖抗菌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优选为30~60g/l;所述壳聚糖的粒径优选为80~100nm;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0~15000;在本发明中,所述壳聚糖优选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a1)将虾壳和/或蟹壳进行脱蛋白处理;a2)将脱蛋白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进行脱无机盐处理;a3)将脱无机盐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进行脱乙酰基处理;a4)将脱乙酰基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漂洗至中性后,干燥,球磨,得到壳聚糖。
33.在本发明中,所述虾壳和/或蟹壳优选为新鲜的虾壳和/或蟹壳,更优选将虾和/或蟹去头、脱肉、留用其壳,清洗漂洗后即可得到。
34.将虾壳和/或蟹壳进行脱蛋白处理;在本发明中,此步骤优选具体为:将虾壳和/或蟹壳在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加热浸泡进行脱蛋白处理;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的浓度为 2%~6%,更优选为3%~5%;所述加热浸泡的温度优选为85℃~102℃;所述加热浸泡的时间为8~12h。
35.按照本发明,脱蛋白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优选用清水漂洗至中性后进行脱无机盐处理;所述脱无机盐处理的步骤优选具体为:将脱蛋白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在酸性溶液中加热进行脱无机盐处理;所述酸性溶液优选为 10%~20%的盐酸;所述加热的温度优选为45℃~80℃;所述脱无机盐处理的时间优选为8~12h。经过脱无机盐处理可脱尽以钙为主要成分的无机盐类。
36.按照本发明,脱无机盐处理后虾壳和/或蟹壳优选用清水漂洗至中性后先进行脱色处理,然后再进行脱乙酰基处理;所述脱色处理优选用1%~5%冰醋酸溶液浸泡进行脱色处理,更优选用2%~3%的冰醋酸溶液浸泡进行脱色处理;所述脱色处理的时间优选为2~4h;经过脱色处理可将物料脱色至纯白色;所述脱乙酰基处理优选具体为脱色处理后的
虾壳和/或蟹壳在浓度为25%~3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进行脱乙酰基处理;所述加热的时间优选为80℃~100℃;所述脱乙酰基处理的时间优选为4~6h;在脱乙酰基处理的过程中也会进行聚合反应。
37.将脱乙酰基处理后的虾壳和/或蟹壳漂洗至中性后,干燥,球磨,即可得到壳聚糖;所述球磨优选采用球磨机进行。以壳聚糖为抗菌功能材料其为天然的,具有亲肤、可降解的优点。
38.所述壳聚糖溶液中氨基硅油的浓度优选为50~80g/l;所述氨基硅油优选为道康宁氨基硅油dg1000。将壳聚糖抗菌溶液通过雾化喷涂涂覆于处理后的纤维上;雾化喷涂时每1km纤维配料100l壳聚糖抗菌溶液;在本发明中处理后的纤维优选通过平幅拉伸进行雾化喷涂的工作区;雾化喷涂时处理后的纤维的拉伸速度优选为10~20m/min,更优选为15m/min;雾化喷涂的工作区的长度优选大于等于30m。
39.雾化喷涂后,经过高温处理可实现壳聚糖与纤维表面产生的自由基进行反应结合,得到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所述高温处理的温度优选大于等于200℃;高温处理的时间优选大于等于1min,更优选为2~5min。
40.本发明以天然材料壳聚糖为抗菌剂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可产生活性基团,可与壳聚糖进行接枝反应使其附着在纤维外表层,可使得到的抗菌纤维具有更强的抗菌效果,更能抑制细菌生长,同时具有更好的耐洗性,并且采用等离子体处理,生产过程效率高,节能环保、成本较低,也不影响纤维本身的力学性能,从而使得到的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洗、强抗菌、低成本,能够满足日本抗菌标准jisl1902、美国抗菌标准aatcc-100和国内fz/t73023等各国各种纺织品牌抗菌标准,而且在制备工艺上具有流程短、能耗小、成本低的优点。
4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
42.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43.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
44.实施例1
45.75d/72f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涤抗菌纶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46.1.1壳聚糖粉体材料制备:主要是采用蟹壳和虾壳为原材料通过取壳、脱蛋白、脱无机盐、脱乙酰基等过程最终制得80纳米粒径大小,分子量为10000 的壳聚糖抗菌液体材料。
47.1.2等离子处理:先对涤纶单股纤维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涤纶纤维表面产生-oh、-cooh、-c=o等自由基)。
48.1.3抗菌处理:将1.1制得的壳聚糖制备为抗菌液体材料通过雾化喷涂方式涂覆于单股纱线中,后续通过高温反应及烘干方式实现和涤纶纤维表面产生的自由基进行反应结合,得到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
49.第一步的壳聚糖抗菌功能粉体材料的制备,其主要是采用蟹壳和虾壳为原材料制备,制备过程如下:
50.(1)取壳:将虾、虾蟹去头、脱肉,留用其壳,将虾、虾蟹壳用清水漂洗。
51.(2)脱蛋白:将清水漂洗后的虾、虾蟹壳,进行脱蛋白处理,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
约为3%naoh溶液将处理后虾、虾蟹壳浸泡,浸泡是在85℃条件下进行的,处理时间约为8小时。
52.(3)脱无机盐:将浸泡后的物料用清水漂洗至中性;然后脱无机盐,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约为10%的hcl(盐酸),在45℃条件下处理8小时,直至完全脱尽以钙为主要成分的无机盐类。
53.(4)脱乙酰基:将脱无机盐后的物料漂洗至中性,然后使用浓度约为2%的冰醋酸浸泡2小时,先将物料脱色处理至纯白色;其次将脱色后的物料进行脱乙酰基处理,并在处理的同时进行聚合,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约为25%的苛性氢氧化钠溶液,在80℃条件下处理4小时。
54.(5)后处理:将脱乙酰基后的物料用清水漂洗至中性;将漂洗至中性的物料进行干燥,然后将干燥的物料采用球磨机磨成壳聚糖抗菌材料。
55.第二步为涤纶纤维的等离子体处理过程:先对涤纶单股纤维进行等离子处理,甲壳素抗菌纤维采用的是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其等离子处理的工艺参数包括:等离子为低温等离子体,功率为50w,压力为大气常压,使用气体为空气,气流流量为3立方米/秒,单股纤维通过的的速率为50m/min,同时为了保证等离子改性效果,采用两根等离子发生枪从纤维左右两侧分别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56.第三步为将第一步制得的壳聚糖抗菌材料和第二步制得的等离子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进行接枝反应,其纱线是通过平幅拉伸进入处理区,拉伸速度为 15m/min,工作区的长度为大于30米,之后对纱线进行热风干燥,热风温度》 200度,干燥时间为2min。每1千米纱线配料100l的工作液,壳聚糖抗菌溶液的配方为:壳聚糖30g/l,氨基硅油dg1000(道康宁)50g/l,其余均为水。
57.同时为了比较本发明制得甲壳素抗菌纤维和市面已有的共混抗菌纤维(中国台湾华懋生技冰氧酷抗菌纤维)、化学助剂处理纤维(申洲国际采用陶氏化学仙护盾抗菌整理剂pm100)、镀银纤维(美国诺博公司生产的xt2银纤维)进行性能比较,其相同规格的涤纶纤维纱线安排织造成32s涤纶平纹布,并将其染成白色,然后分别测试抗菌性能和健康相容性测试,得到结果如表1。
58.表1各种不同抗菌纤维性能对比
[0059][0060]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壳聚糖等离子体处理抗菌纤维发明具有抗菌效果持久,无论洗前和50次洗后都可以达到国标3a级别抗菌(最高等级),同时布面也不会存在变色、发黑问题,最为关键的其是采用天然材料,具有最好健康相容性,同时价格还便宜,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0061]
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表面成分进行检测,得到结果如图3所示,可见壳聚糖已经接枝到纤维表面。
[0062]
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抗菌纤维制备成布料,并对其抑菌性能进行检测,得到见结果如图4所示。
[0063]
实施例2
[0064]
50d/48f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涤抗菌纶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65]
2.1壳聚糖粉体材料制备:主要是采用蟹壳和虾壳为原材料通过取壳、脱蛋白、脱无机盐、脱乙酰基等过程最终制得80纳米粒径大小,分子量为11000 的壳聚糖抗菌液体材料。
[0066]
2.2等离子处理:先对涤纶单股纤维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涤纶纤维表面产生-oh、-cooh、-c=o等自由基)。
[0067]
2.3抗菌处理:将2.1制得的壳聚糖制备为抗菌液体材料通过雾化喷涂方式涂覆于单股纱线中,后续通过高温反应及烘干方式实现和涤纶纤维表面产生的自由基进行反应结合。
[0068]
第一步的壳聚糖抗菌功能粉体材料的制备,其主要是采用蟹壳和虾壳为原材料制备,制备过程如下:
[0069]
(1)取壳:将虾、虾蟹去头、脱肉,留用其壳,将虾、虾蟹壳用清水漂洗。
[0070]
(2)脱蛋白:将清水漂洗后的虾、虾蟹壳,进行脱蛋白处理,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约为4%naoh溶液将处理后虾、虾蟹壳浸泡,浸泡是在90℃条件下进行的,处理时间约为9小时。
[0071]
(3)脱无机盐:将浸泡后的物料用清水漂洗至中性;然后脱无机盐,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约为9%的hcl(盐酸),在50℃条件下处理9小时,直至完全脱尽以钙为主要成分的无
机盐类。
[0072]
(4)脱乙酰基:将脱无机盐后的物料漂洗至中性,然后使用浓度约为3%的冰醋酸浸泡3小时,先将物料脱色处理至纯白色;其次将脱色后的物料进行脱乙酰基处理,并在处理的同时进行聚合,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约为20%的苛性氢氧化钠溶液,在90℃条件下处理5.5小时。
[0073]
(5)后处理:将脱乙酰基后的物料用清水漂洗至中性;将漂洗至中性的物料进行干燥,然后将干燥的物料采用球磨机磨成壳聚糖抗菌材料。
[0074]
第二步为涤纶纤维的等离子体处理过程:先对涤纶单股纤维进行等离子处理,甲壳素抗菌纤维采用的是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其等离子处理的工艺参数包括:等离子为低温等离子体,功率为60w,压力为大气常压,使用气体为空气,气流流量为4立方米/秒,单股纤维通过的的速率为55m/min,同时为了保证等离子改性效果,采用两根等离子发生枪从纤维左右两侧分别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0075]
第三步为将第一步制得的壳聚糖抗菌材料和第二步制得的等离子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进行接枝反应,其纱线是通过平幅拉伸进入处理区,拉伸速度为 15m/min,工作区的长度为大于50米,之后对纱线进行热风干燥,热风温度》 220度,干燥时间为4min。每1千米纱线配料120l的工作液,壳聚糖抗菌溶液的配方为:壳聚糖30g/l,氨基硅油dg1000(道康宁)60g/l,其余均为水。
[0076]
同时为了比较本发明制得甲壳素抗菌纤维和市面已有的共混抗菌纤维(中国台湾华懋生技冰氧酷抗菌纤维)、化学助剂处理纤维(申洲国际采用陶氏化学仙护盾抗菌整理剂pm300)、镀银纤维(美国诺博公司生产的xt4银纤维)进行性能比较,其相同规格的涤纶纤维纱线安排织造成32s涤纶平纹布,并将其染成白色,然后分别测试抗菌性能和健康相容性测试,得到结果如表2。
[0077]
表2各种不同抗菌纤维性能对比
[0078][0079]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壳聚糖等离子体处理抗菌纤维发明具有抗菌效果持久,无论洗前和50次洗后都可以达到国标3a级别抗菌(最高等级),同时布面也不会存在变色、发黑问题,最为关键的其是采用天然材料,具有最好健康相容性,同时价格还便宜,适合大规模
推广使用。
[0080]
实施例3
[0081]
100d/75f等离子体处理壳聚糖涤抗菌纶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82]
3.1壳聚糖粉体材料制备:主要是采用蟹壳和虾壳为原材料通过取壳、脱蛋白、脱无机盐、脱乙酰基等过程最终制得80纳米粒径大小,分子量为12000 的壳聚糖抗菌液体材料。
[0083]
3.2等离子处理:先对涤纶单股纤维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涤纶纤维表面产生-oh、-cooh、-c=o等自由基)。
[0084]
3.3抗菌处理:将3.1制得的壳聚糖制备为抗菌液体材料通过雾化喷涂方式涂覆于单股纱线中,后续通过高温反应及烘干方式实现和涤纶纤维表面产生的自由基进行反应结合。
[0085]
第一步的壳聚糖抗菌功能粉体材料的制备,其主要是采用蟹壳和虾壳为原材料制备,制备过程如下:
[0086]
(1)取壳:将虾、虾蟹去头、脱肉,留用其壳,将虾、虾蟹壳用清水漂洗。
[0087]
(2)脱蛋白:将清水漂洗后的虾、虾蟹壳,进行脱蛋白处理,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约为4%naoh溶液将处理后虾、虾蟹壳浸泡,浸泡是在85℃条件下进行的,处理时间约为9小时。
[0088]
(3)脱无机盐:将浸泡后的物料用清水漂洗至中性;然后脱无机盐,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约为10%的hcl(盐酸),在50℃条件下处理9小时,直至完全脱尽以钙为主要成分的无机盐类。
[0089]
(4)脱乙酰基:将脱无机盐后的物料漂洗至中性,然后使用浓度约为3%的冰醋酸浸泡4小时,先将物料脱色处理至纯白色;其次将脱色后的物料进行脱乙酰基处理,并在处理的同时进行聚合,在本工序中:使用浓度约为25%的苛性氢氧化钠溶液,在90℃条件下处理5小时。
[0090]
(5)后处理:将脱乙酰基后的物料用清水漂洗至中性;将漂洗至中性的物料进行干燥,然后将干燥的物料采用球磨机磨成壳聚糖抗菌材料。
[0091]
第二步为涤纶纤维的等离子体处理过程:先对涤纶单股纤维进行等离子处理,甲壳素抗菌纤维采用的是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其等离子处理的工艺参数包括:等离子为低温等离子体,功率为60w,压力为大气常压,使用气体为空气,气流流量为3立方米/秒,单股纤维通过的的速率为55m/min,同时为了保证等离子改性效果,采用两根等离子发生枪从纤维左右两侧分别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0092]
第三步为将第一步制得的壳聚糖抗菌材料和第二步制得的等离子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进行接枝反应,其纱线是通过平幅拉伸进入处理区,拉伸速度为 20m/min,工作区的长度为大于40米,之后对纱线进行热风干燥,热风温度》 220度,干燥时间为3min。每1千米纱线配料120l的工作液,壳聚糖抗菌溶液的配方为:壳聚糖35g/l,氨基硅油dg1000(道康宁)60g/l,其余均为水。
[0093]
同时为了比较本发明制得甲壳素抗菌纤维和市面已有的共混抗菌纤维(中国台湾华懋生技冰氧酷抗菌纤维)、化学助剂处理纤维(申洲国际采用陶氏化学仙护盾抗菌整理剂pm300)、镀银纤维(美国诺博公司生产的static银纤维)进行性能比较,其相同规格的涤纶
纤维纱线安排织造成40s涤纶平纹布,并将其染成白色,然后分别测试抗菌性能和健康相容性测试,得到结果如表3。
[0094]
表3各种不同抗菌纤维性能对比
[0095][0096]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壳聚糖等离子体处理抗菌纤维发明具有抗菌效果持久,无论洗前和50次洗后都可以达到国标3a级别抗菌(最高等级),同时布面也不会存在变色、发黑问题,最为关键的其是采用天然材料,具有最好健康相容性,同时价格还便宜,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